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营商环境

战“疫”之下,“国际社区”广州样本这样炼成

  • 听全文
  • 2020-05-15
  • 来源:广州日报
  • 分享到
  • -

中外志愿者联手战“疫”守护家园

  广州是一座国际大都市,有不少国际化社区。从去年起,广州启动“国际社区”试点建设。疫情期间,在这些社区中,中外志愿者共同战“疫”,守护家园。连日来,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走访多个“国际社区”,从小区门口测量体温到将政府政策、健康指引等翻译成各种语言,这些外籍志愿者们发挥着他们在“国际社区”中的独特作用,不仅助力“国际社区”抗疫,也推动中外居民多元文化交融。

  番禺区洛浦街:居民配合外国志愿者防疫工作

  在番禺洛浦街的603名外国人中,其中267名都在丽江社区。春节期间,不少外国人都会选择全家留在中国过年,体验中国年味,没想到,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他们的原本安排,但他们也积极参与志愿者工作。疫情期间,就有新加入的10位外国志愿者。在有需要的时候,社区就会打电话给外国志愿者前来协助相关工作。

番禺区洛浦街丽江花园小区里,外国志愿者正为市民测量体温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番禺区洛浦街的丽江社区,几位外国人吸引了不少居民的注意。他们穿着黄绿色洛浦义工马甲,手持测温枪站在一个小区门口,熟练地为来往的社区居民测量体温和做登记。居民们似乎也对这个情景习以为常。

  来自毛里求斯的加尼(Ghani)和巴尔(Bal)住在丽江社区,从三月初便主动到社区外国人管理服务站报名,申请做志愿者服务。只要有空,他们都会到社区门口,做体温检测和登记工作。此外,他们还利用微信在群里给社区里的其他外国人普及防疫知识,按照社区下发的防疫指南告知洗手、消毒的方法,以及居家和外出注意事项。

  “由于社区内的很多外国人来自非英语母语国家,需要小语种国家的志愿者帮助进行宣传和翻译。比如非洲很多国家说法语,来自尼日利亚的外国志愿者会帮助外国人管理服务站进行法语沟通的工作。”工作人员说。

  来自毛里求斯的巴尔(Bal)已经在广州生活了半年,在这里进行贸易生意,会说一点中文。这个春节,他选择留在广州,主动报名参与防疫工作,还拉来了几位毛里求斯的朋友一起加入成为社区志愿者。巴尔通过中国的报纸和社交网站了解新冠肺炎疫情的最新信息和防疫知识。在社区,他和朋友们根据指引流程为社区居民测体温,做登记,并用微信群告知其他外国人不要轻易外出,普及交流疫情防控信息。他每次会做两三个小时或三四个小时的志愿者服务,具体时长取决于社区的需求。“我们能看到中国在用非常好的政策和很强的执行力,来降低感染率。这里的居民都很友善,很配合我们的志愿者工作。”

  同样来自毛里求斯的加尼(Ghani)告诉记者,由于疫情期间在家没什么事,当朋友巴尔(Bal)邀请他一起来为社区做志愿者工作时,他便欣然应允了。“我非常感激中国政府面对疫情做出的努力,很开心和中国人民一起见证目前疫情控制的成果。”加尼感慨。

  天河区猎德:组建多国籍多语种志愿者队伍

  猎德街誉城苑社区是天河区探索“国际社区”建设的试点窗口,这里有广粤天地等“国际社区”,被不少人称之为广州最“国际范”的住宅区。

  随着3月广州境外输入病例增多的压力逐渐增大,誉城苑社区启动招募外语翻译志愿者工作,通过社区“i志愿”平台,呼吁符合条件的广大爱心人士加入社区防疫工作中来。

  招募消息很快得到了很多不同国籍志愿者的积极响应,很多志愿者具备英语、韩语、日语等语言沟通能力。在华南理工大学读书的也门籍外国志愿者成龙(Helmy Mansour Naj)正是其中之一,他既会讲汉语又会说英语和阿拉伯语,协助社区“三人小组”开展上门健康关怀服务,积极参与政策宣传及翻译沟通等工作。做志愿者期间,很多陌生人都来向他表达感谢,“我们非常谢谢你。”但成龙只是淡淡地说:“疫情无情人有情,这是应该做的。我在中国已经12年了,还有很多人都在为了疫情工作,大家要继续努力,广州不会忘记所有的人,也不会忘记外国人贡献出自己的一份爱,这是我们共同的阵地!”

