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政府新闻办疫情防控复工复产新闻发布会(第一百六十四场)
主题:广州政府新闻办疫情防控新复工复产新闻发布会(第一百六十四场)
时间:2020年8月12日上午10:00
地点:广州市新闻发布厅
主持人:广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朱小燚
邀请嘉宾: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聂林坤先生、广州市越秀区副区长陈伶俐女士、广州互联网法院副院长侯向磊
相关新闻

文字实录

  主题:广州市政府新闻办疫情防控复工复产新闻发布会(第一百六十四场)

  时间:2020年8月12日上午10:00

  地点:广州市新闻发布厅

  广州市委宣传部对外宣传与新闻发布处副处长林彦华:

  各位媒体记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今天是2020年8月12日,欢迎大家出席广州市第164场疫情防控复工复产新闻发布会,我们今天的发布会将就数字金融五链协同治理专题进行发布。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维护金融安全,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件带有战略性、根本性的大事。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必须充分认识金融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切实把维护金融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扎扎实实把金融工作做好。

  过去两年多,广州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关键进展,地方金融领域风险总体可控。市委书记张硕辅在“稳金融”工作专题调研时强调,广州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重要论述精神,把金融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新发展理念,抓紧抓实重点金融工作,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服务民生的能力和水平,为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提供有力支撑。

  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三位发言人为大家介绍广州市地方金融“五链协同”监管与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数字普惠金融监管试验区及监管存证服务链建设情况、金融司法协同共治工作情况。他们分别是: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聂林坤先生、广州市越秀区副区长陈伶俐女士、广州互联网法院副院长侯向磊先生。

  首先,有请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聂林坤介绍广州市地方金融“五链协同”监管与服务体系建设的有关情况。

1.jpg

  聂林坤:

  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下面由我代表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发布地方金融“五链协同”监管与服务体系建设有关情况。

  一、建设背景

  地方金融监管改革以来,市地方金融监管局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有关部署,紧密围绕“强监管、防风险、促发展”中心工作,认真理顺监管机制、查找监管漏洞、补齐监管短板、推动监管创新,探索出“党建引领、制度保障、科技赋能、协同共治”的地方金融监管新模式,取得较好成效。尤其是2019年8月,我局与广州互联网法院、越秀区政府合作设立了“数字金融协同治理中心”,通过全国首个在线纠纷“类案批量智审系统”,对互联网小额借款合同纠纷等进行全流程在线批量审理,真正打通涉网审判“最后一公里”。

  今年以来,为破解地方金融监管条块分割、信息不对称、难以形成监管合力等问题,我局着力扩大地方金融监管“朋友圈”,创新提出建设地方金融“五链协同”监管与服务体系,集聚政府行政部门、司法部门、地方金融风险监测平台、市场化征信机构、金融科技公司等优势资源,形成五链协同联动,为地方金融提升监管效能、防控金融风险提供有力支撑。

  二、建设进展及下一步工作

  五链协同是指依托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建设监管数据保存验真的“监管链”、风险监测预警的“风控链”、纠纷调处化解的“司法链”、信用数据验证的“征信链”、优化行业生态的“服务链”,实现五链之间的高效对接。具体而言:一是监管数据保存验真的“监管链”。“监管链”是核心。通过完善数字化监管和数据报送系统,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报送的及时性,为实时化监测和穿透性监管提供数据支撑的同时,也为其他四链的建设提供数据基础。二是风险监测预警的“风控链”。依托广州金融风险监测防控中心,以监管链数据库为基础,研发市场风险监控模型、完善舆情收集分析体系,形成“监测预警-处置反馈-持续监测”闭环管理。三是纠纷调处化解的“司法链”。以规范互联网小额信贷市场规则、保障金融消费者权益为出发点,整合相关纠纷化解资源,通过运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提升纠纷解决质效,以科技手段提升司法救济能力。四是信用数据共享的“征信链”。通过建设区块链征信共享平台,完善中小微企业的信用评估体系,打击重复、多头、恶意借贷现象,缓解中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融资难题,成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有益补充。五是优化行业生态的“服务链”。建设底层资产真实性校验系统,并与金融市场资源信息系统融资对接。建设项目包括监管存证链平台、融资对接平台、资产处置平台等。

