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营商环境

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 听全文
  • 2019-03-13
  • 来源:广州日报
  • 分享到
  • -

南沙自贸区法院推出多项创新举措 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

2018年12月16日,南沙自贸区法院联合中山大学、北京大成(广州)律师事务所、香港麦家荣律师行、澳门法学协进会等单位,共同开展粤港澳大湾区民商事诉讼制度比较研究暨粤港澳三地模拟庭审活动。

2018年12月16日,南沙自贸区法院联合中山大学、北京大成(广州)律师事务所、香港麦家荣律师行、澳门法学协进会等单位,共同开展粤港澳大湾区民商事诉讼制度比较研究暨粤港澳三地模拟庭审活动。

举世瞩目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日前正式发布,其中明确提出“加强粤港澳司法交流与协作,推动建立共商、共建、共享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和保障,着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地理中心位置的广州南沙,责无旁贷地肩负着重要使命。

一流的大湾区建设需要一流的法治营商环境予以保障,营造优质的法治营商环境对南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广东自由贸易区南沙片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南沙自贸区法院)积极响应,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大力推进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在创新审判机制、打造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完善诉讼服务、加强司法交流协助等方面主动作为,连续推出多项创新举措促进粤港澳深度合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南沙自贸区法院院长吴翔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广东时,鲜明地向全世界宣示中国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南沙自贸区法院深刻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牢记使命担当,不断改革创新,立足本职,在服务保障自贸区、粤港澳大湾区和“一带一路”建设征程中勇当标兵,不断推动各项工作上水平、走前列。

创新涉港澳审判机制:出台全国首个属实申述规程

“本人确信所提交的案涉文件材料真实可信,不存在隐瞒事实、虚假陈述等行为。”这种港片中常见的庭审承诺,如今已在南沙自贸区法院涉港商事案件审判中普遍适用。2018年10月,南沙自贸区法院借鉴香港诉讼程序规则,出台全国首个《涉港商事案件属实申述规则适用规程》,规定涉港商事案件诉讼参与人应签署书面承诺书,向法庭确认提交文件和陈述内容属实,若违背属实申述承诺,法庭可依照相关法律规定给予制裁。

据南沙自贸区法院副院长李胜介绍,为服务南沙建设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南沙自贸区法院在坚持我国民事诉讼基本制度的基础上,先行先试,持续有计划地借鉴适用英美等法系中被国际社会普遍认可的诉讼规则,在出台《涉港商事案件属实申述规则适用规程》之前,该院已成功借鉴当事人主义送达、律师调查令等诉讼规则,全力提升自贸区审判国际公信力。

“南沙自贸区法院在公正、平等方面做得很不错,我相信内地的法治环境不断完善,香港企业将会更多地来内地投资。”参与了5宗案件审理后的香港籍人民陪审员赖亚力感慨道。

赖亚力是南沙自贸区法院首批港澳籍人民陪审员之一。时间回溯到2014年11月,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法院率先聘任5名港澳籍人士担任陪审员,赖亚力便是其中一名。截至目前,南沙自贸区法院港澳籍陪审员人数已增聘至9人,邀请港澳籍人民陪审员参与审理并主持调解涉“一带一路”沿线国出口贸易纠纷。为何选港澳籍居民担任人民陪审员?据南沙自贸区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一方面,港澳籍人民陪审员对港澳法律制度、风土人情有更多的了解,通过他们亲自的体验和直观的比较,可以其朴素的社会正义感和公平观来评价内地司法过程的正当性、公正性。通过港澳籍人士与内地法官的专业判断相结合,尤其在处理涉港澳案件中,能更好地实现司法公正,消除港澳同胞因制度理念和生活环境差异等因素造成对内地司法的距离感,也增加了裁判透明度。另一方面,通过港澳籍人民陪审员参审能够了解不同法系的先进经验和实践,为内地司法改革提供借鉴。

2018年6月,南沙自贸区法院结合新修订的《人民陪审员法》制定出台《港澳籍人民陪审员参加审判活动管理规定》。为深化粤港澳司法交流与合作,助推对外开放,南沙自贸区法院已经建立了一套富有特色的审判制度。

打造涉港澳商事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上线全国首个“商事多元调解平台APP”

