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营商环境

广州深化科技创新合作 共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 听全文
  • 2019-06-26
  • 来源:广州日报
  • 分享到
  • -

担当创新“大脑”架起科创走廊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对广州的定位中,培育提升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功能是长久之策。面向这一定位,广州应怎样积极作为?在共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过程中,广州将迎来哪些发展机遇,又要如何促进创新要素共享,推动内地与港澳的互利合作?

本期圆桌会,我们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广东研究院院长、华南理工大学原校长王迎军,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源,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副巡视员李江和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广州城市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强一起参与讨论。

广州可以根据自身优势,建立跨区域协同创新机制,在重大技术研究、创新平台共建、人才引进、科技成果转化等领域实现穗港澳深度合作。特别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王迎军

提升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功能,首先要以高校为龙头,一是要去行政化,减少对教学科研工作的不当干预;二是要加大对人才的投入,引进优秀人才,提高教师待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三是要引进先进教育管理体制,不妨在粤港澳大湾区做改革实验。人才培养是第一要务,需要拿出实际行动。——徐洪才

总体来看,追求创新是香港、广州、深圳等城市的共同诉求,港澳在科技创新方面拥有较强的科研力量,能够较好弥补广州和深圳一流科研机构不足的问题;同时,广州和深圳所具备的产业优势也为港澳科研成果转化提供了合作空间。——李源

“创新大脑”这一概念,侧重于城市在科技产业链条中的原始创新功能。广州有条件也有义务争当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大脑”。要提升协同创新发展格局,大力推动重大创新载体和平台建设,努力突破一批制约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李江

广州与珠三角各市科技创新合作,不能停留在过去广州科技成果单向输出,然后在珠三角各地扩散、产业化生产这样的浅表模式上,也不能停留在简单的科技产业分工、错位发展层次上,而应围绕某些战略性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形成深度协作的全产业链。——张强

人口多、空间广、制造业发达打造科技创新中心优势明显

主持人:《规划纲要》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定位,重要一项是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这一战略定位是基于什么考虑?目前已具备哪些基础条件?

徐洪才:粤港澳大湾区GDP规模已经超过10万亿元,还有很大潜力。作为我国最早的对外开放前沿阵地,这里产业基础比较雄厚,科技创新底子比较厚实,深度参与了国际分工体系,熟悉市场经济通行规则,人才素质也比较高。通过协同发展,可以打破人为的行政垄断,避免市场分割,提高效率和产业分工水平,对全国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当前中国经济面临人口加快老龄化的挑战,城镇化、工业化也进入了下半场,未来经济增长潜力在哪里?我认为还是要靠创新驱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承载着重要历史使命,将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极。为有效促进相关政策落地,需要进行全社会动员,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同时要集思广益,借鉴他山之石,并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探索。

李源:科技创新中心可以分为科学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一个地方可能同时拥有2个或3个侧重点。从基础条件看,粤港澳大湾区的优势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人口众多驱动创新。创新离不开人口。根据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当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够吸收世界其他地方的先进技术,并且拥有自己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市场机制时,人口越多,科技创新越快,经济发展越快。二是空间广阔承载创新。发展空间广阔是壮大经济体量的重要支撑,也是发展创新型经济、打造科技创新中心的优势条件。三是制造发达集聚创新。科研成果最终要转化为产品,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基础之强劲,高科技产业链之完善是其他湾区少有的,这里已构筑起庞大的产业体系。

当然,粤港澳大湾区也有自己的短板,比如人均GDP与世界其他三大湾区存在差距,说明产业附加值仍不够高;企业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高成长性企业数量少,说明创新创业生态仍要继续提升;开放性区域创新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大湾区内各创新主体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需要进一步扫清障碍。

发挥“创新大脑”作用侧重科技产业链中的原始创新

主持人:《规划纲要》明确了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的定位。在共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进程中,广州最合适的角色和定位是什么?

李江:《规划纲要》将广州定位为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之一。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具有科技创新资源丰富、产业体系健全等多方面优势,有基础、有条件、有责任在大湾区建设中贡献更多力量。具体来说,广州要重点发挥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一是发挥“创新大脑”作用。“创新大脑”这一概念,侧重于城市在科技产业链条中的原始创新功能。广州有条件也有义务争当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大脑”。要提升协同创新发展格局,大力推动重大创新载体和平台建设,努力突破一批制约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

二是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规划纲要》指出,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定位是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广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心城市之一,是大湾区建设的主阵地,更应发挥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的引领作用。要坚持向港澳学习、与港澳合作、为港澳服务,全面深化穗港澳科技创新合作。要紧紧围绕“湾区所向、港澳所需、广州所能”,把港澳的发展需求和广州的优势、资源结合起来,共同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要注重发挥南沙重大合作平台的作用,探索协调协同发展新模式,加快与港澳规则对接,促进人员、物资、资金、信息便捷有序流动,为粤港澳发展提供新动能,为内地与港澳更紧密合作提供示范。