  目前,“五链”各项建设和对接工作进展顺利。“监管链”方面,数字化监管3.0系统已完成升级改造;“司法链”方面,监管存证区块链项目即将与“网通法链”实现对接;“风控链”方面,地方金融领域的预警监测产品正在加快研发;“征信链”方面,联通粤港澳大湾区的行业征信产品已经完成市场化推广;“服务链”方面,广州市转贷服务中心已落地运营,正在研究推出服务地方金融组织融资及资产处置需求的区块链项目。

  下一步,“五链协同”除了发挥其在强化地方金融监管、防控金融风险上的作用之外,我们还将重点探索通过监管链与征信链、服务链的协同,打造服务中小微企业融资的信用大数据服务体系,打破信息孤岛,为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难题提供广州方案,为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促进广州金融出新出彩作出新的贡献!

  谢谢大家。

  林彦华:

  感谢聂局。

  接下来,有请广州市越秀区副区长陈伶俐介绍数字普惠金融监管试验区及监管存证服务链建设的有关情况。

2.jpg

  陈伶俐:

  各位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现在由我向大家简要介绍数字普惠金融监管试验区的建设情况。

  越秀区深耕地方金融,经八年时间,广州民间金融街已建设成为全国民间金融产业发展示范区,园区内小额贷款公司累计为超过300万中小微企业、个体户和“三农”,提供超千亿元融资,有效缓解“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的问题。2019年,民间金融街获“数字普惠金融监管试验区”授牌,为越秀区创新普惠金融发展和监管模式,推动地方金融机构和普惠金融事业健康发展,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供了良好契机。

  经过一年的探索和实践,数字普惠金融监管试验区的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进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升级改造非现场监管系统。升级改造原有的“广州民间金融街非现场监管系统”,通过规范数据的报送内容、报送流程、加工过程和展示结果,致力于将其打造成多功能的数字化监管系统,进一步加强监管能力,提高监管效率。

  二是搭建数字普惠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依托数字化监管系统,搭建数字普惠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广泛对接政府部门、企业、金融机构、征信机构及数据提供方,提供融资撮合登记、不良资产处置、数据共享等服务内容,实现监管与服务职能的统一,促进金融生态协同。

  三是探索开展互联网司法诉讼。民间金融街获批建设“数字金融协同治理中心”,与广州互联网法院开展合作,推荐头部互联网小贷公司率先接入广州互联网法院电子证据系统、立案批量智审系统,实现网络金融诉讼案件的批量审理,积极探索营造公平、透明、稳定、有序的数字金融法治化环境。

  四是推进信用体系建设。与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广东省分中心开展合作,为监管指标优良的小额贷款公司开辟接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绿色通道,降低其征信成本,目前已有7家小贷公司接入征信系统。此外,协调人行征信中心在越秀区政务服务中心布设了全市首个在政府部门设立的个人征信报告自助查询机,便利辖内机构查询征信。

  我就介绍到这里,谢谢!

  林彦华:

  感谢陈区长。

  下面,有请广州互联网法院副院长侯向磊介绍金融司法协同共治工作的有关情况。

3.jpg

  侯向磊: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上午好!

  法院审判工作对于维护金融秩序,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2018年9月28日挂牌成立以来,广州互联网法院以“智慧法院”建设为抓手,积极推动数字金融纠纷化解“司法链”建设各项工作,共受理数字金融纠纷案件38235件,审结34438件,结案率90.07%,为数字金融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司法保障和服务。

  下面我对广州互联网法院“司法链”的情况介绍如下。

  一、“司法链”建设运行总体情况

  2019年3月,广州互联网法院正式上线“网通法链”智慧信用生态系统,即今天所说的“司法链”。该系统包括“一链两平台”,即司法区块链、可信电子证据平台、司法信用共治平台。“网通法链”智慧信用生态系统是以区块链底层技术为基础,坚持“生态系统”的理念,通过广泛融合具有专业领先能力和社会服务意识的生态伙伴,构建了新一代智慧信用生态体系。

