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广州警队里,有着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曾经是一名军人,或纵横疆土、或翱翔蓝天、或远洋破浪,为的是戍守边关,保家卫国;如今,脱下军装换上警服的他们,从守卫祖国疆土转变为巡逻在辖区的大街小巷,军旅生涯的淬炼,磨砺了他们不畏艰险、积极进取、敢于担当的良好作风品质,继续以不变的为民情怀扎根警营,守护着羊城人民的安宁。他们就是广州警队的军转(复退)干部,在角色转变中,军转干部发扬着军人作风过硬、吃苦耐劳、艰苦拼搏、自觉奉献的精神,在各自岗位上为建设“平安广州”作出了积极贡献,用实际行动体现了军转干部特有的人格魅力。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1周年之际,我们辑选了几位广州警队里的“老兵新警”故事,探寻他们从军营到警营的从警之路,致敬这些身边最可爱的人。
反恐专家,冲锋在前勇担当——公共交通分局李建初事迹
李建初,1965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防化高级工程师,现任公共交通分局二级警长、广州市公安局警务专家,被聘为广州市反恐怖工作专家组专家、广州市安全生产专家库专家、广州市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专家,长期致力于广州地铁各类突发事件处置工作。
2002年10月从部队转业到公交分局工作以来,李建初充分发挥专业特长,致力于提高公交分局核生化爆事件前期处置水平和广大民警的核生化个人防护能力,专注公交分局反恐处突力量建设和应急装备建设,认真制定和完善公交分局各类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预案,积极组织参与分局的实战培训和演练工作,出色地履行了专家职责。从警后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被评为“广东省优秀人民警察”,多次获得市公安局嘉奖。其事迹多次被媒体报道,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他的执着。他也总爱说:“人生需要一种执着的精神。”并以此激励着自己。
面对广州地铁日益复杂的公共安全防控工作任务,李建初紧跟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努力学习新理念、新技术、新手段、新装备,抓住新机遇,使公交分局防排爆、防核化生工作的力量、技术和装备从无到有,走到了国内地铁公安的前列。
近年来,他致力于建立一支具有公交分局特色的反恐应急处突力量,没有现成经验,没有现成教材,一切从零开始。结合工作实际,他先后精心编写了《核化生基础知识》《地铁核化生恐怖袭击事件的危害与防范》等数十种讲义。为了使基层民警能够熟练掌握防排爆、防核化生技能,以高效应对地铁公共安全防控工作中随时可能遇到的突发事件,他在训练和实战演练工作中不厌其烦地讲解每一个环节,手把手地教每一个动作,他编写的执勤民警处置可疑物品操作流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有效指导地铁辖区一线民警处置各类可疑物品,规范了操作程序。
在突发事件处置工作中,李建初总是身先士卒,科学细致。自2010年亚运会安保工作以来,他和同事们一起成功处置地铁辖区各类突发事件和可疑物品多次,每一次都是与未知的危险交手、与死神过招,他总是凭过硬的本领化险为夷。日常生活汇中,李建初作为核生化应急处置小分队的骨干力量参与备勤,以分局为家,以工作为重,经常放弃与家人、朋友的团聚,用他自己的话说“我的工作生活圈必须控制在以分局为中心的5公里范围之内”。
随着地铁线网的扩展和地铁客流量的上升,地铁反恐应急工作迎来巨大的挑战,公交分局原来的反恐应急工作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地铁反恐形势的发展,必须进行变革。根据分局提出的地铁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要“以秒计算”的要求,他适时提出了公交分局反恐应急工作“靠前”发展的思路,大力发展分局派出所、警务站两级反恐应急处置队伍和装备建设。他长期深入派出所、警务站进行面对面,手把手的现场培训,现场解决装备使用中发现的难点和疑点问题。特别是当基层派出所遇到困难的时候,随叫随到,有求必应。
