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营商环境 > 营商动态

广州城市夜生活指数排名全国前列 将打造一批夜间经济集聚区

  • 听全文
  • 2019-08-19
  • 来源:广州日报
  • 分享到
  • -

湾区“夜明珠” 广州溢新彩

广州之夜异彩纷呈。

广州之夜异彩纷呈。

“今晚约吗?”“走起啊!”忙碌了一天的上班族,结束工作后不忘约上知己吃饭逛街、举杯言欢;去一座城市游玩,总少不了欣赏当地绚丽的夜色、商圈的繁华,体验多姿多彩的夜生活。市民、游客成为一个个耀眼的发光体,点亮了夜幕,更点亮了夜间经济。

今年以来,为了促进消费、释放内需潜力,夜间经济作为消费领域新的增长点,受到了全国各大城市的重视。此前,有机构发布2019年城市夜生活指数排行榜,在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广州、深圳、东莞强势挺进了前十名,粤港澳大湾区的夜间经济实力已初露锋芒。

广州:夜游博物馆打造“不夜城”

“拍照吗?”广州塔下的流动摄影师热情地向游客招揽生意。每天晚上,“小蛮腰”的灯光都吸引了海量的游客、市民,同时催生了游客摄影服务。直到夜晚11时,流光溢彩的广州塔向城市道上晚安后,塔下的游人才渐渐散去。在“广州之夜”,快门声和笑声不绝于耳。

最近,在各地出台的新一轮促消费政策中,“培育夜经济”一词频频出现,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城市纷纷聚焦“夜间名片”。实际上,“夜间经济”是指从当日傍晚6时至次日早上6时发生的经济文化活动。它之所以能引起关注,与它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密切相关:根据广州市商务局统计,2018年广州市零售和餐饮企业70%以上的营业额均发生在夜间经济时段;部分24小时便利店、文娱旅游及住宿行业,夜间经济营业额占比甚至可达90%。这些数据都反映“点亮”夜间经济对于刺激消费、拉动内需有重要的意义。

时间回溯至1967年,广州市客轮公司在全国率先开办了水上游览业务,当第一批乘客满怀激动的心情踏上了游船,广州也开始在发展夜间经济的航道上一往无前。至今,“珠江夜游”已经成了全国最受欢迎的景区项目之一。而近年来备受瞩目的广州国际灯光节也有效增加了花城广场和海心沙周边的酒店、餐饮、商场、旅游、交通等服务收入。

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与联通大数据公司联合制作的2018年广州旅游大数据报告,数据显示超过一半的游客在广州22个景区游玩后会选择到市内的商圈消费娱乐。景区的吸引力极大地影响了游客的热情,继而影响游客消费。当具备吸引力的景区把营业时间延迟到晚上,则有望推动游客留在广州过夜,继而拉动次日消费,这便是夜间经济更深层次的逻辑。

“咦,现在南越王宫博物馆这么晚还不关门吗?”晚饭后散步经过博物馆的市民喃喃自语。从8月起,广州陆续有12家博物馆宣布在特定日子延时开放至晚上,打响了下半年广州发展夜间经济的“头炮”。而在日前举办的广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上,市政府表示“打造一批夜间经济集聚区”是下半年的6项重点工作之一。

8月6日,广州市商务局发布《广州夜间消费地图》,鼓励集聚区内购物、餐饮等企业提供夜间延时服务,试图通过打造夜间消费集聚区,深挖内需潜力,用改革的办法扩大消费,进一步丰富和满足市民、游客日益增长的夜间消费需求,力争到2021年,形成“广州之夜”品牌,造就粤港澳大湾区“不夜城”。于广州而言,挖掘夜间经济新动能已是箭在弦上、蓄势待发,然而广州发展的底气从何而来?

