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广州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2021年总第70场)
时间:2021年6月3日下午5:30
地点:广州市新闻中心
广州市委宣传部对外宣传与新闻发布处处长龚艳华:
各位媒体记者朋友:
大家下午好!
首先,非常感谢各位媒体出席广州市政府新闻办举办的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今天的发布会是2021年广州市新闻办举办的第70场新闻发布会。
当前,我市疫情防控正处在紧要关头,广州市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的决策部署,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严格落实各项防控要求,特别是严控重点区域人员流动聚集,全力做好流调溯源和大规模核酸检测,抢在病毒前面建立防火墙,确保不留死角、不留盲区,力争有效切断病毒传播链条,全力以赴打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硬仗,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为及时答疑解惑、回应社会关切,今天,我们邀请到有关负责同志出席发布会通报我市疫情防控最新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物资保障供应、市场监管、穗康码等问题。首先,请允许我介绍参加新闻发布会的相关单位负责同志,他们是广州市卫健委副主任陈斌女士,广州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杨延晖先生,广州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副局长梁文谦先生,荔湾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林隽先生。
首先,有请市卫健委副主任陈斌女士通报我市疫情防控最新情况。
陈斌: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好!
下面我向大家通报,我市新冠肺炎本地疫情的最新防控情况。
6月2日0时-24时,我市新增境内感染者16例,其中确诊病例11例、境内无症状感染者5例。另有4例原已公布的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昨天新增16例境内感染者均为主动排查发现,其中密接者排查发现10例,核酸大排查发现5例,发热门诊排查1例。
截至2日24时,本轮疫情全市累计报告70例感染者,包括56例确诊病例和14例无症状感染者。目前,所有本地感染病例均在市八人民医院隔离治疗。
昨天新增报告的这16例感染者,他们的密切接触者都已按有关规定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这16例感染者均集中在中高风险管控区域,其中荔湾区中南街11例、白鹤洞街4例、东漖街1例。
今天下午,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第16号通告,在15号通告的基础上,调整封闭管理和封控管理的区域。荔湾区中南街、白鹤洞街、东漖街目前均执行封闭管理。提醒相关重点区域内的市民朋友一定要遵守防控措施,严格居家、足不出户,并做好自我健康管理。同时,在15号通告基础上,16号通告将荔湾区的冲口街、海龙街、石围塘街、茶滘街、东沙街、花地街调整为封控管理区域,人员只进不出,严禁聚集。
以上封闭管理区域、封控管理区域实施交通管控,人员活动实行严格管理,进行多轮核酸检测,请区域内市民群众大力配合。
下面,我向大家介绍核酸大排查的最新工作进展情况。
第16号通告同时明确,荔湾区(北片区)的西村街、南源街、桥中街、昌华街、彩虹街、逢源街、多宝街、沙面街、岭南街、华林街、龙津街、金花街以及站前街,今天内完成新一轮全员核酸检测,也请区域内市民群众配合。
自5月26日启动重点区域全员核酸排查以来,截至6月2日24时,全市累计核酸采样781.76万份,其中682.92万份结果为阴性,已发现阳性29人。
对于大家普遍关心的穗康码“黄码”问题,我们积极应对。一是在各区统筹开设临时采样点,设置持黄码市民核酸检测绿色通道,已同时对外公布采样点地址、联系方式等便民信息,方便持黄码市民前往接受核酸检测。请有需要的市民朋友留意所在辖区内的信息发布。二是在相关医疗机构的“应检尽检”门诊开辟相对独立的区域,为持黄码市民采样。三是加快检测速度和效率,对持黄码市民的咽拭子标本单独标记、单独包装,第一时间检测,第一时间上传检测结果。四是完善顺畅与公安局、政数局、应急局的沟通交流机制,随时掌握黄码数量变化情况,动态调控各区临时采样点数量,最大限度满足市民核酸检测需求。
重点区域查核酸、重点人群赋黄码,都是为了更好落实我市“防控抢在锁定前,扩大排查跑在先”的防控策略。
目前,我们处在与病毒赛跑的关键期,请广大市民从我做起,继续做好个人防护,积极配合落实好防控措施。
我的通报到这。谢谢!