  一是建设司法区块链电子证据平台基础设施。广州互联网法院联合市中院、市检察院、市司法局、市仲裁委、公证处等部门,以及行业组织、互联网企业、金融机构等数据提供方,共同组建司法区块链,建设覆盖面广、跨界通用的区块链应用体系,实现权威可信的数据存证及验证功能,同时开放标准和协议,为各业务主体提供链接端口,实现相关数据的调取和验证,建成以区块链技术为底层架构的电子证据平台。

  二是构建区块链证据平台标准规范体系。根据区块链技术特征、结合法院及相关主体的实际需求,制定《区块链电子证据平台接入与管理规范》《区块链电子证据平台技术规范》《区块链电子证据平台安全服务要求》等规范性文件,形成区块链证据平台配套规则,内容涵盖接入方技术与业务要求、接入管理规范、接入方系统安全性要求、跨链对接的区块链安全性要求、数据管理要求、安全标准等内容,强化区块链证据平台的合规管理,切实保障平台安全、稳定运行。

  三是完善电子证据认定规则。利用区块链写入内容不可篡改特性,规范区块链电子数据真实性认定方式,确保标准统一,避免因机械依赖区块链技术而降低证据认定标准;面向金融机构、互联网企业等案件量大的机构,提供标准电子证据规则和服务,实现智能批量立案、批量存证、批量审查,提升涉电子证据案件的审判质效。推动实现电子证据的规范存证、安全调取、便捷认证,切实减轻当事人诉讼负担。

  从2019年3月上线以来,“网通法链”智慧信用生态系统运用区块链技术对22845件数字金融纠纷案件的相关数据正行了对接、储存和运用。

  二、“司法链”与数字金融“监管链”的对接原则

  “司法链”与“监管链”进行对接协同,坚持以下三个原则:

  一是坚持对接内容的开放性。通过系统对接,不仅实现相关数字金融交易数据的哈希值在法院“司法链”电子证据平台上实时存证,而且还实现了金融监管机构和互联网法院对相关监管信息、裁判规则、典型案例等信息的共享。

  二是坚持对接方式的标准化。本院制订标准化的接入规范和通讯协议,明确主系统与子系统、各模块之间的接口标准,实现多元异构数据源的统一管理,解决数据集成问题。

  三是坚持数据处理的安全性。采用数字指纹技术,保证接入本院“司法链”的数据安全;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和相关安全标准来处理数据,实现数据全流程管控;依托司法政务云,筑牢区块链证据平台的安全防火墙。

  三、“司法链”对接“监管链”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高效化解数字金融纠纷,实现“指尖上”的公正。

  “司法链”通过对接“监管链”,确保相关数字金融交易数据通过区块链等技术存储于本院电子证据平台,利用上链数据的不可篡改性,让电子数据发挥证据效力。发生纠纷时,当事人仅需在线提交存证编码即可实现证据验证。互联网法院亦可迅速调取数据,完成电子摘要值比对验证,有效确定电子证据的证明力,有利于提升审判效率,实现“指尖上”的公正。

  (二)有利于打通数据流转壁垒,实现从交易到纠纷解决全程在线闭环。

  当前的数字金融交易已基本摆脱时空限制,实现全业务全流程网上运行,因此产生的互联网纠纷,客观要求在线解决。“司法链”对接“监管链”后,此类纠纷全程在线解决成为可能,当事人“足不出户”就可以完成纠纷解决全流程,实现了从交易到纠纷解决的全程在线闭环。

  (三)有利于打破“信息孤岛”,推动数字金融协同治理方式的创新。

  “司法链”对接“监管链”,对打破数字金融数据“信息孤岛”,实现相关数据的共享有重要意义,为互联网法院利用区块链技术,搭建跨企业、行政、司法等领域的数字金融协同治理平台创造了条件。本院以司法区块链上链数据为基础,积极进行大数据分析,创新金融协同治理方式,与金融监管机构共建协同治理中心,建立多源分析、多维评估、多重预警的纠纷化解机制,实现诉源治理、协同共治。

  下一步,广州互联网法院将充分发挥数字金融审判职能作用,不断完善“司法链”与“监管链”对接机制,切实维护金融安全,促进数字金融业健康发展,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互联网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发布完毕。

  林彦华:

  感谢侯院长。

  下面,让我们一同观看“五链协同、共治共享”宣传片。

  (播放宣传片)

  现在进入提问环节,也请各位记者朋友在提问前先通报您所代表的媒体机构,谢谢。

  广州电视台记者:

  自建院以来,广州互联网法院高度重视审判技术创新和裁判规则输出。在互联网金融纠纷化解化解方面,上线了“类案批量智审”系统和纠纷多元化解平台。今天率先与“监管链”对接的“司法链”,是广州互联网法院在互联网金融纠纷化解方面退出的又一重要举措。请问在解决互联网金融纠纷工作中,“司法链”起到哪方面的主要作用?

