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路通行能力提升了,市民出行顺畅有序
交通治堵一直是广大市民关心关注的话题。笔者从白云区住房建设和交通局了解到,2021年白云区十件民生实事中,24个交通拥堵点治理工作已100%完成。从评估反映的数据看,经过治理,这24个点位交通顺畅了,路口通行能力提升了,汽车尾气排放和汽车油耗也都减少了。今年,白云区已完成10个交通拥堵点的初步筛选,下一步将加快设计治理方案,争取早日动工,计划10月份前完成治理。
立竿见影,实施微改造有效缓解交通拥堵
2021年,白云区住房建设和交通局积极回应群众关于路畅民安的诉求,把党史学习教育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落脚点,切实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打造安全畅通便捷有序的交通环境,全区完成了24个交通拥堵点治理。其中,4个点位由市牵头实施完成,20个点位由白云完成。
据介绍,交通拥堵点的治理措施,主要包括增设非机动车道隔离栏、增加和完善交通标牌标线、增加进口车道数量、有条件的公交站改成港湾式公交站、设置交通信号灯等。“这种微改造投资少、工期短、见效快,对缓解区域交通拥堵问题是立竿见影的。”白云区住房建设和交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这24个交通拥堵点中,机场路沿线就有5个,包括机场路(机场高速北行黄石南出口)、机场路-汇侨南路交叉口、机场路-南云东街南进口等。近日,笔者走访机场路-岗贝路路口,发现了不少让人眼前一亮的新变化,包括机非分离隔离护栏、新迁移的人行斑马线、在T字路口利用剩余空间新增三角渠化设计等。
“在治理前,这个路口的T字位上,不仅有机动车右进右出,还有大量行人和非机动车过街,交通供给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都是明显不够的。”上述负责人介绍,针对这一情况,白云区住房建设和交通局采取了把路口人行斑马线向西往岗贝路迁移,分散原来T字路口高度集中的交通压力这一微改造方案。同时,将机场路右转进岗贝路的停止线也迁入岗贝路,并在T字路口利用剩余空间设计了三角渠化,补充完善交叉口的慢行设施。
这样一来,不仅错开了行人慢行过街的路线与机动车右进右出的路线,而且移动后的停止线也给机场路右转进岗贝路的车流,提供了更长的蓄车空间,减少了右转车辆在路口加塞无序汇入的现象。
在提高交叉口的安全性方面,机场路-岗贝路路口在西迁斑马线的基础上,完善了交叉口范围内的人行和非机动车过街通道,新建了分隔开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护栏。经专业机构进行点位治理后的评估,该路口的通行能力提高了6%。
重点督办,治理后高峰期流量提升13%
“以前,这里是机动车和行人混行,加上有些自行车逆行,交通秩序比较混乱。增加信号灯、护栏之后,我们感觉更加安全了,而且骑行更加有序。”市民何先生所提及的路段,系黄边北路-彭西三和路交叉口,其东侧是白云大道北、西侧是空港大道,东西向交通量之大不言而喻。
“之前,这个交叉口早晚高峰期拥堵较为严重,并存在不少交通安全隐患。”白云区住房建设和交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治理前,该交叉口无信号灯控,车辆、非机动车、行人自由通过,早晚高峰期各方向来车冲突严重,造成通行能力大打折扣,继而由一个交叉口的“点拥堵”发展为黄边北路该段的“线拥堵”,曾出现因该交叉口拥堵严重,而反堵白云大道北的情况。
笔者了解到,在前期进行交通拥堵点筛选的过程中,白云区住房建设和交通局重点考量了区人大代表、区政协委员所提的建议、议案和提案中所涉及的路段,以及充分听取了交警部门、区直相关部门的专业意见,并以此为基础,针对每个点位制定了详细的治理方案。作为重点督办的典型,黄边北路-彭西三和路交叉口的拥堵点治理一直备受市、区人大代表的关注,并在区领导的陪同下专门开展调研活动。
为了最大限度消除各个方向来车冲突,白云区住房建设和交通局在该点位新建了各方向交通信号灯与人行过街信号灯,以及西往东方向禁止左转的标示牌,从而降低了该交叉口在早晚高峰期因车辆冲突而产生拥堵的可能性。同时,考虑到该交叉口东西方向交通量较大,该局在黄边北路东西进口通过压缩机动车道宽度,各增设了一条进口道,更加充分地利用道路空间,发掘道路潜力。
日前,笔者在黄边北路-彭西三和路交叉口看到,曾备受市民诟病的人车混行现象已消失,结合新建的红绿灯,该路段重新施画了斑马线和非机动过街通道,在新建的非机动车分隔护栏的引导下,行人通过路口的安全性大大提高。治理后,该交叉口高峰期的流量大约为2700pcu(标准车当量数)/小时,在减少各方向冲突和交通隐患的前提下,较治理前高峰期的流量提升了约13%。
对症施策,带给市民全新的出行体验
作为交通拥堵点治理的“优秀生”代表,沙太路-怡新路交叉口的交通状况改善明显。据悉,有着双向六车道的沙太北路,是白云重要的南北向主干道,早晚高峰期交通流量高;怡新路是连接沙太北路-广州大道北这两条通道的纽带,全长约1.2千米。
白云区住房建设和交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治理前,沙太路-怡新路交叉口南进口仅有一条左转车道。早晚高峰期,左转车流量很大,车辆排着长队,且有时无法完全清空。与此同时,该交叉口南进口上游是3条车道,但其中两条车道是对正了左转和调头车道的,仅有一条车道是对正北往南直行车道。这就导致高峰期时,在左转和调头车道排队的车辆排满了两条车道,造成南进口直行车辆排队空间、通行能力受到严重影响,经常发生拥堵。
针对这些情况,白云区住房建设和交通局对“症”施策,一方面调整该交叉口南进口机动车道和外侧非机动车道的宽度,重新施画了南进口上游3个车道和路口4个车道的对正关系,优先对正两条直行车道,照顾流量数倍于左转的南往北车辆通行。
另一方面,该局在道路西侧,通过压缩车道宽度、调整车道和功能划分、调整人行道宽度和位置等,在北进口接顺了原先断掉的非机动车车道、补充了非机动车护栏。此外,还与交警部门多次沟通,利用道路空间设置非机动车待行区、新建二次过街安全岛,并创新性地使用防滑与耐磨性能都较好的陶瓷颗粒彩色铺装,结合相应的标志标线,提醒机动车减速让行,保护非机动车通行安全。
“治理后,道路通行效率提高了不少,交通秩序更加有序。”车主吴先生说。据悉,相较以往,如今沙太路-怡新路交叉口的通行能力提高了7%,带给了市民全新的出行体验。
白云区住房建设和交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交通拥堵点治理是每年都持续推进的工作,今年白云区已完成10个交通拥堵点的初步筛选,下一步将加快治理方案的设计,争取早日动工,计划10月份前完成治理。
经过治理,沙太路-怡新路交叉口的通行效率提高不少,交通秩序更加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