今年1月1日起,南沙自贸区法院集中管辖天河、黄埔、番禺、南沙、增城五辖区内的一审涉外、涉港澳台民商事纠纷案件。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如何更加公正高效地审理涉外、涉港澳纠纷,成为南沙自贸区法院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在此背景下,南沙自贸区法院全力打造了“线下”调解与“线上”调解并行的“一站式”、智能化多元纠纷化解体系。该院先后与香港南沙联谊会、澳门南沙商会建立诉前信息共享、诉中联动调解和诉后执行协调等制度,搭建多元化解涉港澳民商事纠纷的立体平台。早在2016年9月,南沙自贸区法院便成立了南沙自贸区商事调解中心,首批聘任来自政府机构、事业单位、行业协会、社会团体组织的12家特邀调解组织,来自社会各个行业的专家学者、资深律师、企业家等45名特邀调解员(港澳籍特邀调解员7名),为化解自贸区内商事纠纷特别是涉港澳商事纠纷,提供国际化和专业化的服务。并创立了社区法官制度,联合律师、公安、司法沉入基层,构建诉前联调“大格局”。2017年12月,该院又成立了多元调解中心,特邀调解员队伍进一步扩展至75名,整合商事、知识产权、劳动争议、家事四类调解资源,构建起集约化调解平台。依托专业“调解资源库”,2018年,多元调解中心成功化解纠纷152起。

知名运动品牌彪马与某贸易公司商标权纠纷案的调解,在南沙自贸区法院展开。纠纷双方代理律师分别位于上海、云南,而特邀调解员则在广州主持调解。出人意料的是,这样高难度的跨地域调解,当天即告成功。其中起到关键性作用的,是南沙自贸区法院上线的全国首个“商事多元调解平台APP”。

据了解,“商事多元调解平台APP”是南沙自贸区法院深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的关键环节,于2017年11月上线。该APP系统可对多方远程调解自动采集固定图片、语音、视频等证据,调解结束后,申请人或被申请人可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当事人“足不出户”就能完成调解流程,不再受传统线下调解的空间限制。上线一年,已有155起纠纷通过“商事多元调解平台APP”化解。

完善涉港澳诉讼服务:打造全国特色的“多语接待岗示范窗口”

一站式、多功能、人性化……在南沙自贸区法院一千多平方米的诉讼服务大厅里,导诉咨询区、立案综合区、信息化自助区、便民服务区、信访疏导区、调解服务区、律师工作区和社会服务区等八个区域功能齐全,手机充电、无线网络、邮寄快递、银行取款、传真、打印机、书吧、自动售卖机、平板电脑等设施一应俱全。当事人只需轻触指尖,即可通过嵌入式平板电脑查询、检索各类纠纷的诉讼指南和诉讼文书样式。得益于优美、舒适、便捷的服务环境,一些市民群众上午办完事后,中午还在这里休息半天才离开。

2018年12月21日,南沙自贸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被评为“广东法院诉讼服务示范窗口”,是全省八家获此殊荣的法院之一。

为了主动适应自贸区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需求,南沙自贸区法院还积极拓展涉外、涉港澳诉讼服务。建设中英文网站,提供中英双语和繁简双体诉讼指引,在涉港澳案件中使用港人港企熟悉的语言文字进行庭审,试行繁、简体中文法律文书一并送达,诉讼服务大厅实行多语种导诉服务,实现多国语言无障碍接待,打造全国特色的“多语接待岗示范窗口”。此外,南沙自贸区法院还尝试制作简体和对应繁体中文版诉讼法律文书,并积极尝试涉港澳案件由港澳律师协助送达司法文书,有效提高涉港澳案件送达效率。

“在这里案子有多种渠道化解,服务贴心有温度。”代理多起涉外商事纠纷的林新华律师对南沙自贸区法院的诉讼服务点赞。

加强粤港澳司法交流:内地首次展现港澳庭审场景

“court!”随着香港法庭书记员一声宣布,香港模拟庭审正式开始。庭审中,原被告律师对证人进行交叉询问,帮助法庭逐步还原事实真相……2018年12月16日,粤港澳大湾区民商事诉讼制度比较研究暨粤港澳三地模拟庭审活动在广州举行,港澳庭审现场同时“搬”进内地,粤港澳三地法官、律师齐聚广州,共同还原了真实的三地庭审场景。

据了解,将内地和港澳三地的庭审以如此直观的形式进行比较研究,在国内尚属首次。南沙自贸区法院副院长李胜说,三地模拟庭审比较活动搭建了粤港澳大湾区司法沟通交流的桥梁,能够有效增强内地和港澳的法律理论实务界交流。

本次模拟庭审活动是南沙自贸区法院发扬首创精神,持续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司法交流,服务大局发展的一个缩影。为加强港澳与内地司法交流与合作,南沙自贸区法院还举办了“法院开放日港澳青年学生专场”活动,来自港澳地区的50多名青年学生参观了南沙自贸区法院执行指挥中心、诉讼服务中心、多元调解中心和法庭。其中一名港澳籍青年在参观完后感慨道:“我要做沟通内地与港澳法治文化嘅桥。”

近年来,南沙自贸区法院在全国范围内屡屡“吃螃蟹”、勇当自贸区司法改革“先行者”、争做粤港澳司法交流的“排头兵”,为构建自贸区法治化营商环境、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司法交流提供了实践样本和有益探索。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