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营商环境 > 营商动态

广州通过打造优质孵化器集合产业资源提供专业服务为企业发展破除“壁垒”

  • 听全文
  • 2021-02-08
  • 来源:广州日报
  • 分享到
  • -

拆掉“围墙”孵出“金凤凰”

转存图片

广东拓思软件科学园

  孵化器,是旨在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培育新生科技企业、协助初创企业成长,被视为释放城市科创活力、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2019年和2020年,在科技部公示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结果中,广州分别有10家和7家载体上榜,连续两年认定数量居全国第一。2020年,广州新登记50家孵化器,总数达405家;新登记54家众创空间,总数达294家。

  从试水“打破围墙”到探索“相互孵化”,从建公共服务平台到设创新研究院……广州最优秀的一批孵化器正探寻新的发展模式,孕育着广州创新力量的同时,自身也在进行着创新“进化”。

  数说孵化器

  科技部火炬中心最近公布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年度评价结果,广州16家国家级孵化器被评为优秀,较上年度数量增长220%,优秀数量位居全国第三位。2020年,广州市新登记50家孵化器,54家众创空间,截至2020年12月31日,孵化器总数达405家,众创空间总数达294家。2019年和2020年,广州分别有10家孵化器和7家孵化器获得国家级认定,认定数量连续两年居全国第一。

  案例聚焦

  通过孵化器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专业,是广州孵化育成体系最大的特色之一。从载体建设向企业培育转变,从企业集聚向产业培育转变,广州“产业孵化”趋势愈发明显,也正得到越来越多的龙头企业资源加码。据广州市科技局《孵化育成体系发展情况报告》统计的320家孵化载体中,专业孵化载体达94家,占比近30%。

  实现初创企业向龙头企业的“借力”

  2020年,广东拓思软件科学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拓思公司”)在科技部火炬中心组织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评价中连续六年获得A类(优秀)。在拓思公司相关负责人看来,孵化器一大优势是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实现初创企业向龙头企业的“借力”。

  为了实现将北斗系统的民用化产业“做起来”。2008年,拓思公司便开始了北斗产业的布局。去年4月又联合事业单位、高校、龙头企业共同发起成立了广东省北斗领域的第一个高端产学研创新平台——广东省新时空位置网创新研究院。通过省内团结北斗企事业单位,省外对接高端创新资源,打造国家级北斗技术和产业的创新高地。同时,拓思公司运营的广东软件科学园作为国家北斗产业园(广州)主园区之一,也聚集了吉欧电子、思拓力测绘等一批北斗企业。

  正是得益于这些聚起来的资源,致力于通过北斗解决无人区的通信难题的广州空天通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通过拓思公司的牵线搭桥,以更低成本获取北斗卫星信号。如今,他们的产品已应用在青海无人区交通旅游服务上,为广大驴友提供生命安全保障。

  让企业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

  广州市达安创谷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达安创谷”)是最早践行“专业孵化器”这一概念的企业之一。“达安创谷定位是‘没有围墙’的大健康产业孵化器。”达安创谷总经理黄珞说,“因为企业生存和发展,需要的不是围墙,而是资源。专业孵化器跟传统孵化器最大的不一样,就是有大量的产业资源。要注册,要报批,要生产、要研发、要销售,这些资源平台上都有,企业做自己最擅长的一个板块就可以了,其他的都交给专业孵化器来做。”

  广州安必平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达安创谷孵化出的新上市科创企业。2010年起,达安创谷在投融资、场地、渠道以及技术平台等方面为安必平发展中各个阶段需求提供服务。在刚进入达安创谷生态圈时,安必平只有单一产品,不过在达安创谷科技研发平台的共享赋能下很快就有了多条病理产品线。同时,得益于生态圈强大的终端渠道,安必平的产品迅速进入到各大医院,实现销售额增长20多倍,净利润增长30多倍。

  对于大多初创企业而言,有许多资源是“钱买不到的”。为了实现资源网络“多点向多点链接”,达安创谷孵化器延伸出“相互孵化”模式,通过整合孵化生态圈内的研发、产品注册、生产平台合作、管理、营销、产业投资、金融服务等优质资源助力企业发展。“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优势,再小的企业也有它的特长。例如,能高标准交付实验室建设的企业,往往做的是大的‘政府标’。实际上,也有不少中小型的企业希望拥有高标准的实验室以满足长远规划需求,可这样的‘小单子’对方一般不承接。而在‘相互孵化’模式下,通过孵化生态圈的资源共享,企业就会接下中小型企业实验室建设的‘小单子’。”通过“相互孵化”模式,达安创谷实现孵化生态圈内近300家企业发挥各自优势相互赋能,实现资源再分享。

  在黄珞看来,孵化器承担着培育科技企业、突破科技瓶颈的时代使命。“广州孵化器成绩好,也意味着广州科技企业发展潜力大,我相信广州科创产业将大有可为。”

  基层思考

  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局长 王桂林

  组织科技金融特派员精准服务园区企业

  广州国家级孵化器认定、国家级孵化器的评价等工作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孵化载体建设硕果累累,得益于广州一直引导孵化载体围绕专业化、资本化、国际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早在2015年,广州率先制定孵化器年度评价指标,对孵化器开展绩效评价管理,并将绩效评价结果与资金支持挂钩。对国家级孵化器年度考核获评A等级的给予300万元奖励。通过绩效评价管理,在全市孵化器中树标杆、立榜样,找差距、查不足,引导全市孵化器形成“你追我赶,相互超越”的良好局面。

  在专业化发展方面,广州积极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所围绕产业共性需求和技术难点,聚焦垂直领域,建设专业孵化载体,逐渐形成一批能够支撑主导产业发展和抢占前沿技术发展先机的孵化平台。在推动科技金融与孵化载体的融合发展方面,着重加强孵化载体的资本驱动功能,优化孵化载体的金融生态。

  2020年8月,广州试点开展了科技金融工作站和科技金融特派员,遴选出20家孵化载体作为科技金融工作站及53名银行和股权投资机构高管为科技金融特派员;通过双向路演、自主选择,20家工作站与银行、投资机构成功匹配。截至2020年12月底,共组织科技金融特派员园区行活动14场,精准服务园区企业87家,帮助园区企业获得授信超过6.2亿元,实际放款超过3.2亿元。

  专家声音

  广州科技企业孵化协会会长 陈愚

  孵化器催生新产业助力老城市新活力

  今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广州市孵化载体的可持续发展应当继续坚持“专业化、资本化、国际化、品牌化”的发展理念。例如,针对性出台更加贴近“四化”理念,更加遵循孵化载体高质量发展规律的扶持政策;对孵化载体进行分类指导,实施精准服务,协助孵化载体不断完善科技创新创业的孵化育成体系,共同推进全市层面孵化载体提质增效;同时,推进孵化载体的专业化,聚焦主业、细分领域和产业重大需求,提升专业化服务能力,服务不同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企业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孵化器行业社团组织的作用,通过开展多层次孵化人员培训、统计调查、行业研讨、活动对接、氛围营造等工作,推动孵化行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广州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同时,也催生出许多新产品、新产业、新服务、新业态,为推动实现广州老城市实现新活力、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强市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全新活力,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