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政府新闻办疫情防控新闻通气会(第三十四场)

主题:广州市政府新闻办疫情防控新闻通气会(第三十四场)

时间:2020年3月7日

地点:广州市新闻发布厅

主持人:广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朱小燚

邀请嘉宾:江南果菜批发市场副总经理赖勇金,广州市从化华隆果菜保鲜有限公司董事长欧阳建忠,广东启缘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邱崇文,广州金从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邝东宁

相关新闻

文字实录

  主题:广州市政府新闻办疫情防控新闻通气会(第三十四场)

  时间:2020年3月7日上午10:00

  地点:广州市新闻发布厅

  广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朱小燚:

  女士们、先生们、亲爱的各位媒体朋友:

  欢迎大家在周末来到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中心,出席例行的疫情防控保障主题新闻通气会,今天也是我们的第34场新闻通气会。

  今天是3月7日,正是一年春耕繁忙之际。中国是农业大国,春耕、夏耘、秋收、冬藏,节气为纲,不误农时,是中国人数千年生产劳动积攒下来的伟大智慧。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工作。今年是脱贫攻坚战最后一年,收官之年又遭遇疫情影响,农业生产的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

  2月末,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稳住农业,越要确保粮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各级党委要把“三农”工作摆到重中之重的位置,统筹抓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重点任务,把农业基础打得更牢,把“三农”领域短板补得更实,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提供有力支撑。

  昨天,也就是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要切实解决扶贫农畜牧产品滞销问题,组织好产销对接,开展消费扶贫行动,利用互联网拓宽销售渠道,多渠道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要支持扶贫产业恢复生产,做好农资供应等春耕备耕工作,用好产业帮扶资金和扶贫小额信贷政策,促进扶贫产业持续发展。

  3月4日,省委李希书记深入农村和企业进行调研检查。他强调,要全力抓好春季农业生产,进一步加大惠农支农政策力度,充分调动农户和农业经营主体的生产积极性,抓好现代农业示范区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努力实现全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要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建立健全防止因疫情返贫致贫机制,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切实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落到实处,确保如期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3月4日,市委张硕辅书记在黄埔区隆平国际现代农业水稻公园检查督导粮食和能源领域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时要求,要坚持防控、春耕两不误,做好堤岸防护,全力保障农资供应,有序推进春耕备耕。充分发挥袁隆平、谢华安、罗锡文、邹学校等院士作用,打造院士港,加强与华南农业大学等高校合作,优化项目规划方案,拓展水稻、蔬菜、水果、茶叶、水产等种植养殖产业链,强化品种选育、智能农机、生物农药等现代农业科研应用,推动农业全过程机械化、智能化,打造集生产科研、科普展示、观光休闲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示范项目。

  前天,市政府国辉市长也专门召开会议,研究“菜篮子”,相关媒体也进行报道,大家也关注到这次重要的会议。此次疫情防控期间,广州人的“米袋子”“菜篮子”“肉盘子”供应充足、价格稳定,市民的餐桌并没有因为疫情影响而失去美食风味,相反,“宅”在家中生活的日子,让不少市民的厨艺有了大幅提升,纷纷在社交媒体上分享感慨。广州是如何做到的?广州农业生产如今复苏得如何?今天,我们邀请广州市农业农村局和和相关区农业农村局负责同志以及高校相关代表。

  首先,请允许我介绍下今天到场的嘉宾,他们是:广州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廖重斌先生、花都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任忠先生、南沙区农业农村局总畜牧兽医师梁云尘先生、从化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邓伟琴女士、增城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冯德毅先生、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陈风波先生。

  同时,今天来到现场的,还有来自广州批发市场和农业企业的代表,他们是:江南果菜批发市场副总经理赖勇金,广州市从化华隆果菜保鲜有限公司董事长欧阳建忠,广东启缘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邱崇文,广州金从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邝东宁,他们稍后也将和各位共同分享来自企业一线的疫情防控,特别是农业复工复产的有关情况。

  首先,有请广州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廖重斌为大家介绍我市春季农业生产工作情况。

2.jpg

  廖重斌: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

  大家上午好。人勤春来早,广州春更浓。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我市农业农村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在严密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加快推进春季农业生产工作,力争把农业基础打得更牢,把“三农”领域短板补得更实,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保障农产品市场稳定供应、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提供有力支撑。

  今年,全市主要农产品保供应生产目标在去年基础上稳中有进:粮食种植面积41万亩,较去年增加2.5%;蔬菜播种面积230万亩,增加2.8%;水果产量63万吨,增加19.9%;水产品50万吨,增加8%;家禽出栏稳定在5700万羽左右、禽蛋产量稳定在2.3万吨以上、生猪年出栏达到80万头,外调生猪来源稳定。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情况下,我市春季农业生产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早安排,全面部署推进春季农业生产工作

  为在严密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尽早安排春季农业生产,2月14日,我市在增城区丝苗米产业园田间召开了现场会议,及时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有关工作要求,全面启动春耕生产。预计全市春播粮食面积约20.05万亩,同比增加0.76%,其中早稻约16.3万亩,与去年持平,3月下旬可完成水稻播种,4月上旬完成插秧;花生、玉米、番薯等其他作物预计在3月底前完成播种。目前,水稻耕种有序进行,蔬菜、水果生产保持正常。

  全市种子、化肥等农资生产经营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农机装备良好,为春耕提供有力保障。

