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同舟共济 志同道合”港穗双城图片展首展启动及新闻发布活动(2021年总第169场)
时间:2021年12月13日15:00
地点:广州市地方志馆
香港,世界经济中心的东方之珠,广州,国际化大都市的世界名城,历史上两座城市的快速发展,既有平行携手并进,也有交汇相互合作,共同绽放出别样绚烂的火花。从今日起,“同舟共济 志同道合”港穗双城图片展首展在广州市地方志馆和香港中环交易广场圆形大厅同步拉开帷幕,将图文并茂讲述香港和广州两地源远流长的历史和联系密切的关系,展现两地当年辉煌岁月的共同故事,以及血溶于水、骨肉相连的深厚情谊。
开幕当天,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组长、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谢伏瞻,广州市代市长郭永航分别以视频方式致辞。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主任陈华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驻粤经济贸易办事处主任陈选尧出席并致辞。广州市副市长谭萍发布港穗双城展广州首展主要内容以及广州组织观展及巡展的有关情况。
据悉,本次香港与广州既同步举办线下双城图片展,也在相关公众号、网站同步线上展出。
港穗合作翻新篇,数量质量齐跨越
双城图片展同步在全市各区开展
林郑月娥女士表示,港穗两地在金融、创科、教育、跨境基建等多个领域的合作,从未间断,硕果累累,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积极推进,跨境基建如广深港高鐡香港段的陆续开通,港穗这两个大湾区核心城市的关系更加紧密。例如,香港科技大学于广州南沙的建校项目,预期将于2022年年中落成并于9月开课,将深化两地在教研、科技成果转化及学生交流等方面合作;金融方面,《2021年施政报告》表明特区政府支持香港交易所与广州期货交易所就碳排放交易相关金融产品开展合作,提升香港作为区内绿色和可持续金融枢纽。林郑月娥女士又表示,文化艺术各方面,港穗两地的共通点和交流多姿多彩,特区政府为香港艺团及艺术家提供资助到大湾区内地城市,包括广州进行文化交流活动,促进民心相通;体育方面,香港将与广东及澳门在2025年共同承办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
郭永航代市长表示,今次两地图片展,是改革开放后首次由广州及香港双方通力合作联合举办,跨越两千多年港穗历史的图文展览,亦是庆祝香港回归25周年、彰显港穗两地历史渊源和合作共融的盛事,意义重大。
谢伏瞻组长表示,今次的系列展览将有力推进湾区文化的交融,使香港同胞从历史长河中吸取力量,厚植中华文化底蕴,强化身份认同,增强民族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
“广州是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和前沿地,香港是东方一颗璀璨明珠,港穗携手共进,渊源已久。港穗双城图片展,是改革开放后首次由穗港双方联合举办跨越两千多年港穗历史的图文展览,是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彰显港穗两地历史渊源和合作共融的盛事,意义重大。寓意港穗两地坚持大团结大联合,践行初心使命,携手共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伟业,迈进共同富裕目标。”本次展览横跨两千多年的时空,始于公元前,展现至今天新时代。缘起港穗两地历史渊源,通览港穗两地史地、经济、社会和文化。千丝万缕,汇成两座城市共同的故事;一点一滴,凝聚香港和广州深厚的情义。同根同源,同声同气;同饮一江水,同唱粤剧粤曲。“广州作为香港和大湾区各城市系列双城图片展的第一站,有以下亮点:一是“五同”展示。同根、同气、同舟、同源、共同,展现两地源远流长的历史与密切关系。二是“两个”同步。一个是同步在香港和广州两地举办,同一天同一时段举行开幕仪式。此时此刻,香港中环交易广场圆形大厅同步举行开幕仪式。另一个是同步上线数字展览。三是全力推广。以广州市地方志馆为首展发布和揭幕地,同步在黄埔、海珠、花都等7个区和广州大学、广州南方学院设11个固定分展点,在番禺、从化、白云等9个区设立41个巡展点,并在天河区21个街道、128个中小学校设电子视频展,开展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进网络展览活动,展陈场地约9000多平方米。”谭萍副市长发布说。
当前,港穗两地合作翻开了新篇、迎来了新机遇,双方无论在合作的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取得了史无前例的跨越。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主任陈华康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台,香港、广州陆续展开更多元化,更深广的合作、包括支持港澳青年来穗发展行动计划、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正式动工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医药健康综合试验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开幕等等,通过这次港穗双城图片展,不仅让我们无忘历史时刻,重温两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每个重要时刻,感受到祖国发展带来的美好生活和重要机遇,也让我们珍惜当下,面向未来,在新时代迎接新发展做出更大的共同努力。”