三是发挥极点带动作用。《规划纲要》提出广州与佛山强强联手,与港深、澳珠共同发挥极点带动作用。这既是广州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应有之义,也是广州落实中央关于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必须肩负的重大政治责任。

张强:鉴于科技基础和创新资源优势,广州在大湾区中应该充当创新“组织者”角色,担当区域创新源头角色,具体来说就是突出发挥三大作用:一是创新资源配置的关键枢纽,如人才输出、政府财政科研资金的配置等;二是创新活动的策源地,成为重大科研项目的组织、策划及发起者,成为组织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的引领者;三是成为新兴产业、新业态培育的孵化器,如过去珠三角许多科技产业规模化生产,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就是来自于广州各种科技孵化器的毕业项目。

高校院所企业共建创新平台落实优惠政策“引凤来巢”

主持人:广州如何基于自身定位和特点,培育提升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功能,更好激发创新活力?

王迎军:广州在科技、教育方面都有很好的优势,无论是中小学教育还是高等教育,在整个大湾区都具有雄厚基础,科研院所也比较集中。新形势下,广州要进一步提升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功能,需要盘活广州现有的科技、教育和文化方面的优势,补齐短板,出重力,添新彩。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推进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关键节点建设,提升科技创新基础能力,发挥粤港澳高校集群,促进优势互补,市场导向、联动发展;二是推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国家级实验室和重大科学装置,为研发突破性、颠覆性技术提供实验平台;三是完善科技成果转化链,与湾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共建创新平台;四是加快落实湾区人才所得税等各项优惠政策,“引凤来巢”;五是重视人才培养,加强大中小学教育投入,创新培养模式;协同湾区城市构建国际化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做好科技金融服务。

广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心城市之一,可以发挥城市影响力,协同周边城市发展。例如近年来广州在推动广佛同城、广清一体化方面,已经卓有成效。未来通过加快推动基础设施高水平互联互通,可以实现跨区域的同城效应,真正做到“湾区城市群的一小时生活圈”。另外,广州作为“千年商都”,其成熟的营商体系和新兴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为其建成国际商贸中心也提供了扎实基础。最后,《规划纲要》中提出支持广州发展临空经济区,依托白云机场这一国际航空交通枢纽,广州可以着力构建以航空运输为基础、航空关联产业为支撑的产业体系。

徐洪才:提升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功能,首先要以高校为龙头,一是要去行政化,减少对教学科研工作的不当干预;二是要加大对人才的投入,引进优秀人才,提高教师待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三是要引进先进教育管理体制,不妨在粤港澳大湾区做改革实验。人才培养是第一要务,需要拿出实际行动。

抢抓大湾区科技发展机遇营造更加包容的创新生态

主持人:粤港澳大湾区共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广州将迎来哪些新机遇?

王迎军:粤港澳大湾区共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对广州来说,在促进产业升级、结构优化、发展动能转化等方面都是重大机遇。相比其他湾区中心城市,广州前沿科技发展水平相对比较薄弱。在共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背景下,广州要充分挖掘自身的高校、科研院所潜力,形成合力,强化与港澳的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形成基础研究的强强联合,提升基础研究能力,推动经济创新发展。

广州可以根据自身优势,建立跨区域协同创新机制,在重大技术研究、创新平台共建、人才引进、科技成果转化等领域实现穗港澳深度合作。特别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企业应该意识到加强基础研究对于企业和国家长期竞争培育的重要性。华为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李江:在粤港澳大湾区共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过程中,广州将迎来五大新的发展机遇。

一是有利于集聚一批大体量、综合性、全链条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为推动共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全力争取国家和省支持广州纳入广东省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承载区,广州将加速布局重大创新平台,推动再生医学与健康省实验室、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省实验室、新一代通信与网络创新研究院加快建设,新型地球物理综合科学考察船正式开工,冷泉生态系统大科学装置、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及大型水下智能无人系统启动预研。

二是有利于打造特色鲜明、竞争力强、高端集聚的现代产业布局。参考国际三大湾区和国内三大科创中心围绕大科学装置布局高精尖产业的经验,广州将在做大做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础上,围绕大科学装置布局优势产业,集聚关联企业,推动产业向高精尖方向发展。重点支持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生物经济和再生医学等产业发展,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世界级产业集群。

三是有利于形成创新要素自由流动、体制机制充满活力、国际国内深度融合的开放创新格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涉及“一国两制”、三个关税区、三种法律体系,共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有利于突破三地制度层面的制约和障碍,逐步实现穗港澳科技创新规则对接,促进穗港澳科技合作,推动创新要素自由流通、创新资源加快融合。

