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场(2020年总第236场)
主题:“广州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场(2020年总第236场)  
时间:2020年12月8日上午10:00  
地点:广州市新闻发布厅  
主持人:广州市委宣传部对外宣传与新闻发布处副处长林彦华
邀请嘉宾:市生态环境局新闻发言人郑则文,市水务局一级调研员(市管)贺成伟
相关新闻

文字实录

  主题:“广州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场(2020年总第236场)

  时间:2020年12月8日上午10:00

  地点:广州市新闻发布厅

  广州市委宣传部对外宣传与新闻发布处副处长林彦华:

  各位媒体朋友:

  上午好!

  欢迎大家出席“广州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场。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制度出台频度之密、监管执法尺度之严、环境质量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在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的同时,也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助力。

  两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就强调,广东有条件有能力把生态文明建设搞得更好,要深入抓好生态文明建设,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我市将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今天非常高兴地邀请到:市生态环境局新闻发言人郑则文,市水务局一级调研员(市管)贺成伟为我们介绍相关工作情况。

  首先,有请市生态环境局新闻发言人郑则文介绍相关工作情况。

1.jpg

  郑则文: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好!

  这次发布是今年6月以来我第4次来到这,这是市委市政府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高度重视的体现,也是社会各界特别是新闻媒体界的朋友们关心关注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体现。在此,感谢新闻界的朋友们长期以来对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支持。在今天的发布会上,我代表广州生态环境局有我市完善生态环境保护体制和保护机制发布两方面的工作:

  第一项是,构建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体系。

  为加快推进我市生态文明建设,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建设,今年5月我市推出《广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及配套《广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清单(试行)》,构建起具有广州特色的“1+1+N”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体系(即1个《责任规定》、1份配套《责任清单》、N个各级各部门细化责任规定或清单)。这是当前国内各城市中覆盖面最广、适用性最强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清单文件。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为进一步厘清各级各部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推动实施长效化、系统化、清单化管理,广州市生态环境局在全面分析1000余份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机构改革方案以及其他规划、计划、纪要等相关文件的基础上,梳理出全市各级各部门所应承担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职责,将需普遍遵守的共同责任列入《责任规定》和需分别履行的具体责任列入配套《责任清单》。其中,《责任规定》共15条,规定了制定依据、适用对象、共性责任、施行日期等;配套《责任清单》共572条,对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等11大类90个责任主体在决策、执行、行业管理、监管执法等方面各自应履行的工作责任。这90个责任主体涵盖广州市所有负有生态环境监管职责的公共机构。

  为进一步压紧压实各级各部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我市又相继出台了相关具体细化文件,广州市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强化各级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进一步强化各级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切实保障相关工作责任落实落地;白云区、增城区、从化区分别制定了各区责任清单类文件。

  我市“1+1+N”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体系的建立,有助于各级各部门明确责任边界、促进履职尽责、确保责任落实。

  一是严明工作责任。要求各级各部门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及“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工作要求,在制定执行政策、编制实施规划、组织策划项目、开展项目建设、推进行业发展、指导生产经营时,严格遵守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加强节能减排,促进绿色发展,实现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在统一。

  二是严格责任考核。坚持依法治理,以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考核问责倒逼各级各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落实。对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履行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职责进行严格考核。加强考核结果分析运用,将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奖惩任免的重要依据。

  三是严肃责任追究。对贯彻落实上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不坚决不彻底,工作执行不到位,污染防治攻坚严重滞后、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的党政领导干部依法依规、严肃问责。

  第二项是,建立全省首支专职环保员队伍。

  为进一步解决基层环保工作任务繁重、监管力量薄弱等突出问题,按照2017年9月《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建立镇(街)园区环境保护监督检查员队伍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我市建立全省首支镇(街)园区环境保护监督检查员队伍,目前全市170个镇街9个工业园区已经配置了专职环保员2300多名。