龚艳华:
非常感谢陈斌副主任就我市疫情防控的最新情况向媒体朋友们进行通报,包括刚刚出台的16号通告的内容,还有全市核酸检测情况,以及对于穗康码“黄码”人群的服务保障。
接下来,有请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杨延晖先生介绍市场监管工作情况。
杨延晖: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下午好。
结合广州当前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形势,市市场监管部门加大市场价格监督检查力度,切实保障全市防疫物资和重要民生商品价格秩序的平稳。
一、紧急部署专项行动,发布价格行为的贴士警示
5月28日晚,我局连夜通知全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进一步加强对防疫物资和重要民生商品价格的监测,及时与有关部门沟通掌握供应情况,严防借疫情囤积居奇、哄抬价格。
5月29日,我局向全市防疫物资及重要民生商品的经营者发出价格行为警示,提醒告诫经营者不得哄抬价格、囤积居奇。该警示发布之日起,凡发现有上述行为的,经查实将依法从重从严查处。
6月2日,我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当前市场价格监管工作的通知》,成立价格监管工作专班。结合目前广州的疫情防控形势分析研判,强化应急预案衔接协调,落实应急值班值守制度。
二、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从快从严查处违法行为
我局坚持零容忍,露头就打、打准打狠,坚决从快从严打击疫情哄抬物价、扰乱市场价格秩序的违法行为。2020年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我局持续对疫情价格行为保持高压严打态势,总共立案查处涉及重要民生商品及防疫物资价格的违法案件281宗。在5月28日-6月3日这几天内,全市市场监管部门迅速立案查处涉及疫情价格违法案件3宗。举一个例子,5月30日上午,番禺区市场监督管理区根据群众举报,1小时内立案查处了南浦岛某商家高价出售蔬菜的价位违法行为。
总的来说,虽然重点区域的某些民生商品价格在短时间内出现了小幅上涨,但全市物价总体水平还是平稳的。
三、强化价格监测预警,积极回应市民群众关切
我局依托市场监管价格监测体系和疫情监测体系,利用信息化的手段迁移监管端口,密切关注粮、油、肉、蛋、奶和防疫物资的价格变动情况,强化价格监测分析预警,对各类苗头性、倾向性的价格情况及时核查处置。
这两天我局和荔湾区市场监管局高度重视封闭区域内保供稳价工作,收到有关反映中南街、海南村、菊树村供应物资价格舆情后,迅速了解到居民反映的配送物资定价不合理的图集,问题主要是发生在物资配送环节上。我局已向相关部门建议提供多样化的选择。据了解,目前广州市供销社“菜篮子”小程序已经提供多款生鲜套餐不同选择,新供应的物资也更为实惠。
我就发布到这里。谢谢大家!
龚艳华:
非常感谢杨延晖副局长通报我市开展市场监管的相关工作情况。
现在进入提问环节,也请各位记者朋友在提问前先通报您所代表的媒体机构,谢谢。
广东广播电视台记者:
请问政数局领导。15号通告明确,市民搭乘公共交通工具,进入餐饮、娱乐场所、室内文化体育场馆、各类市场、商场等场所需要亮码。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在保障穗康码正常稳定运行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梁文谦:
谢谢您的提问。
健康码现在作为个人健康通行证,其稳定性直接影响市民生活和企业生产。今年以来,根据疫情防控需要,穗康码陆续上线了核酸检测结果、疫苗接种结果查询等功能,在用户访问量上不断增加,这对穗康码的功能稳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此,我们积极协调资源,采取多种措施。
一是加强预判分析,启动应急响应。15号通告发布前,我们对穗康码的承载能力、高并发能力进行了预判和测试,包括预估群众亮码并发量、扩充系统容量、扩充网络带宽,启动重要项目保障方案,连夜对系统进行了压力测试,制定早、午、晚高峰的应急预案,加大硬件投入,增加了12台网关服务器,将每台缓存服务器内存从32G增加至128G,将物理数据专线从原来的200M扩容到1G。
二是建立保障机制,快速联动处置。我们组建了应急响应工作组,建立了7×24小时工作保障机制,与市公安、卫健等部门建立联动响应机制,并得到了省政数局在业务和技术上的大力支持。特别是早、午、晚高峰期间,我们加大运行保障的人力和技术投入,对穗康码运行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发现问题及时排除故障。
