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航新时代乡村振兴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领航新时代乡村振兴 > 惠农资讯
广州从化区 探索超大城市乡村振兴之路
听全文  发布时间:2019-09-27  来源:南方日报

走在从化田间地头,一面是青山依傍、碧水环绕、环境整洁的美丽乡村,一面是高端资源和优势产业汇聚的特色小镇。景美可赏,人居可适,民富可留,乡风可咏……一曲“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和谐乐章正在广州北部奏响。

近年来,从化站在“抓农村工作就是抓全区工作”的高度,注重以特色小镇为动力源,连片带动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奋力建设与粤港澳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相匹配的美丽乡村,努力推动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为广州探索超大城市乡村振兴之路作出从化贡献。

以“五大美丽”行动建设美丽乡村

白天风光怡人,生态得天独厚;晚上灯光绚丽,夜景迷幻醉人。这是如今从化温泉风景区的景象。一条约8公里的绿道和河面上的两座桥,将流溪河在温泉镇里围成了一片湖,也被称作温泉环湖绿道,更是成为了附近居民休闲游玩的好去处。

除了环湖绿道,沿着另一条绿道往外走上4公里左右,穿过一座“生态之门”,步行在秋枫茂密的林道上,可以看见缤纷的鲜花、青葱的山林、别具特色的民宿。沿路向前,一座充满艺术气息的现代化会议中心便跃然眼前,这里是世界生态设计大会的永久会址。

这座位于广州北部的普通乡村,在经过生态设计的修饰和组合后,已华丽转身,成为面向世界的生态设计小镇。“村里环境大变样,更加干净、整洁、有序,村民们的幸福指数也大大提升。”塘尾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曾新颖兴奋地说。

金黄稻田一望无垠、清澈溪水潺潺流淌、精致民居鳞次栉比、远处青山若隐若现,散发出浓浓乡愁,承载着家的味道。这幅“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诗意画卷是米埗村给人的第一印象。“以前来过的游客见到村里现在的面貌都很惊讶,说变化很大,环境很舒服。”米埗村党支部第一书记肖丽笑着说。

从温泉风景区,到生态设计小镇,再到米埗小镇,一条绿道串联起的村镇变迁,正是从化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缩影。

从化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广州农业农村大区和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阵地,该区全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工作,探索从化通过规划引领,以“美丽廊道”为动力轴,连片实施“美丽家园”“美丽田园”“美丽河湖”和“美丽园区”行动,全域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目前,全区221条行政村已完成“省定干净整洁村”创建。

自然禀赋融入产业发展

宝趣玫瑰世界、樱花园、绿宝轩园艺、白云苗圃……走进从化城郊街西和万花风情小镇就像走进了一个“花花”世界,令人流连忘返。

依托西和村万花园的产品平台,38家花卉企业沿路铺展,“花卉+文化”、“花卉+旅游”等富有地方特色的业态逐步打响品牌,前来赏花、休闲、研学的游人络绎不绝。

目前,以城郊街道西和村为核心的西和万花风情小镇已流转土地9000多亩,落户企业50家,形成了以多肉植物、兰花等为主的花卉种植产业,并衍生出以樱花、玫瑰花、火龙果等为主题的休闲农业和以文化创意为主导的研学产业。西和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陈敬良告诉记者:“伴随着西和一二三产融合,村民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高。2018年,西和村人均年收入同比增长了10%以上。”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在从化,优美的自然环境和越发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产业资源。

“乡村振兴不是种花、种草,而是要用活资源产生价值,让农民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从化区相关负责人说,乡村发展首要是产业振兴,要念活“山水经”“草木经”,从化正科学谋划特色小镇网状特色空间布局,在全区统筹布局20个产业特色鲜明、文化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兼具社区功能的特色小镇。