  二、解难题,帮助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解决实质性问题

  一是开通服务热线。市、区两级农业农村部门在全市统一的“12345”服务热线电话的基础上,从2月15日开始,增加开设11条春耕生产服务热线,10个区各1条,加上市1条,热线已经公布在网上,比如:广州农业农村局是86353627,各个区也把电话号码公布出去,及时受理春耕生产有关诉求。我们还根据企业需要,发放了民生保供企业资质证明356张,在公安交警的配合支持下,增发农产品运输车进城证和临时停车证223张,保障紧急时段农产品正常运输供应。

  二是送科技下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广州市非常重视农业科技的支撑作用,组建了31支农业技术小分队下沉到镇村,开展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自2月15日行动开展以来,已组织了超过200次下沉镇村服务活动,服务范围涵盖7个主要农业区的35个镇(街),解决农业技术问题,深受群众欢迎。

  三是提前下达财政支农资金。提前下达各区首批强农惠农财政资金5149.41万元,用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种粮大户补贴、农机购置和推广等。另外,专门安排2000万元对有肉猪养殖任务的相关区给予扶持,用于发展生猪生产。

  三、借外力,充分发挥农机作业保障作用。

  提高农机购机补贴额度(一般补贴机型为省补贴额的1.4倍,农机专业合作社购买12类型机具可补省补贴额的2倍),大大提高了农户购机积极性;利用互联网、信息化等手段,开展有关生产主体人员培训,确保农机具和机手以良好的状态投入生产;鼓励农机合作社组织引进推广“智慧农林APP”农机装备网约车,合理调剂调配作业机具,提高农机作业的质量和效率。今年我们要大力推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建设,大力提高农机利用水平。

  四、抓对接,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平台辐射带动作用

  培育发展一批优质生产基地,引导大型批发市场、超市、农贸市场与本地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无缝对接,促进产销顺畅。据我们统计,从1月28日起,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信息平台每天将20家生产基地、超过60个产品供应信息,推送给1300多家销售点,平均每天可供应量超过一万吨,助力农产品稳定、稳价销售。

  五、保质量,严格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在做好春季农业生产的同时,毫不放松抓好产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查,突出抓好禁、限用农药监管。今年以来,共抽检食用农产品11.41万份,同时开展各种监督抽查,检测结果全部合格。

  六、促复产,积极推动农业企业复工复产

  全市农业农村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促进农业企业逐渐复工复产。截至3月6日,我市1277家农业企业,已有1095家复工复产,复工复产率85.75%;92家大型农业企业已有90家复工复产,复工复产率97.83%;25家重点农业企业已全部复工复产。我市农业企业和广大农民在保障市场稳定供应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不少企业还积极参加捐款捐物、助力抗击疫情的活动,充分展现了广州农业企业的使命担当,值得点赞!

  最后,也想请大家宣传一下,广州拥有良好的投资环境、良好的农业发展优势资源,欢迎全国有意向的农业企业来广州投资,广州农业大有“搞头”,希望大家来这里发展,感谢各位媒体朋友。谢谢大家!

  朱小燚:

  非常感谢广州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廖重斌先生为大家做的主发布,非常简洁,主题很明确,早安排、解难题、借外力、抓对接、保质量、促生产。最后廖局向媒体朋友发出友好的呼吁和建议,广州是一个国际化、现代化的大都市,记得去年纪念广州国际友好城市40周年的时候,硕辅书记给国辉市长最深刻的一句话是:我们没有想到2000万人口的国际化大都市,还有这么好的农村。因为当时去了广州的从化,有这么好的农田、有这么好的农产品,有这么好的果菜。广州的农业、广州的农村大有作为,不仅仅是已经来穗的,还有有志于来穗的,希望广大媒体朋友向广大企业发出邀请。

  非常感谢广州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廖重斌的介绍。接下来请各个区来进行发布,首先有请花都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任忠先生为我们介绍花都区的春季农业生产工作情况。

3.jpg

  任忠: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

  上午好!花都区在全力以赴做到打赢新冠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同时,全面开展春耕备耕的各项工作,积极指导农业企业复工复产和农业科技服务,确保“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保障供应,着力擦亮花都花卉盆景的品牌。主要工作:

  一、加强党建工作对春耕的领导。为了加强对农业企业抗疫复工工作的领导,花都区组建了疫情防控督导服务企业工作组,成立了27个临时党支部,主动协调复工复产备案,指导企业完善复工备案所需资料,加快了对广州禄仕食品有限公司一批企业复工复产的审批,为企业复工争取了时间,支持企业共渡难关。

  二、加强对农业复工复产的农技指导。区农业农村局牵头成立了农技、植保、种子、土肥等专家团队为成员的技术服务小组,负责春耕生产的技术服务。农技服务小分队深入田间地头,对种植豆角、茄瓜、芥菜、通菜等蔬菜生产开展农技“到田服务”活动,积极帮助农户有序开展春耕生产,强化蔬菜等“菜篮子”农产品生产保供能力,保障了蔬菜提前供应上市,做好了4月份蔬菜淡季供应的准备。

  三、加快农业建设,为春耕生产打好基础。

  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两手抓、两不误”,在做好防疫的前提下,积极推动高标农田复工。开启整地、挖土、选种、春播,扎实做好农田水利、育秧苗、病虫防治、农资保障等基础工作。加强指导蔬菜种植场、水产育苗厂、养殖企业、加工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大福商品猪养殖基地等广州市重点“菜篮子”供应保障基地建设项目有序复工复产,目前,全区农业企业复工复产率为100%。计划今年7月中旬大福商品猪养殖基地建成投产,尽早向市场供应优质瘦肉型商品猪。

