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新闻发布会(2021年总第5场)
主题:广州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新闻发布会(2021年总第5场)  
时间:2021年1月22日上午10:00  
地点:广州市新闻发布厅  
主持人:广州市委宣传部对外宣传与新闻发布处处长龚艳华
邀请嘉宾:广州市委依法治市办副主任、市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廖荣辉,广州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副局长陈育良,暨南大学法学院教授刘文静。
相关新闻

文字实录

  主题:广州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新闻发布会(2021年总第5场)

  时间:2021年1月22日上午10:00

  地点:广州市新闻发布厅

  广州市委宣传部对外宣传与新闻发布处处长龚艳华: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上午好!

  现在进行2021年第5场新闻发布会,这场发布会的主题是“创建法治政府示范市”。

  党的十八大把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确立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任务艰巨。2015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提出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到2020年基本建成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的总体目标。

  法治政府示范创建活动,是中央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部署。广州市自开展法治政府示范创建活动以来,树立了一批法治政府建设的典型,总结出大量具有实践性、示范性的工作亮点。目前,省法治政府示范创建活动正在开展第二阶段评审工作,我市有2个综合项目及4个单项项目入围第二阶段评审,项目将直接由省推荐参加全国法治政府示范创建活动。

  今天,我们邀请到了市委依法治市办、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和暨南大学法学院教授给我们进行发布和解答。请允许我介绍出席今天发布会的相关领导和嘉宾,他们是:广州市委依法治市办副主任、市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廖荣辉,广州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副局长陈育良,暨南大学法学院教授刘文静。

  首先,有请广州市委依法治市办副主任、市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廖荣辉介绍广州市法治政府建设的工作情况。

1.jpg

  廖荣辉: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在这里向大家介绍广州市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目前,广州正在争创广东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下一阶段还要力争建成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创建法治政府示范城市,是提升广州法治软实力,打造法治城市标杆的重要抓手,需要广州全体市民共同参与、鼎力支持。借今天这个机会,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具体情况。

  近年来,广州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发挥法治在提升超大城市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为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提供有力法治保障。我市在全国率先出台地方性的法治政府建设规划(《广州市法治政府建设规划(2015-2020年)》),率先出台《广州市依法行政条例》,2017年,获第五届“中国法治政府奖”;2018、2019年连续两年在法治广东建设考评中排名全省第一;2020年在全国网上政务服务能力考核中排名第二,城市综合信用指数位居全国前列,成立优化营商环境法治联合体,在全国首创监管纠错容错机制,12345政府服务热线连续两年荣获中国最佳政府服务热线称号。南沙区获评首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广州日益彰显了作为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和国际大都市的地位和影响力。主要成绩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我市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通过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营造宽松市场环境,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在突如其来的疫情冲击下,2020年全市实有各类市场主体269.67万户,同比增长15.78%。在中国社科院发布的全国营商环境评价中,广州综合排名第一。

  一是加大简政放权力度。2020年取消269项、重心下移2329项市级行政权力事项,下放近80%的登记事项至各区;推进建设工程联合审批改革,将16个审批事项实行并联审批,审批时限压缩到5个工作日;在国内率先启动商事登记确认制改革,南沙全面打造“无证明自贸区”,大幅优化市场准入环境;全市实现“二十四证合一”,黄埔在全省率先实现“四十四证合一”;在全市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出台《关于推进市场退出工作的实施意见》,推进企业注销便利化改革。

  二是建立包容审慎监管机制。出台全国首个《市场轻微违法经营行为免处罚免强制清单》,对245项符合法定条件和轻微情节的违法经营行为免予行政处罚或行政强制;创新市场监管模式,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常态化,全市1308项行政检查事项全部纳入“双随机”监管。在全国率先开展三大试点(新型研发机构“负面清单”管理试点、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国家试点、央行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广州信用信息数据总量、联合奖惩案例等指标领跑全国。

  三是加速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启动营商环境3.0改革;打造“一网通办、全市通办”的“穗好办”政务服务品牌,“穗好办”APP上线超近1000个服务事项,从“现场办”转向“刷脸办”;推广“不见面审批”,市、区依申请行政权力事项100%可网上办理,98%实现“零跑动”;在全市各区布设近1000台“政务一体机”,实现“就近办”;开办企业实现了“一网通办、一窗通取”、零成本、最快0.5天办结,可免费领取一套4枚印章和税务UKey,每年为企业减负1.7亿多元。