展览图文丰富:
同根同源,八个时期展现历史上香港与广州共同经历的重要时刻
自古以来,香港和广州就历史渊源深远。早在公元前214年,香港就处于大秦版图之内,属南海郡,而南海郡治所在地为今日的广州城。在这次双城图片展中,主题鲜明,脉络清晰,图文丰富,展出平面历史图片几十幅,将香港与广州在八个时期的重要史实精彩呈现,并且分七个部分以“五同”(同根、同气、同舟、同源、同向)来还原当年两地携手合作、共同进退的历史点滴。
其中,在近现代部分,革命活动在港穗两地合作之下,迎来一次又一次的重大转机。图片展展示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港穗两地历经党的创立时期、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一直到改革开放、新时代,港穗两地唇齿相依、荣辱与共、携手发展的历史长河。
在土地革命时期,1930年开辟了以香港为总站中央红色交通线,打破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的严密封锁,打通上海党中央与中央苏区之间的联系,在信息情报传递、护送干部和输送物资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抗日战争时期,香港与广州两地的合作更是默契。由于日军封锁了内地沿海地区,香港成为国际抗战物资转运进内地的通道。广州则肩负有关抗战的交通联络、传递及收集情报,及为游击区采购物资等工作。
“港穗双城,历史同根,地理同源。自秦平定岭南,香港属南海郡,郡治所在为今广州。大革命时期广州素波巷的广东宣讲员养成所,就是香港罢工海员的通讯联络处。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香港分局输送了119人参加全国新政协。通过图文,重现了在那段革命历史和硝烟岁月中,港穗两地同仇敌忾,老一代革命前辈和革命先烈们,打破地域界限,在两地转战奔波,前仆后继,取得了来之不易的胜利。”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主任黄小晶说。
新中国成立后,经济、社会都迎来了迅猛发展,这时香港和广州的联系就更加紧密、合作的硕果也更多。
“千年商都广州与东方明珠香港在多个领域并肩开创、积极拓展、深化合作、共同发展,创造了一个个故事和一个个第一,描绘了一个个蓝图,创造了一个个奇迹。” 黄小晶介绍说,港穗双城图片展述说港穗两地的史地、经济、社会和文化渊源,千丝万缕,汇成两座城市共同的故事;一点一滴,凝聚香港和广州深厚的情义。港穗双城图片展的举行,有利于加深香港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各个城市的紧密联系,有利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深入实施,有利于前海和橫琴两个合作区有关工作的持续推进。
“迈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随着粤港合作联席会议机制的创立,《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广东与香港在南沙自贸区建立‘粤港深度合作区’着力发展八大产业,港穗更是同根同源,同声同气;同饮一江水,同唱粤剧粤曲;悲欢相通,命运与共。”黄小晶说。
展览形式创新:
最新发布短视频70部,展现广州新亮点和好故事
据介绍,这次双城图片展不仅展览内容丰富深厚,在展览方式上也有多个创新。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副主任陈穗雄介绍说,除了处于静态的图片展现之外,还运用视频方式进行直观、真实、形象、动态的展示。包括在开幕仪式上播放香港的港穗双城图片展短视频,以及最新发布一批广州市地方志馆新拍摄、新制作、新征集的短视频,内容包含永庆坊更新改造、三眼井社区更新改造、中小企业能办大事、船行广州、数字经济、夜间经济等,数量多达70部。
陈穗雄表示,这些带有视觉冲击效果、反映市和各区最新发展成果的短片,展现了广州社会经济政治科技等各方面发展的新进展新成就新形象新亮点,讲好广州故事,讲好粤港澳大湾区故事,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更好地了解和读懂广州,了解和读懂粤港澳大湾区,了解和读懂中国。
值得一提的是,在开幕现场,由广东省政协委员、民营企业家苏忠阳特别制作的、命名为“同舟共济 志同道合”的骨雕工艺作品,也正是亮相。作品长103厘米,宽37厘米,高87厘米,通过平雕、立雕、图雕、镂空等岭南传统工艺,展现了广州塔、五羊、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中银大厦、金紫荆广场等著名地标,骨雕上造型丰满的广绣木棉花和金箔紫金花,祝愿港穗两地携手共创辉煌,阔步迈向新征程。
苏忠阳说,此次展览内容翔实丰富,能促进港穗间的进一步了解和交流,增进了两地友谊,同时也推动城市合作共融,阔步迈向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