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越秀区2005年预算执行情况
和2006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广州市越秀区财政局局长 谭建开
各位代表:
我受区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越秀区2005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06年预算草案,请予审议。
一、2005年预算执行情况
2005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支持监督下,经过全区干部的共同努力,我区经济健康、协调发展,为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奠定良好的基础。预算执行情况总体是良好的,较好地保证了我区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的资金需要。
区第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2005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计划为144770万元,由于国务院调整了中央与地方出口退税负担机制,出口退税由中央统一退库,不在地方收入中反映,相应取消中央对地方的出口退税基数返还,超基数退税部分由中央与地方按92.5:7.5比例负担,年终专项上解,因此2005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计划相应调整为154770万元。全年实现收入161316万元,为年度预算收入计划的104.23%,与去年同口径对比增长11.21%,增收16261万元。其中地税部门组织的区库收入完成119179万元,比上年增长7.78%,增收8603万元;国税部门组织的区库收入完成24620万元,比上年增长14.81%,增收3176万元;财政部门组织的区库收入完成17517万元,比上年增长34.38%,增收4482万元。
区第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2005年财政一般预算支出计划为235983万元(含市转移支付及专项支出),全年实际支出255939万元,剔除市一次性补助支出15201万元,区级支出240738万元,完成年度预算支出计划的102.01%,比上年增长8.56%。(附表一)
按照现行财政体制计算,2005年区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加税收返还和市转移支付等收入,全年可支配财力为249891万元,加上年结转专款10500万元,减区级支出240738万元和结转下年度专款19485万元,年终净结余168万元。
2005年区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3693万元,减收691万元;区级基金支出完成1519万元,减少支出72万元。年终结余结转留用。(附表二)
(上述各项数字以市财政决算批复为准)
2005年,我区财政工作的主要特点是:
(一)努力增收节支,实现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确保预算收支平衡
2005年我区面临较多减收因素,如受宏观调控政策影响,我区房产投资和交易有较大下降,部分重点税源外迁等。针对这种情况,我局及时跟踪、分析和研究收入形势,采取措施狠抓收入,千方百计保证增收,积极协调税务部门加强收入征管,严格依法征税,挖掘增收潜力;充分发挥街道协税护税作用,构建全区协税护税网络;完善我区关于扶持发展总部经济和民营经济等一系列政策,鼓励更多的大企业落户本区,积极培育新税源,全年税收收入情况较好。同时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保证收费和罚没收入及时入库。
另一方面,强化预算支出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确保预算收支平衡。在财力有限,支出压力大的情况下,确保法定支出要求,压减一般性支出,从严控制各类会议、公务用车、庆典等方面的支出。
(二)财政支出重点突出,财政保障工作有力,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发展
建立“以人为本”的公共财政支出体系,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保障政府公共服务支出的需要。一是确保机关正常运作的资金需要。二是保证重点建设项目资金的投入。安排城市建设资金1500万元、社区居委会建设经费850万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经费500万元、小区整治经费500万元及归还原越秀区第一人民医院基建贷款及利息681万元等。三是继续增加对科技、教育的投入。全年共支出科学事业费和科技三项费用5591万元,比上年增长6.86%;支持教育事业发展,投入教育经费83728万元,其中用于综改工程6500万元、教育信息化建设1500万元、校舍维修及设备购置经费4468万元,增加教师岗位津贴12000万元。四是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和公共卫生投入。全面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逐步完善基本社会保障支出体系,全年投入社会保障资金67437万元,同比增长17.13%,其中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417万元,投入劳动力市场建设、再就业免费培训经费和社保机构经费954万元;加强公共卫生建设,全年医疗卫生事业费支出4754万元,增长6.78%。五是确保维护社会稳定的支出需要。拨付公检法司支出46689万元,其中治安联防队经费1008万元;拨付出租屋暂住人员管理专项经费1318万元。
(三)财政改革引向深入,管理体系不断健全
区财政本着突出重点、创新机制、分步实施的原则,进一步深化各项财政改革,加强制度建设和基础工作,稳步推进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三大改革的一体化进程,建立起预算编制、执行、监督三个环节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预算管理新机制。
