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广州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2021年总第170场)
时间:2021年12月14日15:00
地点:广东大厦三楼多功能厅
广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朱小燚:
亲爱的各位媒体记者朋友:
今天是2021年12月14日,欢迎各位来到广东大厦出席2021年度第170场广州市政府的新闻发布会,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主题是广州疫情防控。昨天下午,广州市越秀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进行了通报在例行健康监测中发现1名入境隔离期满返穗居家隔离人员核酸检测出现阳性。
昨天晚上,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广州市委书记林克庆同志,广东省副省长张新同志到第一线指挥疫情防控工作。今天,广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郭永航也专门作了批示,市疫情防控工作也按照例行做了部署。
为了及时回应广大媒体的关切,把广州市疫情防控的相关最新权威信息通报给大家,今天我们非常高兴地邀请到了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陈斌女士,广州越秀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郭环女士,广州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张周斌先生一起来到广州市新闻发布会的现场,就广州市疫情防控的最新情况和大家做交流。
今天新闻发布会的第一项议程,有请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陈斌女士作主发布。
陈斌: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下午好!
下面通报我市一名入境人员外市集中隔离期满返穗后,在居家隔离期间例行新冠病毒检测阳性调查处置情况。
病例,男,67岁,家住越秀区华乐街天胜村65号。11月27日从国外入境外市集中隔离,期间多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12月11日,解除隔离后乘飞机(CA1837)返回广州,闭环转运至越秀区家中居家隔离;12日,华乐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其例行采集核酸标本,13日凌晨通报结果初筛阳性,经市、区疾控中心重采样复核结果均为阳性。病例闭环转运至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隔离治疗,经进一步检查和专家会诊,确诊为新冠肺炎普通型,目前病情稳定。
市疾控中心对该病例的鼻拭子进行新冠病毒全基因组测序和序列分析,经省市疾控中心复核,报国家疾控中心确认,检出新冠病毒为奥密克戎突变株。省市区三级立即启动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机制,防控工作提档升级,扁平化运作,全面铺开流行病学调查、溯源和防控管理等工作,落实相关场所及环境终末消毒等防疫措施。对病例来穗同机人员实施提级流调,加强社区密接排查与管控,甄别出的密接全部集中隔离,次密接严格落实“居家隔离、足不出户”。
截至12月14日12时,累计排查到重点场所筛查人员10544人,已出结果均为阴性。累计采集环境样本132份,128份环境样本检测结果为阴性,4份阳性均为病例住所发现。随着流调工作的推进,可能会对部分市民群众赋“黄码”,请大家按照相关指引尽快进行核酸检测。当前,全市共开设293家核酸采样医疗机构,其中105家为持黄码者提供24小时核酸采样服务。
截至12月14日12时,已排查到密切接触者184人,次密接865人,以上人员均已落实管控措施,核酸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
根据疫情防控的需要,划定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各1个:
封控区为:天胜村65号也就是病例家所在的楼栋,实行区域封闭管理。封控区全部居民转运至集中隔离场所集中医学观察。
管控区为:天胜村56至64号及66号,实行“人不出区、严禁聚集”,原则上居家,全部人员实施“三天两检”核酸采样。
防范区为:东至淘金北路,南至环市东路,北至广深铁路线,西至麓湖路。实行“强化社会面管控,严格限制人员聚集”,人员实行两次核酸采集,并进行健康监测。请上述管控区域和重点场所的市民朋友,非必要不离穗,并积极配合街道、社区采取的核酸检测等疫情防控措施。同时,即日起封闭地铁5号线淘金站B出入口,管控区域部分公交站点有所调整,暂停防范区内的巡游车、网约车运营。今日6时起,所有从白云机场乘机出发的旅客,在测温和查验健康码的基础上,须查验行程码。由此给市民朋友出行带来的不便,敬请大家原谅。
当前,奥密克戎变异株进一步增加了疫情不确定性,加之受冬季气候因素等叠加的影响,广州作为国家重要口岸城市,面临的外防输入压力持续增大。我们会根据疫情防控的需要,适时动态优化调整防控策略,加强涉疫地区来返穗人员排查,坚决落实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重点区域的“人物同防”和闭环管理,严格执行返穗入境人员隔离管理措施等。
在此,特别提醒广大市民朋友,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高位流行,病毒不断变异,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当前,我市正有序推进3-11岁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12岁以上尤其是60岁及以上人群查漏补种和加强免疫接种。我们建议重点人群实现全程接种和加强免疫“应接必接”,无禁忌症人群全程接种和加强免疫“能接尽接”,尽快构建全民免疫屏障。截至12月13日24时,全市累计接种4161万剂、2029万人,完成全程接种1879万人;其中,累计完成加强免疫272.9万人。
疫情没有结束,防范不能松懈。请广大市民朋友们切莫放松防护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出入公共场所特别是密闭场所,是要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遵守疫情防控各项要求,出现症状,有序就医,为抗疫增添力量!确实有出行需求的市民朋友,请做好相应防护准备。特别是中高风险地区来穗、国外入境人员应及时主动向所在社区、单位报告。让我们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稳控疫情,更好地守护市民健康和城市安全。
我的发布就到这儿,谢谢大家!