  二、强化顶层设计,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

  近年来,我市围绕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的目标,全面加强行政立法,为广州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制度支持和法治保障。

  一是提高立法质量、以良法促善治。2020年推进立法项目29项;及时回应社会热点和人民群众关切,出台《广州市禁止滥食野生动物条例》,推动《广州市社会急救医疗管理条例》立法项目,将重大公共卫生风险化解在源头;出台《广州市反餐饮浪费条例》,在全国率先开展反餐饮浪费行动;出台《广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在立法体例上全国独创“开放创新”一章,提出全国首创的“广州方案”。加强民主立法,立法项目中实行“线下+线上”(现场加网络直播)的听证方式,建设基层立法联系点,扩大公众参与。编制《2021-2025年度政府规章制定规划》,加强政府立法的前瞻性和引领性。

  二是创新规范性文件管理模式。2019年建成全国首个集“录入、审核、发布、检索、清理”功能于一体的行政规范性文件智能管理平台——广州市行政规范性文件统一发布平台,未经合法性审查、未经该平台统一发布的规范性文件不得作为实施行政管理的依据,目前,平台管理市级行政规范性文件5134件,累计点击量约500万人次,是广州市政府官网关注度最高的栏目之一。在全省首创备案审查联动机制,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委和市司法局联合出台《完善备案审查衔接联动机制备忘录》,共同做好备案审查工作,形成法治广州建设新合力。

  三是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严格按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必经程序出台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全市行政机关已实现法律顾问全覆盖,法律顾问参与行政决策,有效提高行政决策质量。2020年,加强对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等行政决策的合法性审查,开展城市更新等重大行政决策前的调研、决策后的评估工作,实施《广州市基层行政决策公众参与工作指引》,推动基层行政决策依法依规、公开透明。

  四是开展立改废释,维护法制统一。2020年,完成野生动物保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土地管理法》等领域法规规章的专项清规。重点开展《民法典》涉及法规的专项清理,对70件地方性法规清理,拟全面修订16件、废止1件;对111件地方政府规章清理,拟全面修订16件、部分修改3件、废止5件;对1589件市级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拟全面修订18件,部分修改9件、废止1件,为《民法典》的实施创造良好法治环境。

  三、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升行政执法效能

  行政执法水平是衡量法治政府建设成效最直观、最普遍、最可信的标尺。我市进一步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加强执法监督,全面提升执法水平。

  一是有序推进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基本完成市、区两级市场监管、生态环境保护、文化市场、交通运输、农业等五大领域的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实行市场领域跨部门综合执法。现正深入推进镇街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将4548个执法专项编制下放镇街,健全市、区、镇街执法统筹协调机制;为科学厘清执法职权,做好改革的配套和衔接,全面梳理了市级下放镇街综合执法事项项目,进一步完善部门执法清单,同时,加强基层执法机构内部建设,在南沙区开展跨领域跨部门综合执法试点。

  二是强化执法监督。加强对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的监管,近两年累计审查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2822项。全市各行政执法部门连续三年“统一模板、统一平台、统一时间”公开本部门上一年度全部行政执法相关数据,“行政执法数据年报公示”被国务院采用并在全国推广。在全国率先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累计在广东省执法信息公示平台公示执法信息153万余条,居全省前列;为强化对执法行为的法律监督,市检察院和市司法局联合出台《关于加强行政检察与行政执法监督衔接工作实施意见》。2020年,市政府部门解决群众各类诉求170余万件,市民满意率80.83%,同比上升7%。

  四、创新社会治理格局,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我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打造公共法律服务最便捷城市,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一是优化法律服务供给。全市建成2942个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打造450个示范性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室),上线“广州公共法律服务地图”,推进“智慧司法”升级;编制《2020-2022年法律服务集聚区建设规划》,已建成天河、白云、南沙三大法律服务集聚区,出台市人大关于加强法律服务工作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决定;设立全国首家涉外律师学院、首个律师行业营商环境研究机构,成立“一带一路”律师联盟广州中心、广州国际商贸商事调解中心和广州国际商贸法律服务中心。我市执业律师突破1.7万人,较“十二五”时期增长77.55%,每万人拥有律师数增至11.1人,律师队伍已成为我市法治建设的强大生力军。

