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联播 > 各区动态 > 南沙区

“南沙力量”精准帮扶蕉岭平远贫困户脱贫

听全文 发布时间:2020-11-26
来源:南沙区融媒体中心

  自2016年起,广州市南沙区相继派出多名扶贫驻村干部,奔赴约450公里之外的梅州市蕉岭县、平远县两地,开展对口帮扶、精准扶贫工作。为破解贫困户就业难题,南沙区派驻两地的扶贫干部坚持党建引领,发挥党员干部、党员村民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动员致富带头人、技术能手当好“领头羊”,凝聚社会爱心力量内外联动形成合力,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消除致贫返贫风险。他们在攻坚克难中彰显“南沙力量”,在扶贫的点滴中践行初心。如今,由南沙区对口帮扶的蕉岭县883户2148名、平远县587户1781名(合计共1470户、3929名)建档立卡贫困户,达到100%脱贫。

  以党建引领为抓手 富民创收实现共赢

  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必须全面提高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蕉岭县三圳镇东岭村是广东省著名的革命老区之一。东岭党支部以打造“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为抓手,大力推行“党组织+公司+基地(合作社)+贫困户”模式,积极培育红色旅游、特色民宿、林下经济“三驾马车”,以红色精神发展绿色经济,激活内生发展动能。

  南沙区南沙街道办事处派驻东岭村驻村第一书记丁传红介绍,2017年初,成功引进五福之乡长寿食品有限公司,以党建引领为抓手,经过三年多的时间,该公司从一个小基地发展成拥有独立加工设备的规模企业,所种植的灵芝撑起了“致富伞”、香菇绽放出“扶贫花”。同时辐射带动6个村农户种植珍稀食用菌260亩,为村民和贫困户就地解决了务工问题,变“输血”为“造血”。东岭村发生的这一切变化,离不开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

  为推动党员在脱贫攻坚中当先锋、当模范、作贡献,平远县大柘镇黄沙村实施“党员带动贫困户发展,挂村干部挂钩贫困户”多管齐下的举措,实现基层党建和产业发展、富民创收的互动共赢。

  广州南沙现代农业产业集团派驻黄沙村第一书记陈志江介绍,为提高贫困户的收入,积极带动贫困户到当地知名的可其山产业园务工。可其山电商助农蔬菜种植基地项目在黄沙村流转土地300多亩,聘请本地农户和贫困户在此就业,发展良品蔬菜种植。该村村民姚士金和他的爱人,在该基地帮忙管理30亩作物。每个月,他们可以得到3000元的土地管理收入。收成的季节,按农作物产量,他们还可以拿0.15元/斤的提成。姚士金表示,这样的收入较此前在家乡附近打零工时,有了大幅度提升。

  培育优秀致富带头人 内外联动激发活力

  为帮助更多村民脱贫致富,蕉岭县要求每个贫困村结合本村优势至少培养3名致富带头人,提高本村集体收入并带动村民务工增收。目前,涌现出来优秀的致富带头人有鹤湖村丘坤华等人,他们均成为激发贫困户就业活力的生力军。

  年近六旬的钟天生是蕉岭县文福镇鹤湖村因残致贫的贫困户。南沙区横沥镇驻鹤湖村第一书记赵汉新介绍:“2019年底,村内专业种植辣椒的党员、致富带头人丘坤华‘抱怨’,辣椒种植有时请不到人,我就推荐了钟天生等劳动力。”在“家门口”找到工作,钟天生干得热火朝天。

  位于平远县差干镇的三达村,是梅州最为偏远的村庄。南沙区城管局派驻三达村的驻村第一书记杨晴,决定发展扶贫产业,带动村内的贫困户脱贫。经过考察调研,村内于2019年开始种植林下灵芝。“去年基地共采摘干灵芝1300斤,项目利润达10万元,其中6万元左右用于贫困户的项目分红。在灵芝基地的带动下,去年三达村的14户贫困户实现100%脱贫。”

  在脱贫过程中,部分村民学习掌握灵芝种植加工的技术,成为技术能手,带动村民共同致富。“现在我是基地聘用的灵芝种植技术指导,每个月的收入有近3000元。”通过工资收入、项目分红等,技术能手谢远扬一家已成功脱贫。

  在对口帮扶梅州平远期间,南沙扶贫工作队注重与平远乡贤、外界爱心人员沟通,凝聚爱心扶贫力量。8月28日,工作队联合南沙区人社局和平远县相关部门,举办南沙-平远劳务对接暨人才招聘政策宣讲会,邀请南沙区20家、平远县20家企业参加,其中22人与南沙企业签约、167人与平远县企业签约成功就业。

  落实就业奖补政策 鼓励奋斗创造幸福

  为激发贫困户脱贫的积极性,根据蕉岭县就业、产业“以奖代补”政策,对贫困户实行就业年收入、产业项目资金8%,每年每户封顶5000元的标准进行奖补。就业、产业“以奖代补”强扶持,让群众“敢于干”“善于干”,激活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把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截至目前,蕉岭县17个省定贫困村 “以奖代补”资金发放金额总计248.65万元。在落实奖补政策方面,平远县18条省定贫困村产业奖补共2285个项目,涉及金额356.22万元;资产扶贫项目共62个项目,涉及金额2203.41万元;就业奖补共612人次,涉及金额191.85万元。

  蕉岭县新铺镇下南村是活用激励政策的典型代表。该村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鼓励贫困户发展种养、外出务工。今年上半年,扶贫工作队利用扶贫引导资金17.18万元支持贫困户发展养殖产业,帮扶单位南沙区万顷沙镇还加大消费扶贫帮扶力度,今年投入1.25万元购买贫困户的蜂蜜、花生和走地鸡等优质产品。在奖代补政策的激励下,近两年来下南村已复耕农田约200亩。

  树立正确脱贫观念 从思想源头杜绝返贫

  为树立正确的主动脱贫观念,杜绝滋生“等、靠、要”思想,由南沙区黄阁镇帮扶蕉岭县高思村的产业部分收益,采取记工分形式分红,按比例逐步转换成公益性劳务奖补分红。

  2019年,该村实施《高思村关于记工分收益分红的实施方案》,将黄阁镇自筹资金入股分红的10万元收益,取50100元共设置334工次提供给贫困户,激发贫困户为村集体公益事业作贡献,以劳力赚取收益。“通过记工分形式分配,付出汗水的人会收获更大的利益。这么解释以后,贫困户更高兴,劳动更积极了。”南沙区黄阁镇派驻该村第一书记王志权介绍,在实施的过程中,有劳力的贫困户、低保户甚至五保户,都踊跃参与,“都引以为荣,带着笑容工作”。

  坚决防止返贫,需积极探索建立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机制。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南沙区分局派驻平远县河头镇向阳村驻村第一书记刘鸿鹄告诉记者,经过5年持续帮扶,向阳村贫困户已全部脱贫。为不断放大扶贫富民成效,今年3月份,刘鸿鹄还把南沙区万顷沙镇的芭乐种植技术引到了向阳村,以产业发展引领带动乡村振兴,带动农户脱贫增收。首批引进的芭乐由合作社集体种植,共30亩,目前芭乐长势良好。在合作社带动下,有五六户贫困户也加入芭乐种植行列。“接下来,我们希望把芭乐产业做大做强。明年计划把芭乐种植扩大到100亩,助力当地持续奔小康。并邀请万顷沙优秀农户点对点传授芭乐种植技术,带动本地劳动力激发致富活力。”刘鸿鹄说道。


相关附件
相关内容
政府网站找错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