朱小燚:
感谢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陈斌女士作了主发布。从陈斌女士的主发布中,我们了解到这例67岁的病例是从国外入境外市集中隔离,期间多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解除隔离后返回广州,闭环转运至越秀区家中居家隔离;华乐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其例行采集核酸检测过程中发现,省市区三级立即启动了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机制。
从陈斌副主任的通报中我们了解到:截至今天的12点,累计排查到重点场所筛查人员结果都是阴性。刚才陈斌副主任也向大家通报了划定封控区、管控区和防范区,封控区就是这例病例所在的住家广州市越秀区华乐街天胜村65号,管控区也是天胜区56-64号及66号,还有一个是防范区。
陈斌副主任讲到相关的市区两级交通部门根据疫情的需要,也做了一些精准化交通调整。特别对地铁的部分出入口进行了有效的管控,请各位媒体朋友通过传播渠道,使广大的市民能够更多地理解这是疫情防控的需要。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只要大家理解疫情防控的需要,整个广州的疫情防控就一定能够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今天来到新闻发布会现场的还有广州市越秀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郭环女士以及广州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张周斌先生,他们将非常乐意回答媒体的提问。请工作人员做好准备,也请获得提问机会的媒体人员首先通报自己所供职的媒体结构,时间交给媒体朋友。
新华社记者:
我们关注到越秀区昨天通报的一例入境隔离人员,就是隔离期满在广州居家隔离期间核酸检测是阳性,请问越秀区采取了哪些具体的防控服务措施?谢谢。
郭环: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
12月13日,越秀区在例行常规核酸检测中,发现1名入境隔离期满返穗居家隔离人员核酸检测是阳性。我区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在省、市卫健部门的指导下迅速地开展应急处置工作。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特点,我们在专家的指导下对重点区域实行分级分类管控,重点做好了下面的工作:
实行提级管理。对与病例同栋楼的居民,全部参照密接管理,昨天闭环转运到隔离场所进行集中医学观察。加强了对病例家及其周边的终末消毒,对管控区内的各楼栋进行了全面的消杀,在排污管道也投放了消毒物品。在消毒后进行了两轮环境检测,也扩大了取样的范围,目前检测都是阴性。市交通运输局也已经调整了防范区内的交通运输安排,这里也希望市民做好相关的配合工作。
在做好生活服务保障方面,管控区是一个相对封闭的有围墙的小区,街道安排了450名党员干部、志愿者参与到24小时值守工作,主要是做好生活保障。我们联系了超市、生鲜快递,设置无接触的临时存放点,做好居民的生活物资调配供应。特别我们做好了管控区内30名老人、病患、孕妇、儿童、残疾人等需要关爱人群的生活和就医服务保障。到今天中午,我们已经完成了物资配送650单。
同时我们也开展防范区全员核酸筛查。昨天我们对封控、管控和防范区内有关人员采样4543人,结果全部都是阴性。今天上午,我们在淘金路36-38号旁边小广场、三荣大厦办事处、麓苑路保利麓苑小广场、天胜村二横路小广场这四个地方设了4个核酸采样点,对防范区开展全员核酸筛查。截至今天中午12点,一共采样9196份,已经出结果都是阴性。
借这个机会,我们也呼吁处在防范区内的广大居民、市民群众,请按照有关要求配合核酸检测,同时也注意做好“两点一线”,就是工作和回家两点一线,不要过多地在社会上活动。
最后,我还想提一下,这名入境隔离期满返穗人员在外地解除集中隔离之后,能够遵守广州市第28号通告的要求,联系社区主动报备行程,这种做法值得倡导。下来希望市民朋友能够积极配合广州市防控政策,增强防疫意识,做好个人防护。谢谢!
