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服务 > 最新服务 > 公用事业

广州召开中心城区自来水价格改革听证会 两套方案供听证

  • 听全文
  • 2024-05-10
  • 来源:广州日报
  • 分享到
  • -

自来水均价3.4元/立方米(含税)你怎么看

  广州市中心城区自来水价格改革方案听证会于5月9日下午在广州举行。听证会提出两套自来水价格调整方案供听证,两个方案的平均供水价格都是3.4元/立方米(含税),主要是居民和非居民对供水价格上涨的分担程度有所不同。

  听证会参加人共有17名,其中9位支持方案一,7位支持方案二,1位赞成水价改革,但认为方案一方案二幅度均较大,还要进一步修改。

  两大方案

  今年4月3日,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了《广州市中心城区自来水价格改革方案(听证版)》(简称《方案》),调整市自来水公司在广州中心城区供水服务区域内(包括越秀区、荔湾区、天河区、海珠区、黄埔区、白云区、大学城区域等)供应的自来水价格。《方案》提出两套具体调价方案供听证。

  方案一

  居民生活用水保本微利、其他用水合理盈利。

  居民生活用水三个阶梯水价分别为2.60元/立方米、3.90元/立方米、7.80元/立方米;居民合表水价2.86元/立方米,非居民生活用水价格4.56元/立方米,特种用水价格25元/立方米。

  方案二

  居民生活用水第一阶梯水价按成本定价、其他用水合理盈利。

  居民生活用水三个阶梯水价分别为2.46元/立方米、3.69元/立方米、7.38元/立方米;居民合表水价为2.71元/立方米;非居民生活用水价格调整为4.81元/立方米,特种用水价格调整为25元/立方米。

  两个方案对水费支出有什么影响

  对居民生活用水户影响上,据测算,方案一的第一阶梯居民用户(占比80%以上)、第二阶梯居民用户(占比10%左右)人均水费分别增支约3.2元/月、6.4元/月,方案二的第一阶梯、第二阶梯居民人均水费分别增支约2.5元/月、5.4元/月。对于第三阶梯居民用户(占比小于10%),两个方案对该类用户的水费影响较大,人均月水费增支约20元,有助于强化用户节约用水意识。

  对工业用户的影响上,2023年我市中心城区工业用户平均每户用水量约839立方米/月。上述2套方案价格影响工业用户水费支出分别增加923元/月、1132元/月。

  对商业用户的影响上,2023年广州市中心城区商业用户平均每户用水量约204立方米/月。上述2套方案价格影响商业用户水费支出分别增加225元/月、276元/月。其中,预计餐饮业水费支出分别增加126元/月、154元/月,理发及美容服务业水费支出分别增加28元/月、35元/月。

  拉大阶梯价格的级差

  同时,《方案》还提出了完善居民生活用水阶梯价格制度的措施。

  第一,拉大价格级差。居民生活用水第一阶梯、第二阶梯、第三阶梯水价的级差从1:1.5:2调整为1:1.5:3。

  第二,调整水量基数。人口数4人或以下的居民家庭用水户第一、第二、第三阶梯水量从每户每月26立方米及以下、26-34(含)立方米、34立方米以上调整为21立方米及以下、21至27(含)立方米,27立方米以上部分。

  第三,完善一户多人口政策。如用水人口超过4人的,每增加一人,各级阶梯水量基数上限的增量,从6立方米/月调整为5立方米/月。

  第四,增设合表水价。目前,对于未实行“一户一表,抄表到户”的居民用户、执行居民生活用水价格的非居民用户用水执行居民第一阶梯水价。为体现公平原则,对上述用户执行合表水价,按居民生活用水加权均价执行,即按第一阶梯水价的110%执行。

  第五,明确住宅公共用水分摊水量价格标准。为积极推动住宅项目配建户外供水设施维护工作,明确住宅公共用水分摊水量价格标准。住宅消防等公共用水量按户分摊至全体业主,分摊的水量不计入业主阶梯水量,执行居民生活用水第一阶梯价格。