  三、保障农资储备充足。主要是做好引导种子、种苗、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的农资厂商、经营户与农业企业实现“点对点”生产配送。同时,加强对农资经营的监督执法,开展农资打假专项行动,切实保障农民利益。目前,全区持证农资生产、经营企业全部复工复产,农资货源充足。

  四、发挥农业科技增效助春耕。我们组织了粮食、蔬菜、水果、花卉、水产、禽畜6个技术专家组,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农技“到田服务”活动,加大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推广力度,优化果业种植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帮助农户有序开展春耕生产。比如,绿沃川公司的现代化大棚生产已经初具规模,空中草莓已经上市,现代化无土种植蔬菜生产线即将投产。引进红日2号、红日3号、广蜜等一批番木瓜新品种,口感好、品质佳、产量高,已经在花东镇、花山镇、炭步镇推广种植,发挥辐射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提升了特优新品种对农业生产增产增收的成效。

  五、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积极推进农机化科技推广,加快水稻种植、稻谷烘干、植保机械化应用,规范落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充分发挥农机购置补贴等惠农强农政策的支撑保障作用。全区农机专业合作社3家,已落实人员培训、机具准备和检修、维修配件供应等,确保农机具和机手以良好的状态投入生产。

  六、加强产销衔接。积极为农业企业开通“绿色通道”,大力推广“全国水产品产销对接平台”小程序、电商平台、微商平台等销售模式,进一步疏通和拓宽销售渠道,保障农产品及农业生产资料有序流通。加强水产养殖企业与市场的信息沟通,保证特殊时期“鱼交易”“苗交易”的产销精准对接,解决了疫情期间我区4000多吨水产品“卖不出”和“买不到”的问题。

  七、落实暖企行动。建立我区春耕服务热线,及时收集解答各街镇开展春耕生产中的困难,为农业企业协调解决涉及全局性、政策性、技术性问题。探索培育具有全产业链能力的农业生产企业,推动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出台农业暖企措施5条,区级财政补助资金109万,帮扶农业企业渡过难关,进一步提高服务“三农”的工作效率。

  八、积极打造花卉产业园,擦亮花都的品牌。花都区农业生产中的花卉生产的具有良好的基础和一定优势,瑞岭盆景远近闻名。在今年春耕,我区结合花卉产业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努力创建省级现代花卉盆景产业园。为此,我们区与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建立合作关系,发挥学院的技术力量和优势,为现代花卉盆景产业园制定了规划和方案编制,并具体参与部分内容建设,借助该学院雄厚的花卉园艺技术力量,为我区发展花卉产业提供科技重要支撑。

  花都的花卉盆景主要特点是以本地罗汉松、九里香、黄花风铃木、茶花等品种为主,种植盆景面积近万亩,目前,在竹洞村的两个园区又从国外引进了日本罗汉松、黑松、茶梅、紫薇、樱花、西班牙橄榄树等高端名优作物。

  花都区将通过科技研究创新,不断擦亮花卉盆景产业品牌,发挥资源优势,力争在野生花卉的研究开发、花卉新品种选育、花卉标准化栽培技术、采后处理技术及花卉产品质量检测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坚持打造自己的花卉品牌、技术品牌、人才品牌,形成传统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科研、开发和经营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欢迎新闻界的朋友关注花都,支持花都。

  谢谢大家。

  朱小燚:

  非常感谢花都区农业农村局的任忠副局长,一口气八个实实在在的工作,每一条都非常干净,每一条都很实。大家听到的可能平时都在享受着, “豆角、茄瓜、芥菜、通菜”等,带来满满的食欲感。另外,讲到花城花都“九里香、黄花风铃木、茶花、茶梅、紫薇、樱花、西班牙橄榄树”,我估计很多人是只懂其名,不见其花,有时间欢迎大家去花城的花都好好看一下。

  下面有请南沙区农业农村局总畜牧兽医师梁云尘为我们介绍南沙区的春季农业生产工作情况。

4.jpg

  梁云尘:

  我在这里跟大家简单汇报一下南沙在这次春耕防疫里面的相关工作。南沙区种养面积在全广州排在前3名,总种养面积37.8万亩,其中种植业27万余亩、水产养殖10.33万亩,水产养殖面积在全广州排第一,是水产第一大区,水产的供应在南沙区自己是有盈余的,大概有50%左右的盈余可以供应到市区和整个大湾区。在防疫和春耕工作里面。

  一、打通道路。疫情发生之后,出于防疫需要,社区、农村进行了封闭式管理,但有些农村把封闭管理简单理解为把整条村封住,外来车都不能进入。2月初,我们发现这种情况后,马上发通知要求“封闭管理不封村”,并派出7个指导组到所有农村进行全覆盖检查,确保农资和农产品车辆运输畅通。

  二、暖企惠企。这次疫情,我区的农产品都存在滞销的情况,其中水产品压塘8000多吨,总的销量是往年的30%-50%,影响非常大。如何暖企?由于产品卖不出去,很多企业特别是规模较大的企业现金流出现紧张,我局联合金融局,利用渔业协会和渔业产业园两个平台,组织了3次对接会,组织国有担保公司、金融机构跟我们企业直接对接。在平时,农业企业贷款是非常困难的,地是租的,不能作为担保物,生产工具也不能作为担保物,这是农业企业贷款的“拦路虎”,如果不能解决能贷到款问题,出台更多贴息贷款政策都是没有用的。通过充分对接,一些银行也勇于担当,在抗疫的非常时期,克服了制度性障碍,成功发贷3笔共970多万元。目前,还有几家企业信贷正在审批中。此外,南沙区今年安排了8700万元财政资金,用于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将在农业产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想方设法跟经销商、平台进行对接,让他们更多采购南沙区内农产品。除南沙区自有的4家大型企业对蔬菜和水产品进行收购、收储外,我们还积极跟盒马鲜生、海底捞进行对接,解决水产品滞销问题。

