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政府新闻办疫情防控新闻通气会(第十场)

主题:广州市政府新闻办疫情防控保障工作新闻通气会第十场

时间:2020年2月15日

地点:广州市新闻中心

主持人:广州市委宣传部对外宣传与新闻发布处处长龚艳华

邀请嘉宾:广州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市社会组织管理局局长王福军,团市委副书记高洪祥,广州市妇联副主席钟广静,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张周斌

相关新闻

文字实录

  主题:广州市政府新闻办疫情防控保障工作新闻通气会第十场

  时间:2020年2月15日上午9:30

  地点:广州市新闻中心


  广州市委宣传部对外宣传与新闻发布处处长龚艳华: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市新闻办组织办的“暖家”新闻通气会。这也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市政府政务办举行的第10场新闻通气会。广州一直以来都是充满了人文关怀的城市,关怀体现在城市管理的方方面面,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市委市政府在履行保障民生职责的同时,也充分发扬广州市“志愿者之城”的优良传统,积极发动社工和志愿者参加到疫情防控的工作中,切实加强对医护人员、妇女老人儿童等特殊群体的家庭关爱和服务保障工作,让城市的治理和疫情防控的广州温度,在城市的每一个细节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今天,我们邀请到了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市社会组织管理局局长王福军先生,团市委副书记高洪祥先生,市妇联副主席钟广静女士,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张周斌先生,张主任也是第二次参与我们的通气会,第一次参与是在社区、村居疫情防控的通气会中,我们今天也请到张主任。请他们向大家通报疫情发生以来在老人妇女儿童、志愿者服务方面的疫情防控相关工作。

  今天来到现场的还有志愿服务工作代表——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副秘书长、157医院志愿驿站站长梁修飞先生,养老服务工作代表——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严福长先生,妇女儿童服务工作代表——广州市妇女儿童社会服务中心主任李嘉庆先生,新闻通气会之后,也欢迎各位媒体朋友对他们进行采访。

  首先,有请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市社会组织管理局局长王福军先生介绍做好广州老人、儿童等群体保障和发动社工等力量开展“暖家”行动相关工作的情况;

广州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市社会组织管理局局长王福军.jpg

  王福军:

  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老年人、儿童一直是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关心关注的群体,也是这次疫情防控的重点群体。目前,全市养老、儿童福利服务机构安全平稳运行,暂未发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现从四个方面向各位媒体朋友们进行通报。

  一、迅速响应,全面推进疫情防控工作

  一是高度重视。市民政局领导班子和各级民政系统及养老、儿童福利服务机构负责同志全员在岗,在一线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全市1万名养老服务员、2800余名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在岗服务。二是统筹推进。按照“党建引领、总体部署,分类实施、专业指引,多元参与、强化兜底,依法防控、加强督导”的要求,针对老年人居家、机构养老、困境儿童、孤残儿童等对象居住、生活不同情况,采取全封闭管理养老、儿童福利服务机构、多举措关爱居家对象等举措落实防控措施。三是科学防控。及时下发加强养老、困境儿童疫情防控工作通知和制订5份养老、3份困境儿童工作指引,各养老、儿童福利服务机构相应制订工作方案、应急预案,并针对疫情防控进展及时调整。四是强化督导。市、区、街镇民政部门组成督导、暗访组,加强对养老、儿童福利服务机构的检查,做到督查全覆盖。

  二、实行“六个最”措施,确保在院老人困境儿童安全

  一是实行最严格的封闭式管理。各养老、儿童福利服务机构暂停接待走访、慰问和探视的外来人员,原则上不安排老年人、困境儿童离院外出。确需家属探望、外出返院的老人和工作人员,做好体温检测、消毒等防护和登记排查工作。

  二是实行最严格的全面排查。对养老、儿童福利服务机构内入住和工作人员离院返家(乡)情况、身体情况进行全面排查、严格监控,建立健全服务机构工作人员行程、往来人员情况和服务对象情况等三个台账,完善工作人员、服务对象和探访人员体温监测三个网络。

  三是实行最严格的聚集管控。取消机构内集体活动和集中就餐,引导在院人员尽量在自己房间内或者分批次、有组织地户外活动。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原则上暂停集中式服务和聚集性活动。

  四是实行最严格的消毒防疫。定期为房间、餐厅、公共活动室及活动器械等抹洗消毒,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市儿童福利院对进入儿童区的人员,要经四道关口检查登记和消毒。

