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广州发展成就巡礼】活了一辈子 老了最幸福
  • 听全文
  • 2019-09-26 11:12:15
  • 来源: 广州日报
  • 分享到
  • -

社会建设成效写照:儿女事业有成父母安享晚年

壮丽七十年,繁花正当时!对82岁的韩姨和90岁的老伴李伯来说,如今正是他们这辈子里最幸福的时候。经历过旧社会的磨难和新中国的奋斗,他们老两口已入住广州市老人院,欢度晚年。

儿女事业有成,父母安享晚年,社会平稳安定,这正是70年来广州社会建设成就的鲜活写照。

广州市老人院的护工悉心照顾老人。

广州市老人院的护工悉心照顾老人。

护理员给卧床老人喂饭。

护理员给卧床老人喂饭。(历史资料)

上世纪70年代末收住的盲人。(历史资料)

上世纪70年代末收住的盲人。(历史资料)

以前老人的休闲主要是看电视。(历史资料)

以前老人的休闲主要是看电视。(历史资料)

广州市老人院

广州市老人院

82岁的韩姨和老伴李伯在老人院养鸟。

82岁的韩姨和老伴李伯在老人院养鸟。

颐养广州

全市共有养老机构189间,床位6.5万张。

全市共有11个区级、153个街镇级居家养老综合服务平台、1460个星光老年之家、1144个农村老年人活动站点。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覆盖751.95万职工医保参保人员,人均月支付达到2334.9元。

在全国率先实施高龄重度失能老年人照护商业保险,采用风险共担的商业保险模式为符合条件的高龄老人提供37项基本生活照料服务和30项医疗护理服务项目待遇,每人每月最高支付500元。

养老

“活了一辈子,现在最幸福”

广州市老人院里,韩姨和李伯的一天从喂养八哥开始。每天早上,这只八哥都会亲切地叫唤着两位老人:“韩姨、李伯”,连“早餐”也会说。七年前,韩姨的子女们怕父母亲烦闷,特意买了这只鸟送给父母,如今它已成了老人院中的明星,不仅会说中文,甚至还会说“英文”。

老两口在老人院住了十年

吃完早餐,韩姨喜欢下楼打打太极;9时多,她会回到所住楼层的电脑室,看看新闻和视频消遣;午饭后,她就会跟老友们一起打麻将。10年前刚入住广州市老人院时,她对电脑、智能手机这些年轻人的玩意都不懂,而如今,虽已年过八旬,在社工们的指导下,她却成了这些智能设备的铁杆粉丝。

比起韩姨的“好动”,老伴李伯则显得“文静”很多。他喜欢养鸟,喜欢种花,还喜欢种菜。在这里,这些爱好都成了真。老两口甚至还在楼顶种了火龙果,今年已经收成了十多个。

“我活了一辈子,就是现在最幸福了。”韩姨笑着说。

住进老人院建起朋友圈

为什么要入住老人院呢?韩姨和李伯有自己的打算。

原来,退休后韩姨老两口都住在越秀区纸行路,不过,因为孩子们都不在身边,让他们觉得很孤单。“每天早上起来都是面对四堵墙,如果有事还要把孩子们叫回来,很麻烦。”一番考虑之后,韩姨跟孩子们提出,希望找一间好的老人院入住。经过挑选,10年前他们就入住了远在市郊的广州市老人院。

“其实之前我有跟孩子在顺德碧桂园住过半年多,但实在是不适应。那里环境确实好,但没有熟人,也没人打麻将,为了打发时间每天上午我就坐公交车到大夫山逛,然后再坐公交去市桥买菜,回到碧桂园煮饭……”韩姨说,来到广州市老人院后,她发现不仅环境优美、设施设备完善,更重要的是有人照顾,还有了一个朋友圈。

“我们有一帮老友,十多个人,大家每周都要出去两次闲逛,经常坐着公交车去花都、增城喝茶……每次生日时,大家都会轮流请客,其实孩子们都已经给我们过了一次生日,但和这些老友们在一起,又有别样的趣味。”韩姨说。

正在盘算到哪里旅游

韩姨82岁,李伯90岁,老两口都是经历过从旧社会到新中国的人。而如今的幸福生活,是老两口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我5岁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我们兄弟姐妹很早就出来‘揾食’;我老伴的父亲更是在32岁就去世了,他的母亲一个人把他的兄弟姐妹们拉扯大。那时候哪里有幸福养老的想法,能过下去就不容易了。”韩姨说,入住老人院后,她才真正得以欢度晚年。

广州市老人院环境好,但收费并不贵。韩姨告诉记者,她和老伴两个人住了一间双人间,所有费用两个人加起来才四千多元。“我老伴一个人的退休金就可以覆盖了,还可以多出几百元让我们每周去喝茶,而我自己的那一份现在正在盘算着,到哪里去旅旅游。”韩姨哈哈笑着说。

构建大城市大养老模式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州市通过举全市之力,深化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起具有广州特色、走在全国前列的“大城市大养老”模式,全覆盖、多层次、多支撑、多主体的养老服务格局基本形成。