  四、推动几个大项目落地。

  一是南沙明珠现代农业实验园。安排在南沙最核心的地方——明珠湾区,相当于广州的珠江新城,规划1万亩地搞农业,今年开始建设,准备今年初步建成,应该说是最大胆的一个设想、一个规划。该实验园将安排最高端的农业项目,建成农业高地。

  二是推动渔业产业园的发展。利用南沙独特的咸淡水资源,在万顷沙南部原来围垦公司范围内规划39000亩建设渔业产业园,现已成功成为省现代农业产业园,今年将重点推进产业园建设。

  三是建设立体化全产业链的生猪养殖项目,保障生猪供应。今年的政治局会议都提到要保障生猪生产和供应,可见猪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可以说是“站在风口上,猪也会飞”。该项目占140亩,设计年出栏20万头猪以上,采取全封闭管理,涵盖饲料、养殖、屠宰、加工一体化全产业链,做到饲料进去猪肉出来,不会有猪运出来,不会造成污染,同时全部采取循环农业,废水、粪便、废气全部进行处理。

  我汇报就这么多。

  朱小燚:

  非常感谢南沙区农业农村局总畜牧兽医师梁云尘先生的介绍。今天来自一线、来自基层的农村相关负责同志介绍了农业农村工作、农产品和农产品的工作,包括生猪的养殖。猪肉价格如何保持稳定,猪肉的味道如何持续保证美味可口,大家非常关心,生猪始终和“菜盘子”息息相关。大家感受到目前南沙的复工复产,也感受到大湾区一线工业复产,今天通过梁总介绍,也能感受到南沙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视包括大力度确保道路保障、金融保障以及整个配套保障,这点印象非常深刻。

  接下来有请从化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邓伟琴为我们介绍从化区的春季农业生产工作情况。

5.jpg

  邓伟琴: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

  上午好!从化是广州地区重要的农产品供应区,全区“菜篮子”产品70%供应广州、珠三角乃至港澳地区,“菜篮子”工程事关疫情防控和社会稳定大局。为此,我区坚持抗疫情保供给、抓春耕促生产两手抓两手硬,确保了农产品对全区乃至广州市区的及时有效供应,为打好疫情阻击战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疫情防控和春季农业生产方面,我区的做法:一是建立农产品应急供应响应机制。为保障疫情期间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供应充足、有序,我区实行蔬菜1 小时、水产 2 小时、肉类 3 小时紧急调配补给,确保农产品不断供、不断档。疫情期间,从化每日供应广州蔬菜约1000吨、水果约400吨、鸡蛋40吨、牛奶50吨;家禽约1.2万只、水产约25吨、生猪约200头。二是进一步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指导和帮助辖区内生猪、家禽养殖场(户)利用科技手段,进一步做好非洲猪瘟、高致病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病原学监测,坚决防止重大动物疫情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叠加,切实维护公共卫生安全。三是切实抓好春季农业生产。出台支持农业经营主体平稳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实施生猪养殖奖励政策等,实现稳产保供稳就业;全力保障春耕农资需求,及时办理《民生保供企业资质证明》、农产品应急物资运输车辆通行证等;组织机械化插秧现场观摩会,充分发挥农机在春耕生产中的主力军作用;成立农业技术指导服务分队,下沉到各镇(街)、村进行技术指导。目前,全区已实现农业经营主体复工复产率达99%。四是加强产品产销对接。针对疫情期间市民购买难、农产品运输销售难的情况,我区精准施策,推出了“果蔬定制”平台,便民惠民。这也是继推出“定制荔枝”后,我区农业领域的又一创新。具体的做法就是:搭建“生鲜定制”“微商城”等果蔬定制平台,组织辖区内农业龙头企业、生产基地、涉农中小微企业等开通线上供给渠道,既方便和丰富了广大市民的餐桌,又解决了果农菜农“滞销愁”的问题。自省发布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以来,从化全区各类定制平台累计收购销售各类农产品1600多吨。

  在打造现代农业产业方面,我区围绕农业“生态化、特色化、产业化”的工作思路,加快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现代农业提质增效:一是加快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花卉产业园通过完善种植、销售服务体系,推动花卉产业加快发展,不断促进花卉产业提质增效,着力打造从化花卉品牌。荔枝产业园充分整合高接换种品种改良、加工流通产品开发、农旅融合荔枝定制、科技支撑提质增效等优势资源,进一步提升从化荔枝的知名度,把从化荔枝产业园打造成为全国“从化井岗红糯”主产区、全省荔枝加工产业先行区、全省荔枝产业科技创新展示中心。壹号蛋鸡产业园通过发展蛋鸡和新型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加快建成一批绿色生态种养标准化基地,促进产业集群融合发展和产学研协同创新,将产业园打造成为全国第二大的“蛋鸡”养殖基地、现代农业种养循环生态发展示范区。二是抓好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茶罐子、花瓶子等“五子”工程。着力为粤港澳大湾区提供优质农产品,抓好以生猪养殖和蔬菜为重点的“菜篮子工程”。扩大优质稻米种植面积,重点打造以从化香米为代表的“米袋子工程”。重点建设荔博园科创中心,巩固提升以荔枝为主的岭南特色水果生产的“果盘子工程”。打造以无咖啡因茶为代表的“茶罐子工程”。以花卉现代产业园和“新开花谷”高端花卉交易中心为龙头的“花瓶子工程”,助力花卉产业园升级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三是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大力发展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乡村旅游、休闲观光、民宿等新产业新业态。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以服务“城市餐桌”为导向,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等工程,加快推进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搭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更好地保障粮食、果蔬、肉类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体现从化担当、做出从化贡献!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