  二是拓展人民调解工作领域。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广州实践,人民调解组织向知识产权、校园保护、商会(商事)等领域扩展,越秀区新设立全市首个校园安全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海珠区设立人才公寓和谐租赁人民调解委员会,黄埔区成立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调解中心。全市现有人民调解组织3316个,人民调解员15712人,2020年共排查化解矛盾纠纷9.2万余件,调解成功率超过98.99%,涉及金额约43.85亿元,充分发挥了人民调解维护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作用。

  三是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进一步加强诉调、访调、仲调衔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项目,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加强诉源治理。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在全国率先出台市级、区级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原全市66个行政复议机关将缩减为“1+11”个,实现一级政府一个复议机关,实行统一受理、统一审理、统一决定的新行政复议模式。市司法局作为全国唯一市级行政复议机构在全国会议上作经验介绍。

  四是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性工作,进一步整合、拓展普法资源,推进多领域法治创建活动,成立广州市党员干部纪法教育管理中心,广州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获评省“七五”普法十佳法治公园基地。聚焦《民法典》学习宣传,共开展民法典宣讲939场、宣传活动746场和宣传直播7场。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成立“广州云普法”团队,打造融媒体普法“广州样本”,广州普法全媒体传播品牌集群获评省“七五”普法十佳法治宣传教育示范项目,“广州普法”抖音号获评中央政法委第二届“四个一百”优秀新媒体视频类账号,新时代全民普法实效不断增强。

  各位媒体朋友,广州市法治政府建设,成绩来之不易,离不开各级党委的正确领导、各级政府的凝心聚力和全体市民(包括在座各位)的大力支持。让我们携起手来,齐心协力,共同参与、全力支持我市法治政府建设,共创示范城市、共享美好生活!

  我的发布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龚艳华:

  非常感谢廖局长就广州市法治政府建设作了全面综合立体的介绍。

  法治政府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包括政府职能转变、依法行政、依法执法,提供公共法律服务。廖局长从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顶层设计、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坚持严格规范的公正文明执法,提升行政执法效能。创新社会治理的格局,健全公共法律服务等四个大方面,十二个小点为我们全面介绍广州市在法治政府建设方面做出的努力、取得的成效。特别和大家梳理了自2017-2020年四年在国家、省、市各种考评中得到良好的成绩和成效,希望媒体朋友给予重点报道。

  现在进入提问环节,也请各位记者朋友在提问前先通报您所代表的媒体机构,谢谢。

  南方日报记者:

  广州12345政府服务热线连续两年荣获“全国最佳政府服务热线”,热线在推进制度化、法治化方面主要采取了哪些举措?下一步热线将如何通过法治建设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

2.jpg

  陈育良:

  感谢媒体朋友对政府热线工作的关心和关注。

  广州市从2014年开始对原来分设在政府各部门的非紧急类的政府服务热线进行整合,成立了广州“12345”政府服务热线受理中心。截至目前,已经整合了51个部门和单位共76条服务热线,累计受理群众诉求超过5200万件。

  2019、2020年连续2年服务量破1000万件,话务服务满意度超过98%。近几年来,广州12345政府服务热线一直走在法治建设的道路上,利用法治思维推动解决群众的各类诉求。一是规范热线运行机制。2017年以市政府规范性文件的形式出台《广州市政府服务热线管理办法》,以制度文件规划热线的发展方向,明确热线受理范围,建立热线“统一接听、按责转办、限时办结、统一督办、统一考核”的工作机制,规范热线事项“受理、转派、办理、评价、督办、监察”一体化的闭环运行流程,明确各级承办单位分级办理,对办理行为和结果负责的工作原则。二是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2018年以部门规范性文件的形式出台热线管理办法实施细则,2020年完成了修订完善工作,进一步细化管理办法的各环节工作规范,明确“首派负责、区级兜底”疑难事项协调机制,建立完善热线考核体系,优化知识库管理规范,实施事项全流程跟踪管理,为构建完善“一号接听、有呼必应”服务体系提供夯实制度基础。三是积极推进标准化建设。2017年5月,市政府服务热线被确定为国家标准化试点,以此为契机,搭建了涵盖热线服务通用基础、服务提供、服务保障三层体系的标准化服务体系,制定了193项标准规范,64个清晰易懂的闭环流程图,实现了热线受理、转派、办理、回访、监督考核等工作流程无缝对接。切实提高政府服务热线规范化管理水平。热线标准体系建成之后,服务质量也得到明显提升,话务满意度接近99%,平均话务处理时长从实施前403秒压缩到242秒,服务效能提升了40%。2020年5月,热线标准化试点高分通过国家标准化终期目标考核。