2014年,公交分局依托现有资源组建一支核生化处置力量承担起广州市公安局核化生恐怖袭击事件应急备勤和前期处置任务。李建初作为广州市反恐怖工作专家组专家、广州市公安局警务专家,勇于承担,主动挑起重担,积极投入到队伍组建和技能培训工作中,他从队伍建设需要出发,积极申请和引进专业人才,充实队伍组成,同时按照处置队伍职责和技能需求出发,认真编写训练大纲,完善训练课程,并亲自授课,自己也参与共同训练。通过他的敬业、努力和付出,分局核生化处置分队的处置能力有了很大提升,在重大安全保卫工作多次成功完成工作任务,保障了辖区的平安有序。近两年来,根据反恐处突工作的需要和分局的要求,李建初还设置专门课程,组织公交分局民警、辅警、地铁公司员工开展反恐处突培训130多期,培训2500余人次,培训安检人员4000多人次。李建初正是以默默无闻的方式,将多年来积累的宝贵知识和技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同事们,源源不断地为公共交通安全工作培养着新的生力军。
能打敢拼的警营“新兵”——海珠区公安分局汤杰事迹
20岁,热血男儿汤杰主动入伍,昂首成为一名军队战士;35岁,他热血弥坚,主动选择转业到基层派出所,毅然成为一名人民警察。3年来,这位警营“新兵”能打敢拼,始终以先锋姿态战斗在打击一线,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170余人,行政拘留违法人员300余人,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数十万元。从警翌年即荣立个人三等功。
善学习初出茅庐即连破大案
2015年10月,汤杰转业来到瑞宝派出所。新环境,新岗位,新任务,这位警营“新兵”觉得身边的一切都充满着吸引力,“很有挑战性”,汤杰的双眼散发出光芒。看他年轻有冲劲,所领导提议让他先到刑侦中队锻炼学习,汤杰欣然接受。
除了阅读单位案头上《刑法》《刑事诉讼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外,汤杰还自费购买了《讯问的艺术》《犯罪心理学》等书籍,积极向前辈请教侦查技能,学习办案要领,努力提高专业素质,他的业务能力在短时间内得到迅猛提升。
2016年6月,汤杰在参加分局脱产培训期间,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回所开展案件线索摸排、分析研判、视频追踪、实地走访等工作,分析侦破了一个涉25宗以贷款为名的系列诈骗案;没过几天,他又于某日凌晨3时擒获系列盗窃电动车案件的主要嫌疑人。
敢较真“一定要把嫌疑人拿下”
今年4月,汤杰担任瑞宝派出所合成作战小分队分队长。“什么警情高发就打什么”,在派出所党支部的统筹部署下,该小分队充分发挥广州警方“智慧新侦查”优势,立足辖区警情实际,灵活作战,全力打击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的多发性案件。
7月初,辖区发生2宗接触性诈骗手机案件。通过视频侦查发现,2宗案件均指向同一嫌疑人。该人作案后通过多次换乘多种交通工具,有意绕路抵达销赃地点。通过连日来的细致分析,汤杰大胆推测该人的落脚点,并摸准时机带队前往蹲守。前两次,一整晚聚精会神的守候并未换来嫌疑人落网。汤杰并未气馁,反而越战越勇,“嫌疑人重复犯案,又想尽办法逃避打击,这是对公安机关的一种挑衅,我一定要把他拿下。”第3次蹲守,他根据嫌疑人的外貌特点,在白云区某公交站台上,一下子认出了车上的嫌疑人。他一边跳上另一辆车前往追堵,一边通知周边警力协助,最终成功擒获该名犯罪嫌疑人韩某。
硬作风让嫌疑人闻风丧胆
汤杰说,“每一次办案都是一场战斗,要时刻保持亮剑精神。”面对连续加班的疲惫,他洗把脸、抖擞抖擞精神,坚决顶上;面对穷凶极恶的嫌疑人,他义无反顾往前堵截,即使其后在对方腰间搜到大刀,也未后怕;面对嫌疑人狡兔三窟的困境,他勇而有谋,驰而不息,誓要把嫌疑人逮住。
凭着高度的敬业精神、顽强的工作态度和过硬的工作作风,他在辖内“打”出了名堂。曾有嫌疑人发声:只要汤杰在,我就不在瑞宝“干”。今年6月中旬,汤杰在西滘村抓获盗窃电动车的嫌疑人李某。在抓捕现场,该嫌疑人问他,“你是不是瑞宝派出所的汤杰?”在得到肯定回应后,嫌疑人表示佩服,并对其盗窃行为供认不讳。
真暖男为3岁小孩找回家人
去年夏天某个晚上,汤杰下班准备回家。他经过派出所大堂时见到一个小男孩坐在一旁哭,原本已经走到路边的他放不下心,又折回来了解情况。原来小孩是村治安队发现的走失迷童,带回来等待家人认领。
“想到自家孩子和这个小孩年龄相仿,将心比心,小孩家人一定心急如焚。”看到孩子尿湿了裤子,汤杰自己掏钱给他买新的换上;安顿好小孩,汤杰立即带上视频员和孩子照片以发现地为中心,不断扩大搜索半径寻找小孩家人。在挨家挨户查找2个小时后,他最终在一户外来务工人员家中核实到小孩身份。得知消息的小孩母亲立即从工厂跑回家中,宝贝失而复得让全家人喜极而泣,激动地握紧了汤杰的手一个劲地感谢他。
“能帮一把是一把,这都是人之常情”,铁汉汤杰柔情的一面打动了旁人。从警以来,他累计协助失主找回遗失物品6次,找到迷路儿童3次,以实际行动展现了新时期人民警察的良好风貌。
