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2021年总第89场)
时间:广州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2021年总第89场)
地点:2021年6月19日上午10:00
地点:广州图书馆负一层1号报告厅
主持人:广州市委宣传部对外宣传与新闻发布处处长龚艳华
邀请嘉宾: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陈斌女士,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圳)院长舒跃龙先生,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院长蔡立辉先生,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杨杏芬女士。
相关新闻

文字实录

  时间:广州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2021年总第89场)

  地点:2021年6月19日上午10:00

  地点:广州图书馆负一层1号报告厅

  广州市委宣传部对外宣传与新闻发布处处长龚艳华: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上午好!今天是6月19日,星期六,欢迎各位媒体朋友出席广州市政府新闻办举办的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今天也是市政府新闻办2021年举办的第89场新闻发布会。

  随着疫情防控态势的不断变化,广州对部分封控封闭管理区的管控措施实施有序解封和调整,同时将一些中高风险地区调整为低风险地区,近日,各区也陆续发出调整分级分类防控措施的通告。但是,疫情还没有结束,未来一段时间是决战决胜的关键时刻,疫情防控依然不能放松。广州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强化防反弹、防扩散、防输入,深挖细查疫情防控各环节各方面的风险隐患,一个一个迅速扎实整改,全面提升疫情防控能力和水平,尽快打好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

  为及时答疑解惑、回应社会关切,今天,我们邀请到有关负责同志为我们介绍相关情况。他们是: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陈斌女士,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圳)院长舒跃龙先生,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院长蔡立辉先生,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杨杏芬女士。

  欢迎各位发言人的到来。

  今天我们首先有请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陈斌女士作主发布,介绍疫情防控的最新情况。

  陈斌:

  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下面通报我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最新情况。

  首先,通报病例情况。

  6月18日0时至24时,我市新增2例境内确诊病例,均为荔湾区白鹤洞街封闭区内居住人员,6月7日已纳入隔离酒店集中隔离,开展医学观察。新增病例的密接者、次密接者均已纳入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5月21日至6月18日24时,本轮疫情全市累计报告153例境内感染者;其中确诊病例146例,无症状感染者7例。本轮疫情的所有感染者均已在市八医院接受治疗。

  另外,经专家评估,6月18日(昨天)有2名确诊患者出院,出院后要继续接受康复隔离,确认没有问题后,方可离院。截至6月18日24时,本轮疫情确诊患者累计出院17人。

  6月18日(昨天),我市开展核酸采样共48.26万人次,除了在隔离酒店密接排查发现以上2例阳性感染者外,对荔湾区重点区域、番禺区和南沙区中风险地区的采样检测,未发现阳性病例。

  第二,通报新冠病毒疫苗线上预约系统升级情况。

  当前,我市全力推进疫苗接种工作。截至6月18日24时,全市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667.7万剂、1074.8万人;其中591.2万人已完成全程接种。

  为了进一步畅通预约渠道,加大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推进力度同,连日来,我们针对市民朋友集中反映的预约难问题,对广州健康通疫苗预约系统进行了优化调整。具体如下:

  一是优化排号规则。对系统做出调整,将原来实时预约排号,改为上网预录信息,系统根据第一针接种时间自动为您安排号源,并发送短信通知。第一针接种时间越早,排号越靠前。

  二是分区分时段预约。将整体排队预约,改为系统每天为各区分别开放预约时间段进行,具体是:每日上午8-12点是天河、白云;12-16点是海珠、番禺、增城;16-20点是越秀、荔湾、黄埔、花都、南沙、从化。预约今天接种的信息仍然有效。另外提醒市民朋友,每天的20点至次日8点为系统数据处理和维护时间,系统将无法登录。

  三是优先安排第二剂次接种。集中6月19日、20日、21日三天时间,也就是从现在开始,为超过35天未接种第二剂次的居民专门开放预约登记。之后,再对符合第二剂次接种条件的其余人群有序开放预约登记。计划2周内(即6月30日前),重点安排6月9日前已接种第一剂次的市民,完成第二剂次的接种。7月1日后,包括第一剂次接种的市民均可全面预约安排,大家一定要按照指引的要求,依时有序预约接种,千万不要扎堆。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当您成功预约后,因其他原因无法按时前往接种时,请提前一天在系统取消预约登记。若未提前取消又未按时完成接种,系统将记为爽约,爽约超过2次将不允许再通过此途径预约。

  疫苗是预防流行病传播最有力的武器,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对在人群中构建免疫屏障至关重要。在此呼吁各位市民,符合条件者,积极接种;成功预约后,有序接种;做好个人防护,安全接种。

  最后,说说封闭封控管理区域解封后的防控情况。

  近期,我市按照分级分类原则正陆续有序解除部分区域的封闭、封控管理措施。但当前全球新冠病毒持续蔓延,我市作为国家重要口岸城市,“外防输入”任务极为艰巨,“内防反弹”更加不容有丝毫大意。