  对困难群众等维持原价

  在非居民用水(含特种用水)方面,《方案》提出,全面推行非居民用水(含特种用水,下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非居民用户的单位用水量超出用水定额(通用值)的,对超出定额用水的部分实施累进加价。超定额用水幅度在用水定额20%以内的部分,按分类用户标准水价1倍加价收费;超定额用水幅度在用水定额20%至40%(含)的部分,按分类用户标准水价2倍加价收费;超定额用水幅度在用水定额40%以上的部分,按分类用户标准水价3倍加价收费。

  值得关注的是,《方案》注重保障民生,对困难群众、烈士遗属及优抚对象,维持原自来水价格标准不变。具体为:每人每月用水量在7立方米以下(含7立方米)的用水按0.7元/立方米计收,超出部分按1.98元/立方米计收。

  对学校、福利机构、社工服务站、商业商务办公等存量用房改造为租赁住房项目、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驻社区的家政企业等执行居民生活用水价格的非居民用户,实施合表水价。

  专家:价格改革有助于节水城市建设

  目前广州供水保障和水质情况如何?本次价格改革将有何影响?近日,广东省城镇供水协会秘书长董玉莲、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陈伟雄接受记者采访。

  董玉莲介绍,近年来,广州着力构建东江、北江、西江、流溪河等三江四源共济的水源格局,同时也开展了大规模的老旧管网改造,使城市供水安全韧性得到较大提升。在水质保障方面,广州市对水厂工艺做了升级改造,采用生物预处理、臭氧-活性炭、超滤膜等先进工艺,出厂水质优于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22),为确保用户终端水质,建立了从水源到终端全流程水质管控体系,创新性实行完善的水质公示机制,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陈伟雄认为,本次改革非常契合国家《节约用水条例》,利用价格杠杆机制约束节水,对多用、超用、滥用水实行差别化高用水价格,对广州建设节水型城市有重要意义。少用水就意味着少产生污水,有利于保护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高质量的供水品质和服务需要供水企业更多的投入和成本,包括优质水源、先进制水工艺、安全稳定的管网运行和供水调度、水质提升等。因此,适当小幅提升用水价格,也让企业在规定的回报率内提升水质和用水服务。

  居民:可接受价格上调 希望幅度小点

  用水用户怎么看待本次自来水价格改革?记者采访了几位居民。天河区的梁爷爷今年76岁,他住在女儿家里照顾两个外孙。梁爷爷很有节水意识,平时用洗衣水冲厕所,洗菜水浇花,也经常教导外孙们用完水要立即关上水龙头。梁爷爷家每月用水20立方米,水费40元(不含污水处理费)左右。若按照方案一,梁爷爷家用水支出每月将增加约12元;若按照方案二,梁爷爷家用水支出每月将增加近10元。“这个涨幅可以接受,希望涨幅小一点。不过最好不要涨价。”梁爷爷说。

  马女士家里4口人,有两个小朋友,一个上幼儿园、一个上小学,家里需要洗的衣物很多。马女士家平时正常用水,并没有刻意节水,每个月用水量在28立方米到33平方米不等。“我平时在手机上缴费,水费在我家生活支出的占比很小,所以对水价不敏感,没有十分留意。”马女士说。她可以接受自来水价格有一定幅度上调,但同时也希望可以提供更好的水质和用水服务。

  吴先生在越秀区经营一家糖水店,平均每个月的水费为500多元(含污水处理费)。按照方案,吴先生每个月将增加100多元水费支出。“糖水店的成本主要是原材料、人工等,水费占很小一部分。自来水价格改革后,对我们整体影响不大,糖水价格在短期内不会上涨。”吴先生说。

  热点问答

  ● 广州现有自来水价格机制为什么要改革?