  五是实行最严格的个人防护。建立晨检、午检、晚检和健康申报制度,每日实时关注老年人、困境儿童身体状况,发现体温异常等情况,第一时间上报并及时送医院就诊。

  六是实行最温馨的人文关怀。各养老、儿童福利服务机构及时提供心理疏导、政策宣传、餐饮服务,没有因疫情降低服务质量、伙食标准。各养老机构引导、鼓励老年人子女和亲属利用微信视频、电话联系的方式慰问在院老年人,感受家的温暖。

  三、构建多元关爱体系,筑牢安全防线

  一是发挥社区综合服务保障作用。组织社区多元力量加强对空巢、独居、孤寡等特殊老年人上门走访和电话访问,及时帮助解决生活困难。对于确有助餐配餐、生活照料等需要的居家老年人,各服务机构在保证工作人员和服务对象安全的前提下提供必要的上门服务。至2月13日,市居家养老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平安通向老年人推送疫情防控短信48万多条,电话防控提醒8.4万人次。镇街、社区(村)、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等为居家老年人提供服务共26.8万人次。市平安通服务机构累计摸排特殊长者6508人,处理紧急呼援、咨询转介服务4862人次。

  二是强化救助保护队伍作用发挥。充分发挥市、区两级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功能作用,以及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和基层社工的能动作用,截至2月14日,通过微信、电话和上门的方式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尤其是特殊困境儿童的排查、关心和指导8643人次,送达告知书6516份,对有需要的困境儿童提供临时监护关爱服务9人次。成立疫情防控期间困境儿童专家服务团队,设医疗、儿童心理、教育、法律、社工、其他等6个专家组,依托困境儿童24小时救助保护服务热线进行分类转介。

  三是兜牢夯实民生保障网。一是救助力度不放松。对疫情防控期间基本生活出现困难的群众,开展先行救助和加大临时救助力度;对已纳入最低生活保障、低收入困难家庭以及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的,可根据疫情情况逐月延长定期复核时限,直至疫情解除。二是救助服务不放松。镇街、村居、志愿者、社区社会组织通过电话、上门等方式掌握散居特困人员、低保低收对象等困难群众情况,全市11个区完成对逾6万名困难群众的健康情况、生活情况以及特困人员护理需求情况等的摸查工作。三是救助安全不放松。五保安居点全部实行封闭管理,并建立专人联系、定点走访制度,有效保障供养人员的基本生活权益。

  四是发挥社会组织专业优势提供社会支持。广州市社会组织联合会及时向其养老服务委员会和困境儿童关爱委员会成员单位转发卫生、民政部门关于老年人、儿童及养老机构、福利机构疫情防控工作指引,联合广州社联困境儿童关爱中心向社会发出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儿童身心健康和权益保障的倡议书,组织儿童服务类社会组织电访、关爱困境儿童。广州市社会福利和养老服务协会、广州养老服务产业协会等为老服务类社会组织发挥行业优势,引导各养老服务机构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广州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广州市为本社会心理慈善服务中心等心理援助类专业社会组织及时开通心理援助热线,为老年人、儿童等居民群众提供疫情防控教育、临时困境应对、心理危机干预、社会心理支持等服务,为维护老年人、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减轻心理压力提供专业社会支持。

  五是慈善+社工+志愿服务融合推进。截至2月14日,广州市慈善会累计直接接收疫情防控捐赠款物8545.05万元,其中捐赠资金7785.39万元,捐赠物资估值759.66万元。广州市社会组织向湖北、武汉、广州等地慈善组织直接捐赠资金1341.15万元、捐赠物资价值1006.19万元。3.5万余人次社区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为老人、儿童等对象提供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广州市志愿者协会长者心声热线开通社区空巢老人疫情应对心理援助热线,每天组织2名社工及2名心理咨询志愿者电访社区空巢独居老人100户,222个“广州社工红棉守护热线”,投入接线服务社工4800多人次,累计服务市民超过11.5万人次。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下一步,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到三个“决不”,为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发挥民政部门更大作用。

  一是决不降低疫情防控标准。严格落实上级有关部署安排和养老、困境儿童等疫情防控指南指引,压实养老、儿童福利服务机构主体责任。

  二是决不降低防控投入力度。深化市委“令行禁止、有呼必应”工作要求和广州民政基层党建“强基前列”工程,推动市、区民政系统党员、民政联络专员下沉基层一线、福利机构,推动人力、资源下沉一线,服务老年人、困境儿童等民政服务对象。

  三是决不降低帮助关怀温度。落实各项救助政策,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鼓励引导社会组织、社工、慈善志愿服务力量发挥优势,为老年人、困境儿童、困难群众提供心理疏导、资源链接等专业服务。

  我发布到这。感谢各位,谢谢!