美丽环境转化成美丽经济。产业发展起来后,年轻人回来了,外地媳妇也多了起来。“她们不是嫁到了农村,而是嫁到了花园。”陈敬良笑着说。

一幅以山水田园果林为底色,把自然资源融入产业发展的画卷正在广州北部乡村渐次铺展。

“头雁”引领年轻人归来

走访、询问、查看村民信息、处理问题,这是肖丽的日常。去年3月才正式被派驻到米埗的她,在短短不到一年时间,已对小镇内的每个在建项目、每户村民等情况了如指掌。

同样是去年上任的陈敬良,来到村里驻点工作,年轻的他带领村民利用人居环境、小镇建设等项目,以“西和最美一公里”为核心区域,推动文旅资源的集聚。“花卉种植业是这里的优势产业,打好花卉牌,从农业到科普、文旅体验才能让农村的优势最大限度发挥出来,让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他说。

抓好“头雁”工程,对夯实基层基础意义重大。在从化,像这样的积极发挥“头雁”作用的年轻党员干部并不在少数。

今年以来,从化开展百名第一书记驻村工程,从全区精准选派111名优秀党员干部担任特色小镇建设村、软弱涣散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加快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组织力、战斗力,全面推动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将着力把派驻第一书记工作岗位打造成为锻炼年轻干部、培养后备干部的重要平台。”从化区相关负责人说。

从本土成长的外出务工青年,到顶着“海归”头衔的学霸,再到掌握各种专业技能的博士、硕士,一大批优秀青年正在从化乡村干事创业,为实现乡村振兴注入青春活力。

莲麻村青年白杰鹏回乡创业,每天都在自家的酒坊里忙碌,如今一年有近40万元的收入;在鳌头镇鹿田村的1500亩连片山地上,90后“海归”女孩邓迪方把沃柑种出了新花样,“玫瑰柑”的品牌成为“新网红”;而在风云岭脚下的艾米稻香小镇,80后唐飞正在追逐着农业科技梦,未来这里将打造成为粤港澳人工智能农业科技小镇。

“头雁”下沉一线、优秀青年回流、创新人才扎根,一批批充满活力的年轻人在从化干事创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

数读

富民兴村成效显著

莲麻村2018年人均收入达3.1万元,比2015年小镇建设前的1.56万元增长了98.7%。南平村2018年人均收入达2.1万元,较上年增长13.51%。

特色小镇建设村辐射带动周边乡村发展。

西塘童话小镇运营后,年均旅游人数达22万人次,年均旅游收入约700万元,辐射带动周边鹿田村、横坑村发展,实现土地流转约2500亩,带动500村民在自家门口就业。西和万花风情小镇年均旅游人数为89万人次,年均旅游收入6000万元,辐射周边光辉、红旗、城康、光联等4条村发展,实现土地流转13000亩,带动1500个村民在自家门口就业。

见证观察

把“盆景”变“风景”村民日子开出“花”

“以前种庄稼,现在都变成种花、种水果了。”今年29岁的邱稳庄十分感慨,他7年前回到了家乡广州市从化区城郊街道西和村,目前创办一家150亩的农场,四季种着葡萄、番石榴、火龙果等特色水果,现在年销售额超过100万元。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广州从化西和村以花为媒迎来了三次蝶变——从“万花园”项目建设到“美丽乡村”试点,再发展成为西和万花风情小镇,不仅让当地村民的生活好起来了,还吸引了许多像邱稳庄这样的年轻人回到村里。

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陈敬良说,建设西和万花风情小镇,以花卉产业为基础。居民流转土地有租金,在家门口打工又有工资,这几年收入提升不少,根据2018年统计,人均年收入达2.6万元,比上一年增长10%以上。这里民风淳朴,人居环境舒适,通过评选产生西和好人、西和最美媳妇、西和最美庭院等,形成良好的家风、乡风。

上世纪90年代以前,外地媳妇都不愿意嫁到这个贫困村。产业发展起来后,年轻人回来了,外地媳妇也多了起来。他说:“村里何溪农庄的老板娘周燕琼,就是外来媳妇的代表,她通过粤菜师傅培训学习烹调,扎根乡村,生意红红火火。”

浏览次数
-
分享
分享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