  朱小燚:

  非常感谢从化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邓伟琴女士,从化是北回归线穿过的城市,是温带和亚热带的重要节点,半个世纪前,杨朔的一篇《荔枝蜜》使它成名,荔枝也许是世界上最鲜最美的水果,从化的荔枝树多得像汪洋大海,开花时,满眼是嘤嘤嗡嗡的蜜蜂,忙得忘记早晚。这就是从化,几十年前杨朔笔下《荔枝蜜》,到今天,在从化非常发达的农业农村工作中依然得到展示。

  下面,有请增城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冯德毅为我们介绍增城区的春季农业生产工作情况。

6.jpg

  冯德毅:

  亲爱的媒体朋友们:

  增城拥有48万亩优质农田,31万亩园地,109万亩林地,6.81万亩养殖水面,是广州最大的农业生产基地,“三农”规模、总量和影响力均居全市前列。

  入春以来,增城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农业生产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广州市的统一部署和安排,严格落实分区分级差异化疫情防控措施,坚持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两手抓、两手硬,以扩产、提质、增效为目标,以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为抓手,广大农业战线工作者坚守岗位、坚持一线服务、一线指导,不失时机抓好春季生产,确保农业生产不误农时。

  目前全区粮油、蔬果、肉、蛋、奶、鱼等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价格稳定,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大宣传引导,出台暖企措施

  汇编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的支农惠农政策,在本地媒体和网络扩大宣传。制作了春耕视频彩铃,现在媒体朋友们如果拨打我的手机,在你的手机上会有免费的视频彩铃显示,我们区如何抓农业春耕生产。统一录制了春耕生产宣传广播辞,发到全局各个农村进行广泛宣传,围绕“田该管了、肥该施了、药该打了、秧该备了、苗该育了、农机该修了”等几方面发动群众迅速投入春耕生产。区委区政府对疫情期间提供生活必需品农业企业,上半年销售收入达到1000万元的给予一次性奖励50万元。主动配合或邀请中央、省、市主流媒体广泛宣传我区农村防疫、农产品保供给、春耕备耕复工复产工作,有力促进我区复产保供和春耕备耕工作。

  二、迅速恢复农业生产秩序,抓紧解决春耕生产的突出问题

  一是千方百计稳定春播面积。毫不放松抓好粮食和蔬菜生产主导产业,全年粮食种植计划面积14.2万亩,早稻播种面积6万亩,目前已完成播种面积3.6万亩,蔬菜年播种面积67.5万亩,春种蔬菜16万亩,目前完成播种面积9万亩。全力以赴推进新建年出栏30万头生猪养殖场,畅通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加强重大动物疫病和病虫害防治,不断提高农业产销能力。

  二是办好春播示范,开展“零弃耕”专项行动。通过市区两级春耕现场会和促进会的带动,我们接着在朱村街丝苗米产业园和派潭丝苗米种植基地创建千亩春播示范片,13个镇街创建百亩春播示范点,带动全区迅速掀起春耕热潮。特别是朱村丝苗米产业园采用精量穴直播机和无人机直播丝苗水稻,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按照广州市统一部署要求,全力开展耕地“零弃耕”专项行动,将“零弃耕”工作列入镇街年终考核,通过挂图作战,确保应种尽种。

  三是加强春耕备耕和田间管理,保障春耕农资需要。督导种子(种苗)、肥料、农药、饲料、兽药等农资生产经营企业和农机服务企业全面复工开市,目前,全区218家种养类农业企业全部复工复产,种子农药肥料等农资经营门店有417家,已全部开业。目前,农药、化肥、种子种苗市场供应充足、价格稳定;14个面积2.4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已经全面复工。

  四是组建技术服务小组,加强春耕生产技术指导。区组建8个技术服务小组,深入企业、农户指导复工复产和春种春播。根据《增城区2020年上半年农作物生产技术指导意见》,发布当前农业防寒预警和防寒技术措施,加强春种作物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工作。开通农业生产咨询热线(18925018993),及时受理春季农业生产有关诉求。

  五是组织产销对接,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利用省“保供稳价安心”平台、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平台,以蔬菜、水果等农产品为重点,组织农超对接、采购商与本地农企对接,对接销售滞销蔬菜水果等农产品4745吨。

  同时,我们将统筹抓好脱贫攻坚、农民就业增收、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田水利建设等工作,确保农业生产平稳发展,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提供有力支撑。

  接下来增城的农业将会迎来新一轮的大发展、大机遇,增城将提供最好的资源禀赋、最好的营商环境、最强的政府扶持力度,为大家打造一个投资兴业的新舞台,耕耘生活的新天地,在这里诚挚邀请在座的媒体朋友们,并且通过你们邀请社会各界考察增城,投资增城。

  最后祝在座的各位身体健康、工作顺利。谢谢大家!

