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涌治理纳入政绩考核 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完成任务将被问责
广州治水进入攻坚阶段,昨日下午召开的市府常务会议对广州市水环境治理及广佛跨界河涌综合整治工作情况进行了审议,将于近期向社会公布51条河涌的“河长”,并在亚运后再次成立“治水办”,由各级党政领导“一把手”亲自抓河涌整治。市水务局副书记彭大杰在发布会上表示,广佛跨界16条河涌的111项整治工作今年上半年要全面开工,赶上去年落下的进度,到2015年底总体的进度要完成60%,有信心能达到南粤水更清行动计划制定的整治目标。
治水落实责任终身追究
根据省《南粤水更清行动计划(2013-2020年)》,广州制定了《广州市水更清建设方案》,从2014年开始,对包括广佛跨界16条河涌在内的全市51条河涌进行治理。方案要求,到2016年,广佛跨界16条河涌要基本消除劣V类;到2020年,这16条河涌要全面稳定达到水功能区水质目标。
彭大杰透露,将加强对河涌治理的科学性、合理性的论证,充分汲取国内外治水先进经验和广州治水工作的经验教训,以水质达标为目标,以流域为体系,以河涌为单位,以截污为重点,逐条整治,力争整治一条,见效一条。同时,在治理过程中,要全力保障工程质量和效益,强化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落实设计、施工单位诚信管理和责任终身追究制度,出现问题,一查到底,绝不姑息。他表示,有信心能达到南粤水更清行动计划制定的整治目标。
不过,他同时也承认,目前16条跨界河涌的整治工作进度滞后半年左右,“主要原因是由于受到去年融资政策的影响,融资难;还有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用地也比较困难。今年我们下决心推进这项工作,也已经具备了条件。”他表示,进度要迎头赶上,今年要补上2014年滞后的工程进度,广佛跨界16条河涌的111项整治工作今年上半年要全面开工,到2015年底总体的进度要完成60%。
彭大杰介绍,目前水投集团已经有了新的平台,融资障碍已经解决,将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解决治水资金问题。
亚运之后再设“治水办”
关于用地问题,彭大杰透露:“今天已经成立了陈建华市长为主召集人的联席会议制度,各区主要领导也会亲自抓,国土规划部门也会积极推进这项工作。”根据昨日市府常务会的决定,近期将向社会公布51条河涌的“河长”,并将河涌治理的主要目标、工作任务纳入“河长”政绩考核。同时,广州将实行市污水治理联席会议制度,陈建华市长亲自任召集人,周亚伟副市长作为副召集人,成立“治水办”,设在市水务局,实行“一周一报、一月一协调”制度。各区也要参照市的做法成立相关机构,各地党政领导“一把手”要亲自抓、亲自管。这也是广州继亚运治水之后,再次成立市级的“治水办”。
实际上,2013年省里就要求各地在重点流域治理中推行“河长制”,广州市也表示即将推行该项制度。2014年6月的生态水城建设动员大会上,更明确提出,广州新一轮治水方案中要建立市、区(县级市)、镇(街)、村四级“河长制”,由各级党政一把手担任“河长”。当时相关单位签订了2014年至2016年生态水城建设任务书,称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完成任务,相关负责人作为“河长”将被问责。
彭大杰表示,即将向社会公布51条河涌的河长,主要是为了明确职责、工程任务和目标,至于说考核细则目前还在制定的过程中。
市水务局排水处处长冯明谦解释,“河长制”是一个比较有效的办法,首先是守土有责,比如说石井河这一段,你在这个地方,你就是这个地方的河长,现在是四级河长制——村、镇街、区、市,所以公布不公布其实大家都是清楚的。比如说你是这个地方的村长,这条河涌在你这个地方,你就是河长。如果河涌有交叉的话,像流溪河,那么就是市领导当河长。
广州治水进入攻坚阶段,昨日下午召开的市府常务会议对广州市水环境治理及广佛跨界河涌综合整治工作情况进行了审议,将于近期向社会公布51条河涌的“河长”,并在亚运后再次成立“治水办”,由各级党政领导“一把手”亲自抓河涌整治。市水务局副书记彭大杰在发布会上表示,广佛跨界16条河涌的111项整治工作今年上半年要全面开工,赶上去年落下的进度,到2015年底总体的进度要完成60%,有信心能达到南粤水更清行动计划制定的整治目标。
治水落实责任终身追究
根据省《南粤水更清行动计划(2013-2020年)》,广州制定了《广州市水更清建设方案》,从2014年开始,对包括广佛跨界16条河涌在内的全市51条河涌进行治理。方案要求,到2016年,广佛跨界16条河涌要基本消除劣V类;到2020年,这16条河涌要全面稳定达到水功能区水质目标。
彭大杰透露,将加强对河涌治理的科学性、合理性的论证,充分汲取国内外治水先进经验和广州治水工作的经验教训,以水质达标为目标,以流域为体系,以河涌为单位,以截污为重点,逐条整治,力争整治一条,见效一条。同时,在治理过程中,要全力保障工程质量和效益,强化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落实设计、施工单位诚信管理和责任终身追究制度,出现问题,一查到底,绝不姑息。他表示,有信心能达到南粤水更清行动计划制定的整治目标。
不过,他同时也承认,目前16条跨界河涌的整治工作进度滞后半年左右,“主要原因是由于受到去年融资政策的影响,融资难;还有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用地也比较困难。今年我们下决心推进这项工作,也已经具备了条件。”他表示,进度要迎头赶上,今年要补上2014年滞后的工程进度,广佛跨界16条河涌的111项整治工作今年上半年要全面开工,到2015年底总体的进度要完成60%。
彭大杰介绍,目前水投集团已经有了新的平台,融资障碍已经解决,将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解决治水资金问题。
亚运之后再设“治水办”
关于用地问题,彭大杰透露:“今天已经成立了陈建华市长为主召集人的联席会议制度,各区主要领导也会亲自抓,国土规划部门也会积极推进这项工作。”根据昨日市府常务会的决定,近期将向社会公布51条河涌的“河长”,并将河涌治理的主要目标、工作任务纳入“河长”政绩考核。同时,广州将实行市污水治理联席会议制度,陈建华市长亲自任召集人,周亚伟副市长作为副召集人,成立“治水办”,设在市水务局,实行“一周一报、一月一协调”制度。各区也要参照市的做法成立相关机构,各地党政领导“一把手”要亲自抓、亲自管。这也是广州继亚运治水之后,再次成立市级的“治水办”。
实际上,2013年省里就要求各地在重点流域治理中推行“河长制”,广州市也表示即将推行该项制度。2014年6月的生态水城建设动员大会上,更明确提出,广州新一轮治水方案中要建立市、区(县级市)、镇(街)、村四级“河长制”,由各级党政一把手担任“河长”。当时相关单位签订了2014年至2016年生态水城建设任务书,称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完成任务,相关负责人作为“河长”将被问责。
彭大杰表示,即将向社会公布51条河涌的河长,主要是为了明确职责、工程任务和目标,至于说考核细则目前还在制定的过程中。
市水务局排水处处长冯明谦解释,“河长制”是一个比较有效的办法,首先是守土有责,比如说石井河这一段,你在这个地方,你就是这个地方的河长,现在是四级河长制——村、镇街、区、市,所以公布不公布其实大家都是清楚的。比如说你是这个地方的村长,这条河涌在你这个地方,你就是河长。如果河涌有交叉的话,像流溪河,那么就是市领导当河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