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贸试验区挂牌以来,南沙在制度创新、改革发展、特色产业、开发建设等各方面都初步取得了显著成效。
2005年南沙建区初期,经济总量只有61亿多元,到2015年,已超过千亿元。随着自贸试验区红利的释放,南沙发展活力也得到激活,南沙去年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14.1%,增速连续11个季度排名全广州第一。
其中,南沙外贸成绩最为抢眼,南沙自贸区尤其受到跨境电商企业的青睐。截至2016年12月底,已有1007家全国各地的跨境电商企业在南沙自贸区口岸监管部门备案并开展跨境电商业务;去年1~11月份,累计审核进境电子清单1362.28万票,总价值约26.94亿元,同比增长271.4%。同期,每天有超过4万票的跨境商品从南沙保税港区发往全国各地。数据显示,2016年前9月外贸对全市贡献率达98.9%。
南沙区跨境电商行业协会会长魏炎祥表示,未来,南沙跨境电商企业将联合辖内企业共创新模式,共建发展机制,使自贸区跨境电商行业发展更为阳光化、规范化。
在广东自贸试验区新一批改革试点经验政策通报会上,南沙新区片区管委会副主任潘玉璋表示,南沙自贸试验区率先复制推广了上海自贸区30多项改革试点经验。
国务院在全国范围复制推广4个自贸试验区的19项改革试点经验基本在南沙落地实施。在此基础上,围绕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自贸试验区形成了一批具有南沙特色的可复制推广的改革创新成果,其中,“跨境电子商务监管模式”入选商务部8个“最佳实践案例”,56项创新经验在广东全省复制推广,29项创新经验在广州市推广实施。
自2013年广州获批为跨境电商试点城市以来,南沙自贸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抢滩落户,南沙跨境电商发展迅猛。
从2014年底只有10余家跨境电商企业在南沙口岸监管部门备案并开展业务,审核进境清单只有3.1万票,总价值仅有2200万元人民币,截至2016年8月备案企业916家,备案商品已达12万种。1~8月,累计审核进仓清单3643票,进境电子清单858.63万票,总价值人民币16.15亿元,同比增长241%。
跨境电商体验店是南沙自贸区的一大名片。坐拥南沙深水大港和通达全球的外贸班轮航线,南沙以直购体验新业态为特色的跨境电商产业集聚发展,首创的跨境电商体验店模式也从南沙走向全国。这只是南沙创新的亮点之一。
目前,南沙已形成以保税港区跨境电商仓库物流为基础,扩展多个跨境电商实体体验店的特色跨境电商产业发展模式。跨境电商仓库面积从去年的0.5万平方米扩至今年的10万平方米,吸引京东国际、1号店、聚美优品、苏宁云商、唯品会、当当网、天猫国际等国内大型电商企业跨境电商业务相继落户。
海关及检验检疫等监管部门已经同意在南沙开展直购进口(B2C)业务模式(即海外包裹过X光机,缴纳行邮税),南沙跨境电商直购监管中心也预计年底前投入正式运营。至此,南沙可以实现运行的跨境电商模式包括网购保税进口(B2B2C)模式、直购进口(B2C)模式、直购出口(B2C)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