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读
听全文
基本信息
  • 统一编号: GZ0320170138
  • 文  号: 穗质监规字〔2017〕2号
  • 实施日期: 2017年12月01日
  • 失效日期: 2022年11月30日
  • 发布机关: 广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 文件状态:

广州市质监局关于印发广州市公共服务类地方标准管理办法的通知

  • 分享到
  • -

穗质监规字20172

广州市质监局关于印发广州市公共服务类地方标准管理办法的通知

 

广州市质监系统各单位,各有关单位:

《广州市公共服务类地方标准管理办法》已通过市政府法制办审查,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向市质监局反映。

广州市质监局

2017年11月22

(联系人:张鸿、洪霞,联系电话:83228115、83228233)

 

广州市公共服务类地方标准管理办法

 

第一章   

 

第一条 为适应广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需要,规范广州市公共服务类地方标准的制定和管理,依照《地方标准管理办法》、《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13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推进广东先进标准体系建设的意见》(粤府〔2016〕127号)等文件和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公共服务,指基于社会共识而使用公共资源或由公共资源资助、满足社会(或公民个体)生存与发展需求的、均等供给的服务行为。

本办法所称广州市公共服务类地方标准,指用于提高我市公共服务供给水平、质量以及供给能力,培育和规范各类公共服务提供主体,满足公众的有效需求,经相关部门协商一致,并由标准化主管部门发布或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发布的规范性文件。

第三条 现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广东省地方标准不能满足本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时,可制定不低于以上标准要求的广州市公共服务类地方标准,在广州市相关公共服务行业和领域推荐使用,规范相关行业有序发展。广州市公共服务类地方标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领域:

(一)政府管理和政务服务;

(二)公共基础教育;

(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四)基本社会服务;

(五)基本医疗卫生、人口和计划生育;

(六)公共基础设施管理与服务;

(七)公共文化体育;

(八)公共交通;

(九)司法行政与服务;

(十)公共安全、消防应急;

(十一)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

(十二)农业和农村公共服务;

(十三)公共气象服务;

(十四)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

(十五)社会组织管理;

(十六)社会公益科技服务;

(十七)其他公共服务领域。

第四条 广州市各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地方标准项目的提出,组织起草单位开展项目的申报、起草、征求意见、送审、报批,并在标准发布后组织宣贯、实施和监督。广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以下简称市质监局)负责组织广州市公共服务类地方标准的立项、审定、编号、发布,并配合开展标准的宣贯实施。

第五条 广州市公共服务类地方标准应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和强制性标准的规定,符合产业政策的要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广东省地方标准协调一致。

第六条 广州市公共服务类地方标准的制定程序包括:项目申报、立项、起草、征求意见、审定、发布。

 

第二章 立项与起草

 

第七条 广州市有关管理部门、企业、行业协会、科研机构、标准化专业学术团体等可根据本办法的要求,申报广州市公共服务类地方标准项目,承担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相关项目内容所涉及的主要行政主管部门应作为提出部门,对申报单位申报的项目,出具广州市公共服务类地方标准制修订立项建议。

第八条 申报广州市公共服务类地方标准应填写《广州市公共服务类地方标准制定(修订)计划项目申报表》(见附件1),并提交有关项目的目的、意义、适用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等材料。

第九条 广州市公共服务类地方标准采取随时申报项目、定期下达计划的方式,每年申报时间截止到当年的6月30日,重大和亟需的项目不受上述申报时间限制。申报单位对拟制定的广州市公共服务类地方标准项目,应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广东省地方标准和广州市公共服务类地方标准等范围内进行查新。

第十条 市质监局对申报项目进行初审,项目经初审后组织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论证,对通过论证拟立项的项目在市质监局门户网站上公布,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时间不少于15日,经收集意见综合分析后,确定立项项目和承担项目制修订的起草单位。