  专职环保员主要承担辖区内的辅助性日常环境保护监督检查工作职责,协助调处化解环境矛盾纠纷,检查并消除环境污染风险隐患。经过实践,这支队伍已经成为环境管理的“千里眼”和“顺风耳”,这支队伍的建设延伸了环境监管的触角。为了加强队伍的建设和管理,我局组织开发了镇街环保员专用的APP,利用信息化手段调配工作力量、下达业务工作,实现了队伍的在线管理。

  2019年10月,广州市环保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海珠区开展试点,探索专职环保员队伍管理体系,成立党支部和党小组,坚持党建引领、统筹业务调配,强化制度的激励和约束,加强业务培训、完善工作制度。

  今年6月5日市生态环境局又在海珠区试点的基础上将一些行之有效、管理规范的经验在全市进行复制和推广。目前新的生态环境监管格局已初步形成,镇街环保员队伍也发挥了生态环境宣传员、巡查员、监督员、调解员和信息员的作用。据统计,今年1-10月巡查日常各类污染源33.7万个,参与调解信访案件4.9万个,巡查建设工地5.9万个。可以说,这支2300多人的镇街环保员队伍已经成为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力量。

  各位媒体朋友,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和清单所构筑的责任体系是适应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需要,是体制的完善,重在制度化和规范化,而镇街环保员队伍的构建则是夯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打通环境保护工作最后一公里,这是机制的创新,重在增强基层能力。全面加强我市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1+1+N”的责任体系与镇街环保员队伍必将与时俱进,在我市生态文明近来中开花结果。

  在此,也欢迎各位媒体朋友继续关心关注和支持我们的工作。

  谢谢。

  林彦华:

  感谢郑局的发言。

  接下来,有请市水务局一级调研员(市管)贺成伟介绍相关工作情况。

  贺成伟: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

  大家好!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州时提出的要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建设水碧岸美的‘万里’碧道,成为人民美好生活去处”决策部署,广州市全面开展千里碧道建设,奋力打造治水工作的升级版,并将推动省“万里碧道”工程写入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作为重点工作强力推进,初步形成“一高”(高站位)、“一新”(新内涵)、“一大”(大格局)、“一实”(实用性)的碧道工作经验和建设亮点:

  一、高位推动,科学谋划,确保广州碧道高站位

  2019年以来,市委张硕辅书记多次对碧道建设作出具体批示,他着重强调,“要认真学习好、贯彻好李希书记10月25日重要讲话精神,根据省规划要求,提出我市千里碧道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2020、2022、2035年)、年度任务、政策措施主体责任,以此倒逼全市防洪排涝工程建设、黑臭水体治理和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综合城市功能出新出彩。”为确保我市碧道建设工作高质量发展,我市相继印发实施《广州市碧道建设总体规划(2019-2035年)》《广州市碧道建设实施方案(2020-2025年)》《广州市碧道建设技术指引(试行)》和《广州市碧道建设评估办法(试行)》,明确落实了碧道建设的责任主体、主要任务、资金渠道,初步搭建了“规-建-管”全流程的碧道实践模式,规划到2025年,全市建成碧道1506公里;到2035年,全市建成碧道2000公里,以“理想水生活”为理念,全力打造我市“千里碧道”美丽长卷。

  二、注重融合,综合治理,打造广州碧道新内涵

  我市把碧道建设与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乡村振兴、产业升级、高质量发展等工作有机结合,倒逼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推动广州加快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和“四个出新出彩”。在空间布局规划上,进一步深化省万里碧道“三道一带”空间要求,提出广州“八道三带”空间范式,一是拓展美丽国土“新生境”,保护全市42片水源保护区和59座江心岛,建设11条广州碧道风廊,22条水鸟走廊,恢复鱼类洄游生态圈;二是营造高质量“新生活”,策划4片9条碧道主题游径,串联34处大型绿地斑块和220处特色节点,打造蓝线上的公共服务综合带;三是推动高质量“新发展”,开发373公里水上运动产业带,辅助85片产业片区建设,挖掘碧道沿线4类48片价值地区,激活片区多元价值,实现空间综合利用。