三是全力应对穗康码用码高峰。自15号通告发布后,穗康小程序访问量、穗康码亮码数连连剧增,超过我们的预判值。据统计,6月1日穗康小程序当日访问量6053万次,当日亮码3853万次,早高峰穗康码并发访问量达到36000次/秒,所以对于小程序来说是非常大的要求,我们对比过,超过去年历史峰值两倍以上。
6月2日穗康小程序当日访问量1.4亿次,穗康码昨天的亮码数达到9948万次,市民出行使用码的频率非常高。昨天出现了早高峰短暂访问不畅、市民要刷多几次才出来(穗康码)的情况。对此,我们昨天紧急采取亮码优先策略,先保证亮码、保证市民能正常亮码通行,应对用码高峰。我们计划在6月3日晚上对系统继续扩容,优化系统缓存机制,保障系统平稳运行,让广大市民在上下班高峰期能更顺畅地使用穗康码。
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东总站)记者:
请您介绍一下,目前荔湾区管控情况,以及完善管控区域物资供应和管理服务的情况。
林隽:
谢谢您的提问。
目前,荔湾区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已经基本完成,我们检测的量是102万份。目前发现的阳性病例都在我们的管控范围内。
在管控方面,我们采取网格化的“三人小组”机制,对高风险区每200户设一个“三人小组”、中风险区每400户设一个“三人小组”、其他地区按照800户设一个“三人小组”。下一步我们还会缩小包围圈,把“三人小组”服务户数减少,让防控更精准。
“三人小组”共有十项职能,包括:承担健康监测、上门核酸检测、落实隔离监管、协助物资配送、反映群众需求等。“三人小组”还负责对重点街道封闭区开展地毯式排查。
在物资保障方面,广州市下午公布16号通告,我区有三条街纳入封闭管理区,我们对封闭区的人数从原来的11万人增加至18万人。市、区正在想方设法保障物资供应。现在已经建立起“1+3+3+N”的供应模式(就是一个国企对接一个街道,一个街道安排至少3台以上流动供应车,一个街道安排3个以上临时供应点,N个社会销售平台参与供应)。
几天来,我们保障了大米1.4万公斤、肉类2.9万公斤、果菜类16万公斤。但是,我觉得我们的服务还是存在不少不足,目前还有市民反映配送时间较长、部分物资转运不畅、有些群众要求的慢性病药品配送还不够快、有些价格和部分家庭需求匹配还存在差距。
对于上述问题,我们焦急万分,正努力把工作做得更细更实一些。现在我们在组合上下大功夫,配送的组合力求更丰富,采用大、中、小、微几种包装组合;在可选择方面,给居民印制了生活用品APP宣传册,希望媒体多多宣传,居民扫描APP(二维码)就可以快速选择;针对药品配送,我们采取电话收集需求和APP平台下单的方式进行统一配送;针对不会用手机的或者没有智能手机的老人家、困难群众等,我们将安排“三人小组”上门匹配;而且我们还将动员更多的快递、外卖参与,让群众有更多选择;也将增加对困难群众的探视,为生活困难群众提供生活用品。
总的来说,我觉得我们做得还不够,但是在这里也感谢隔离区广大群众的支持和包容,我也希望大家能够群策群力,大家一起出出点子,怎么样能够又满足防控的要求,又能够提供更多更好更精准的生活用品给隔离区的群众,让他们更加安心、更加暖心,共同度过这段艰难的日子。
谢谢大家!
广州广播电视台记者:
请问市场监管局杨局。您刚才介绍到物价一直是市民非常关心的问题,特别是这个时候,像我们在番禺区市场监管局在1小时内迅速查处了蔬菜物价上升的案件,可以说非常迅速。关于物价的问题,特别在重点区域的民生物资物价方面,市场监管局下一步会有哪些价格监管措施呢?
杨延晖:
谢谢您的提问。
每当疫情总有一些不良商家以身试法、铤而走险。我们局在一系列措施的基础上,下一步想重点持续关切重要的民生商品和防疫物资的情况,坚持“露头就打、打准打狠”的原则,加大价格行为的监督执法力度,畅通政务服务的投诉举报渠道,做到有诉必查、有诉快查、有诉严查。严厉打击未明码标价、囤积居奇、捏造散布涨价的信息、扰乱秩序、哄抬价格的行为,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允许这些不良商家发疫情财、黑心财。
今天,我局在官网和微信、微博上发出了鼓励市民积极参与监督,共同维护市场价格秩序行为的一封公开信。欢迎群众和媒体朋友通过“12315”“12345”等途径积极举报价格违法行为,提供有关问题线索;同时,也请你们锁定他们违法的证据,我局将及时曝光疫情防控期间查处的重大案件、典型案件;同时,我们还强化对电商平台的价格监管,加强对社区团购、外卖、网购平台(线上)销售商品和服务的价格监管。依法查处虚构原价、误导价格标识、强行搭售、不履行价格承诺等不正当价格行为,确保防疫物资和市民生活必需品的市场价格稳定,为防疫提供良好的环境。
谢谢!
龚艳华:
非常感谢杨局的回答,也感谢广州广播电视台记者的提问。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