  龚艳华:

  谢谢王福军局长的介绍。接下来,有请团市委副书记高洪祥介绍开展心理热线、发动志愿者等力量开展“暖家”行动的相关工作情况;

团市委副书记高洪祥.jpg

  高洪祥:

  各位媒体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根据市政府新闻办的工作安排,今天由我代表团市委向大家通报我委围绕“暖家”行动开展的相关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团市委按照市委市政的统一部署,迅速制定《广州共青团助力疫情防控六大行动方案》,开展青年志愿服务、物资募集捐赠、暖企复工复产、心理关爱援助、团员青年突击和网络文明引导等六大行动。截至2月14日,全市共组织青年志愿者上岗服务43586人次,共发动32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团组织,组建团员青年突击队424支,突击队参与人数 9709人。下面,我从五个方面重点介绍一下团市委开展“暖家”行动的工作情况。

  一、心理关爱有帮助:你的心事我来听。疫情发生后,团市委12355广州青少年服务台迅速行动,成立由社工+专家组成的“心理防疫”青年突击队。针对青少年提供心理“防疫”网络及热线咨询服务,截至2月14日,累计提供各类咨询服务648人次。同时联系全市23个“青年地带”站点电访重点青少年群体1443人次。

  二、凝聚爱心齐出力:你的困难我来帮。发动青年志愿者参与企业复工复产,以小爱之力共助“大家”战疫。截至2月14日,组织888人次青年志愿者协助广东南芯医疗等医疗物资生产企业开展产品包装、分装等志愿服务,累计服务3912小时,协助包装医用棉签约18万包,口腔/咽拭子常温标本采集器约30万包,检验抗疫体外检测稀释液40万瓶等。组织青年志愿者协助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清点整理物资约30万件。

  三、村居防疫有参与:你的小区我来助。共组织动员近30,000人次青年志愿者配合农村、社区开展防疫知识宣传、卫生死角清理、日常消毒、物资整理、防护用品发放、排查登记人口、测量体温等志愿服务。

  四、交通引导有秩序:你的出行我引导。联合广铁集团、广州公交、广州交投、广州地铁等单位,组织青年志愿者进入广州火车站、公交车站、地铁站开展交通指引服务,在高速收费站、入穗主要交通路口对过往人员进行24小时检疫及协助做好秩序维护,累计上岗超过10,000人次。

  五、安全饮食有保障:您的菜篮我来护。招募疫情防疫便民志愿服务者,为全广州19个小鲜驿站门店提供体温检测、物资整理等便民服务,助力保障“菜篮子工程”。截止至2月14日,累计上岗241人次 ,服务575小时。

  下一步,团市委将加大力度继续做好12355广州青少年服务台疫情防控期间的心理援助服务。一是联合高校心理专业教师、医院心理专业医生、心理类协会共同组建“心理关爱、青春援助”专家团队,努力提升咨询队伍专业化水平。二是联合市卫健委摸查一线医护人员尤其是支援湖北的医护人员以及青少年家属心理服务需求,以预约和回访的方式,安排专家对其进行定向心理援助服务。三是针对青少年关心的问题,联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制作《疫情下心理防护的家长十八问》等知识问答,制作成视频、音频、微信推文等,通过社会媒体积极宣传推广青少年疫情防控知识。在这里也很感谢各位记者朋友,也请各位媒体记者朋友多多关注和支持。

  同时,为做好一线医务人员及其家属的人文关怀工作,我们团市委将针对广州市一线医务人员及其家属开展生活、心理、安全、人文保障等方面的需求调研,并重点针对五家定点收治医院开展“青春暖家”行动。一是送书籍。为有需要的医护人员子女送书。根据小朋友的年龄阶段,按幼儿、小学和中学三类选送不同的课外读物。二是送玩具。为医护人员小学六年级及以下的子女选送不同年龄阶段的益智玩具。三是送课程。为有需要的医护人员子女赠送线上学习课程,也重点推出线下广州市少年宫的兴趣课程。四是送咨询。联合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12355青少年服务台相关专家为医护人员以及有需要的家人提供电话或微信等线上心理咨询志愿服务。五是送慰问。向医护人员及家属赠送由广州市各学校少先队员亲手创作的祝福卡。我发布完毕,谢谢大家。

