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字赋能慈善 助力乡村振兴
6月29日,白云区慈善会在东西部现代农业产业园名品中心,举行了以“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 “广东扶贫济困日”慈善活动,同步正式上线白云数字慈善平台,持续提升科技支撑慈善创新力度,推进数字赋能慈善。活动现场为2020-2021年白云区“慈善突出贡献单位”颁奖,多家区内企业进行现场捐赠,累计达269万元。
当天,区委副书记邱之仲、副区长陈永俊,广州市慈善服务中心主任、市慈善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张伟,白云区各职能部门以及24个镇街、爱心企业单位相关负责人参加了活动。
白云数字慈善平台小程序上线
近年来,白云区慈善事业在市委、市政府的关怀下,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会各界的爱心支持,历年募集款物价值累计2亿多元,帮扶困难群众超过十万人次,开展了扶贫、济困,扶老、救孤、恤病、助残等公益活动,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邱之仲表示,白云区在乡村振兴方面打出了全国首套乡村振兴资金筹措“组合拳”,在全市首次提出建立区、镇(街)、村(联社)、社会四方共筹的民生实事多方投入机制,撬动10.8亿元村社集体及社会资金。今年以来,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实现“1+1>2”城乡融合发展,白云区在全省首创镇街配对推进城乡良性互促机制,18个街道结对涉农4镇2街,在产业带动、资源互助、人才联动、社会治理等方面互助互促,探索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得益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慈善公益数字化进程逐步加快,公众参与慈善公益也更加方便。为此,白云区慈善会持续提升科技支撑慈善创新力度,于活动当天,正式上线白云数字慈善平台小程序,打造更加立体快捷、公开透明的慈善参与形式。
“随着公众参与慈善的门槛逐渐降低,随手做慈善的行为会更加普及,人们的善念更多地转化为善行。”区慈善会负责人介绍,白云数字慈善平台打造了“我要捐款”“捐款公示”“志愿服务”“微心愿”“信息公开”等应用场景,还设有“乡村振兴”“社区慈善基金”“白云区羊城慈善为民”“居家微改造”等板块,让白云特色工作与慈善挂钩。
笔者查看小程序发现,白云数字慈善平台已经实现了在线捐赠、开具电子发票和捐赠证书等功能,确保捐赠信息全程留痕、不可伪造、公开透明。而在“社区慈善基金”板块,还实现了区-乡镇街道-社区三级慈善模式,让社区慈善基金真正地服务于社区。“通过数字化手段,对现有慈善捐赠流程进行全方位重塑,让爱心企业、人士捐助的每笔善款都可追踪、可查询,确保善款用得合理到位,提升慈善行业的透明度和公众的信任度。”上述负责人说。
爱心企业获评“慈善突出贡献单位”
每一笔善款都饱含着大爱。当天活动上,白云区评选出2020-2021年“慈善突出贡献单位”,广州市白云化妆品产业促进会等10家爱心企业获得此殊荣。
“一直以来,无限极在多方面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也在参与灾害援助、助力疫情防控等行动中,贡献无限极的力量。”慈善突出贡献单位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总监、思利及人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张前表示,无限极将坚守企业初心,一如既往调动企业资源,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更多特殊群体创造价值。
在爱心企业的带动下,更多的爱心人士、爱心企业参与到这场慈善事业中来。活动现场,广东省澳谷公益基金会、广东长海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白云区总商会、广东水长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广州市白云区龙涛外国语实验学校、广州市鸿泰混凝土有限公司、广州穗铁投资有限公司、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单位进行了现场捐赠,累计269万元。
此外,广州阿道夫个人护理用品有限公司总裁李志珍还捐赠30万元,成立了广州市白云区慈善会阿道夫未成年人保护基金。“白云区正在创建全国首批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区,也成立了全省首个未成年人保护协会,作为白云区未成年人保护协会的首任会长,我有责任关注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李志珍表示,基金将用于未成年人保护,重点关注未成年人教育、医疗、心理健康、家庭监护、突发事件等方面,为特殊困难群体伸出援手。当天,白云区还联合天佑未成年人基金会、赵广军生命热线协会,共同启动白云区“善暖安居”居家微改造项目。
区慈善会方面表示,区慈善会连续四年获得广州地区慈善组织透明度排行榜A级评价,并荣获区2020年度推动社会发展突出贡献奖。同时,白云区不断擦亮“广东扶贫济困日”金字招牌,对口帮扶广东湛江、清远英德以及贵州省黔南州荔波县、平塘县、罗甸县等数十个民生项目,在优化基础设施、补齐民生短板、改善人居环境等方面成果丰硕。本次活动全面展示了白云区在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中的发动面和参与面,营造出全社会支持慈善、参与慈善的良好氛围。
广东扶贫济困日慈善活动上,白云区同步上线数字慈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