  从近日我市陆续出现的零星散发病例来看,虽然这些病例均在集中隔离酒店发现,但集中隔离前在封闭封控管理区有着活动史,可能仍然存在潜在的密接者,仍然存在一定的社区传播风险。

  再加之这几天,其他城市还发现了集中隔离超过14天之后被确诊的病例。这些情况都提示我们,目前解除封闭封控管理和调整防控措施的区域仍不能完全放开,仍需要进行必要的管控。在此期间,我们将对区域内的人员,继续进行一段时间的健康监测,并适时安排核酸检测,以最大程度消除可能的传播感染风险,防止疫情反弹。

  希望广大市民朋友,进一步强化防护意识,不聚集、不扎堆,少外出、戴口罩。尤其是当前这个特殊时期,去过封闭封控管理区域或有过发热超过37.3℃、干咳、乏力、咽痛、嗅觉味觉减退、腹泻这几个症状之一的市民朋友,一定要引起高度警觉,主动报告并立即就医。

  同时,重点区域居民普遍关注的接种疫苗问题,我们会将在不存在人员集聚风险条件下,适时安排接种第二剂疫苗,尽快建立人群免疫保护屏障。街道、社区也将细致做好物资保障和家庭服务,全力保障市民群众的生活、就医需求。

  今天,我的发布就这里。谢谢大家!

  广东广播电视台记者:

  我想问一下中大的舒院长。您是我们国内流行病学领域的著名专家,我们目前看到广州疫情是在逐步地向好,分级分类管控也是有序的进行调整以及实施。我想问一下,在目前的情况下,广州疫情防控还要做些什么,还有什么可以进一步地去实施,以及我们广大市民朋友在这一段时间里,要做好哪些疫情防护的工作呢?谢谢。

2.jpg

  舒跃龙:

  非常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刚才我们的新闻发言人也说了,目前广州的疫情形势是稳中向好,也是开展分级分类的管理。大家也可以看到,目前疫情发展到现在,在大家的努力之下,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得到了来之不易的阶段性成果。

  目前在这个形势下,我想从流行病学的角度提三点建议:第一,疫情防控的措施仍然不能放松。从我们每一个老百姓来说,还是要严格遵守政府防控的管理规定,我觉得这点是非常关键的,我们不能有任何松懈的心理。包括现在要求大家测温、验码、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目前这个阶段,大家还是要严格遵守。

  第二,新冠是我们目前面临最大的挑战。但是在广东地区夏天的时候,还面临很多其他传染病的威胁,比如说大家非常熟悉的登革热,也就是说防新冠的同时,我们也要防其他的传染病,任何传染病,无论是新冠还是登革热这样的传染病,其实都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参与,每个人的防控,才能够达到最佳的防控效果,其实我们广州在这方面有非常好的经验。大家生活在广州都非常清楚,夏天天气炎热,蚊蝇较多,建议大家在遵守新冠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时,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做好城市公共卫生安全。

  最后,为了彻底战胜这次新冠疫情,大家还是要积极主动地接种新冠疫苗,早日实现人群免疫基础,为我们取得最终的胜利奠定良好的基础。最后祝大家以一个良好的心态面对疫情,工作好、生活好、快乐地过好每一天。谢谢!

  南方都市报记者:

  我想问一下蔡院长。面对我们这一轮多点散发和来势凶猛的疫情,您怎么看广州的应对,您觉得有什么特点?接下来广州这座城市和生活在这里的市民应该怎么做?谢谢。

3.jpg

  蔡立辉:

  非常感谢这位新闻朋友的提问。面对多点散发来势凶猛的疫情,广州市采取的疫情防控措施,有以下几个特点和创新的举措。

  第一,狠抓基层基础关键,打通最后一公里。面对新冠疫情,广州市进一步强化和健全了社区网格防疫组织,成立了由社区工作人员、医务人员和基层民警组成的“三人小组”。同时,又吸纳了保安人员、志愿者、快递小哥、消毒工作人员、环卫工人等多个元素,进一步优化了网格服务的团队。特别是在严防严控的同时,如何精准的服务封闭封控区域内的居民群众,坚决守住社区防疫这一道关口,“三人小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更符合实际、更具有执行力,为街坊提供了更加精准的防疫服务。

  第二,采取了更加灵活科学的应急响应措施。既达到有效遏制病毒,又最大限度地避免干扰社会正常的秩序,广州市采取了提高一级响应,采取了分类分区分级响应的应急响应措施,这样充分地体现了精准防控和社会秩序正常化有机结合。

  第三,充分发挥了科技支撑作用。充分发挥广州市卫生资源优势,及时进行了全员的检测应检尽检,这种检测对于病毒传播的精准监测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第四,体现广州市民团结、温暖、凝聚力和密切的配合。我们从这一次抗疫很多画面可以看,无论是医务人员、出租车司机还是志愿者、党员抗疫的突击队,无论是在暴雨还是高温,他们都冲锋在前,都体现了广州市顽强拼搏的精神和务实踏实的态度。