  今年1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进一步优化地方政府服务便民热线指导意见》。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的文件要求,进一步优化热线运行机制,积极推动制定热线服务地方性法规,努力打造便民、智能、高效的热线服务。

  谢谢。

  广州广播电视台记者:

  最近我们看到广州正在全力创建广东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发布了致广州市民的一封公开信,作为一名市民也是一名作者,请问我们的示范创建目前进展如何?广州的法治优势,也就是法治的核心竞争力具体有何体现?

  廖荣辉:

  谢谢您的提问。

  按照中央依法治国办部署,省委依法治省办于2019年8月启动了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分为综合示范创建项目和单项示范创建项目两种。省创建评审工作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评审是专家评审。第二阶段评审是社会评估。第三阶段评审主要对单项项目现场展示与评议。目前,省的第一阶段专家评审已结束,我市共有6个项目入围第二阶段评审,分别为:广州市和天河区2个综合项目,行政执法数据公开、财政信息公开、行政规范性文件统一发布平台和越秀区政府法律服务新模式4个单项项目。上周省委托的第三方评估公司刚刚结束为期两天的综合项目的现场核查。接下来,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办将开展公众网络投票,并对单项项目进行现场展示与评议。网络投票排名结果计入评审总分(占比20%),也请各位媒体朋友帮广州多做宣传,共同推广“法治广州”品牌,打造法治建设“广州样本”。

  广州市委市政府切实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市全过程,全力打造法治城市标杆。一是高站位整体布局早谋划。构建完善全面依法治市新机制,实现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全覆盖,对全市法治建设工作统一规划部署并落实到位,加强法治建设顶层设计,高标准编制法治广州、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规划纲要。二是高质量制度建设出实招。去年用了34天推动出台《广州市禁止滥食野生动物条例》,开发“疫情应急法律服务平台”。创新“线上+线下”听证方式,在《广州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立法听证会上,约17.9万人在线收看直播。三是高标准执法监督有力度。在全国率先推出行政执法数据年报公示制度、市场轻微违法经营行为免强制清单,向社会公开各类行政执法信息40万条,逐一审查相关执法部门的882项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标准。率先出台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推动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2020年全市受理行政复议案件6013件,案件数量连续三年位居全省第一。四是高水平营商环境促发展。成立优化营商环境法治联合体,全力提升政务服务便捷化水平。推行“一网通办”服务平台、“一件事”主题套餐服务、“一门式”政策兑现等改革措施。在全国首创“人工智能+机器人”全程电子化商事登记,实现内资企业设立登记“免预约”“零见面”“无纸化”即时办理。五是高效率法律服务惠民生。持续打造全国公共法律服务最便捷城市,首建“广州公法链”“广州法视通”和市级新媒体“云普法”团队,建立全国首家5G市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首创法律服务交易会,打造天河、白云、南沙三大法律服务集聚区。

  谢谢。

  广州日报记者:

  请问行政执法数据年报公示制度给老百姓和行政执法部门带来了哪些影响?

