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大道快捷化首期改造将同步建公交专用道 并增设公交快线
酝酿多时的广州大道快捷化改造方案终于尘埃落定,昨日召开的市府常务会议在研究了公咨委的相关报告后审议决定,实施广州大道快捷化改造系统工程(首期),在改造中同步建设公交专用道。这意味着BRT方案被弃用,也是重大城建项目公咨委成立后否决的第一个方案。
研究认为,广州大道取消红绿灯后,建设BRT已无必要。市建委负责人表示,广州大道快捷化改造后,公交专用道的效果能接近BRT。至于其他路段是否会再建设BRT,还要再进行研究并广泛征求公众意见。
1问:弃用BRT因价钱太贵?
建委:快速化不以价格论输赢
今年8月16日,广州市重大城建项目公咨委召开了关于广州大道快捷化改造初步方案和BRT网络拓展方案的研讨会,对广州大道快捷化改造有19人赞成1人存疑;但对于同期上马BRT项目,仅3人赞成17人保留意见。公咨委据此撰写了专题报告提交广州市政府。
2日,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报告后决定,广州大道快捷化工程首期最终弃用BRT,改为在快捷化改造过程中建设公交专用道。
今年年初,广州市审计局公布了中山大道快捷公交(BRT)试验线工程项目和大中修工程项目建设及运营绩效情况审计结果。审计报告显示,广州中山大道BRT造价高达8000万元,相当于普通公交专用道的87倍,但两者的车辆平均速度却相差不大,审计部门建议适当扩建公交专用道,今后如再规划建设BRT公交专用道,在新建道路时就予以考虑。
市建委副主任范瑞威在昨日的发布会上没有直接承认弃用BRT是因为造价太高,他表示,广州大道快捷化过程中弃用BRT不是以价格论输赢。
2问:公交专用道效果会怎样?
广州大道改造后效果接近BRT
在昨晚的发布会上,有网友表示,目前广州大道部分路段其实已经有了早晚高峰公交专用道,但社会车辆部分时段占用专用道,公交车无法提速,今后公交专用道效果如何呢?
范瑞威直言,虽然中山大道已经实施了BRT改造,但中山大道并没有完全快速化,“之所以敲定公交专用道的方式,是因为广州大道比中山大道BRT有快捷化优势,公交专用道实际通行效率要比中山大道好,再加上合理设置,港湾式停车,快慢线安排,效果与BRT接近。”范瑞威表示,此次广州大道快捷化改造,对专用道提供了更多便利条件,沿线基本取消红绿灯,快速通行,与原来的专用道相比更加便捷,同时提出快慢线的初步设想。
范瑞威介绍,在改造后的公交运营上,除原有的常规线路外,还将根据客流量需求,新增设用于快速交通出行的公交快线。公交站点设置主要考虑客流量大且集中、方便换乘等因素。公交快线配置的车辆考虑通过不同颜色便于市民识别。
此外,研究认为,广州大道取消红绿灯后,建设BRT已无必要。
3问:将来还建不建BRT?
还需要征求意见研究论证
中山大道BRT建成后,曾有消息称广州还有多个建设BRT的备选方案,包括中山大道BRT东延线、广州大道、广园路、白云大道、环市路、西湾路等8条线路。那么,此次改造弃用BRT,是否意味着BRT在广州面临“夭折”呢?
范瑞威表示,接下来BRT的选线和研究,已经明确由交委牵头做深化,怎么做要征求意见,现在没有对其他线网做安排,还在研究论证阶段。范瑞威还表示,目前广州大道改造只是一期工程,至于日后是否考虑BRT,还要看快捷化的实际通行效果以及二期的具体情况。“我觉得公咨委说得比较中肯,如果不行,再研究其他的快捷方式。广州大道除了首期,还要连通北、南,到时还要研究。”
首期改造情况
造价28.8亿工期30个月
广州大道快捷化改造系统工程(首期)是天河北路到洛溪大桥段,全线长9.15公里。
工程造价——工程内容包括路基、路面、桥梁、隧道、排水、照明、环保设施、交通设施等。工程估算总造价约 28.8亿元,其中三分之一用于拆迁和管线迁移,另外三分之二是建设费用。
计划工期——整个广州大道快捷化改造中,广州大桥拓宽工程已率先开工,其他各节点的改造均计划2015年开工。除洛溪大桥扩宽计划工期30个月外,其他工程工期均为20个月。
目前进行的只是一期工程,未来广州大道快捷化要继续向洛溪大桥以南延伸至广州南站,向天河立交以北延伸至新白云机场,打通一条贯穿广州中心城区、连接广州两大陆空交通枢纽中心的免费市政路。
改造施工将
尽量少扰民
广州大桥改造已开始,广州大道改造在即,会否再发生中山大道改造期间的长期“肠堵塞”?
