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番禺大道改造工程初步完工。
人行天桥的设计有岭南特色。
全长38公里,投资28亿元,5日,在番禺区中轴线上,通往广州亚运城的番禺大道初步完工。道路最宽120米,主线双向,8车道,辅道双向6车道,设计车速80km/h,预留BRT功能。建设者称,番禺大道将打造成为“便捷、生态、人文、环保、节能、美观”的广州亚运第一标志性大道,广州南出口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各项景观工程本月底完工
据介绍,番禺大道是由原番禺中轴线上的番禺大桥-迎宾路-东环路-南沙大道整合而成,定性为城市快速路,北起番禺大桥,南至万洲大桥,全长约38公里。主线设计车速为80km/h, 辅道设计车速为40km/h。
路基段标准横断面:主线双向8车道,辅道双向6车道;跨线桥、高架桥为双向6车道,地面辅道为双向8车道。
番禺大道改造工程分两期实施,总投资估算约28亿元,2009年6月全面动工建设,7月底主线基本完成,8月底各项景观工程全部完成。
改造完成的番禺大道主辅分离、快慢分离、人车分离、过境与地方交通分离,人行天桥设置顶棚为行人遮风挡雨的同时,以连廊将天桥和公交站亭连接在一起,推出集功能性、景观性、人性化为一体的新型天桥和候车亭。
番禺大道在改造过程中,预留条件,适时建设BRT,并与地铁交通构成零换乘,打造地上地下“双快”交通系统。
一路尽享岭南美景亚运气息
番禺交投公司副总工程师伍友云说:“番禺大道亚运气息浓景观独特,沿途尽赏‘星海故乡’、‘岭南水乡’美景。”
番禺大桥收费站顶正在建设亚运标志。在番禺大桥收费站广场,10根亚运火炬柱灯伫立在两旁,天空中10束幻彩强光在空中形成迎宾通道,象征着亚运的火炬一棒接一棒,亚运的圣火一站接一站。
为体现番禺珠宝之乡的特色,番禺大道汉溪隧道顶板预留10个采光通风孔,并采用钻石、珠宝形状的玻璃雨棚进行装饰。
天桥设计成“风雨连廊”
番禺大道新建了3座人行天桥,其中位于市桥二桥北桥头的人行天桥的设计以岭南多雨区“风雨连廊”为设计蓝本,在广州独有,运用钢管作为设计元素,并采用番禺本地环保企业的新型建材——福美软瓷做出了石板桥的效果,真正实现了“融通古今、横亘中西”的设计理念,与此区域的现代化办公楼群相融汇,增添城市的视觉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