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宣布:广州最后一例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脱冠”

  • 听全文
  • 2020-05-28
  • 来源:广州日报
  • 分享到
  • -

125天后,他们都“脱冠”了

  5月27日,经过多学科专家集中会诊后,广医一院集中收治的最后一位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顺利“脱冠”,这意味着广州市在救治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工作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作为广州市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在钟南山院士的亲自率领下,该院党委统一部署,早在去年12月份就开始启动相关准备工作,提出并实施“早关注、早部署、早启动、早落实”的“四早”战略,1月14日开始全面部署开展防疫工作,建立起多个工作组,1月20日按四级响应二级启动医院应急预案,是广东省内启动最早的医院之一。

  从1月23日至5月27日,全力奋战125个日夜,从其他医院转入广医一院的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共19例,其中还有5例上了ECMO,经治疗后,全部危重症患者达到新冠肺炎出院标准。

  钟南山时刻关注危重症患者救治

  从首例转入的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开始,钟南山院士时刻都在关注这些病人的救治情况,指导团队对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有时候白天工作实在安排得太满,即使忙碌到深夜,他都要通过电话与临床救治专家组成员逐一详细了解这些危重症患者的病情,关注细节,提出指导意见,全力以赴提高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在钟南山院士的靠前指挥、亲自部署下,经常组织重症医学科、呼吸内科、感染内科、消化内科、血液内科、影像医学科、胸外科等多学科专家团队会诊,集全院之力开展救治工作,一例例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逐渐转危为安,ECMO支持下来了、气管插管拔除了、吸氧面罩摘掉了……

  进入康复阶段,钟南山提出要加强呼吸康复锻炼,指导ICU团队为他们每个患者都制定了详细的个体化康复计划,呼吸科肺康复专家提早介入,并加强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病毒、战胜疾病的信心。

  广州最后一位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脱冠”

  125天,有的患者从生命垂危到可以独自下床活动,再到笑着走出医院回归家庭、回归社会,真正获得了“重生”。

  “当我得知遇到的是钟南山院士团队,我就知道自己得救了!”2月25日,第一位治愈出院的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如是说。

  5月27日下午,在钟南山院士的亲自指导下,广医一院再次组织重症医学科、感染内科、影像科、神经内科、肾内科、精神医学科等多学科专家会诊了该院最后一位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经过综合核酸检测结果与影像学检查等,确定达到新冠肺炎出院标准。

钟南山宣布广州最后一例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脱冠”

  广州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充分肯定了广医一院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表现,他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广医一院扎扎实实救治最危重的病人,实现了“零死亡”病例,创造了新的广州模式与广州奇迹,体现广州医疗高地的技术实力。“在钟南山院士的带领下,广医一院在此次战‘疫’中默默付出、无私奉献,体现了生命至上的价值追求、追求极致的科学精神和创造奇迹的强大能力,彰显出高度的文化自信、技术自信。”

  “零”的背后是医护人员的付出

  “这是一个很有价值很有意义的日子,尽管目前已经有很多国家很多地区实现‘清零’,但是新冠危重症患者每一救治步骤都相当艰难。”钟南山院士在讲话中说,相较于17年前的非典,这次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的救治难度更高,很多都是极其危重、看似希望不大的病人,但是广医一院没有放弃任何一个病人,真正体现了“应收尽收、应治尽治”。

  “在这场战‘疫’中,我们医院希望实现三个“零”,第一个是危重症病人零死亡,第二个是医务人员零感染,第三个是我们正在进行中的通过肺康复努力实现零后遗症。”钟南山院士说,在这些“零”的背后,是默默无闻的医护人员的辛勤付出,正是他们发扬“绣花精神”,把看起来不可能的事变成可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出色地完成了救治任务,创造了奇迹。

  钟南山院士对在这次战“疫”中成长起来的年轻医护人员大加赞赏:“他们无论是在广州还是援鄂、援外,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技术上得到了提高,思想上得到了磨炼。”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