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美校园——2018广绣进校园系列活动”开幕

  • 听全文
  • 2018-11-13
  • 来源:广州市文化馆
  • 分享到
  • -

 

 

 

11月9日下午,一场融严谨教学实践与天马行空创意于一体的广绣优秀课例,拉开了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和广州市教育局联合主办的“绣美校园——2018广绣进校园系列活动”的序幕。从幼儿园小朋友的水墨刺绣到中小学生的绣画、团扇、手包,再到大学生的服饰与装置设计,呈现出学校开展广绣教学的生动实践成果。

“广绣进校园”的桃李芬芳,只是广州市“非遗进校园”浩瀚花海之一隅。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在近年来保护非遗、传承文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春风中,广州市各学校纷纷开展起形式多样的非遗活动,形成百花齐放的非遗校园传播热潮。

据不完全统计,广州市至少有130所学校开展起“非遗进校园”实践,涵盖幼儿园、小学、中学、职业技校、高等院校、特殊教育学校等多个教学培养层次。

其中,幼儿园多以启智为主。如荔湾区西关幼儿园的广彩教学、天河区广州市幼儿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的非遗小街、海珠区前进路幼儿园的广绣教学,都旨在让非遗以有趣的形式帮助儿童身心成长。

小学则是“非遗进校园”最广泛的阵地,约占各层次学校总数的70%,各小学往往结合所在地域的特色文化来建设特色课程。如番禺区沙涌小学的鳌鱼舞教学、天河区珠村小学的乞巧节教学、南沙区黄阁小学的黄阁麒麟舞教学、白云区竹料第二小学的洪拳教学等,都是将当地世代相传、特色鲜明的非遗项目引入了校园,既践行了素质教育,又为青少年埋下了爱国爱乡的种子。

中学的“非遗进校园”往往与学校办学特色相结合。如体育特色学校广州市第十七中的醒狮、太虚拳教学,美术特色学校岭南画派纪念中学的广彩教学,让中学生掌握一技之长的同时,提升了自身综合素养。

在职业教育中,市内各职业院校多将非遗课程纳入职业人才培养中,开展专业课程建设。如广州市轻工高级技工学校的岭南传统工艺教学、广州市轻工职业学校的广州民间工艺教学等,通过在校内设立传承人工作室等形式,为社会培养非遗的传承梯队。

在高等教育中,市内各高校积极探索将非遗融入专业学科建设。如广州美术学院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学院工艺美术教研室将广彩作为一种装饰材料运用到现代装饰艺术中,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学系将广府建筑装饰技艺与现代测绘方法相结合,让当代设计、现代技术与非遗碰撞出新的活力,并促进非遗走进当代生活。

在一系列生动实践中,学校已逐渐成为非遗传播的重要阵地。为了让“非遗进校园”更加良好开展,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市教育局大力推动传统文化进校园,市文广新局将传承成效显著的学校认定为市级非遗传承基地,并给予资金支持,仅2015-2017年度传承基地就有21所学校入选;市非遗保护中心自2009年起与广州美术学院、广州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高校开展课题合作,形成了一批非遗特色课程;2015年,举办“广州市非遗进校园成果展”和“非遗进校园暨非遗传承生态学术研讨会”,较为全面地呈现了全市非遗进校园成果和经验;广州“非遗学堂”近年来开设多期广绣、广彩、广东醒狮等师资培训班,培养出一批可以自主在学校开展教学的老师,探索改善师资匮乏的现状;广州市教育研究院面向全市美术老师举办非遗知识普及课和广绣公开课等非遗课,不断加强教师队伍的非遗素养。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