朱小燚:
感谢新华社记者的提问,也感谢广州越秀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郭环女士的回应。
郭环常务副区长也讲到了越秀三人小组在疫情防控中积累起来了很多工作经验,可以说在全市各个区得到了很好的倡导。
在此次疫情防控中,我们也是为管控区内的122户290名居民,联系好超市、生鲜快递、以及无接触的临时存放点,而且我们看到越秀区按照省市部署,尤其我们看到450名党员干部同志专人值守,尤其是对于老人、病人还有一些残疾人,尤其需要关爱的孕妇和儿童,我们做好服务。
刚才郭环常务副区长对这名从另外一个国际口岸城市入境已经完成了隔离以后复阳的这位病例,对他的行为给予了很多倡导,因为是我们一个开放型的国家,各个口岸都还有人在境外口岸入内,未来也希望所有的入境人员能够按照国家、省、市的各级疫情防控要求及时通报,这样才使得疫情防控更加能够体现精准性。
继续把时间留给媒体朋友。
南方日报记者:
我想问张周斌主任,针对此次解除入境隔离的人员,他这次的流调和此前的流调有没有不一样的地方?谢谢。
张周斌:
感谢您的提问。
12月13日凌晨4点,我们疾控部门接到初筛阳性报告以后,就立刻围绕着病例从外市登机到抵达白云机场,从解除隔离人员专用的摆渡车到专用的转运通道,从机场闭环转运到家中居家隔离期间活动的情况,开展了全流程的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并按照规范进行疫情处置工作,包括甄别密接、次密、划定封控区、管控区还有防范区。同时,省市疾控也对病例的标本进行二代、三代基因测序,经过国家疾控中心的确认,确认为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毒株。
基于目前国内外对奥密克戎变异株流行病学特点的相关研究和报道,结合我们的流调情况,对涉及到的人和相关场所,我们立刻开展了提级管控,扩大了密接的甄别范围,目的其实就是要最大程度地降低传播风险。刚才,陈斌副主任、郭环副区长已经将相关的管控以及核酸检测情况进行了通报,也请大家放心。
可能听到奥密克戎,很多市民朋友会感到很紧张,借这个机会也顺便和大家讲一讲,变奥密克戎异株到底是怎么回事?自从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新冠病毒变异始终在不断发生,从早期英国发现的Alpha,到南非发现的Beta、巴西发现的Gamma,以及大家现在都很熟悉的Delta,现在又出现了奥密克戎。其实新冠病毒还有很多其它的变异株,之所以这几种会引起大家的关注,那是因为世界卫生组织根据病毒的传播能力和变异程度,把它列入了值得关注的行列,也就是列入了VOC变异株这个行列。
但是由于我们现在发现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时间比较短,最早是在11月6日南非的博茨瓦纳发现的。这个变异株是否比我们现在主流的德尔塔变异株具有更强的传播力?或者是说免疫逃逸能力?还需要进一步观察和研究,但是我想有一点是很明确的,就是不管它怎么变异,奥密克戎变异株仍然是新冠病毒的一个变异株,它仍然是通过呼吸道进行传播的。再就是奥密克戎变异株并不影响我们国家现有的核酸检测试剂敏感性和特异性,实际上这一次解除隔离人员在居家隔离期间,我们做的第一次核酸检测就非常敏感地把他给排查出来了。
所以说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防范,我们现有的两大防护手段依然是非常实用、有效的,一是物理防护,也就是我们现在倡导的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少聚集、保持社交距离,仍然是最简便可行而且是非常有效的预防手段,大家一定要坚持,不能放松。另外一个就是新冠疫苗的接种,无论是构筑群体免疫屏障还是提升个人对新冠病毒的抵抗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符合强化免疫接种条件或者是还没有完成全程接种的人员,一定要尽快地完成接种。
我的回答就到这里,谢谢!
朱小燚:
感谢南方日报媒体朋友的提问,也感谢广州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张周斌先生的回应。
12月7日,继收看收听全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广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指挥部)召开会议,对奋力抓好“双统筹”进行再部署、再推动、再落实。市委书记林克庆讲话。市委副书记、代市长郭永航主持。
市委书记林克庆强调,当前疫情防控依然形势复杂、任务艰巨。各级各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工作要求,切实增强做好疫情防控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科学精准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全力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刚才陈斌副主任介绍我们在国家和省的指导下认真的做好全民疫苗接种,截止到12月13日24时,广州市全市累计接种了4161万剂,一共是2029万人次,完成了全程接种1879万人次,其中累计完成加强疫苗的是272.9万人次。刚才市卫健委的陈斌副主任,广州市疾控专家张周斌副主任都对所有的市民在接下来如何进一步常态化做好疫情防控提出了很多具体的要求,我们希望全体市民够按照市卫健委和市疾控专家的引领,继续做好疫情防控,同时也及时地接种疫苗。
今天广州市新闻办的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到这里结束,感谢各位发布嘉宾和媒体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