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联播 > 部门动态 > 市水务局

重机构创新 强履职担当——广州增城区积极探索河长办机构设置新路子

  • 听全文
  • 2020-05-12
  • 来源:广州市水务局
  • 分享到
  • -

  近年来,广州市增城区聚焦国考大墩断面水质达标,扎实推进河长制湖长制工作,举全区之力决战决胜水污染防治攻坚战,水环境治理取得显著实效,东江北干流一级支流全面消除黑臭,国考大墩断面水质持续向好。

图片1.png

增城国考大墩断面实景图

  为加快提升辖区内水环境质量,推进国考大墩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广州市增城区委区政府紧抓河长制湖长制实施契机,积极探索建立健全区河长办统筹机构,通过配优配强专职人员力量,不断强化机构履职能力建设,助推河湖长制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目前增城区纳入国家住建部考核的5条黑臭河涌全部初见成效,永和河实现长制久清,东江北干流一级支流全面消除黑臭;国考大墩断面水质持续向好,2019年11月起开始达标;纳入省万里碧道试点建设的6.5公里增江碧道(雁塔大桥至初溪拦河坝段)已完工,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东江北干流33条一级支流综合整治顺利推进,纳入广州市考核的金紫涌、何屋涌、百花涌和8条黑臭小微水体也实现了不黑不臭。

  优化机构配置:抽调21名专职工作人员,吸纳34个成员单位

  河湖长制工作的顺利开展得益于机构配置的优化和各单位之间的协作。2019年以来,结合“五清”、“清四乱”、“整治侵占江河湖泊违法违规建设”等工作,通过与水务、城管等部门通力合作,增城区累计拆除河湖管理范围内违法建构筑物1930宗,面积74.20万平方米。

图片2.png

东江北干流实景图

  (一)注重顶层设计,强化高位推动。为做好区河长办日常管理,提高治水督导工作效率,从2017年6月区河长办成立之际,增城区委区政府就从镇街抽调了一名处级领导担任专职副主任。为保证增城区推进河长制湖长制工作的延续性和稳定性,避免人员变动频繁造成工作不便,专职副主任抽调时间为3年。为了充分发挥专职副主任统筹协调、上传下达的作用,增城区坚持实施高位推动,专职副主任列席区政府常务会议、区委常委会,并根据工作需要,提交涉水涉污议题在会上进行工作汇报、工作部署。自2017年以来,专职副主任共列席常务会、常委会约30余次,提交议题汇报13次,实现了治水治污从决策到执行无障碍、零距离。

  (二)实行集中办公,强化实体运作。区河长办下设综合协调组、巡查督办组、污染防控组、新闻宣传组、监督问责组,其中综合协调组、巡查督办组、污染防控组的组长由区河长办专职副主任兼任,新闻宣传组、监督问责组的组长分别由区委宣传部、区纪委处级领导兼任。按照配优配强的原则,区委组织部从水务、环保、城管、农业、公安等13个单位抽调了21名工作人员专职在区河长办集中办公,其中科级中层正职干部6名;专职人员的日常考勤、年度考核由河长办单独开展。区河长办设立专门的办公场所,工作经费纳入区政府年度预算,并配备了两台工作用车,用于日常开展巡查督办等工作。

  (三)成员单位全覆盖,强化联动协作。为加快增城区河长制湖长制工作落地生根,统筹全区力量,区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将本级党委政府职能部门、部分事业单位、镇街党政机关等34个单位纳为成员单位,在联合执法、联合宣传等工作上取得明显成效。2017年以来,区河长办会同区水务局、区城管局、区生态环境分局、区公安分局等开展联合执法200余次;结合区农村电影播放前时间段、增城广播、公交车站台宣传板、公交车身广告等宣传近10000次。

图片3.png

广州增江河初溪水电站治水标语

  牵头抓总,加强统筹协调督办能力

  为确保工作有序开展,增城区河长办理清治水工作责任,增强问题解决意识。由区河长办牵头,借助常委会、常务会、河长办工作会议、水务工作会议、区级河长督导会议等,对涉及水环境治理各职能部门工作进行分工督办,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出现的疑难问题。

  同时,增城区河长办积极建立区域协作机制,健全跨界河涌水污染共治共管模式。由区河长办牵头,会同区水务局、区生态环境分局等不断深化与东莞市、惠州市博罗县和龙门县等的治水合作,加强信息互通。针对联和排洪渠、永和河、东江北干流、增江等跨界河涌水污染问题,2019年以来区河长办累计发函、上门协调跨界水污染问题近40次。如东莞市“飞地”江南村生活污水因管网基础设施不到位直排河涌、影响东江水质问题,为妥善解决此事,区河长办牵头会同区水务局、东莞市河长办等多次开展协调工作,并进行管网接驳技术方案论证,到2019年终于将江南村生活污水先行接入增城区新塘镇永和污水处理厂,待江南村片区分散式处理设施建成后再重新接驳,确保了江南村污水有收处,改变了多年污水直排现象,助推水环境向好。