四是有利于打造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创新人才高地。随着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推进,粤港澳三地人财物流动的日益畅通,广州可以发挥“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针对港澳高校基础研究实力雄厚的特点,全力吸引港澳科技人才到广州创新创业,促使港澳先进科技成果在我市落地和产业化。

五是有利于营造更有张力、更有情怀、更加包容的创新生态。广州将在年内密集出台一批导向鲜明、精准好用、激励有效的政策“组合拳”;同时也将更加重视“软环境”塑造,共同营造大湾区“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创业氛围。

广深港金融资源形成互动强化大湾区“金融+创新”优势

主持人:实现大湾区内的协同创新是打造世界级科技创新中心的关键。大湾区内各城市的创新资源各具特色,如何基于城市间创新共生的诉求,实现协同发展?

李源:以大湾区内三个量级相近的超大城市——香港、广州和深圳为例,这三个城市对创新驱动发展既有共同诉求,又有不同的侧重点,为其实现协同创新发展提供了条件。

香港谋求提升创新竞争力,突破经济发展瓶颈。由于香港过早“去工业化”,经济发展主要集中在金融、贸易、地产等相关行业,高科技产业缺乏足够的成长空间。然而,香港拥有较为丰富的教育科研资源,可以利用这一优势加强与珠三角在科研创新教育方面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利益共享、协同创新。

广州是中国2000多年来唯一不衰的对外贸易城市,拥有丰富的教育科研资源及产业基础,不断探索创新转型之路。改革开放后,广州建立起以电气机械、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和家用电器等为代表的轻纺工业体系。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通过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在汽车、电子通信设备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上走在了全国前列,建立起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随着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到来,广州又开启了从工业经济迈向知识经济的转型之路,以生物医药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广州重点发展的产业。

深圳则在谋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从电子产品组装、服装加工生产起步,到今天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工智能、移动物联网、生物技术等,深圳从一个来料加工生产基地逐步转型为创新之都。近年来,由于发展空间受限,人才竞争激烈,高科技企业的成本增加。大湾区的整体规划建设将为深圳带来更广阔的空间。

总体来看,追求创新是香港、广州、深圳等城市的共同诉求,港澳在科技创新方面拥有较强的科研力量,能够较好弥补广州和深圳一流科研机构不足的问题;同时,广州和深圳所具备的产业优势也为港澳科研成果转化提供了合作空间。

主持人:《规划纲要》明确,要探索有利于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和区域融通的政策举措,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中心和国际化创新平台。在促进城市之间创新要素自由流动方面,各位专家有什么建议?

徐洪才:创新要素的自由流动首先是人才的自由流动,现在还谈不上。在跨境人才自由流动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在当前国内外竞争环境下,粤港澳地区科研机构要加强合作,打造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大湾区,必须营造融合共享的人才发展环境,从而吸引国际人才,补齐大湾区吸纳创新人才相对不足的短板。

李源:世界级科技创新中心既有主要靠市场机制驱动形成的(比如硅谷和波士顿128公路),也有靠政府主导的“规划建设”模式形成的(比如日本东京地区)。粤港澳大湾区有着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的独特环境,政府应在顶层设计和组织层面发挥更大作用。实施全面“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给新的经济形态充足的成长空间。

在资源要素共享方面,金融资源是粤港澳大湾区的一大优势,特别是香港拥有与国际金融服务紧密互动的规则体系和丰富经验。香港与广州、深圳的金融资源要形成互动,强化大湾区“金融+创新”的优势。

主持人: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资源流动、协同创新方面,广州有什么具体举措?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的科技合作,广州还可以从何处发力?

李江: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刚审议通过的《广州市进一步加快促进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大部分是相关内容,当中包括联动推进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共建粤港澳联合实验室,推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面向港澳有序开放,联合共设粤港澳大湾区(粤穗)开放基金,建设港澳台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允许港澳高校、科研机构牵头或独立申报广州市科技计划(专项、基金),协同推进市财政科研资金跨境使用机制,完善港澳人才保障机制等。

张强:广州与珠三角各市科技创新合作,不能停留在过去广州科技成果单向输出,然后在珠三角各地扩散、产业化生产这样的浅表模式上,也不能停留在简单的科技产业分工、错位发展层次上,而应围绕某些战略性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形成深度协作的全产业链。要充分发挥广州科技创新资源丰富、基础研发能力强和珠三角其他地区制造产业链齐全、创新需求巨大的优势,实行价值链分工、创新链分工与产业链协作,推动广州与珠三角科研院所、创新企业、创新平台、创新资本的紧密协作,探索创新要素共享共育、创新产业深度互融的合作模式,支撑大湾区产业整体转型升级。比如,广州在积极参与建设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而佛山也在谋划打造“一环创新圈”,部署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二者就存在创新战略协同及巨大的合作空间。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