第十一条 起草单位应在充分调研、综合分析或试验验证的基础上编写广州市公共服务类地方标准征求意见稿和编制说明,并广泛征求和采纳相关管理部门、企业、行业协会、科研机构、标准化专业学术团体和专家及用户的意见,形成广州市公共服务类地方标准的送审稿,向市质监局以书面形式提出技术审定的申请(附件2)。

第十二条 起草单位应认真撰写编制说明,并作为广州市公共服务类地方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编制说明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项目的目的和意义;

(二)工作情况介绍;

(三)项目涉及技术在广州市的基本情况;

(四)广州市公共服务类地方标准起草过程中的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的确定论据(包括试验、统计数据);

(五)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广东省地方标准及广州市公共服务类地方标准的关系;

(六)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结果和依据;

(七)贯彻广州市公共服务类地方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

(八)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第十三条 广州市公共服务类地方标准项目从立项至形成送审稿时间原则不超过2年,广州市公共服务类地方标准起草过程中如主要技术内容需调整或终止项目时,项目主要起草单位应及时提出书面申请,说明理由,报提出部门和市质监局批准,方可实施。

 

第三章 审定与发布

 

第十四条 市质监局应在收到起草单位召开技术审定的申请后1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提交审定的答复。对符合条件的项目,市质监局会同提出部门组织专家对广州市公共服务类地方标准进行审定。

第十五条 广州市公共服务类地方标准的审定应采用专家会审形式,专家应具有代表性,且不少于5人。主要审查以下内容:

(一)广州市公共服务类地方标准制定程序;

(二)广州市公共服务类地方标准的送审稿;

(三)广州市公共服务类地方标准的编制说明;

(四)征求意见及意见处理情况;

(五)广州市公共服务类地方标准制定过程中的其他相关资料。

第十六条 通过审定后,起草单位根据专家审定意见进行修改,形成广州市公共服务类地方标准报批稿,经提出部门同意后,报市质监局审核。起草单位提出报批应提交以下材料:

(一)广州市公共服务类地方标准报批签署表(见附件3);

(二)广州市公共服务类地方标准报批稿(文本及电子文档);

(三)广州市公共服务类地方标准编制说明;

(四)广州市公共服务类地方标准征求意见稿;

(五)意见汇总处理表(见附件4);

(六)广州市公共服务类地方标准送审稿;

(七)广州市公共服务类地方标准审查意见及名单(见附件5);

(八)其他起草过程中的有关技术文件。

第十七条 市质监局对广州市公共服务类地方标准报批稿的格式及报批材料的完整性进行审查,审查通过后统一编号,并由市质监局统一发布或会同提出部门联合发布。

第十八条 审定未通过的广州市公共服务类地方标准应按照评审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并重新组织专家评审,如项目存在严重技术问题、项目内容明显不适应行业需要、项目与国家相关标准冲突明显等情况,市质监局可根据专家意见确定对项目进行调整或终止。

 

第四章 其他

 

第十九条 广州市公共服务类地方标准的编写应符合GB/T 1《标准化工作导则》系列标准的要求,行业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二十条 市质监局应在广州市公共服务类地方标准发布后的10个工作日内,在市质监局门户网站上公开标准题录信息,并对社会和公众提出的标准文本查阅申请,免费提供服务。

第二十一条 广州市公共服务类地方标准发布后,按照省级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进行备案。

第二十二条 广州市公共服务类地方标准所涉及的法律法规、相关标准发生变化,或者相关国家政策发生重大调整,或者社会需求发生变化或者标准实施发现问题的,应进行复审。复审可由原起草单位经提出部门同意后提出,也可由提出部门或市质监部门直接提出,复审结论为下列三种情况之一:继续有效、修订、废止。

复审程序参照第二章和第三章要求执行。

 

五章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自2017年12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五年,有关法律政策依据变化或有效期届满,根据实施情况依法评估修订。

 

 

公开方式:主动公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策解读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