今年3月,第一财经以夜间交通、酒吧数量、手机设备夜间活跃度、城市夜间灯光值、抖音夜间打卡数量、各影院夜间电影放映场次数量共6个维度进行数据分析,评选出2019年城市夜生活指数排行榜,广州的综合指数在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排名第三位。借助多年来培育形成的夜间产业基础,广州在发展夜间经济的航道上势必更具厚积薄发的动力以及清晰的航向。

值得一提的是,夜生活并不能跟夜间经济直接画上等号。广州拥有良好的发展夜间经济的夜生活基础,但仍需要相关的政策措施加以引导,整合不同的资源。记者走访北京路、天河路等商圈,与商户及住户交流时了解到,市民对日后公共交通深夜服务的效益、商圈人流增大导致的噪音以及环境卫生等问题比较关注。对此,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彭澎也认为,广州发展夜间经济应处理好夜间商圈与市民之间如何共存的问题。因此,发展夜间经济是一个不断协调、不断探讨最优解决方案的过程。在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夜间经济的情况下,有望出台一系列落实发展夜间经济的具体措施,这将引导资源有效、优质整合,助推广州经济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的态势。

深圳:夜间经济催生夜游示范街

8月6日晚,深圳罗湖东门商业步行街游人如织、醒狮欢舞,“深圳夜游经济特色商业示范街”开街仪式在东门町美食广场揭幕。东门町作为东门商圈的主力商家,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营业时间将从每天下午2时持续到次日凌晨2时,着力打造“深圳夜游经济特色商业示范街”。在各大城市纷纷发力夜间经济之时,深圳也开始学习兄弟城市的经验做法,大力推广夜间经济,“深圳夜游经济特色商业示范街”由此应运而生。

深圳作为移民活力城市,向来是夜间消费的一方热土,拥有很好的气候条件、市场基础、消费客流和时尚氛围。近期阿里巴巴发布了淘宝夜间消费最活跃的十大城市,分别为上海、北京、广州、深圳、重庆、成都、杭州、东莞、苏州、武汉。深圳名列淘宝夜间消费最活跃城市的第四,也是实至名归。

深圳夜间经济既有优势和亮点,也存在不均衡、不协调的短板、弱项,这正是今后夜间经济的着力点。深圳几大传统热点商圈如东门、华强北、海岸城等,夜间经济都很火爆,但这些商圈主要集中在原特区内城区,而一些新区的夜间经济还很薄弱,赶不上旅游消费发展的需要。在一些老城区,由于城中村改造,夜间消费的版图由此出现了萎缩。此外,一些大型小区周边缺乏商店、夜间集市,居民的消费需求难以满足。

今年3月,地产运营商RET睿意德发布了《璀璨之城——2019深圳夜间消费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通过研究深圳8个夜间消费的典型业态,用大数据勾勒出深圳的夜生活细节。

《报告》显示,深圳夜场电影散场时间等指标领跑全国。深圳平均每天有超过1000场夜场电影上映,总次数以及平均散场最晚时间等指标领跑全国。截至今年年初,深圳共开设约270家连锁院线和46家点播影院,连锁院线依旧是电影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深圳2018年电影票房总收入达到21.43亿元,相比2017年同比增长5.79%。

深圳还是一座“夜宵之城”。《报告》显示,在各大城市21时至次日凌晨2时的外卖订单占比中,深圳名列榜首。在深圳的夜宵市场中,有超过六成的比例为经营至深夜的饭店。宝安、龙岗传统夜宵居多,而酒屋这类新型夜宵则聚集在福田、南山。正是由于深圳夜宵市场的庞大,许多品牌开始开设24小时店或延长营业时间。人们乐意消费的重要原因,是夜宵服务能够带来情感释放。此外,夜宵业态有望成为购物中心的新业态选择,经营空间开放的购物中心更受夜宵品牌的欢迎。

深圳人还爱晚上健身。《报告》提及,对比其他城市,深圳夜晚时段健身的人数比例最高,傍晚6时之后的健身人数占全天运动人数的70%以上,健身已成为深圳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传统的健身俱乐部、健身工作室,近年来,互联网健身房的兴起,为城市人群的健身运动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互联网健身房的经营模式更为灵活,能够实现夜晚的长时经营,在便利性、经济性、选择权方面给予消费者充分的空间。

目前,“夜间经济”已然成为深圳一个亮眼而醒目的城市标签。在发掘消费活力的当下,深圳夜间经济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挖掘空间。