进一步推进部门预算。2005年我区继续实行全面编制部门预算,增加上报区人大审议的部门预算单位;细化预算编制,强化预算刚性,继续实施综合预算管理,逐步改变预算外收支挂钩的做法,加大预算内、外资金统筹安排力度,提高财政的保障能力。
加大财政国库改革的力度,完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试行个别单位财政预算内、外资金零余额账户管理,积极理顺和规范试点单位资金拨付程序和会计核算管理办法;做好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宣传,保证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顺利进行。
加强政府采购工作,有效节约财政资金。把采购工作的重点放在协调、服务以及监督上,并制定了我区政府采购部分项目的最高限价。2005年全区政府采购984次,采购金额18762.77万元,节约资金2783.53万元,资金节约率为12.92%。
(四)切实加强财政监督,进一步推进依法理财
加强对财政资金的监督。区财政联合区监察、审计部门组成检查组,对区属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状况、执行“收支两条线”、统发岗位津贴、专项资金使用等情况及其存在问题进行了检查,及时掌握区属单位的资金构成,规范财务管理;对街道派驻财务总监,加强对街道的财务状况的全面监督管理,规范其会计核算。
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管。一是对行政事业单位非办公用房和区属单位的债权债务进行统计,及时掌握了情况。二是加强对国资经营公司的管理,提高运营效益。三是完成了国有企业产权重新模查登记工作,建立相关的数据资料库。四是通过做好企业国有产权基础管理工作,构建公有产权转让重要事项的通报制度,加强我区国有产权交易监管工作。
积极开展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强化财政支出管理。采用提前介入审核工程预决算的方式,开展投资评审工作,规范评审行为,对基建项目管理实施制度化,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经统计,全年完成评审项目948项,预、结算送审值46627.48万元,核减资金6769.19万元,核减率14.53%。
(五)认真做好区划调整的衔接工作,保证我区财政正常运作
一是对涉及行政区域调整的预算收支划转、资金划拨、财产移交、报表填报等财政事项,按照财随事转、依法依规、简单操作的原则办理。二是认真测算区划调整后区财政的保障能力,理顺“收支两条线”管理,确定财政供给的统一标准。三是对划归我区管辖的矿泉、登峰等街道,通过与原管辖的白云、天河区多次沟通、协商、核对,保证了经费的及时拨付,确保划入新越秀区管理的单位正常运转。四是结合2006年广州市对区级财政体制进行调整,认真分析区划调整后我区的实际情况,及时提出我区财政正常运作的新设想。
二、2006年预算草案
(一)一般预算草案
2006年我区财政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着力增收节支,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整合政府财力资源,确保重点支出;深化公共财政改革,切实加强财政监督,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有效性,为促进我区经济发展、和谐社会建设提供稳固的财力保障。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结合我区国民经济发展的预期目标,2006年区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计划为169382万元,比上年收入实绩增长5%,增收8066万元。
按现行财政体制,区级财力预测:一般预算收入169382万元,加税收返还44296万元、转移支付24248万元、专项补助收入37873万元和羊城铁路总公司移交四所学校经费2000万元,减各项上解支出21668万元,我区可支配财力预计为256131万元。2006年区财政一般预算支出计划拟安排256131万元。
1、2006年预算安排的基本原则
(1)量入为出,收支平衡,区级财政支出按今年可支配财力安排。
(2)按照公共财政要求优化支出结构,在保障基本支出的前提下,严格控制行政事业经费增长,一般性支出继续实行零增长。
(3)坚持依法理财,各部门支出预算按其履行职责及标准编制,确保治安、社会保障、社区建设、教育、科技等重点支出
需要。
(4)按照出口退税负担机制,安排超基数的出口退税资金预算。
(5)强化预算约束,加强财政监督和绩效评价。
2、一般预算收入项目计划
2006年区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计划为169382万元,其中国税部门组织的收入计划为26960万元,增长9.50%,增收2340万元;地税部门组织的收入计划为128713万元,增长8.00%,增收9534万元;财政部门组织的收入计划为13709万元,下降21.74%,主要是国资收益和罚没收入减少。主要收入项目计划安排如下:
(1)增值税19200万元,增长9.20%,增收1617万元。
(2)营业税60890万元,增长7.55%,增收4273万元。
(3)个人所得税19180万元,增长9.61%,增收1682万元。
(4)企业所得税20645万元,增长8.78%,增收1667万元。
(5)房产税17855万元,增长8.26%,增收1363万元。
(6)其他各项收入30115万元,下降7.88%,减收2575万元,其中行政性收费和罚没收入8500万元,下降5.48%,减收493万元。
(7)专项收入1497万元,增长2.67%,增收39万元。
3、一般预算支出项目计划
2006年区财政一般预算支出计划为256131万元,主要支出项目计划安排如下:
(1)基本建设支出2200万元,其中社区居委会达标建设经费1100万元,小区整治1100万元。(未含预算外安排的教育综改工程3000万元、教育信息化1000万元)
(2)科技三项费用5200万元,按支出计划2%安排。包括科技强警资金、社区信息化资金等。
(3)城市维护费16815万元,由市转移支付。
(4)科教文事业费49939万元,其中教育支出46390万元;科文体事业费等3549万元。
(5)其他部门事业费11998万元(含税务征收经费)。
(6)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支出6150万元(含社会保障补助支出1500万元)。
(7)行政管理费25197 万元(含街道居委会经费)。