  外语志愿者除了协助社区“三人小组”上门开展关爱服务,还向外籍人士宣讲防疫防控知识,协助社区开展对外籍人士的体温检测、咽拭子采样、出具解除医学观察通知书等相关工作。他们在做好自身防护前提下,发挥专长、传递爱心,热情回答外籍人士的各种咨询。

  在翻译不足的情况下,猎德社区发动小区内来自亚洲、欧洲、非洲的外国友人投身社区服务,与社区工作人员及物业人员一起上门,做好外国籍住户的健康情况登记、疫情防控问卷填写及疫情防控宣传工作,成效良好。“有时摸查任务比较急,有些外国人看到我们人手不足,就主动到社区报到,问自己能提供什么帮助,有的外国志愿者陪着我们社区‘三人小组’忙到凌晨四点,真是太感谢他们了。”猎德社区居委会主任朱虹如是说。

  荔湾南源社区:志愿者参与防疫指引翻译

  在荔湾区南源街,荔港南湾小区聚集着不少外籍人士,这里临近市中心,又环绕着服装城、文具城等专业市场,吸引不少从事外贸的外籍商人居住在此。据统计,截至4月中旬,南源街居住的外国人超过400人。

  “要成为志愿者也不容易,首先要义务、自愿、热心社区事务,要在广州至少居住5年,还要考虑使用不同的语言、来自不同的国家,又要有代表性。”南源街外管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今年36岁的瓦利德(Waleed)来自也门,在广州从事箱包外贸生意,他笑言已把中国当成第二故乡。“这18年我在中国,所以可以说我一半是也门人,一半是中国人。”瓦利德用一口地道的中文介绍。

瓦利德(Waleed)

  2003年,瓦利德在高中毕业后,由于成绩优异,受到也门政府的资助前来中国留学,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当时,瓦利德亲历了非典疫情,“从那时开始我就看到了中国的厉害之处。”大学毕业后,瓦利德看好中国的发展,于是选择留下来。他表示,“从生活各个方面来看,我觉得没有比中国更安全、更安心的地方了。”

  今年2月底,瓦利德从埃及开罗搭乘航班飞到成都,再转机飞回广州。起飞前,他特意在微信朋友圈发了条动态,写道:“中国,我的第二家乡,我就要回来了,中国加油,武汉加油。”从入境到进社区、回到家里,严谨的防疫措施让瓦利德感到很安全和干净。“中国在防控经验上很有一手,我觉得各国要把中国当成榜样,去学习如何面对疫情。”

  而回到广州后,瓦利德很快就投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早在2017年,瓦利德在南源街外国人管理服务工作站登记成为一名志愿者,为社区做一些和外国人沟通和翻译的工作。疫情期间,他通过微信朋友圈和群聊等方式向街道的外国人宣传预防措施和翻译防疫指引。比如将指引翻译成阿拉伯语版本,发送给上百个来自也门的朋友。

泽克(Zeki)

  在南源街的志愿者墙上,贴着不少外籍志愿者的照片。2005年从印度来到广州的“洋女婿”莫熙(Mohit),疫情期间从印度向广州送来口罩,辗转通过香港将口罩运到广州,并将口罩送到派出所、外管站,还提供给左邻右里。埃塞俄比亚籍外国人泽克(Zeki)来广州已经12年,3月底回到广州结束医学健康服务管理后,也立即投入原本的志愿者工作。他告诉记者,自己从去年开始,成为南源街的外籍志愿者。“政府出台规定和指引,我们都会帮忙翻译,再告诉同胞。”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