东莞:夜经济大多源于物质消费

东莞夜经济以活跃著称。7月24日,《阿里巴巴“夜经济”报告》发布,东莞“夜间网购活跃度”在全国排名第8位;8月初,饿了么口碑数据显示,今年1~7月,东莞夜宵外卖订单同比上涨30%,而小龙虾订单同比增幅高达216%。东莞夜经济“拉长”了东莞的夜。

东莞万江下坝坊,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白天看起来略显破旧的建筑物变得热闹起来。东莞本地人、外来游客慕名而来,在下坝坊走一走、看一看、吃一吃,感受一下东莞的“鼓浪屿”。在下坝坊不远处的鳒鱼洲改造已蓄势待发,周边多个镇街都在努力打造自己的“下坝坊”。

8月16日,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到位,423米的东莞第一高楼——民盈·国贸中心2号楼正式封顶,刷新了东莞天际线;早在去年,国贸购物中心一开业,就成了东莞人气最旺的商圈之一。其周边的第一国际商圈、凯德广场商圈、会展中心、玉兰大剧院、市政广场,构筑了东莞最美的夜景。

数据显示,今年6月份,东莞住宿设施接待了过夜旅游者1468165人次,同比上年增长8.85%。其中,入境游客158429人次,增长5.32%;国内游客1309736人次,增长9.29%。而今年前6个月,东莞住宿设施接待过夜旅游者已达10142910人次,同比增长5.33%。仅东莞东城街道今年上半年,服务业发展提速增效,第三产业生产总值达177.5亿元,同比增长7.1%,成为GDP增长的重要动力。

让霓虹彩灯照亮东莞的夜晚,这不算难事。目前,东莞正在对市中心周边进行改造,投资额上亿元。再过一个多月,东莞的市中心音乐喷泉、灯光秀将一起亮相,东莞夜生活的面貌将焕然一新。届时,东莞将吸引更多游客,随着游客过夜,东莞夜经济的活跃程度也会提升。

不过,东莞夜经济大多还停留在物质消费领域,尤其是在吃的方面。大排档、酒楼、外卖,到了深夜都生意红火。而在精神文化消费领域,东莞人最喜欢在电影院消费。近年来,东莞的电影院越来越多,基本上每个镇街都有几家,与其他城市相比,东莞电影院的票价相对实惠。

与广州、深圳相比,东莞夜经济的短板是显而易见的。高端文化娱乐设施相对较少,国内外知名文艺团体在东莞的演出偏少,这使得东莞的夜经济基本停留在物质消费领域,在精神文化生活领域欠缺较多,东莞的夜经济还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

目前东莞只有一个玉兰大剧院,国内外高端文化、娱乐团体较少选择到东莞演出。东莞人想要欣赏这些高端的演出,还需经常往广州、深圳跑。此外,东莞市博物馆已跟东莞的经济发展水平不相符。5月18日,在2019年“国际博物馆日”活动上,东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晓棠透露,将在市中心选址重建东莞市博物馆。待高大上的新馆建成后,东莞人的高端文化娱乐活动将有更多选择。

世界三大湾区的夜间经济

纽约湾区:纽约是以24小时地铁而著称的“不夜城”,夜生活为其带来了不错的经济效益。2017年9月,纽约专门成立了“纽约夜生活”办公室,并在2018年6月推出了第一份关于纽约夜生活的报告。报告显示,2016年,纽约夜生活产业的经济总量超350亿美元,夜生活产业总共提供了近30万个岗位,为纽约市带来了6.97亿美元的税收。此外,在2011年至2016年的5年时间内,纽约夜生活产业的年均岗位增长率和年均薪酬增长率分别是5%、8%,而全市的平均值分别为3%、4%。两项指标的增长速度已超过全市的平均水平,餐饮业在其中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

旧金山湾区:旧金山丰富多彩的夜生活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根据人民网数据,旧金山作为整个湾区的休闲娱乐中心,每个月会吸引近八成的湾区居民多次去享受夜生活,夜间经济贡献占比36%。与此同时,2015年旧金山的夜间经济提供了6万个就业机会,超过整体就业增速;营业额达60亿美元,增长43%;税收8000万美元,增长45%,各项指标均不可小觑。