  龚艳华:

  谢谢高洪祥副书记的介绍。下面,有请市妇联副主席钟广静介绍开展家政服务保障等“暖家”行动工作情况;

广州市妇联副主席钟广静.jpg

  钟广静: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早上好。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关心广大医护人员,要求做好一线医护人员及其家属的服务保障工作。市妇联迅速响应,积极发挥妇联组织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独特作用,联合市总工会、团市委、市民政局、市卫健委、市慈善会等多家单位共同开展“致敬抗疫医护——‘家事我来帮’”公益活动,用暖心行动致敬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

  活动将在防疫期间为1500户广州地区定点救治医院一线的医护人员家庭提供免费服务。1500户家庭名单由市卫健委和医院推荐,一线抗疫医护人员是来自广州第八人民医院等广州地区7家正在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定点医院。我们与各医院直接对接建立联系,制作H5收集家庭的需求数据,建立每个医院的联系群,每个群安排巾帼志愿者与家庭直接沟通,及时掌握家庭服务需求,及时跟进。

  “致敬抗疫医护——‘家事我来帮’”公益活动提供的服务项目包括:每周两次配送果蔬生鲜食品,每周一次家政服务,还包括母婴关爱服务,儿童教育,心理疏导服务等个性化服务。

  在果蔬生鲜配送方面,征求市商务局意见联系供应商,按照科学营养搭配的原则精心准备了套餐,包括肉、蛋、奶、菌、米、无公害蔬菜等,并计划每周更换菜单。今天起首批配送到家。

  在家居保洁方面,依托“南粤家政”工程,发挥市妇联“花城人家”家政服务平台作用,待疫情缓解、居民小区解除封闭管理后,每周为家庭提供4个小时的上门服务。综合考虑市场口碑、服务质素及企业规范管理等因素,筛选优秀家政企业参与本次行动。加强对家政人员上门前的培训与考核。对节后从外地返穗的家政人员,严格按照规定进行为期两周的居家隔离,安排专门的检测机构免费为家政人员提供核酸检测服务,将按就近原则安排上门服务。

  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联系教育培训机构为孩子们提供免费公益课程,涵盖幼儿园至高中的义务教育科目。市儿童活动中心安排校外素质教育课程,将为有需要的家庭预留学位。联系了一批母婴用品企业,将为有婴幼儿的家庭免费配送母婴用品。为0-6岁小孩提供线上早教课程和线下托育服务。组织心理咨询师志愿团队,为家庭提供心理疏导服务。12355广州青少年服务台、38613861家庭综合服务热线、中山大学附属医学院心理援助热线等将提供免费的心理咨询服务。

  主办方共同向广州抗“疫”医护人员及家属发出慰问信,随菜配送,传递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转达市民群众的关心和谢意,送到一线医护人员的家里,送到他们的心里。广州市慈善会、广州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广州市妇女儿童福利会等组织积极参与到这场暖心关爱活动中。

  以上是市妇联有关“致敬抗疫医护——‘家事我来帮’”公益活动的情况介绍。

  市妇联将继续团结引领广大妇女和家庭做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坚决拥护者、坚强执行者、坚定宣传者、坚实监督者、坚毅志愿者。感谢各位媒体朋友的关心和支持 !祝大家健康平安!家家幸福安康,谢谢大家。

  龚艳华:

  谢谢钟广静副主席的介绍。下面发布会进入媒体问答环节,请有问题的媒体朋友向我们出席新闻通气会的相关负责同志进行提问,提问前,请通报自己所在的媒体机构。提问开始。

  广州日报记者:

  请问团市委,目前青少年心理“防疫”热线咨询服务,主要收到的咨询是关于哪些方面的问题?如果青少年以及他们的家长得到更多相关的知识,有什么获取的途径呢?

