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其他 > 统计数据 > 专项统计报告

番禺区其他服务业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

  • 2011-03-04
  •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政府
  • 分享到
  • -

  2010年我区其他服务业规模继续扩大,行业结构和发展质量继续改善,呈现总量和规模同步平稳发展的势头,其他服务业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在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协调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服务业发展总体情况

  2010年我区其他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58.52 亿元,同比增长20.5%;其中:营利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68.72亿元,同比增长25.0%,非营利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89.80亿元,同比增长12.8%,我区其他服务业的增加值增速仅次于萝岗区,居全市第二位。

  (一) 规模不断扩大,效益明显提高

  从限额以上服务业法人企业经营情况来看,2010年我区限额以上其他服务业企业共有545家,比2009年增加140家,资产总计达到392.14亿元,同比增长19.7%,全年实现营业收入85.89亿元,增长34.6%。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效益明显提高,2010年我区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1.20亿元,增长79.3%,比2009年上升了7.5个百分点,比营业收入增长高44.7个百分点。

  (二)吸纳劳动力能力稳步提升

  2010年,我区限额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平均人数为9.48万人,同比增长19.7%。本年新增从业人员9704人,主要分布在商务服务业、公共设施管理业、专业技术服务业等行业。

  (三)可持续发展潜力增加

  服务业载体和基地建设加快。服务业产业基地是服务业发展的新型业态,是推进我区服务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载体。2010年我区加快服务业载体和基地建设,亚运新城、装备基地、产业基地等服务业载体建设顺利推进,加快现代服务业产业基地、贸易物流企业、电子商务企业发展的一系列措施陆续出台,现代服务业产业基地,生产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进展顺利。2010年我区其他服务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4.95亿元,同比增长93.2%,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7.2%。

 

  二、其他服务业运行基本特点

  (一)限上单位带动作用明显,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从单位规模看,限上单位带动作用明显。限上单位实现增加值118.12亿元,同比增长43.2%,高于全部其他服务业平均增幅22.7个百分点,占其他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45.7%;限下单位和个体户同比分别增长0.5%和23.5%。

  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全年占其他服务业比重超过15%的三大行业门类商务服务业、物业管理、公共设施管理业同比增幅均超过34.0%,三个行业门类合计增加值占其他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66.8%,比2009年同期提高1个百分点。

        (二)重点领域保持较快增长

        1、信息服务业上升态势良好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实现增加值6.69亿元,同比增长4.5倍,软件产业日益壮大。2010年年初以来,通过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大研发投入,引进高级技术人才,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软件产业日益壮大。全年限上软件企业营业收入9.13亿元,同比增长2.5倍,实现利润总额1.37亿元,增长3.4倍。

  2、科技服务业效益增长明显

  在保增长、调结构政策措施的实施过程中,科技服务业经营效益增长明显,2010年限额以上科技服务业实现增加值4.51亿元,同比增长24.8%。全年限额以上科技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16亿元,增长26.1%,实现利润总额1.55亿元,增长18.7%。

        3、亚运会助推我区旅游业发展

  2010年,受经济形势好转、亚运会催生效应,总体运行良好,全区旅游业业绩喜人。2010年接待游客 1567.3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4.1%,旅游总收入76.03亿元,比上年增长16.7%。

  4、现代服务业比重不断上升

  随着我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和升级,服务业内部结构也随之发生明显变化。在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居民服务业等传统服务业稳步发展的同时,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旅游业等现代服务业不断加快发展,行业比重不断上升。2010年我区现代服务业占其他服务业比重的82.3%,比2009年提高2.5个百分点。

 

  三、加快我区服务业发展的对策思考

        (一)优化结构,提升其他服务业总体水平

  加快我区其他服务业特别是具有比较优势、代表产业发展方向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旅游会展、现代物流、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升产业层次。围绕构建和谐番禺,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满足居民多层次需求,充分发挥科技先导作用,着力建立和完善信息与科技服务、商贸流通、中介服务、文化服务、社区服务、房地产业六个体系,提高全区现代服务业的科技含量、整体素质和发展水平。

  合理引导科技资源和要素向有利于现代服务业的方向流动,把服务业领域的重大、重点项目优先列入科技计划;增加服务业研发经费的投入,建立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加强服务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保护服务业知识产权。从突出发展科技信息服务业等方面入手,加快我区传统服务业的改造升级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二)扩大利用外资领域,促进其他服务业国际化

  我区应把其他服务业领域作为招商引资工作的重点。2010年我区在统的外商完成投资54011万元,其他服务业在全区完成投资中出现空白,扩大我区其他服务业利用外资规模势在必行。通过建立和完善项目库,运用创新机制和手段,采用委托招商、项目定向招商、BOT项目融资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并积极组织和参加包括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等大型经贸活动,大力宣传番禺的良好形象吸引外资。同时,积极推动和支持金融、保险、证券和咨询等行业对外开放,把外资重点吸引到这些领域上来。

  (三)要促进旅游、文化等优势产业发展

  充分发挥我区旅游的资源和区位优势,加强旅游资源开发整合,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促使旅游业发展成为新兴支柱产业。继续开发节庆会展、生态农业、现代农业观光等旅游产品。促进与旅游业相关的交通、餐饮、住宿、娱乐、购物等行业的协调发展,培育形成旅游综合产业体系。

   (四)改善消费环境,促进其他服务业健康发展

  改善服务消费环境,完善消费政策。通过发展社会服务业,倡导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引导城乡居民增加服务消费。同时,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营造有利于扩大服务消费的社会氛围。据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我区的居民服务、商务服务等群众性服务的增加值仅占其他服务业限上企业的3.8%。因此,必须着力发展面向一般居民家庭的社区洗衣店、婴幼儿教育等便民服务;发展保洁、保安、保姆、维修等家政服务;发展家庭医生、家庭教师、家庭理财、家庭法律顾问等专业服务,努力形成服务门类齐全、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较高的社区服务网络。

  (五)实施服务业品牌战略

  研究制定其他服务业品牌建设的政策,建立促进其他服务业品牌工作机制,完善服务业品牌认定办法,积极创建服务业企业品牌。大力支持企业开展自主品牌建设,鼓励企业注册和使用自主商标,积极支持其他服务业企业创新发展。鼓励其他服务业企业与生产企业合作,实现服务品牌带动产品品牌推广、产品品牌带动服务品牌提升的良性互动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新闻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