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联播 > 各区动态 > 黄埔区

人大街道工委规范化建设三年 基层工作更扎实显活力

  • 听全文
  • 2020-11-04
  • 来源:黄埔区
  • 分享到
  • -

  “做好人大工作,首先要坚持党的领导,强化政治引领,紧扣区委中心工作,融入全区工作大局。”

  正如今年7月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陆小荣在锻造黄埔人大“铁军”工作动员会上所说,经过“三年行动计划”锤炼,在制度上完善保障,在基层打下“锚点”,黄埔区人大队伍成为围绕落实区委中心工作、能打仗、打胜仗的“铁军”。
  林庭华是长洲街联组的区人大代表,最近他正忙于提出一份人大建议——关于长洲岛新担涌廊桥开放的建议。
  “从修好至今,这座桥的两侧闸门都是铁将军把门,居民和游客对此议论纷纷。”林庭华说:“区相关管理部门过去给的回复是,这是一座水闸功能桥,出于安全考虑进行关闭。街道人大组织了好几次实地调研后,提出了在强化管理的基础上分时段开放的建议。”
  “管理部门的回复并非没有道理,但只要强化管理,廊桥分时段开放是可行的。”谈及积极推进廊桥开放,林庭华解释说,“我们要用类似的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让选民看到,他们选出来的代表在为他们说话办事!”
  基层人大履职干事的积极变化,要从2018年1月谈起。
  当年,区人大在全区范围内实施人大街道工委规范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该行动计划提出,围绕“健全组织行动”“完善制度行动”“品牌创建行动”“履职争优行动”“服务保障行动”五大平台,通过打基础、建机制、搭平台、抓创新等系列举措,用3年左右的时间,使人大街道工委组织机构日益完善,人员配备更趋合理,规章制度更加健全,工作机制逐步规范,办公条件不断改善,代表作用有效发挥。

  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各街道工委围绕履行职责,制定工委会议制度、日常管理制度等,形成了人大街道工委“1+13”制度框架。在全市率先实现人大街道工委主任专职化配备,全区人大街道工委都配备了专职主任,配备了1名兼职副主任、4至6名兼职委员,增强街道工委人员力量。从“底气不足”到“有章可循”,这一系列变化,为街道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探路规范化建设

  人大代表履职更有底气
 “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必须在坚持党的领导下做好两条主线——一是服务组织保障好人大代表探索实践服务保障的方式方法,二是探索密切联系代表、联系群众的方式方法。”长洲街人大工委主任阎新民介绍说,黄埔区人大规范化建设在上述两方面进行的深刻改革,让基层人大工作开展起来更加得心应手。
  今年的长洲街人大建议“贵精不贵多”,从之前10多件精简优化到了3件。“以前在基层没有立足点,建议反映的表面问题居多。现在不同了,今年的3份建议,实际上是人大工委为打造长洲慢岛整体环境而推出的一整套配套方案。”林庭华兴奋地说。
  各级人大代表在规范化制度的保障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热火朝天地开展工作。
  在区城市更新主战场之一的九佛街枫下村,该村户籍人口有8600多人,辖区面积13平方公里,屋舍4000多栋。
  区人大代表马永强是枫下村党委书记。旧改催生出大量的村务工作,但年过半百的他没有退缩:从入户解答村民对旧改政策的疑惑,到帮助签约后的村民寻找合适的租住房源、集中设置70岁以上老人安置区——有了人大规范化制度作保障,他的工作劲头更足了。
  围绕区城市更新工作,马永强在保障中心工作顺利推进的同时,以人大代表的身份联系群众,解决了旧改中群众最关心的暂时保留枫下小学、解决村民子女读书的问题;保留了村里的马氏大祠堂和刘氏祠堂,为老年人提供活动场地;征集村中的残疾人意见,研究制定旧改解决方案等……

  在联和街,人大代表根据走访调研,提出了4个民生方面的建议:推进优化开创大道北与广汕路路段交界交通,推动天鹿花园管道燃气建设,推动广汕公路黄陂新村路口改造,解决人民群众的出行难、用气难的问题。

  在黄埔街,省人大代表蒋国梁在2019年7月参加“代表进社区活动”中了解到,升级改造后的黄埔东路,存在路面旧电线杆林立、人行道地砖松动、新旧人行道落差较大等不足。据此,他提出《关于中山大道东道路改造后续问题的建议》,敦促各单位各部门积极克服各种困难,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给施工带来的影响,让道路改造真正造福于民。最终,该道路于今年6月全面完成整改、优化和提升。7月22日,蒋国梁联同选民代表实地回访,选民交口称赞,连称“想不到”。
……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人民当家作主,规范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为代表履职常态化、探索监督工作、联络服务群众,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凿下了坚固的“锚点”。
  联络站建设接地气
  人大工作社区“支点”活起来