图片4.png

增城区河长办与博罗县河长办就跨界河涌污染问题进行现场协调

  为严格落实统筹协调、督导督办职能,增城区河长办加强督导督办,不断推动治水各项工作推进。污染防控组和巡查督办组每天至少一组人员到镇街督办巡查,发现问题及时交办。进一步健全交办督办工作机制,明确对交办事项实行通报、提醒、预警工作机制,交办事项实行月通报、周通报制度,对超期未办结或反复出现的案件,及时提醒责任镇街总河长,并抄送相关区级河长。2017年以来,区河长办共发出督办(交办)函1243份,发出通报、提醒函等88份。

  攻坚克难,提升改革创新意识

  增城区河长办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着力攻坚治水工作重难点,不断活跃思维,综合利用各方信息,注重工作推陈出新、出彩。2019年以来为推进涉水污染源整治,区河长办创造性地探索出“3+1”涉水污染源查控工作机制,即运用“广州河长”APP、“增城河长”微信公众号和“河涌众采”微信小程序三个平台,发挥好各级河长及网格员、人民群众、部门事业单位干部职工三种人员的力量,及时发现、上报涉水污染源;同时,用好水环境专项执法“利剑”行动这一有力执法手段,对涉水污染源实施全方位打击态势,切实把源头减污由水到岸落到实处。

  一是用好广州河长APP。根据广州市关于“流域为体系、网格为单位、挂图作战,销号管理”的指示精神,增城区区河长办制作了区、镇(街)、村(居)、网格四级源头减污作战图,实行各级政府部门挂图攻坚战。通过对各级河长、网格长网格员工作培训,不断深化其治水责任人意识,严格要求落实“四个查清”“污染源上报”等工作。截至今年4月底,增城区各级河长、网格员共累计上报污染源32197宗,占比全市总上报量的36.93%,工作力度及污染源上报数量排第一。

  二是用足“增城河长”微信公众号。为提高污染源清理公众参与度,区河长办制定了《增城区涉水污染源有奖举报实施方案》,借助“增城河长”微信公众号,设置“有奖举报”专栏模块,通过“随手拍、随手传、微信奖”的快捷方式,鼓励群众参与全区水环境治理工作。目前已先后收到群众举报线索1332宗,其中有效线索411宗,累计发放奖金7.49万元。

图片5.png

增城河长“有奖举报”工作页面

  三是用活“河涌众采”微信小程序。为发挥、调动全区党员干部模范先锋作用,积极参与治水工作,从2019年12月开始,增城区开展了以“增城河更美,万人巡河齐护水”为主题的万人巡河大行动。区河长办还联合区国土规划部门的技术单位开发完善“河涌众采”小程序,方便党员干部职工巡河发现上报问题,仅需通过微信登录即可定位拍照上传问题,操作界面简单易懂。万人巡河发现的问题,由区河长办统一交办处理。截至目前共16个部门单位近1000人参与“巡河”,累计发现涉水问题1213个。

图片6.png

河涌众采小程序工作页面

  四是用严水环境执法。以强化监测、科技溯源、联合执法为手段,聚焦聚力各类涉水污染源整治,以高压态势开展水环境整治专项执法“利剑”行动。截至目前,增城区立案查处涉水排放违法行为411宗,作出行政处罚386宗,移送公安部门涉嫌刑事犯罪9宗、行政拘留16宗,羁押涉案嫌疑人员30多人。

  服务河长,强化三级河长履职尽责

  一是强化培训宣传,进一步提高各级河长履职尽责能力。制定年度培训工作计划,单列培训宣传经费,通过工作手册、会议宣讲、述职交流等手段对区级、镇街级、村居级河长开展培训,不断提高河长勇于担当能力。同时,对各级河长履职情况进行监督、通报、考核,不断完善河长工作机制。

  二是强化问责,进一步压实压细各级河长责任。区河长办定期对交办事项、水环境治理滞后事项等进行梳理通报,对工作推进滞后、不力、虚假整改等问题,及时提请区级河长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谈话提醒,对整改工作不到位的河长实施责任追究,有效推进各项工作落实。2018年以来,区河长办提请区级河长对落实河长制不到位的镇街级河长进行谈话提醒113人次;对33名村居级河长进行责任追究。

  三是强化治水掌上信息化管理,进一步协助各级河长全方位参与治水工作。围绕加强统筹协调大墩断面水质达标各项工作,整合大墩国考断面基础信息、各项攻坚达标措施具体进度、相关工作进度通报等内容,区河长办牵头开发大墩国考断面达标系统平台,利用平台监控、调度、预警、排名、查询等功能,督促各级河长、各级部门单位履职尽责,提高水质达标工作成效,实现治水工作由“治”向“管”长效化信息化管理。

图片7.png

大墩国考断面达标系统平台工作页面

  2020年是水环境治理的关键之年,广州进入河流治理的决战决胜之年,水污染防治,是水质攻坚之战,是依法治污之战,是环境保护之战,同时也是国考大墩断面达标的冲刺之年。增城区将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继续通过发挥区河长办综合统筹协调联动的作用,切实站在坚定“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明确主体责任,强化担当作为,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实施源头减污、标本兼治、污涝同治,进一步探索创新河长制湖长制工作机制,全力推动河长制湖长制从“有名”到“有实”转变。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