(汤杰,男,中共党员,1979年3月生,江苏省泰兴市人,现任广州市公安局海珠区分局瑞宝派出所一级警员,刑侦中队合成作战小分队分队长。2002年11月16日加入中国共产党。2015年4月15日参加公安工作,曾荣立2016年个人三等功,2017年度个人嘉奖,2017年度优秀共产党员。)
出差专业户,打击电诈排头兵——从化区公安分局岳雪明事迹
岳雪明,男,41岁,中共党员,三级警督,2007年3月部队转业到参加公安工作,现为广州市公安局从化区分局刑警大队五中队一级警员,负责全区诈骗类案件的侦破工作。作为打击电信诈骗专业队骨干民警,岳雪明曾一年累计出差达110余天,奔赴全国9个省市自治区,共亲手抓获电信犯罪嫌疑人43名,破案89宗,打掉电信诈骗团伙6个,冻结涉案金额100余万,为人民群众挽回了巨额经济损失。他积极探索打击电信诈骗犯罪创新模式,积极总结多年工作经验,结合电信诈骗犯罪特点,紧盯电话号码和银行账号,实现证据固定、资金冻结、快速抓捕,加强线索串并,做到“抓一人破一串”,连破两个利用“伪基站”发送违法犯罪信息实施诈骗的作案团伙,实现了分局打击电信诈骗零的突破。自参加公安工作以来,岳雪明先后荣获个人三等功1次,个人嘉奖3次。
电信诈骗,由于其调查取证难、打击成本高,一直以来都是反诈工作的“老大难”。作为一名有着17年党龄、15年军龄的破案能手,岳雪明临危受命,勇挑重担,负责对电信诈骗案进行重点攻坚。因之前从未办理过类似案件,为了能在短时间内提升业务水平,他加入了70多个公安内部的业务工作交流群,利用工作之余相互交流反电信诈骗案件的侦办经验,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在此基础上,他还大胆树立面向全国办案的工作思维,相继破获各类诈骗案件70余起。
作为曾经的军人,岳雪明对于人民警察这个职业始终怀着无比的热爱和满腔的热情,倾注了其全部的心血。对于他来说,不管是周末、节假日,还是白天黑夜,只要工作需要,就义无反顾地加入。同一起电诈案,受害人可能遍布多个省份;同一个诈骗团伙,嫌疑人可能横跨全国,为此,他成了同事口中名副其实的出差专业户。侦办“河西伪基站案”期间,他不遗余力开展追捕嫌疑人、调查取证和追赃工作,两个月内出差26天,跑遍广东、广西、贵州、福建大大小小15个地市,串并案件30余宗,与受骗事主谈话18人次,到50多家银行调取相关账户资料监控视频,最后在福建安溪抓捕嫌疑人两名,成功审破伪基站诈骗系列案38宗。侦办“河东伪基站案”期间,他出差广东、贵州、安顺、苏州、南通等地30多天、找受害人谈话16人次,在贵州、安顺、南通各抓获嫌疑人一名。有句俗话叫“表面风光、内里沧桑”,只有出过差的同志才知道这个“出差专业户”不好当,没有细致入微的后勤保障,没有一呼百应的警力增援,出差后,你自己就得是能独挡一面的战斗集体,很多时候只能靠最原始的蹲点守候,靠最传统的人力搜索。在最近侦办的饶平籍微信盗号团伙案中,需要在广州、汕头、深圳三地市同时实施抓捕,岳雪明负责的抓捕地点持续高温,他在近39度温度下坚持露天蹲守,衣服被汗水浸透,干了又湿、湿了又干。经过不懈努力,专案民警最终将实施诈骗的嫌疑人、为实施诈骗嫌疑人提供作案微信号的嫌疑人及为诈骗嫌疑人提供洗钱帮助的嫌疑人共6名全部抓获,成为2018年度打击电信诈骗全链条打击的经典案例。
工作成绩的背后是对家人深深的愧疚,岳雪明的儿子出生时因为医疗事故导致脑缺氧和脑出血,留下了一系列后遗症,每个月都要去广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复查,严重时几乎每个星期都得去一次医院。为此他的妻子只能辞掉工作在家专职照顾儿子。一次,未满周岁的儿子半夜突然高烧到40度,看着儿子被烧得通红的小脸儿,看着急诊室里别的孩子都有爸爸陪在身边,六神无主、又急又气的妻子在电话那头再也控制不住地失声痛哭,多年积累的心酸委屈瞬间迸发,连连追问出差在外的丈夫,你什么时候能回家?是啊,什么时候能回家?这个问题雪明也曾经无数次地在心里问自己。可连他自己都记不清,这些年为了别人的丈夫、别人的爸爸能平平安安、开开心心地回家,他放弃了多少个可以每天都回家的日子啊?他何尝不想听从领导和同事的劝导,把外勤的活儿交给兄弟们去扛啊?可居高不下的诈骗警情,捉襟见肘的办案警力,事主哭肿的双眼,战友加班加点后憔悴的身影,就像烙印一样刻在他的脑海,支撑和鞭策着他一路前行。如今,儿子仍需要定期做康复训练,当问起他,不考虑换个不用总出外勤的工作岗位吗?他腼腆地说:“谁家没个烦心事儿啊,最难熬的阶段都过去了,相信妻子儿子会理解我的。”12年军旅生涯,10年刑警路,17载党员情,岳雪明由始至终都把“对党忠诚、为民奉献”的入党誓词铭记于心,关键时刻打得响,重压之下扛得住,危难关头冲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