  不管是城市社区还是转制社区,人大代表工作得以深入开展,少不了各街道中心联络站、社区联络站、联络点发挥“支点”作用。通过“三年行动计划”,黄埔区共建立了17个中心联络站,37个社区联络站、65个联络点,织成了一张紧密的人大工作网络。
  载体建好了就要发挥作用,关键还在于怎么用好,让这些联络站(点)用起来、活起来。
文冲街人大工委联络站(点)的特色是“实体站+网站”双站平台。文冲街在2018年搭建了人大代表网上联络站,两年来,网上联络站逐步完善功能,24小时受理群众诉求,降低了群众反映问题的门槛。同时,与实体站互相衔接、互相补充,与群众的交流更加密切。
  疫情期间,市民通过网上联络站反映,文冲地铁口共享单车乱停放,影响居民出行,也影响市容。人大代表受理之后,与街道的城管中队协商,提出在地铁口建设围栏,划分单车停放区域。在上下班高峰期,城管中队在地铁口引导车辆停放。另外,城管中队还与共享单车运营企业联系,在上下班高峰期及时将共享单车搬离地铁口,腾出新的停车空位。通过人大代表、街道、企业的配合,文冲地铁口变干净整洁了。
  “能为居民办点事,心里很踏实。”作为一名有着8年履职经验的人大代表,文冲街人大工委主任谢旭东说,“现在对人大代表的工作更加自信,更加自豪。”
  像文冲街这样有特色的联络站,黄埔区每个街道都有。正如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曹燕红所说:“我们的联络站、联络点不用搞得高大上,应鼓励街道人大工委因地制宜,多建一些接地气的联络站点,建好了就要用好,突出实效。”
  这些接地气的联络站群众愿意走进去了,代表和选民的渠道也就畅通了。人大代表对群众服务的“全覆盖、全时化、常活动、有实效”,也就水到渠成、有了基础。
  “一街镇一品牌”
  打造群众获得感满满的人大品牌

  “有问题,找人大!”经过近三年的努力,区人大规范化建设最初的设想已成为现实,区人大代表科经常接到社区居民打来的咨询电话,询问人大代表的接访时间。规范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在推进中,逐渐延伸出各街道独具特色的“一街镇一品牌”服务。
  夏港街是一个开放型、工业园型、综合型街区,辖内企业众多。针对这一情况,夏港街人大工委依托“一中心三站十一点”履职平台,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代表履职活动,打造出“零距离为企业服务、心贴心为群众解忧”的“企业服务圈”“社区服务圈”;构建辖区企业高管碰头会、企业上下游产业对接会和企业信息交流会3个企业交流平台。
  夏港街辖内的灯具制造企业——广州安通林灯具有限公司在发展中有了一个“烦恼”,厂房不能满足生产需求。
  街道人大工委通过“企业服务圈”了解到企业的需求后,积极为企业找地找厂房,实时跟进帮助解决筹建相关问题。最终,企业新工厂得以投产运行,年产值超过5亿元。“真是多亏了你们的帮忙,公司才能发展这么顺利,太感谢了!”企业负责人对街道人大工委的帮助表示感谢。
  夏港街人大工委主任熊麒麟表示:“我们人大代表是人民选出来的,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是我们的工作。希望通过3个平台,加强街企合作,探索工作模式,进一步打通企业上下游产业链,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
  萝岗街人大工委主任何金勇介绍说,萝岗街按照“四进、二会、一跟踪”品牌工作思路,广泛开展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网格接待群众活动,把收集来的选民群众的意见、建议,通过集中分流、现场会办逐条跟踪落实。特别是香雪社区联络站,近年来,人大代表进联络站接待群众19次,收集选民群众意见建议74条,并全部办结。经过近三年的运作,该联络站摸索出了一条顺应期待、适应形势、符合规律的基层联络站规范化建设新路子。把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变成“最美一公里”,人大代表以实际行动,体现了担当、兑现了承诺。
  在鱼珠街,民众“议事厅”品牌已深入人心,其开展的“小联调”成为化解“大纠纷”的“撒手锏”。
  鱼珠街的“小联调”相对于“大调解”而言,突出适用性,着眼快速、灵便、实效,建立施行常态化、程式化、制度化3+X联调机制,即“司法所、综治办、陈英调解工作室+责任部门或属地单位”,快速反应,快速合力,快速调解。
  在鱼珠天虹花园地块(含天虹花园小区、阳光雅筑小区、海伦时光小区),3个小区的业主、物业、开发商之间,存在多边复杂矛盾纠纷,涉及历史遗留的房屋损坏维修、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公共资源归属与分配、消防安全、土地规划建设等10多项问题。
  “天下功夫,唯快不破。快是防止矛盾纠纷激化、赢得解决问题先机的核心。”鱼珠街人大工委罗伟胜介绍说,鱼珠街工委充分发挥区人大代表作用,在辖内9个社区调解委员会基础上,先后建立了区人大代表陈英和解工作室调委会,以及黄埔中医院、鱼珠智谷园、鱼珠码头3个行业性调委会。
  今年以来,“小联调”处理20多宗纠纷案件,其中八成以上在首办时间、一个回合即解决问题,矛盾纠纷化解效率大幅提升。
  此外,红山街、南岗街的“民生‘微实事’”品牌,聚焦辖区民生短板,引导代表积极关注和参与街道民生微实事、对口帮扶等工作;大沙街、联和街的“‘参与式’审查监督”品牌,利用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实现对政府、街道预算资金的安排、拨付和使用情况及财政政策执行情况,进行实时在线全程监督;永和街的“人大代表履职能力‘提升工程’”品牌,建立代表预备人选资源数据库,通过大数据和代表履职分析,把好代表“入口关”“管理关”,保证选出的人大代表能够满足履职的需要……
  这些品牌的建立和作用发挥,离不开区人大常委会的领导,离不开五大平台、建纲立制、三年行动、履职行动等规范化建设搭建的制度框架,离不开区人大提高新时代人大工作所作的各项探索创新。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黄埔区以人大代表接待选民为切入口,结合“吹哨报到”,打通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实现了多方“面对面”沟通交流,聚集社情民意、凝聚民心共识,解决了许多群众家门口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同时,区人大规范化建设,也为在基层贯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创造了经典案例,提供可复制的黄埔“解决方案”。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