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周千定:发力八大产业 优化现代工业体系

  • 听全文
  • 2020-12-14
  • 来源:广州日报
  • 分享到
  • -

  起跑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正在砥砺前行的广州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广州工控”)正是其中一个小小的缩影。这家由原广钢、万宝、万力3家老牌国企重组而成的“年轻”企业集团做到了1+1+1>3,在改革中顺势而为,以党建引领,助力广州优化现代工业体系。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这为激发国有企业活力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打造世界500强,“十四五”向千亿级工业航母迈进

  对此,广州工控党委书记、董事长周千定表示,目前正在调整“赛道”发力八大产业,明年营收有望实现1000亿元,“十四五”期间将达2000亿元,力争迈向世界500强。他坦言,当前正处于改革深水期,企业面临激发新活力的考题,未来将着力探索树立起工控的企业文化及核心价值观,并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引领“年轻”的工控在新的发展格局中,努力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

  广州工控是由原广钢、万宝、万力3家老牌国企重组而成的“年轻”企业集团,肩负着打造更多工业行业龙头、优化广州现代工业体系的使命。

  “作为工业投资集团的董事长,有一个问题时刻悬浮在脑海中,那就是未来广州的工业支柱是什么?”说起广州的工业现状,周千定认为,对标对表全国的先进地区,广州在创新上还有空间,在工业投资上可有大作为。“通过一年多的实践观察,按照广州的产业政策指引,我们决定调整‘赛道’,从八个产业发力培育广州更多的工业支柱、为优化广州现代工业体系作贡献。”

  那么“十四五”将如何干,广州工控正擘画出一幅全新的工业体系画卷。周千定介绍,钢铁、有色金属、家电、汽车零部件、压缩机、化工、轨道交通、智能装备八大产业“赛道”的发展逻辑是每一条“赛道”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产业之间相得益彰。比如,依托山河智能带动发展智能装备,12月1日,预计投资30亿元的南方碱业-山河智能华南智能装备产业园项目在黄埔区奠基,不仅将进一步推进南方碱业转型升级,还将加快带动广州工控上下游产业优化升级,壮大广州国资工程机械产业规模,将成为首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本土化高端装备制造基地,为打造广州工控千亿级工业龙头企业服务。

  对此,周千定透露:“明年有望营收实现1000亿元,未来五年达到2000亿元,力争成为世界500强企业。而广州工控凭什么实现该目标?除了以党建引领、调整‘赛道’外,还将‘以工业为核心的多元化产业运营+资本运营’比翼双飞,融合科技与资本的力量,推动工业创新。目前集团新增了科技创新中心、数字化中心、卓越运营中心三个职能部门,建设6大平台为八个产业事业部赋能,从而为‘十四五’打下坚实基础。”

  尝国企改革甜头,激发工控文化管理运营新活力

  说起广州的国企改革,对于先行先试的广州工控,周千定坦言,效益上尝到甜头,但在企业文化创新、探索混合所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等方面仍面临新考题。

  资源重新有效配置是广州工控最核心的改革经验,营收从去年的500多亿元上升到今年的800多亿元,利润亦大幅提升,这也印证了改革的成果。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当下,资源的有效配置叠加资本融合,广州工控实现了1+1+1>3,不仅如此,企业还在资本市场受到追捧从而令财务成本和管理费用大幅下降,提质增效明显。他透露:“在有效优化产业配置方面,做到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比如今年关闭部分海外企业和不在‘赛道’中且亏损的企业,再通过参股或控股一些属于‘八大赛道’的领域,做到优化不止步。”

  这一年来,“年轻”的工控到底与重组前的三家老国企相比有哪些变化呢?“我认为,资本为高端制造业插上成长运营的翅膀。”周千定认为,不变的是产业运营,变的是不再用产业运营的思维来指导资本运营,资本运营与产业紧密相结合才能助力工控发生质的改变,两者相得益彰相辅相成,调整资本市场布局来弥补广州现代工业体系中的空白领域。

  回首这一年,已经尝到混改甜头的广州工控——其控股的山河智能市值上升至近90亿元,国资赋能效果显著。“今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的元年,混改不只是追求资本或者单纯为了产业,也不是一卖了之。未来,广州工控将深刻领会国家、省、市三级国资委部署的混改初衷,并在贯彻落实混改中,探索党建先行,摸索出一条规划与效力并行的路子。”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对于刚刚成立一周年的工控来说,一道道新的考题浮现在面前,而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成为企业发展的定海神针。周千定坦言,原来的三家传统国企中仍存在部分员工跟不上新时代发展步伐的问题,这是企业发展路途中的压力所在,也是对企业文化创新的考验。“我常常思考,国企改革需要传承什么、改掉什么,经过一年的摸索我认为,改革后的国企需要培育新的企业文化和树立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才能在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中保持战略定力,完成肩负的使命。”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