  第五,及时公开信息。将疑似病人、确诊病例及其轨迹,及时地向社会公开,举行每日的例行的信息发布会,第一时间将权威的信息向公众和社会公开,赢得了广大市民有效的支持和全力的配合。

  最后,在今天这样的情况之下提一点建议。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刚才我们新闻发言人也说了,虽然疫情的形势是向好的,但是从其他国家新冠疫情的形势来看,还不能说完全取得了胜利,“外防输入”“内防扩散”仍然面临着挑战,广州市相关分级分类管理区域还有一段观察期、冷静期。大家在现阶段,在相关区域内,一定要全力配合防疫的要求和防疫政策,做好个人防护,做好社会秩序的维护。只有再坚持再坚守,同心协力,我们最后才能取得了最终抗疫的胜利。

  我的回答就到这。

  广州广播电视台记者:

  今天想提问一下杨院长。现在广州有部分的管控区域已经是陆陆续续的解封,或者是调整了封控的等级,确诊数量也是逐步地下降。想问一下,您对当前的疫情形势有一个什么样的研判,以及我们广州市民对公共卫生的意识怎么样提高,有什么样的好方法?谢谢。

4.jpg

  杨杏芬: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广州这次的疫情,是由新冠病毒Delta变异株引起的。从目前的研究结果我们发现它具有病毒载量高,在人群中传播风险升高的特点。面对病毒这样一个特性,整个疫情防控可以说是与时间赛跑,采取了力度强、范围广、发现早的防控措施。我们也看到,目前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广州部分地区风险等级在不断地下降,市民的生活、工作也逐渐在恢复。不过我认为,目前疫情防控虽然呈现向好的态势,但并不意味着疫情已经结束。Delta变异株所具有的特性在不断提醒我们,只要稍有松懈,疫情就要有反弹的风险。

  新冠疫情让我们知道了正常的工作和正常的生活是多么地宝贵,而这些生活日常是需要有一个健康的环境才能得以实现。在这次广州应对这个疫情过程中,我们看到封闭、封控区域的市民朋友安心在家留守,各区的市民有序进行核酸筛查,符合条件的市民积极进行疫苗接种,各个岗位、各个部门、各个区域的人们都自觉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每个人在疫情防控中贡献了一个个齿轮的作用,总体上推动了疫情的防控。实践证明,得益于大家的努力,疫情的防控才能得到快速遏制。

  因此我认为,现阶段个人的防护是不能松懈的,我提出三个建议:

  一是“积极配合”。每一个人都应配合辖区内的疫情防控措施,如果是在封闭、封控区域的市民朋友们、街坊,要保持良好的情绪,配合防控措施和做好措施的落实。

  二是“两个尽快”。第一尽快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有助于建立免疫屏障,保护更多人的健康。第二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如果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喉疼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一定要尽快地就近到发热门诊就医,做到早发现、早诊断。

  三是“五个牢记”。日常生活中牢记:勤洗手、戴口罩、不扎堆、保持社交距离(一米线)、勤通风等个人防护措施。

  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把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落实在我们日常中,所有人持之以恒,我们一定能够防控疫情,尽快恢复我们正常的生活。

  我的回复到这里,谢谢。

  龚艳华:

  感谢来自于南方医科大学的杨院长给予的回应。

  今天的发布会上,市卫健委副主任陈斌女士给我们通报了今天疫情防控的最新情况,特别是通报了我们疫苗的接种情况,还有来自于不同封控封闭管理区的封控封闭管理措施情况的一个回应,同时来自于广东地区高校,特别是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和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管理学院的相关负责同志回应了近段时间,在现阶段疫情防控期间广州接下来工作的开展情况,也为我们市民朋友提出了良好的疫情防控的对策和建议。

  再次感谢我们台上的发言人,感谢来自于广东高校的各位院长给我们提出良好的对策建议。广州疫情防控工作现在总体趋势向好,但还存在着一定散发的情况,这个成果的取得来之不易,在这个背后有广大医务工作人员在前线日夜的奋战,特别是在高温天气下穿着防护服,他们的奉献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尊敬,同时感谢来自于社会各界的志愿服务团队,每个领域,甚至有我们刚刚高中毕业的青年学生,也加入了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中来。同时,更加应该感谢的是广大市民朋友的理解、配合和支持,在疫情防控的决战决胜的关键期,再次感谢广大市民朋友们,我们一起再坚持再坚守,直至疫情防控工作取得最后的胜利!谢谢大家。

  今天的发布会结束之后,我们还有一个活动,将有请广州市电视台的主持人翟佳先生,来给我们主持一场中外抗疫的分享故事会。我们的发布会结束了,谢谢大家。


往期回顾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