  三、碧道引领,补齐短板,构建广州碧道大格局

  按照市委书记张硕辅工作部署,我局深入贯彻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反思的全周期闭环管理要求,起草了《关于以碧道建设为引领全面加强我市防洪排涝基础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了以碧道统筹全市防洪防涝防风防地质灾害工作,开展防洪排涝的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科学治理的实践方案,预计将于近期印发实施。方案聚焦算清“水账”,以水定城,从严格源头管控、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健全洪涝综合防御体系等多个方面,全面提升我市防洪排涝基础能力,全力建设人水和谐的美丽花城。

  四、以人为本,共同缔造,务求广州碧道实用性

  我市紧紧遵循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结合“水清岸绿、广府生活、三道一带、缝合城市、新旧共生、赏粤四季、绣花功夫、适老适幼、经济适用、共同缔造”的“广州碧道十条”实施准则,因地制宜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构建广州碧道“广州新六脉”,塑造溪-涌-河-江-海多层次碧道网络,建设“最美广州”特色的水岸空间。在压实各区主体建设责任的同时,整合行业和社会资源,引资引智引技,开展“碧道大师做”“碧道创客做”,以市属国企为主合力推进碧道建设,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2019年,我市建成碧道约113公里,重点打造五类试点,建成了第一条共同缔造碧道、第一条乡村振兴碧道、第一条生态修复碧道、第一条产城融合碧道和第一条海绵城市碧道,以先行先试,为全市千里碧道建设打造示范样板。2020年截至目前,各区上报已建成碧道355公里,重点突出安全优先、生态优先、骨干优先,推进五个融合:碧道+黑臭治理,碧道+文化传承,碧道+全民活动,碧道+乡村振兴,碧道+产业群落,统筹治水治岸治城,助推碧道经济效益,让群众共享治水成果。2020年增江碧道、海珠湿地碧道、蕉门河碧道被水利部作为“美丽河湖、幸福河湖”的典范在全国宣传,阅江路碧道、流溪河碧道、二沙岛碧道等游客络绎不绝,成为人民的美好生活去处。下一步,我市将继续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高质量推进我市“千里碧道”建设,践行“两山”理论、践行老城市新活力、践行高质量发展,实施一道一策,建设最广州精品碧道。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深挖内涵,协同推进。按照省委书记李希关于坚持对标最高最好最优的工作要求,我市将围绕水环境提升、滨水空间复合开发利用、碧道管理等方面开展专题研究,深挖碧道内涵,促进实现市、区,政府、社会共同参与碧道建设。二是政民合力,共建共享。充分发挥碧道示范项目引领作用,探索水生态修复和引入企业化主体等工作,构建从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等全过程的社会参与体系,鼓励社会在资源开发、文化挖掘、生态教育、安全保障等方面参与碧道建设,实现政商共建、全民参与、社会共管。三是以人为本,造福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适度开放水域空间资源,鼓励开展群众水上运动,建设亲水、乐水的碧道公园。让“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水草丰美、白鹭成群”的良好水生态随处可见,进一步焕发云山珠水、吉祥花城的无穷魅力。

  谢谢大家!

  林彦华:

  现在进入媒体提问环节,也请各位记者朋友在提问前先通报您所代表的媒体机构,谢谢。

  广州日报记者:

  广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清单的印发,进一步细化并明确了各级各部门所应承担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请问广州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是如何落实上述责任清单,统筹各相关部门开展工作的?

  郑则文:

  谢谢您的提问。

  广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清单的作用日渐显现出来,这份清单是各级各部门生态保护工作职责制度化、规范化的体现,也是依法治污、科学治污、精准治污的系统性部署分工。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生态环境保护部门牵头,各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协同配合,取得了显著的成果。2017年我市PM2.5首度达标,到2019年连续三年稳定达标,在全国9个中心城市中继续领跑。2019年全市PM2.5平均浓度是30微克/立方米;今年最新数据PM2.5仅为2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4.1%;空气环境质量的其他指标,比如二氧化氮、臭氧平均浓度等等,同比大幅下降。1-11月份我市AQI达标率为90.1%,这是近5年以来最优水准。这些成绩的取得源于市委市政府对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同时这更是各级各部门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共同努力的结果。比如,我市发展改革部门责任清单明确“牵头开展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控制工作,推进煤炭消费量减量控制替代”,2020年1-10月,广州市规模以上企业煤炭消费同比减量约156万吨;公安部门责任清单明确“配合生态环境部门对在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大气污染物排放状况进行监督检查”,1-10月,共配合生态环境部门抽检道路行驶柴油车24500多辆,公安部门对2226辆检测超标车辆实施处罚;市场监管部门责任清单明确“依职责对生产、销售、进口的油品等能源和机动车船、非道路移动机械的燃料、氮氧化物还原剂的质量实施监督管理”,今年以来,共出动执法人员4780人次,检查加油站(点)1277家次;交通运输部门责任清单明确“发展绿色低碳交通体系”,目前已投入公交车纯电动化1.1万辆、巡游出租车纯电动化约1.3万辆;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责任清单明确“负责房屋建筑工程扬尘污染控制和文明施工的监督和管理,加强对混凝土搅拌站扬尘污染控制,并会同有关部门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牵头开展建设工地施工扬尘专项整治,每旬督导检查1000余次,安装扬尘在线监测设备1400余套,有力抑制了扬尘污染现象。

  当前,又到了岁末年终,广州市正在开展推进蓝天保卫战百日冲刺行动,目前,各相关职能部门正在按照责任清单的规定,通过严管严控,重点做好冬春季的细颗粒物和夏秋季的臭氧污染防控。精准从实治理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污染排放突出问题,精细从严强化污染天气应急应对,最大限度提升减排控排效果,最大限度降低不利气象条件下污染超标风险,以百倍的努力,争取最佳的结果。现在距离年底还有20来天,期待我们能够夺取蓝天保卫战的胜利。

  环保部门按照责任清单的要求,要发挥好牵头的作用,各相关部门对照清单的具体任务,各司其职、通力配合,共同致力于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谢谢。

  信息时报记者:

  请问目前各区碧道示范工程建设情况如何?

  贺成伟:

  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

  今年以来,我市着力打造流溪河、阅江路、临江大道、二沙岛、生物岛等5条碧道示范段建设,为全市提供示范样板。

  一是从化区流溪河碧道示范段。位于从化区太平镇至温泉镇的流溪河段,建设长度约43.4公里,还清于水、还水于民,还绿于岸,重塑健康自然的弯曲河湖岸线和生态驳岸,按“一湾一景”,打造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碧道画卷。该项目已于7月25日开工建设。

  二是海珠区阅江路碧道示范段。位于前航道右岸华南大桥至琶州大桥段,长约2.6公里。串联周边琶洲展馆、会展中心码头、会展公园等特色节点,服务好会展区、互联网聚集区、总部商务区的功能需求,以线串点、以线带面,推动沿线功能升级,建设湾区国际品质水岸,示范缝合城市、适老适幼的最都市生活。已完成一期工程1.5公里并对市民开放,第二期7月底开工,正在施工中。

  三是天河区临江大道碧道示范段。建设范围6.3公里,与已完成的4.3公里的原临江大道碧道共同在高品质滨江绿地内打造广州市第一条面向市民开放的碧道缓跑径,示范新旧共生、粤赏四季的最艺术生活。

  四是荔湾区二沙岛碧道示范段。建设范围5.5公里。通过已建东山湖公园碧道,与拟建的新河浦涌碧道、东濠涌碧道连通,推进水系互联互通,盘活老城公共空间,构建宜居宜业宜游的滨水生活圈,实现云山珠水共逍遥,示范水清岸绿、三道一带的“最文体”生活。已完成一期工程0.65公里并对市民开放,第二期8月已开工,正在实施。

  五是黄埔区生物岛碧道示范段。建设范围6.6公里。以绣花功夫、工匠精神建设海绵绿地、完善配套服务,打造魅力水岸,示范共同缔造、经济适用的最创新生活。已建设提升2公里。

  谢谢大家。

  林彦华:

  谢谢郑局、何局的发布,也感谢媒体朋友们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我们今天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

  谢谢大家!


往期回顾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