3.jpg

  刘文静:

  谢谢媒体朋友的提问。

  2017年,广州开全国之先河,首创行政执法数据年报公示制度,要求全市行政执法部门每年统一时间,按照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征用、行政检查这6大类别,将行政执法情况和相关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以统一的模板向全社会公示。现在如果我们进入行政执法信息公示平台,可以看到每一年的全市行政执法公示数据,2020年行政执法数据也在陆续上传中。我昨天晚上看完之后,选了今年第一个上传的部门的执法数据,打印出来有10多页。每个部门执法事项多少不一样,这个部门执法数量是比较多的。

  每一类执法数据统计表格后面都附有文字说明,市民通过阅读执法数据年报,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广州市上一年度各级行政执法部门作出的各类行政执法行为的数量,包括征收、罚款、没收等行为涉及到的金额有多少,多少行政执法行为通过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被撤销或者被纠正,在同类执法案件中,被撤销或者纠正的比例占的比率有多少等等。假如我们再结合行政执法部门已经公开的权责清单、预算决算数据等等,每个行政执法部门有哪些职权、一年花了多少钱、办了多少事、这些事情做的质量怎么样,不仅市民可以看懂基本情况,学者可以借助这些数据开展学术研究和政策分析,行政机关自己更是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进行精细化工作总结,可以有针对性地改进自己的工作,不断提高行政执法的质量。通过这种常态化的公示行政执法数据,公众的知情权可以得到更充分和更具体的保障,在这个基础上,人民群众对于依法行政的参与权、监督权才能够更有效地行使,我们只有知道行政机关在做什么,才可以评价他做的怎么样。其他国家机关,包括行政执法机关的上级机关,对执法活动的监督、考评也可以更加方便、客观、准确。

  在各方合力作用下,行政执法质量可能会越来越高,整个城市的法治水平,包括政府的依法行政水平和市民法治意识都会不断提升。行政执法活动在国家机关所有工作当中活跃性最强、数量最为庞大、和老百姓关系最为密切,日常生活当中几乎每个人都会和行政执法有关系,比如行政许可事项,有多少市民在具备了年龄条件和其他条件的时候要申请驾驶执照,车辆要上牌照,如果从事商业活动要进行商事主体的登记,还有民间组织要从事非营利性的活动也要在有关部门进行相关登记,这些都纳入行政执法的统计数量当中。如果能够让市民在日常生活中方便、清楚地知晓行政执法的详细数据,让他们能够真切感受到政府的廉洁、高效程度和执法活动的优质便民程度,那么这个城市的营商环境是怎么样的、宜居情况如何公众自有公论。我想这才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真正软实力,这就是制度的影响和力量。一个制度影响的不仅仅是一群人或者是一个城市,更何况是广州市这样有2000多万人口的城市、是南中国的经济中心城市,法治水平、法治积淀可能是全国同类城市当中最好的,广州的制度可能影响更多。

  作为一名大学老师,政务公开和数字政府相关的法律制度一直是我的主要研究领域。2003年1月1日,广州率先推出了全国第一部政府信息公开的立法,这部规章的名字叫做《广州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广州立法带动了全国各省市政府信息公开立法,从2004年开始,先后有20多个兄弟省市出台了政府信息公开的地方立法。地方的信息公开立法和制度实验持续了4年,直到2007年国务院制定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2008年开始在全国实施。广州的经验和示范为全国的地方立法起了非常好的带头作用,广州经验也为国家层面的立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从此之后,广州市政府又推出了一系列推进政务公开深度和广度、优质和高效发展的配套制度。今天发布会的主题是广州市执法数据公开制度,它不仅又一次领跑全国,被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文件采纳,并且向全国推广。国务院这个文件是2018年年底制定,2019年1月发布的,其中第2条“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吸收了广州市行政执法公示制度的主要内容,特别规定了“建立行政执法统计年报制度、地方各级行政执法机关应当于每年1月31日前公开本机关上年度行政执法总体情况有关数据,并报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完全就是广州模板向全国推广;我们为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再一次提供了“广州经验”,地方性制度的影响力也再次远远超越了地域的界限,广州市有理由为此感到自豪。

  谢谢。

  龚艳华:

  感谢刘文静教授。

  有一句话叫“立法强则国强”,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是中国走进世界舞台中央,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重大法律保障。广州法治政府建设取得优异的成绩,在国家、省、市层面有了很多荣誉,得到更高的认可,但是对法治国家政府建设依然要坚守、努力。

  希望媒体朋友通过文字和图像,把法治政府建设的成绩给予更好地呈现,也把广州市在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提供依法服务方面的良好的法律规范、法律措施给予更客观的传播,让百姓更好知法、守法,为建设广州法治政府、广州榜样,为国家建设法治国家贡献广州力量。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往期回顾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