  朱小燚:

  非常感谢增城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冯德毅先生,为大家介绍的增城区在春耕生产特别是农村农业总体的情况。大家非常了解增城区,在2017年《财富》全球论坛、2019年亚洲美食节、“读懂中国”,增城的丝苗米进入到中外主宴会的场地,为整个广州作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在精致的农业产品供给方面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在花园酒店五星级的宾馆、香格里拉“读懂中国”欢迎宴会的现场,原汁原味广州产的农副产品,可以说满桌从水稻到菜都是本地的,这是城市的一个自豪。

  今天特别高兴邀请到专家代表,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陈风波对我市农业经济进行解读、点评。

  陈风波:

  各位在座的新闻界朋友,我是来自华南农业大学,非常有幸参与今天发布会,听了各位领导、局长反馈的情况,个人也了解到更多的信息。

  新冠肺炎自1月份爆发以来,对我国农业产生了严重影响,突出体现在因为新冠肺炎导致人口流动的限制,破坏原有的流通系统,农产品市场供需包括流通渠道、流通模式、融资运输等等方面受到比较大的影响,不仅是广州市,其它地方都面临农业生产挑战。在广州这样的大城市,人口众多,对农产品需求大,农产品流通以及加工环节对外来务工人员需求较多,更容易受到影响。

  刚才听了几位局长的报告,广州市围绕广州“菜篮子”产品生产供应方面未雨绸缪,已经做了大量工作,个人感觉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农产品运输车辆的相关手续,保障畅通农产品配送渠道,使广州市各级农产品批发流通市场能够有效运转,这点非常重要。

  二是组织推动大中型农业企业复工复产,提高产能保障供给。

  三是重点加大对我市“菜篮子”产品生产稳定,保障生猪、蔬菜、禽蛋等产品的供给能力。

  四是建立各种响应措施,实行快速补给机制,确保农产品及时供给。

  从各区领导汇报来看,可以发现农业部门其实在农资供应和农资质量、价格、监督包括农业技术服务方面已经做了大的工作,各种各样的队伍已经派到下面去。这些措施有力保障广州市农产品的供给,廖局长反映禽蛋的供给完全能够保障,生猪的供应不存在问题,水产、水果方面在充分利用外部市场基础上短期不存在问题。全市大型农业企业已经全面复工,在农产品流通和供应上已经在发挥重要作用。作为普通市民也可以感受到,一个多月广州市农产品物价整体比较稳定,供应上比较充足,广大市民应该对我市农产品供应保障上有信心。

  对于未来发展,有几方面的建议,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供应有很强的周期性和时效性。

  (1)进一步加强对市场需求信息和价格变化的把握,随时跟踪企业复工和人口返城所导致的市场需求变化,加强本地农产品需求和产地市场的对接,确保原有农产品流通渠道的顺畅至关重要。

  (2)关注本地农业生产者所面临的问题。我们都知道广州是都市型城市,农业也有很强都市型农业的特征,农业的生产不仅仅是农业生产,还要结合旅游,这时候需要依赖外来人口。产品因为受疫情所影响,本地产品滞销问题,外面消费者进不去,两者相辅相成,乡村旅游陷入停顿的状态,如何做本地农产品产销对接,是我们需要考虑的工作。

  (3)其它省市正在出台大量政策,如何解决降低涉农农业生产经营成本问题?比如:水电气价格、资金等等方面措施,还有更多的政策空间来做,通过这些政策可以让生产变得更加稳定、持续,保障未来生产,这点是非常重要的。政府一定有能力应对新冠肺炎造成的挑战,确保广大市民农产品需求。我汇报到这里,谢谢大家!

  朱小燚:

  非常感谢华南农业大学陈风波副教授,他也是农业经济博士,从专业角度解读整个农业经济运行,特别是广州目前在疫情存续期间的基本情况。在开始的时候,也讲到省委书记李希同志在调研时,特别加强在农业科技领域跟高校的合作,尤其硕辅书记专门讲到加强与华南农业大学等高校的合作。广州地区高校资源有部署、省属、市属还有众多的高职高专,这些专业的院校特别是专家队伍、科研队伍对整个“三农”包括对“三产”给了宝贵支持。借此机会,代表市委宣传部和市政府新闻办感谢华南农业大学一直以来对广州“三农”工作的支持。

  现在进入我们今天发布会的媒体提问环节,请各位记者在提问前,先通报一下所代表的新闻机构。

  南方日报记者:

  请问廖局,今年有31支农业小分队,具体如何操作?如何把农技传到基层?

  廖重斌:

  感谢记者朋友对农业的关注关心。为了支持春季农业生产工作,帮助农业生产经营者解决问题,度过难关,广州市农业农村局专门把广州市农科院、花卉研究中心、果树研究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以及区一级农科推广中心的技术人员,组建为31个农业技术小分队,并将他们的服务范围、联系方式推送到基层,下沉到镇村一级,帮助农业企业、合作社和农户开展技术辅导。

  比如,水稻种植小分队有好几个,广州农科院的陈伟雄研究员也带了三个技术人员下去,到基层去做技术推广。我这里有一些他们的照片,你看,他们下沉到田间地头,与农民交流春耕生产的秧苗培育、田间管理技术等等,真的是“俯下身子”做农业技术推广。

  再如,刚才讲到的荔枝,荔枝开花的时候如何管理,如何防治病虫害,也有小分队进行指导。今年我们要抓住荔枝“大年”的机会,把荔枝产业做好,把农民收入带上去。去年,从化、增城荔枝连片拿到国家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的牌子,很不容易,我们要把广州荔枝品牌擦亮,欢迎记者朋友多宣传一下广州荔枝,让农民卖得好价钱,带动乡村振兴。另外还有广州的另一个特色产业——花卉,也有我们花卉研究中心组建的技术专家进行指导。

  我们要继续把小分队的工作进行常态化运作,不仅仅是春季,一年四季都要结合乡村振兴去做,与“科技特派员”“百团千人科技下乡”等结合起来,为广州农业现代化发挥科技翅膀作用。感谢各位媒体对我们的支持。谢谢大家!