市交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山大道改造时确实对交通造成影响。“我们已经跟建委进行协商,正在做交通疏导方案,包括公交线路绕行,改善微循环,以及制定交通疏导应急预案等,尽量少扰民。”
酝酿多时的广州大道快捷化改造方案终于尘埃落定,昨日召开的市府常务会议在研究了公咨委的相关报告后审议决定,实施广州大道快捷化改造系统工程(首期),在改造中同步建设公交专用道。这意味着BRT方案被弃用,也是重大城建项目公咨委成立后否决的第一个方案。
研究认为,广州大道取消红绿灯后,建设BRT已无必要。市建委负责人表示,广州大道快捷化改造后,公交专用道的效果能接近BRT。至于其他路段是否会再建设BRT,还要再进行研究并广泛征求公众意见。
1问:弃用BRT因价钱太贵?
建委:快速化不以价格论输赢
今年8月16日,广州市重大城建项目公咨委召开了关于广州大道快捷化改造初步方案和BRT网络拓展方案的研讨会,对广州大道快捷化改造有19人赞成1人存疑;但对于同期上马BRT项目,仅3人赞成17人保留意见。公咨委据此撰写了专题报告提交广州市政府。
2日,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报告后决定,广州大道快捷化工程首期最终弃用BRT,改为在快捷化改造过程中建设公交专用道。
今年年初,广州市审计局公布了中山大道快捷公交(BRT)试验线工程项目和大中修工程项目建设及运营绩效情况审计结果。审计报告显示,广州中山大道BRT造价高达8000万元,相当于普通公交专用道的87倍,但两者的车辆平均速度却相差不大,审计部门建议适当扩建公交专用道,今后如再规划建设BRT公交专用道,在新建道路时就予以考虑。
市建委副主任范瑞威在昨日的发布会上没有直接承认弃用BRT是因为造价太高,他表示,广州大道快捷化过程中弃用BRT不是以价格论输赢。
2问:公交专用道效果会怎样?
广州大道改造后效果接近BRT
在昨晚的发布会上,有网友表示,目前广州大道部分路段其实已经有了早晚高峰公交专用道,但社会车辆部分时段占用专用道,公交车无法提速,今后公交专用道效果如何呢?
范瑞威直言,虽然中山大道已经实施了BRT改造,但中山大道并没有完全快速化,“之所以敲定公交专用道的方式,是因为广州大道比中山大道BRT有快捷化优势,公交专用道实际通行效率要比中山大道好,再加上合理设置,港湾式停车,快慢线安排,效果与BRT接近。”范瑞威表示,此次广州大道快捷化改造,对专用道提供了更多便利条件,沿线基本取消红绿灯,快速通行,与原来的专用道相比更加便捷,同时提出快慢线的初步设想。
范瑞威介绍,在改造后的公交运营上,除原有的常规线路外,还将根据客流量需求,新增设用于快速交通出行的公交快线。公交站点设置主要考虑客流量大且集中、方便换乘等因素。公交快线配置的车辆考虑通过不同颜色便于市民识别。
此外,研究认为,广州大道取消红绿灯后,建设BRT已无必要。
3问:将来还建不建BRT?
还需要征求意见研究论证
中山大道BRT建成后,曾有消息称广州还有多个建设BRT的备选方案,包括中山大道BRT东延线、广州大道、广园路、白云大道、环市路、西湾路等8条线路。那么,此次改造弃用BRT,是否意味着BRT在广州面临“夭折”呢?
范瑞威表示,接下来BRT的选线和研究,已经明确由交委牵头做深化,怎么做要征求意见,现在没有对其他线网做安排,还在研究论证阶段。范瑞威还表示,目前广州大道改造只是一期工程,至于日后是否考虑BRT,还要看快捷化的实际通行效果以及二期的具体情况。“我觉得公咨委说得比较中肯,如果不行,再研究其他的快捷方式。广州大道除了首期,还要连通北、南,到时还要研究。”
首期改造情况
造价28.8亿工期30个月
广州大道快捷化改造系统工程(首期)是天河北路到洛溪大桥段,全线长9.15公里。
工程造价——工程内容包括路基、路面、桥梁、隧道、排水、照明、环保设施、交通设施等。工程估算总造价约 28.8亿元,其中三分之一用于拆迁和管线迁移,另外三分之二是建设费用。
计划工期——整个广州大道快捷化改造中,广州大桥拓宽工程已率先开工,其他各节点的改造均计划2015年开工。除洛溪大桥扩宽计划工期30个月外,其他工程工期均为20个月。
目前进行的只是一期工程,未来广州大道快捷化要继续向洛溪大桥以南延伸至广州南站,向天河立交以北延伸至新白云机场,打通一条贯穿广州中心城区、连接广州两大陆空交通枢纽中心的免费市政路。
改造施工将
尽量少扰民
广州大桥改造已开始,广州大道改造在即,会否再发生中山大道改造期间的长期“肠堵塞”?
市交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山大道改造时确实对交通造成影响。“我们已经跟建委进行协商,正在做交通疏导方案,包括公交线路绕行,改善微循环,以及制定交通疏导应急预案等,尽量少扰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