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增城区水务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出炉,为增城“十四五”时期水务工作擘画新的蓝图。根据《规划》,未来五年,增城区将以全面建设海绵城市、节水型城市、智慧排水城市为抓手,加快推进“551”水务行动举措,实施142宗项目,构建持久水安全、优质水资源、宜居水环境、健康水生态、先进水文化、绿色水经济体系,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打造水务产城融合宜居典范。
《规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分为前言、发展基础、总体要求、发展任务、投资概算、保障措施等6部分,系统梳理增城区水务“十三五”发展基础,深入分析“十四五”面临形势,重点明确“十四五”时期增城区水务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重要任务,并展望2035年远景目标,是政府履行水务管理职能的重要依据,是增城区水务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路线图。
按照《规划》,增城区将坚持“以水定城、以人为本、生态发展、城乡融合、系统治理”原则,围绕增城区建设“宜业宜居宜养宜游现代化中等规模生态城区”的城市定位,高质量推进水务发展。其规划目标为:到2025年,增城区多水源安全供水保障体系进一步夯实;主要江河堤达标率提高至77%以上;建成区排水单元达标率达到90%,城镇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到85%以上并稳定提升;45%以上的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智慧水务系统基本建成。到2035年,建成与增城区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相适应的水务保障体系,实现水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发展任务方面,《规划》提出,未来五年,增城区将加快推进“551”水务行动举措,即着力筑牢供水保障网、洪涝安全网、污水治理网、生态碧道网、智慧监管网“五张骨干网”;统筹推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工程、防洪排涝提升工程、万里碧道建设工程、水环境整治工程、智慧水务工程“五大工程”;建设人水和谐的“增城样本”。
具体到“五张骨干网”的建设任务,《规划》也进行了明确。在优化集约节约、安全优质的供水保障网方面,推进工业节水减排,加强非常规水源利用,优化常规水源格局,推进应急备用水源建设,构建均衡韧性的供水产能布局,完善供水管网和加压站建设,优化提升农村供水改造;在完善江河安澜、水系通畅的洪涝安全网方面,健全防洪(潮)排涝工程体系,在“上蓄”工程中,加快全区水库达标加固,在“中通”工程中,推进河道整治工程,在“下排和外挡”工程中,完善整治堤防、闸泵建设;在巩固单元达标、安全高效的污水治理网方面,推进排水单元达标创建,推进合流渠箱清污分流,持续提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优化提升农村污水治理效能,坚持排水精细化监管;在升级健康和谐、水清岸绿的生态碧道网方面,全面推进高质量碧道建设,形成基本贯通全区的碧道骨干体系,有序推进涉水空间保护;在全面提升安全稳健、协同高效的智慧水务网方面,落实系统治理理念,加强水务系统安全运行、高效管理,持续提升水务监管水平,引领水务行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