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建设国际航运枢纽创新举措新闻发布会
主题:广州建设国际航运枢纽创新举措新闻发布会
时间:2018年7月2日上午10:00
地点:广州市新闻中心
主持人:广州市网络舆情信息中心主任周慕明
邀请嘉宾:广州港务局袁越副局长
相关新闻

文字实录

时间:2018年7月2日上午10:00

地点:广州市新闻中心

主持人(广州市网络舆情信息中心主任周慕明):各位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今天的发布会,今天是我们广州市“践行走前列”第四场新闻发布会,邀请的嘉宾是广州港务局袁越副局长,接下来有请袁越副局长给我们介绍广州建设国际航运枢纽的创新举措。

袁越(广州港务局副局长):各位媒体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来到今天的新闻发布会现场。建设广州国际航运枢纽是我市“三大枢纽”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东“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指示精神,对标国际先进港口,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勇于创新,破解发展难题,广州航运枢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天,我要发布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回顾广州建设国际航运枢纽已经走在全国前列的创新举措,二是介绍下一阶段的建设思路和重点工作。

一、广州建设国际航运枢纽的创新举措

(一)发挥先行作用,推动港航经济高质量发展

1.港口生产持续增长,枢纽功能进一步巩固和提升。2017年,广州港完成货物吞吐量5.9亿吨,同比增长8.4%;集装箱吞吐量完成2037万标箱,同比增长8.2%;广州港完成商品汽车吞吐量111万辆,同比增长28.6%,完成平行进口整车到港1.4万辆,南沙成为全国平行进口汽车第二大口岸。2017年南沙完成塑料DIT(国际延迟中转)5.6万标箱,已成为亚太地区最大的工程塑料集散地,也是全国首个实现DIT业务的口岸。国际邮轮母港开启新纪元,2016年首年突破30万人次,跃居全国第三;2017年完成40万人次,保持全国第三。今年以来,港口生产势头良好,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均实现9%以上的增长,港口生产增幅在沿海港口中保持前列。

2.航线拓展成效突出,全球运输网络不断优化。2015-2017年,三年累计新增国际班轮航线39条。2018年已新增外贸班轮航线5条,其中亚洲方向航线取得新突破。截至5月底,广州港共开通集装箱航线202条,其中外贸航线96条。马士基、地中海、达飞等全球主要班轮公司均在广州港开展业务和开辟航线;中远海集团、安通控股、中谷海运集团等大型航运企业在广州南沙注册区域公司和分公司。广州港是我国内贸集装箱第一大港,非洲、地中海航线核心枢纽港。

3.发挥自贸区优势,航运枢纽增添新动能。一是南沙港区跨境电商业务蓬勃发展,形成南沙跨境电商品牌。吸引了京东、聚美优品、苏宁云商、唯品会、当当网、天猫国际、ACTION(波兰最大食品贸易商)等在内的大型电商企业跨境电商业务相继落户南沙,建造华南分拨中心。二是建立全球质量溯源体系,推动自贸制度向国际规则转变。全球质量溯源体系在南沙自贸区先行先试打造成型,溯源体系下的跨境电商监管南沙模式,获评商务部“全国自贸区最佳实践案例”。APMEN(亚太示范电子口岸网络)已将全球质量溯源体系作为APEC(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国第二批复制推广项目。

(二)聚焦绿色智慧,建设现代化港航经济体系

1.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拓展“穿梭巴士”服务网络。广州港深水航道拓宽工程一期工程顺利完工,南沙港区三期6个15万吨级集装箱泊位建成投产,为港航经济体系基础设施增添动能。。广州港集团下属的公共驳船运输平台——广州港“穿梭巴士”,共开通驳船支线60条。依托“穿梭巴士”支线网络,在肇庆、江门、梧州等地试点推广“WGO水闸”模式,运输经济性和环保性更为突出。

2.加快高新技术应用,提升港航服务能级。广州发展集团成功研发世界上首艘千吨级电动船,发布《内河双电纯电动船电力系统标准》。广州港引航站开发“手掌型”超便携船基引航系统,这是全国第一套投入引航操纵的船基引航靠泊系统,也是全球第一个获得船级社认证的PPU组件。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是我国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勘查与试采的主力单位,已选址南沙港区建设深海科技创新中心。可燃冰将从广州南沙港区走向千家万户,实现可燃冰能源“从钻台走到灶台”的梦想。珠江游全面推行实名制安检,走在全国同类城市游船项目前列。中远海运特运作为“冰上丝绸之路”的中国先行者,成为全球唯一一家同时营运南北极航线的航运企业。

