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服务 > 三农动态

践行“一十百千万” 从化掀起学习热潮

  • 2018-04-20
  • 来源:市农业农村局
  • 分享到
  • -

日前,《关于开展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一十百千万”行动的通知》(下称《通知》)印发,广州将通过设计1套支部建设“指南针”、培育10个党建工作“新品牌”、征集百个组织生活“金点子”、选树千个支部建设“排头兵”、亮出万名支部书记“承诺书”的“一十百千万”行动,筑起基层党建坚强堡垒。

据广州市委组织部统计,目前广州有2.5万多个党支部,包含了全市的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这些基层党组织在践行“一十百千万”行动的进程如何,笔者在从化区得到了答案。

4月18日下午,从化区“新时代讲习轻骑兵”送学送志送智上山下乡进村入户活动全面启动仪式暨全国文明村幸福奋斗讲坛在吕田镇莲麻村开讲。活动现场,新组建的“新时代讲习轻骑兵”队伍和讲习员代表分别获授队旗和聘书、讲习资料。

“今天的莲麻小镇依托各种政策建起了一个大舞台,而我们莲麻村的村民才是这个舞台上的表演者,表演的内容就是我们的奋斗,通过奋斗才能收获幸福的果实。”广东省人大代表、吕田镇莲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潘安娜说。

本次活动全面拉开从化区“新时代讲习轻骑兵”送学送志送智活动的序幕。在践行“一十百千万”行动的过程中,从化区立足基层党员群众的实际需求,专门出台具体实施方案,全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从化基层落地生根、结出丰硕成果。

●南方日报记者黄舒旻朱伟良通讯员孙文凭马琬媚

结合“三农”实际

精心设计新时代讲习主题

从化区吕田镇莲麻村因为莲麻树而得名,坐落在广州版图的最北点,通过特色小镇建设,绿水青山的莲麻成为珠三角短途旅游的新选择。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在从化区的深入开展,莲麻村向“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发展目标迈出重要大步。

“自己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是真的富。幸福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一定要靠我们自己的奋斗和努力。”潘安娜表示,脱贫攻坚需要村民、干部、党组织一起形成合力,政府创造发展的机遇,但要抓住机遇就要靠实际的行动。

发挥基层战斗堡垒作用,结合“三农”工作实际,从化区自主设计编印了口袋书系列,将其作为讲习的必备工具书。

从化区有关负责人表示,该区组建“新时代讲习轻骑兵”队伍,从区四套班子党员领导干部、党的十九大精神区委宣讲团成员、省市党代表、优秀党课主讲人、基层组工干部、学校校长和先进人物代表等七类人员中甄选出100名人选,作为首批讲习员。由区委党校负责指导讲习员开展选题和备课等工作,并根据实际情况实施培训和试讲,确保宣讲质量和效果。

与此同时,建立讲习员动态补充调整机制,注重从专家学者、领军人才、道德模范、致富能手、乡贤能人、退休干部和脱贫致富先进典型等群体中动态增补讲习员,及时调整不合格的讲习员。推行讲习员宣讲课题申报备案制和基层“菜单式”自主选学制,结合农村特点和农民需求开展讲习活动,使得讲习内容符合农村干部群众的“口味”。

解决实际问题

政策解读与靶向式辅导相结合

当前,从化区加快建立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和“新时代讲习轻骑兵”工作站,依托“一所一站”为宣讲主阵地,坚持定点宣讲与交叉讲学相结合、“大讲堂”式授课与“拉家常”式交流相结合、“政策解读”式讲习与“把脉诊疗”式辅导相结合,采取座谈研讨、播放专题片、主题演讲、知识竞赛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深入农村开展“新时代讲习轻骑兵”送学送志送智上山下乡进村入户活动。

活动过程中,从化区既聚焦农村党员群众在日常工作的困惑,进行深入解读,又对准农村基层在党的建设、“三农”发展、乡村振兴、特色小镇建设、“攻城拔寨”项目,以及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等方面的短板和弱项,开展靶向式辅导,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目前,从化区已经开展160多场次宣讲活动,有效地在农村基层把工作落到实处。

接下来,从化区制定“新时代讲习轻骑兵”宣讲计划,推广吕田镇莲麻村新时代农民讲习所的经验做法,以点带面在全区逐步设立新时代农民(社区)讲习所,依托特色小镇、农村党建示范村每年打造不少于10个新时代农民讲习所(新时代讲习轻骑兵工作站)示范点,每年深入农村开展1000场“新时代讲习轻骑兵”送学送志送智上山下乡进村入户活动,组织万名农村党员群众参与讲习活动,让万名农村党员群众受教育,切实巩固党在农村基层的执政根基和广大农村党员群众的思想根基。

另一方面,加快开拓“线上讲习”,创新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开辟“新时代从化微学堂”栏目,广泛发动全体党员干部线上线下同步学习。依托“仁里集”共建共治共享智能治理云平台、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等开展“新媒体讲习”,将“新时代讲习轻骑兵”精品课程制作成光碟发送至各基层党组织,通过镇街微信公众号、党建微信平台推送优秀课程视频,进一步扩大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实现农村党员干部随时学、随身学。

现在的莲麻村里,“仁里集”不仅将村的党务、村务、财务进行公开,同时还将村民诉求、民主管理、办事流程等事务整合放到智能平台上。截至目前,莲麻村在“仁里集”上的注册用户已超过1400人,基本营造了“家家在网中,户户见干部”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莲麻村将继续推进‘互联网+党建’,使村党组织管理更加规范,村务管理更加到位。”潘安娜表示,党员干部要做好发展的“领头雁”,与村民一起把生态资源更好地转化成生态资本,打造好莲麻酒业、土特产、民宿等特色产业,让生态更美丽、百姓更幸福。

转载自南方日报:http://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18-04/20/content_7717713.htm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新闻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