  答: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广州现行自来水价格自2012年实施至今,与近年来国家提出的健全绿色发展价格机制、推进城镇供水价格改革等要求存在差距。加上宏观经济增长、供水建设投入、水资源费征收标准调整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城市供水成本已发生较大变化。

  其中,原水成本方面,广东水资源费征收标准自2016年起从0.12元/立方米调整为0.2元/立方米;厂站网建设方面,建设投产北部水厂一期及配套工程、推进71条城中村供水改造、完成10.95万户老旧小区二次供水设施和3123公里老旧管网改造以及智慧供水改造工程等近十年累计投入约150亿元。

  为实施集约节约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激励提升供水质量、推动供水行业高质量发展,根据国家和省水价改革工作部署,进一步完善有利于节约用水的自来水价格机制,研究提出广州自来水价格改革方案。

  ● 为什么要调整居民生活用水阶梯价格级差和阶梯用水量基数

  答:现行水价自2012年实施至今,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水费支出占居民可支配收入比例由0.51%下降至0.25%,节水约束作用逐渐减弱,城镇居民生活用水量呈现上升趋势。2020年我市城镇居民生活用水量177升/人·日,2022年已上涨为225升/人·日,远高于同期其他一线城市水平(北京145升/人·日、上海160升/人·日、深圳131升/人·日)。为了有效发挥价格杠杆的约束作用,促进居民节约用水,调整居民生活用水阶梯用水量基数和价格级差。

  统计表明,广州80%用户月均用水量低于21立方米,90%用户月均用水量低于27立方米。为满足广州居民现阶段合理用水需求,确定居民第一级、第二级阶梯水量基数为21立方米/户·月、27立方米/户·月。并根据《城镇供水价格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将居民生活用水阶梯水价级差按1:1.5:3的比例确定。

  ● 改革以后,自来水供给能力和服务质量将有哪些提升

  答:广州将立足《广州市水务发展“十四五”规划》,推进西江中途泵站等原水工程,北部水厂二期、南洲水厂及穗云水厂扩容工程,进一步优化水资源配置,提升供水系统产能;新建南线、北线、临江大道等供水干线,加快老旧管网改造升级,提升水量水质供给保障能力;推进新增10万户老旧小区共用用水设施改造,对改造后移交供水企业的配建户外供水设施实施维护管理,实施供水网格化服务,打通供水服务“最后一公里”;继续推进农村、城中村供水改造,助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持续提升客户服务便捷度,优化用水业务网上办理流程,提升市民用水幸福感。

  ■ 听证会现场

  普通居民消费者 大多数选方案二

  现场,普通居民消费者均表示支持本次调价方案,水费已经10多年没涨价,可以接受每个月涨几元,但同时希望自来水公司可以进一步提升水质。在具体调价方案选择方面,大部分居民消费者代表支持方案二。

  “我住在白云区石井街的城中村,以前水管老旧、水压过低。2019年,我们村完成供水管网改造工作,村民不用出一分钱,现在水管焕然一新,水压大、水量足,也避免了二次供水污染。”普通居民消费者代表张惠健表示。他支持本次调价,选择方案二,因为对于普通居民而言涨幅会更小一点。

  但也有普通居民选择支持方案一。普通居民消费者张继扬表示,方案一每个月水费增加25元左右。但可以帮助招商引资,吸引更多商户到村里。

  同时,也有居民消费者提出,广州炎热潮湿天气时间长,居民喜欢冲凉和洗晒,要充分考虑到广州居民的用水习惯,建议阶梯水量基数维持不变,并提供更优质的供水服务。

  非居民消费者参加人则多数倾向于选择方案一,方案一对企业而言影响更小。黄志辉是一位餐馆的经营者,水电气作为经营的重要支出,每个月的水费为700~800元。“水价不要涨幅太大了,不要给企业增加太多负担。”黄志辉表示。

  听证会现场,广州市人大代表余纳认为,水价改革有利于进一步发挥价格机制的引导作用和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在做好低收入家庭等民生兜底的前提下,方案一体现了公平分担原则,更有利于优化营商环境。

  广东工业大学教授赵志伟认为,改革不是一成不变,要充分发挥价格的调节作用,提升居民节水意识。例如,对用水量较大的非居民实行超定额累进加价,加价的部分可以用来奖励节水企业。对供水企业而言,要进一步推进老旧供水管网更新改造、二次供水设施改造,进一步提升供水服务质量,提升百姓和企业的获得感。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