  侯向磊:

  谢谢您的提问。现在广州从事互联网金融的有40多家企业,主要经营方式是全流程是全流程在线放贷。放贷过程当中能够证明整个交易事实的证据主要是电子数据,主要特征是容易被篡改,一旦发生纠纷以后,控制放贷平台和控制数据的金融机构如何证明这些电子数据是真实的,法院如何来认定这些电子数据的真实性,是实践当中非常客观的现实问题,广州互联网法院“司法链”非常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司法链”是以区块链技术为底层架构,区块链重要的技术特征就是一旦数据上链存证就很难被篡改。“司法链”利用这一技术特征,能够提高对交易事实认定的准确度,从而提高案件的审判质量和效率,提高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的水平。

  当一个互联网金融公司放贷以后,相关交易数据的摘要值会事实同步上传到“监管链”,“监管链”通过跨链技术将数据的摘要值存储到广州互联网法院“司法链”,“司法链”同步生成相对应的存证编码,原路返回给互联网金融企业,一旦发生纠纷,互联网金融企业就可以在广州互联网法院诉讼平台上提交相关的交易数据,以及相对应的存证编码。诉讼平台会通过“司法链”系统对交易数据的真实性核验比对,一旦核验通过,说明交易数据是没有被篡改的,这对互联网法院依法认定数据的真实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因此,“司法链”主要作用是能够提高法院法官在认定互联网金融交易事实的准确度、迅速高效、高质量办好案件,提高当事人的权利保障水平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回答完毕。

  南方日报记者:

  我国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后,广州率先进行了机构改革,设立了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请问目前在地方金融监管方面有什么亮点和好的做法?

  聂林坤:

  谢谢您的提问。自去年机构改革以来,我局牢牢将监管责任扛在肩上,努力培育恪尽职守、敢于监管、精于监管、严格问责的监管精神,不断提高监管的有效性和精准度。据统计,在我局监管的7+4类地方金融组织中,目前为止尚未发生过重大金融风险事件;在P2P网贷平台整治方面,广州自2019年以来未发生爆雷、立案及大规模群体性上访事件,成为全国特大城市中唯一全年无平台爆雷的城市。在2019年国务院的督查激励中,广东省获评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营造诚实守信金融生态环境、维护良好金融秩序、健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成效较好的地方,应该说我市在其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截至目前,广州有112家小贷公司、99家典当行、37家融资担保公司、2548家融资租赁公司,以及数万家投资公司,这么多的监管对象,决定了地方金融监管必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为此,我局坚持问题导向,着力探索打造具有广州特色的“党建+制度+科技+协同” 地方金融监管与风险防控新模式,确保地方金融管得住、管得好。一是党建引领。成立广州市金融行业党委,教育引导地方金融组织的党员领导干部牢固树立“责任金融”和“金融惠民”理念,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落实合规经营及风险防控责任。二是制度保障。出台小贷、融资担保、融资租赁等行业规范发展的具体监管政策,建立分级分类监管制度;三是科技赋能。运用监管科技手段,建立商业保理、融资租赁行业快报系统,升级完善小贷公司非现场监管3.0系统,打造地方金融“五链协同”监管与服务体系,探索开展地方金融监管科技创新试点。四是协同共治。与广州互联网法院联合设立了“数字金融协同治理中心”,与越秀区政府联合共建数字普惠金融监管试验区,与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广东省分中心合作开辟接入征信系统的绿色通道,指导行业协会实施首席风险官制度等等,通过共建共享,弥补地方金融监管条块分割、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谢谢。

  林彦华:

  感谢各位媒体朋友的踊跃提问,同时,也再次感谢各位领导的细致、全面的解答,我们今天的发布环节到此结束。


往期回顾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