3.完善港航服务体系,要素集聚效应明显。全球规模最大的散货运输船队、亚洲规模最大的集装箱船队的华南区域总部落户广州以及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挂牌上市。成立了广州国际航运仲裁院、泛珠三角国际航运创新研究院、广州安特卫普港口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广东航运人才市场有限公司、粤港澳大湾区供应链研究院等机构,设立了广州南沙航运产业基金,发布了珠江航运运价指数,与世界最大航运经纪公司克拉克森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港航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三)走出去引进来,打造广州港全面开放新格局

1.深化对外交流合,提升国际影响力。目前,广州港已与世界42个港口建立了友好港合作关系。2017年5月,成功获得2019年(第31届)世界港口大会举办权,广州成为继上海之后中国第二个举办这一国际港口盛会的城市。成立广州安特卫普港口教育咨询有限公司(GAPEC),首创国际港航发展高级研修班,举办友好港定制培训班,为来自俄罗斯、印尼等国家的学员提供培训服务。计划自2018年起,面向丝路沿线港口城市和友好港开展国际港航人才培训,以政府扶持资金吸引国外学员参加,打造丝路港口国际港航人才培训基地。

2.实施“走出去”战略,争当排头兵。近年来,中远海特运创新发展,全球营销,打造国际顶尖的“特”种船队,成为国际领先的工程物流服务商。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是中国港工行业最早走向海外的设计院,是实践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排头兵,涉足全球70多个国家。为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建设,广州港于2015年和2016年设立美国办事处及欧洲办事处,提升广州港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四)发挥协调联动,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1.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建设“单一窗口”,在重点功能和区域特色上实现突破。广州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已建成货物申报、运输工具申报、国际会展、跨境电子商务等16大业务功能,覆盖海关、边检、海事、港务等21个部门业务,广泛服务各类型国际贸易企业。在监管机制、覆盖范围、口岸“三互”、进出口流程全面监管等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2.创新服务模式,提升应急救援保障能力。广州港出海航道水域是我国通航量最大、水上交通事故多发的水域之一。近五年每年通过广州港出海航道的船舶均在约50000艘次以上,运输货物超过8亿吨,堪称“水上高速公路”。为协调各港口科学合理使用广州港出海航道,广州港通讯调度指挥中心对出海航道水域的航道、引航、锚地、通讯调度实行统一管理。创新多部门合作模式,大大提升了应急救援保证能力。

二、下一阶段的建设思路和重点工作

(一)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协同发展。广州港将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加快推进港口大型化、深水化、专业化码头建设,并通过加强规划对接、产业协同,更好地服务于粤港澳。秉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南沙港区四期建设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并同步提升散杂货码头自动化水平。

(二)推进港口资源整合。按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以广州港为龙头,加快推进珠江口内和珠江西岸港口资源整合,打造广州世界级枢纽港区。以港口资源整合为契机,带动区域经济协调、融合发展,助力实现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目标。

(三)创新现代航运物流体系。加快枢纽港网络建设,积极拓展外贸班轮航线,重点开辟欧美航线,提升广州港集装箱枢纽港地位;加快港口铁路基础设施建设,拓展内陆港功能,推动多式联运建设。优化公水、海空等多式联运网络。创新航运跨境电商,建设国际汽车物流中心和粮食中转分拨基地,发展冷链物流。

(四)集聚现代航运服务要素。打造布局合理、功能互补、产业集聚程度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航运要素功能集聚区。发展国际邮轮产业,积极开辟邮轮航线。拓展船舶产业链,发展临港船舶产业。完善珠江航运指数体系,构建航运服务共享平台体系。鼓励发展航运创新产业。发展航运法律服务,打造国内一流的国际海事司法基地和航运仲裁中心。

(五)打造高水平开放新格局。推动国际合作,积极与国际码头运营商和物流企业合作,参与海外港口投资开发建设运营;积极实施友好港拓展战略,拓宽友好港间合作领域,支持设立广州港海外办事处,办好2019年(第31届)世界港口大会。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培育国际合作新优势,携手高水平参与国际合作,引领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航运枢纽建设。

(六)塑造特色水上旅游品牌。弘扬南粤航海文化,发展航运文化产业,促进形成有利于建设广州国际航运枢纽的航运文化环境。丰富“珠江游”水上特色旅游产品,打造世界一流的城市水上观光特色旅游品牌。利用城市周边珠江水网自然生态景观,拓展水上特色“慢行”休闲旅游产业。

(七)构建广州绿色智慧港口组织生态圈。广州港坚持绿色生态发展理念,推动绿色港口和低碳航运建设。落实《广州港航绿色公约》,推动靠港船舶使用低硫燃油,推进码头岸电设施建设以及港口机械设备节能减排改造,加强港口大气污染防治。通过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港口物流业务的融合渗透,围绕打造广州国际航运物流枢纽智慧港口运营智能化、物流供应链协同化、业态创新开放化等三大核心应用,构建广州港智慧港口组织生态圈。

广州日报:广州航运要素集聚有何优势?