  广州日报记者:

  大家知道荔枝是从化的优势产业,春季是荔枝种植管理的关键时期,请问疫情是否会影响今年的荔枝生产?今年,还能通过荔枝定制平台预订自家荔枝树吗?

  邓伟琴:

  非常感谢媒体朋友提出的问题,非常好。首先从化是荔枝种植大区,面积有30多万亩,品种有40多个,具有200年的历史,产量大约6万多吨左右,产品主要销往加拿大、澳洲、日本等国家以及大型商超。

  根据目前从化荔枝开花情况,今年预计为丰收年。为推动荔枝产销两旺,我区正在积极谋划,推进今年荔枝产量产值双丰收的各项工作。

  一是强化技术指导,促进荔枝高产稳产。对我区荔枝主栽区进行生产情况摸查,指导农户提前做好荔枝盛花期前的病虫防治工作。

  二是积极做好放蜂宣传工作,加大宣传荔枝放蜂禁药要求,帮助和服务蜂农做好疫情防护前提下做好放蜂工作,帮助我区荔枝树授粉,提高结果率和良果率。

  三是继续推出“定制荔枝”系列活动,2018年我区首次推出“定制荔枝”系列活动,通过建立这种“果农一消费者”直供链条,通过“线上+线下”营销平台,大幅缩减了“果农一采购商一中间经销商一批发商一消费者”传统供销环节,弥补了从化荔枝因上市时间较晚错过最佳销售时机的时间差,减少了农产品滞销情况发生,实现了农产品从传统的自产自销到产品订制、定向销售的转变。今年,我们将继续延续去年的荔枝定制销售模式,让优质荔枝实现“私人订制”。预计在今年4月份,通过微信搜索“从化荔枝定制”小程序,即可下单定制。不仅是荔枝,定制平台还将陆续上线从化其他名优农产品。

  四是不断完善荔枝产业链提升,从而提升产品的附加值。从化是荔枝大区,荔枝鲜果期比较短,只有一个月左右,为了让广大市民能够品尝到荔枝的鲜甜的口味,龙头企业也在不断完善产业链,目前出台一些荔枝干果、荔枝酒、荔枝饼、荔枝红茶、荔枝果汁等各类产业,均受到广大市民青睐。希望通过今天的通气会,也希望广大媒体朋友继续关注从化荔枝,助力荔枝销售。谢谢。

  人民网记者:

  南沙是广州市水产养殖面积最大的区,这次疫情对南沙的水产养殖会造成多大的影响?南沙区将对应采取什么措施?

  梁云尘:

  感谢这位朋友的提问。南沙区水产养殖面积是10.33万亩,占广州总面积是30%,是广州水产养殖最大的区,2019年水产总产值是37.88亿,也排在广州第一位。这次疫情各方面因素包括人不出门、餐厅不开等,造成水产品压塘的情况确实很严重,我们经过摸查,全区有8000多吨水产品压塘,有些大型养殖企业出现资金流、现金流困难,针对此情况,我们从六个方面帮助这些企业并发展水产养殖业。

  一是助金融。组织金融机构与企业深入对接,在抵押贷较难的情况下,开拓信用贷、工资贷等品种,成功发贷了3笔贷款,还有其他企业的贷款正在审批中。其中有一个水产公司有6800亩,是华南地区最大的草鱼养殖基地,每年发的工资达900多万元,从来没有拖欠过员工的工资,农行凭其发工资的流水就给该公司发放了150万元工资贷。

  目前我区还在寻求新的贷款模式,比如利用土地租赁合同剩余年限进行价值折算用于抵押。还有就是鼓励企业购买保险,我们有政策性保险扶持,养殖户只需交保险费的20%,80%由政府支付,前年的“山竹”台风造成我区二十围决堤,其中购买了保险的就获得了赔偿,减少了损失。

  二是拓渠道。刚才说过,进行对接,不展开说。

  三是推特色。南沙水产的特色在于咸淡水养殖,在这种环境下生长起来的水产品肉质比纯淡水更好一些。南沙的咸淡水养殖特色品种有青蟹、斑节对虾、黄鳍鲷、金钱鱼等,这些附加值都非常高。今年南沙重点推青蟹,青蟹养殖面积超过1万亩,加上龙穴岛散养户算起来有15000亩,这是纯原生态养殖,肉质非常鲜美,远销到香港、上海、杭州一带。很多品过南沙青蟹的食家都认为,品质高于大闸蟹。

  另外,在观赏鱼方面,南沙也推出了不少特色品种,有一个读医的小伙子,不干医生出来做观赏鱼研究,从非洲引进一些好的观赏鱼品种,自己进行孵化繁殖,现在已有20多个品种全国销量第一,有6个品种销量全球第一。今年我们将支持其扩大生产。

  四是转模式。传统养殖业能耗大、产量不高、抗风险能力低,我们向养殖推荐了三种先进的养殖模式。一是集装箱式养殖,该模式2018年被农业部列为十大引领技术之一,其最大的优点是解决了养殖的场地问题,甚至在西藏都可以养鱼。二是智慧渔业,采取自动化的智能控制系统,对传统水产养殖业进行全面提升,目前,南沙区有一个叫诚一水产的公司,在上海光明集团中标了智慧渔业系统,该系统在全国处于领先位置。三是中心沟养殖场的工程化生态循环养殖系统,这是最接地气最容易被水产养殖户接受的先进养殖模式,该模式2018年和2019年连续两年被省农业农村厅列为全省主推技术。通过现代化设施的应用,大大提高产量,一个80平方米的养殖槽就可以养3万斤鱼,并且通过沉淀和生态净化后形成生态循环,达到零排放,再通过20天以上的瘦身,品质大大提高。综合计算,产量是普通养殖的10倍以上,品质是普通养殖的2倍以上,价格是2倍以上,人工不到六分之一。