在养老机构方面,广州市增加供给总量,让老年人“住得上”。按照人均用地不少于0.25平方米的标准规划设置养老服务设施。推动市区两级公办养老机构“1+5”新建、“1+6”扩建项目建设,大力扶持民办养老机构发展。广州市共有养老机构189间,床位6.5万张,从2016年起每千名老人床位数持续基本达到40张,床位不足问题总体基本解决。从2014年开始,广州率先建立全市统一、困难失能优先、公开公平透明的公办养老机构入住评估轮候以及向民办养老机构购买床位制度,三无、五保以及低保、低收入困难家庭的失能、高龄老人优先、无偿或低偿入住,目前我市已运营的公办养老机构没有轮候超过3个月的特殊困难老年人。

另外,广州还优化规划布局,让老年人“住得近”。广州市编制了《广州市养老服务机构设施布局规划(2013-2020年)》,打通利用既有房屋举办养老机构消防、规划的障碍,城市更新、新建小区按照4.5床每千人的标准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较好地满足老年人就近养老的愿望。

此外,广州还提升服务质量,让老年人“住得好”。大力推进具备全托、日托和上门服务等功能的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建设,既为失能(失智)、术后康复和有需要集中照料的老年人提供长期托养、临时托养,又以点带面辐射周边社区和家庭,为居家老年人提供日间托老、上门照料、辅具租赁等服务。全市今年建成11间,在建17间。

在居家养老方面,广州市开展了“3+X”试点,满足老年人最迫切的需求。统筹推进中央财政支持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和广州市助餐配餐、医养结合、生活照料“3+X”创新试点。全市长者饭堂1036个,覆盖全市街镇、村居,融入医疗护理、健康宣教、营养指导等服务,使长者饭堂成为老年人健康养老、休闲社交的共同家园,满意率超过90%。

亲历者说:

老人院的变迁历历在目

韩姨和李伯能够幸福地安度晚年,离不开广州市老人院,更离不开背后的种种努力。已退休的老院长洪佩贤,就是老人院发展的见证者之一。

1980年1月,从部队转业的洪佩贤分配到老人院工作。“第一天上班我就被吓到了,这儿就是一个破旧的村庄,到处尘土飞扬,鸡飞狗吠。”几十年过去了,提及刚到老人院时的情景,她仍历历在目。

“当时供养的老人,80岁以上每月供养费10元。53名职工的平均月收入也只有30多元。”“院里只有8栋旧平房,每栋老人住的瓦房里床上蚊帐都放着防水的胶布,房子都是漏水的”。这时的老人院,入住着100多位政府供养老人。

想着自己的女儿刚一岁多在市区无人照看,再看看院里的条件和生活在这里的困难老人,本想打“退堂鼓”的洪佩贤于心不忍:“党和国家把我放到这儿,我怎么能一走了之呢?”

既然走不了,那就努力干。仔细分析情况后,老人院集体决定:争取政府支持,兴建新供养楼,尽快改善老人的居住条件。

之后,在广东省、广州市政府的支持及社会力量的资助下,老人院的发展驶入了快车道。

1986年,老人院第一座配备了现代化设施的颐养园建成并投入使用。颐养园共建10栋两层别墅,提供190张床位,老人的居住条件大大改善。同时,老人的供养标准也提高到每人每月35元,过上了每餐有鱼有肉、衣服干净整洁的日子。一两年后,慈悦社工中心建成,老人有了专门的活动空间。2001年,为老人提供康复服务的慈云楼投入使用。

这时,老人院有了更高的追求:“要把老人院建成全国领先,服务一流、管理一流、设施一流、环境一流的养老院。”伴随着失智失能、半失能老人比例逐年增加,市老人院在个性化护理、宁养服务等方面有了更大投入。2005年,国内首座老年失智综合服务大楼慈慧楼投入使用;2008年,为老人提供医疗服务的慈爱楼投入使用;2015年,为失能半失能和失独老人提供养护的慈心楼投入使用。如今30多年过去了,老人院已成为有5幢大楼、10栋别墅及5大服务中心的五星级老人院,能为数千位老人提供休闲养生、长期护理、老年康复、失能失智照料服务。“老人院从1965年建院到现在,几十年里真是变化太大了。”

市老人院以老人需求为导向,将服务理念“视老人如亲人,做老人好儿女”化作日常的点点滴滴,先后涌现出一大批“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尊老敬老模范”等先进典型,并被评为国家二级社会福利事业单位、广东省五星级养老机构,洪佩贤也在2012年获得民政部“孺子牛奖”。

“到2013年退休,在老人院工作的这33年,是我一生最难忘的经历。有不被人理解时的当面指责和斥骂,也有为老人服务带来的成就和喜悦。我觉得,身为一名民政人,就要坚守自己的本心,要受得了委屈,要珍惜每一次为民服务的过程。”洪佩贤说。

近年来,在国家重视养老服务业改革发展的大背景下,老人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先后探索养老服务质量管理和机构标准化建设、失智老人和失独老人照顾、医养结合发展、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和推行个人照顾计划等工作,致力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一系列创新举措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同时,开展“互联网+养老”建设,全力研发养老机构综合照顾管理系统,初步实现医养结合业务的一体化和信息化。此外,市老人院还与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等三甲医院单位开展医疗合作,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保障老人的幸福生活品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