袁越(广州港务局副局长):谢谢您的提问,通过2015-2017年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广州国际航运枢纽要素的集聚已经凸显,尤其是通过整个培育和集聚对全球的资源都有一些吸引。比如在南沙,依托南沙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集聚了一些高端的航运服务要素,建设了粤港澳大湾区航运服务示范区,吸引国际的航运企业、物流企业、跨境电商等等。在老的港区,黄埔也依托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充分发挥航运服务业的优势,重点发展总部经济,航运金融和航运人才,包括互联网的航运服务等国际航运服务整个产业,打造了一个航运贸易服务创新示范区。

在最早的滨江、琶洲等“一江两带”的地区,包括有一些政府的一些机构,大型的物流企业,航运企业的总部,或者运营中心在“一江两带”有很多的布局。此外,广州还将大力建设现代航运金融服务体系,发展邮轮、游艇等水上休闲产业,依托一些龙头企业发展船舶设计建造,维修改造,海洋工程装备制造,船舶设备等临港一些船舶的产业。

从具体来看,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散货运输船队中远海运散货运输有限公司、全球规模最大的特种船运输船队中远海运特种运输股份有限公司、中外运华南总部等航运企业总部相继落户广州。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在A股主板上市。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海员中心落户南沙。广州国际航运仲裁院、广州海事法院广东自由贸易区巡回法庭、广州国际航运研究中心、广州安特卫普港口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等相继成立。此外,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探设计院有限公司、中交广州航道局有限公司等知名航运关联企业总部聚集广州。

这些要素的聚集为广州打造国际航运枢纽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接下来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是从2018-2020年,我们相信有更多的航运企业,还有港口阶级,或者是一些港航相关的服务业相继会有更大的发展和集聚。

南方日报:广州港已经与世界42个港口都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我想问一下袁局,友好港是不是只是泛泛的显示友好?能不能带来实质性的收益?您的材料有提到,目前我们积极与国际码头运营商合作,还有参与海外港口投资开发建设,这方面发展的近况如何。

袁越(广州港务局副局长):广州港与海外一些港口的合作,这几年得到了非常快的发展,原来实行三年行动计划之前,只有18个友好港,这几年建了20多个,现在达到了42个友好合作的港口,这种友好的关系给广州的发展带来很多好处。

首先在港口之间的信息共享,扩大了广州港在全世界的影响力,比如说因为友好港影响力的扩大使得我们顺利争取到明年的港口大会的主办权,因为正常来讲每两年的港口大会,每一届都要换一个洲,去年在亚洲的印尼,下一届落户广州,在历史上是不可能的,但因为影响力使得大家认可我们港口,所以才能顺利争取到主办权。信息之间的互相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实实在在的好处,最大好处是航线,航线的开发对于港口是“生命攸关”的,所以在友好港之间我们一起合作,也增进了航线的开拓,比如说与马来西亚,当年增加了两条相互之间的航线。

在互相的推介方面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友好港不能单独以港口来看这件事,因为巷口包括了一个航线,整个物流链条里面一个节点。作为港口来讲其实是一个平台,通过多个节点的合作,会带动港航业的发展。比如建立友好港之后,广州港协助安特卫普港、汉堡港等港务当局等等组团来广州推介他们港口以及港口腹地一些发展情况,也给广州港的贸易商、物流商带来很多的商机。我们这边也通过友好港的平台,为广东省物流协会等等一些单位和企业到外面推介我们这边的商机,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

通过友好合作设立了信息共享的模式,尽力打造一个港口的朋友圈,让信息能够共享。通过港口之间的合作,也尝试互设办事机构,扩大港口之间贸易的往来。我们也敞开大门欢迎友好港的港口来广州设立他们在中国的办事机构,现在也有几个有意向的港口愿意在广州设立他们的办事机构,我们也希望通过美国和欧洲这两个办事机构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办事机构,扩大整个港口对外的影响力。

通过合作也建立了一系列定期的会晤和资源的共享,比如和安特卫普港的友好合作,带动我们成立了广州安特卫普培训中心,这个中心现在已经帮俄罗斯、印尼、泰国,现在目前还有一些报名的马来西亚等等大概十个左右的国家来这里进行港航人才的培训,我们也希望把培训中心打造成丝路港航人才的培训基地,以这个为抓手做下一步更大规模的对外开放。

所以友好港之间的合作,前景是非常好的,刚才您提到的投资,实际上现在一些新的经济发展地区,尤其是东南亚和非洲,他们对港口建设的需求非常大。刚才讲到的中交四航院,他们也承接了很多在海外建设港口的工程,在这些工程里面,其实他们也需要一些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等等方面的需求,这些我们也积极参与,比如我们现在对马六甲港都在做前期的调研,希望通过资金,或者技术,或者人才的投资,使广州港在世界上能够更大范围加强合作,谢谢。

往期回顾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