  五是促减排。推进池塘养殖水治理,全区做了89000亩,通过治理之后60%达到循环使用,少部分排放出来的水平均值除达到池塘养殖水一级排放标准之外,也达到了地表水3类。自来水厂的取水口周边的水质管控也就是地表水3类标准,所以通过水治理后鱼塘排放出来的水水质已达到或超过了受纳水体水质。

  六是保质量。南沙区从2015年开始通过财政拨款,对全区5亩以上的水产品养殖场一家不漏地进行水产品质量安全普查,确保了水产品的质量,几年来,南沙水产品质量的达标率达到98.5%以上。此外,南沙区财政还出钱建设了两个水产品质量安全免费快速检测点,把检测点放到了田头,解决了水产养殖户水产品送检难问题,也提高了水产养殖户自觉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的意识。

  虽然今年开局困难,但通过采取以上措施,我区今年水产养殖将稳中有升,全年预计产量增长5%以上,产值预计增长10%以上。

  我就汇报到这里。

  广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记者:

  想问一下花都区,农业农村为主题乡村旅游,花都区在这块旅游领域在广州市比较出名,受疫情影响,目前相关旅游业务开展情况是如何?

  任忠:

  感谢这位新闻媒体朋友的提问。大家是否知道花都还有别名叫“广州后花园”,到花都看花,应该是花都做好花的文章,比较成熟的例子是红山村,3月份到了油菜花开花的时刻,抓好春耕油菜花的播种,在疫情期间确实对旅游造成非常大的影响,游客来旅游人数减量非常大。首先要做好疫情防控,在景区内旅游设施和绿道消杀、旅游场所疫情防控相关工作。

  下一步借疫情期间改善有关旅游配套的设施,包括公共厕所、道路、停车场等等。根据区整个农业产业发展,包括发展盆景品牌,农业生产可以开发成旅游景点。

  推动这些地方生产,特别是绿沃川现代化生产转型作为农业示范点,进一步开发为旅游景点,现在这些工作积极做准备,粤海水果园进行大规模种植前期工作和具体实施。

  下一步,根据区推进乡村振兴和人居环境整治成果,把这些成果连成一体,连成旅游网络,希望能作为广州市居民短途旅的优先目的地,打造成为名副其实“花的都市”,希望大家能够到花都来看花,感谢媒体记者对花都的关注。

  广州电视台记者:

  想问一下增城区,丝苗米是增城区品牌特色,其实有农户说现在进行种植,其实比往年要晚一些,如何把时间抢回来,保障丝苗米种植?

  冯德毅:

  对丝苗米跟大家做个宣传,因为习近平总书记讲过抓农业农村工作首要抓粮食生产,增城丝苗米是增城五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之一,也是增城八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之一,去年增城荣获中国丝苗米之乡。刚才提到种植相关情况,我们在省农科院技术指导下,区在刚才廖局讲的31个技术小分队和区成立8个技术小分队,对现代水稻种植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扶持和技术指导。

  一是对全区15亩以上的种植大户除了中央给的300块钱补贴,区一级财政另外增加100块钱,对种植100亩以上种粮大户,区财政另外有500块钱奖励。也就是说,在增城种丝苗米,流转土地在100亩以上,从中央到地方给到补贴是900块钱,很有力调动各方面因素,围绕刚才讲的问题,你现在叫他晚种都等不及。

  二是保险,整个区财政对所有种粮保险,政府进行兜底,现在中央提的水稻保险政策,每亩保额800块钱,农户承担是32块钱,现在对于增城来讲,承担32块钱全部由区财政全额补助,所以不用种植农户出一分钱。

  三是现在增城丝苗米在2018年全国首届优质水稻评奖中荣获金奖。丝苗米产业申报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对申报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财政按照省标准补贴5000万,由区财政全额保障扶持发展。有了这些扶持力度,您刚才讲的问题,在座有企业种丝苗米的,他们行动最早,广州开春耕现场会,也是选了丝苗米种植基地,从技术、政策、资金、环境等等大方面因素来讲,所有种植大户按照中央要求不误农时,抓好农业春耕生产。

  对于丝苗米来讲,按照毛主席讲的: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增城丝苗米可以作为增城包括广州营商环境里面的一个软实力,因为它是政府的“名片”,手中有好米,好商、好客自然来。感谢你对我们增城的关心。

  朱小燚:

  感谢媒体记者的提问,感谢市农业农村局、四个区的农业农村局以及专家的发布,这场新闻通气会给我印象非常深,对农业农村、农民工作报道非常多,今天是第一次由市、区两级农业农村部门一起发布,与会人员给我的感觉是胸有成竹,而且对“三农”工作充满信心。也请媒体朋友继续关心、关注、关爱、关怀对农业农村、农民工作的报道。

  接下来的环节有请我的同事,广州市委宣传部对外宣传与新闻发布处处长龚艳华女士,她将邀请:江南果菜批发市场赖勇金副总经理,广州市从化华隆果菜保鲜有限公司欧阳建忠董事长,广东启缘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邱崇文副总经理,广州金从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邝东宁总经理,继续分享精彩的农业农村的故事。谢谢!


往期回顾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