东京湾区:东京既是发展夜间经济的先驱,也是集世界先进夜间经济举措大成的城市。近几年得益于“深夜食堂”的IP,东京更成了夜文化的聚集地。相比其他湾区,同处亚洲的东京湾区的做法,对粤港澳大湾区而言或许更具借鉴意义。

2017年4月,日本成立“夜间经济议员联盟”,务求提高游客的娱乐消费,在交通方面采取延长电车和地铁的运营时间、周末实行24小时公共交通的举措;在安全方面,建立了日本版的安全街区认证机制,增设监控设施,发动民间安防志愿者。此外,政府部门会定期发布报告,改变人们对夜生活的负面印象。为了提高民众参与度,还成立了官民一体的“‘24小时日本’推进协议会”,使得发展夜间经济达到“官民同心”的状态。

湾区广角

江东,广州市政协委员

发力夜间经济须找准文化定位

夜间经济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夜生活,而是集行、赏、食、游、购、玩于一体的消费和体验,是以城市文化为主导的有品质、有品位追求的经济文化活动,更是城市服务和管理水平的整体体现。广州如果想要发展好夜间经济,应该打好“文化牌”。

文化是推动夜间经济的主线,也是城市发展的起点。目前,国内发展夜间经济的城市大部分都有清晰的文化定位。如西安是十三朝古都,以唐朝作为城市文化的底色,打造“大唐不夜城”等夜间经济集聚区。国外城市如纽约,其百老汇文艺演出大大带动了夜间经济的发展。

广州是第一批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无论是西汉南越国、隋唐宋代或近现代等时期都对这个城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也因为其丰富多元的历史文化积淀,形成了建筑风格不统一、色彩杂、文化主题多元、旅游景点分散等现状,经济活动和文化消费都尚未能很好地聚集、融合在一起。

为此,广州可活化利用西汉南越国历史文化,塑造“千年商都”文化主线,以此作为城市的文化名片和主色调。借助此次发展夜间经济的良机,广州可从顶层设计上进行整体规划,以解决目前城市文化“散、乱”以及不突出、不鲜明的问题。

首先,在现有发展夜间经济的政策措施基础上,广州应研究出台关于发展夜间经济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夜间经济发展目标、工作任务、配套措施和工作责任,着力营造开放、有序、活跃的夜间经济环境,创新夜间经济管理体制。其次,明确文化主题定位,围绕“面和点”规划,在珠江景观带、花城广场城市客厅、北京路步行街、沙面历史街区、上下九步行街等地培育地标性的夜间经济集聚区。再者,可考虑重点打造一个具有岭南文化特色、常年上演的主题演出,丰富夜间娱乐资源。与此同时,应完善夜间经济发展的配套措施,优化夜生活集聚区及周边交通组织管理。

总之,以城市文化主导夜间经济,可提升城市文明水平,扩大文化产品消费,提高市民生活品质。

彭澎,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广东省综合改革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办好夜间产业应注重差异化

最近夜间经济成了一个热门的话题,多个城市将此作为拉动消费的举措。其次,丰富多彩的夜间经济有助于提升城市形象和吸引力。

对广州而言,发展好夜间经济好处很多,首先是拉动消费,在一定程度上刺激经济发展。其次是丰富老百姓夜生活,提升人民生活质量。此外,可以提升城市形象和知名度,如把广州塔、花城广场、珠江夜游、琶醍等打造成城市名片。

目前,广州有了区域布局的安排,可能更多要在夜间经济的领域上下功夫,把一些特色产业办得更好。如可以开设一些主题影院,珠江夜游可以开发一些长线路,酒吧街可以规划一些宽广的场地限时开放等。总之,夜间经济的发展要突出特色化、差异化的特点。

当然,发展夜间经济需要在热闹繁华与扰民之间取得平衡。如酒吧街,最好与居民区保持一定的距离,或者在较宽的人行道上限定营业时间、分贝。在地铁等公共交通方面,要保障好线路和班次。此外,对各个夜间经济集聚区定期开展环境影响评估,听取利益相关方的意见。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