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魅力广州 > 文化广州

中山六路出土重要文物2500件

  • 听全文
  • 2020-12-12
  • 来源:广州日报
  • 分享到
  • -

发现唐代至民国时期的文化层 其中宋代建筑基址是本次考古工作最重要的发现

  12月11日,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了中山六路RJ-6/7地块的考古发现。据介绍,此次发掘面积2400平方米,发现唐代至民国时期的文化层,清理汉代至民国时期遗迹432处,其中灰坑196个、水井57眼、磉墩52个、池43个、柱洞42个、灰沟18条、墙基17处、路3条、房址2处、台基1座、护堤1处,出土各时期陶器、瓷器、铜器、铁器等各类重要文物2500余件。

文物考古现场。

  此次考古发现的古代文化遗存十分丰富,文化层堆积最厚达4米左右,包括唐、五代南汉、宋、明、清、民国等不同历史时期,遗迹十分丰富,尤以晚唐五代、宋、明、清、民国时期的灰坑、水井、池等生活类遗迹为多,出土遗物丰富,既有汉代陶器、瓦当,也有南朝青釉器,特别是晚唐五代的遗物最为丰富,反映了唐代以来这一带为人口聚居、商业繁华之地。

南朝青釉席镇。

  宋代建筑基址是本次考古工作最重要的发现。52个磉墩布局规整、排列有序,规格较大,初步判断东西两侧是两道南北向的廊式建筑,南侧磉墩是主体建筑的北边墙和檐廊,还有一组磉墩打破主体建筑,可能是后期改建的。磉墩是用来支撑建筑柱础石的基址,可以说是古代大型建筑支撑结构的根本所在。它的发现充分说明宋代此地有一处等级较高、规模较大的建筑。

  该考古项目现场负责人、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调查勘探部主任程浩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磉墩的位置来看,这处宋代建筑的主体应该是要延伸到今天中山六路的马路路面位置,甚至可能更往南。至于它具体是什么建筑,现在还说不清。但一般来说,有磉墩的建筑通常包括宫殿、官署、庙宇,以及部分等级较高的人物的府邸等。就这个地块来说,历史文献中还没有见到能说明这里在当时曾经有过怎样的大型建筑的记录,只能说综合种种情况来看,倾向于这里可能是一处庙宇所在。

  在出土文物中有发现唐三彩陶器的残片,虽然无法还原成完整器物,但记者在现场看到,它的釉色、器型仍然具有相当的美感。而唐代的青釉盏是此次发掘中难得的完整器,下面的托盘都完整保留,与越窑瓷器特点类似,表明了当时岭南与华东地区的交流。五代南汉的波斯蓝釉陶罐证明了此处在当时对海外交往的情况,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见证物。

唐三彩壶残片。

  中山六路RJ-6/7地块位于广州市越秀区中山六路东段北侧,所在地属于广州市“广州古城至珠江北岸”地下文物埋藏区中心地带,周边有较多重要的考古发现。此项目是近年来广州城市考古发掘面积最大的项目,发掘成果为探索广州城址变迁,唐宋时期广州城市发展和功能布局、广州城区历史地理变迁具有重要价值。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