(8)公检法司支出46071万元,其中公安支出39206万元、检察院支出2400万元、法院支出3350万元、司法支出1115万元。
(9)医疗卫生支出17119万元,其中公费医疗支出12000万元(含重大疾病医疗资金)。
(10)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支出51361万元。
(11)其他支出12591万元,主要是专项资金,包括提高企业早期退休人员生活补贴经费、出租屋管理专项经费、重点地区整治经费、扶贫款等。
(12)专项支出8930万元,其中教育费附加支出7433万元;排污费支出970万元。
(13)总预备费2560万元。
(附表三)
(二)基金预算草案
按照财政部《2006年政府预算收支科目》规定,纳入2006年区本级基金预算编制范围的项目有:文化事业建设费、残疾人就业保障金。2006年区本级基金预算收入计划为3693万元;支出计划为3563万元,余额结转下年度安排。(附表四)
(三)部门预算草案
根据省、市财政实施部门预算的原则和方法,2006年度区机关事业单位按综合财政、支出定额标准编制部门预算。其中财政局、国资局、区教育局(含124个单位)、科学技术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民政局、公安分局、老干部管理局、残疾人联合会、建设和市政局、人口与计划生育局、黄花岗科技园管理委员会、司法局、经济贸易局、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东湖街道办事处、大塘街道办事处、白云街道办事处、广卫街道办事处、流花街道办事处、东风街道办事处等21个单位共145个部门的预算上报区人大审议。(附表五)
三、开源节流,强化管理,努力完成全年财政预算任务
2006年财政工作面临新的发展形势、新的挑战,我们要紧紧围绕全区中心工作,统一思想,狠抓落实,切实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采取积极措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实现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一是大力组织收入,提高财政的保障能力。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和引导作用,积极配合建设经济发达、政治文明、文化繁荣、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现代化中心城区,完善我区发展总部经济、高科技企业和民营经济等一系列政策,培植新税源,为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奠定基础。二是继续加强与国税、地税等部门协作,完善协税护税工作机制,促进税收收入增长。三是加大非税收入的征管力度,完善“收支两条线”管理体系,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
(二)合理统筹安排财政支出,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保障社会公共需要
按照公共财政要求,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在维持政府正常运转的基础上严格控制行政事业经费增长,一般性支出继续实行零增长,人员和公用经费一律按在编实有人数及补助方式核定,专项经费核定到具体项目。
集中财力确保社会保障和再就业支出,做好“两个确保”和低保工作,保障低收入群众利益;加大公共卫生建设,健全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财政保障机制;保证城市管理、治安等资金需要,推进“民心工程”实施,营造“两个适宜”的城市环境;依法增加财政对教育、科技投入,继续支持教育综合改造工程建设;实行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津贴标准统一,保证按时足额发放;积极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三)深化财政各项改革,完善财政管理体制
一要继续健全部门预算改革,完善定员定额体系,加强基础数据库管理,加强财政性专项资金管理,逐步完善预算编制、执行的制衡机制。二要深化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结合区的实际,逐步建立以国库单一帐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财政管理制度,并制定相应配套措施,提高财政资金收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三要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管理,继续完善有关制度,加强监督机制。四要逐步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机制,扩大绩效评价试点项目。五要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加大资产整合统筹力度,盘活资产,提高效益,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
(四)进一步加强财政监督,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重点抓好资金分配环节、资金流转环节及资金使用环节的监督工作,及时纠正财政资金使用过程中的截留、挪用、浪费损失和效益低下等问题,健全财政资金管理监控制度;“收支两条线”规定要进一步抓落实,各单位凡应纳入预算管理的收入均全额纳入预算管理;政府投资重大工程项目试行全过程财务监督,保证建设资金安全有效使用;强化内部监督,规范内部管理程序,促进财政管理质量提高。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财政部门要在区委和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支持、监督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加强财政管理、提高行政效率和依法理财等方面有新的举措和新的进展,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求真务实的作风努力完成2006年财政预算任务,为我区改革发展和稳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