  高洪祥:

  谢谢您的提问。目前,“12355”广州青少年服务台通过网络和电话为广大的青少年提供服务,其中咨询过程中较为常见,或者高频的心理求助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四类:一是因缺乏防护用具或担心自身身体状况而产生的焦虑,比如说家里的孩子总是担心自己被感染等,也有青少年,甚至有些家长反复洗手,反复测量体温,因此而产生的焦虑。二是宅家防疫期间亲子沟通和家庭教育问题,比如说家里小朋友坚持要外出,不肯老是呆在家里,因此产生的家庭问题。三是家庭成员间因防疫理念不同而产生的冲突。四是有些人本身就有抑郁症,原有疾病患者在防疫期间出现心理问题。主要是以上的四类。

  从2月13号开始,我们开通了“广州12355卫宝课堂”网络微课,为青少年及家长们送上包括面向4-11岁未成年人讲自我保护、成长教育的“青苗教室”,面向父母、监护人和教育工作者提供教育技巧和支持的“育苗教室”,以及面向12-18岁青春期青少年的“青苹果教室”系列微课,让大家足不出户便能了解和学习疫情防护知识、心理防护知识、亲子沟通技巧。

  今天我们已在“广州青年”微信公众号发布了第一期由广州共青团和联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儿少科等多个单位联合出品的《疫情下心理防护的家长十八问》心理防护知识问答;同时在“12355广州青少年服务台”微信服务号发布了由“12355广州青少年服务台”资深社工和专家主讲的《宅家抗疫,如何提升孩子“自觉性”》《你的拖延症犯了吗?》等视频课程。这些课程以系列微课的形式呈现,每节课程以五分钟时间讲透一个家庭教育问题,并提供具体的技巧。接下来,我们还将依托这两个微信公众号发布相关的内容,欢迎广大市民朋友收看。

  新快报记者:

  我想请问疾控中心的张主任,在疫情防控期间,您对于市民居家防护的过程中,应当留意什么,注意些什么,对此您有什么比较好的意见或建议?

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张周斌.jpg

  张周斌:

  非常感谢您的提问。实际上这段时间以来,我们的一些群众都非常担心自己自身的状况,也非常迫切地想知道,自己应当如何预防,经常会提出很具体的场景和细节,我也想借此机会,跟大家宣传一下首先有一个整体的概念,让大家知道怎么做。

  我们现在预防的传染病,对于传染病的预防要关注三个环节,也就是传染病传播的三要素,我希望我们的居民都在头脑里有清晰的认识,这样非常有助于我们有针对性的开展相应的预防措施。三要素是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我们要阻断传染病的传播,就必须在这三个环节上开展工作。我们要发现找到传染源,并把它隔离,把传播途径切断、阻断,保护易感人群。无论是什么传染病,包括新冠肺炎在内所有的传染病,我们防控的原则和所采取的措施,都是基于这几个环节开展工作。

  就您刚才所说的,居民在居家的过程中,如何进行个人防护?当我们回到家时,首先要脱掉外套,把鞋子放在外面,回到家里要勤洗手。第一件事脱掉外套,第二件事是洗手,保持自己的清洁。家里要保持通风的状态,家具物体表面、洗手间,每天经常接触的台面,要明天进行清洁、消毒。同时我们个人要做好防护,对于个人防护来说,提倡的是:勤洗手、戴口罩,这些基本的措施做到了,就不用担心我们会感染新冠肺炎或者其它的感染病。我的回答就到这里,谢谢。

  南方日报记者:

  我想请问一下市民政局,对于在儿童福利领域服务机构内生活的儿童,请问是如何保障他们的安全和健康,具体有什么措施?另外,目前广州养老机构入住老人和工作人员离院返家(乡)的情况如何,如何做好这部分群体返院的疫情防控工作?

  王福军:

  谢谢您的提问。我先回答第一个问题,刚才我在通报里也简要介绍一下,下面我再做一个系统的回答。广州市民政局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孤残儿童的疫情防控工作。主要的措施有三个方面:

  一是实行“六个最严”措施。实行最严格的封闭式管理、最严格的全面排查、最严格的聚集管控、最严格的消毒防疫、最严格的个人防控、最温馨的人文关怀等六个“最严”措施,确保了机构内儿童的安全。

  二是坚持专业科学防控。根据上级民政、卫健部门工作指引要求,我局制订了三个儿童疫情防控指引,各儿童福利服务相应制订了工作方案、工作预案,并不断修改完善;同时,设立了隔离后备房间,加强工作人员配备,增强了在院儿童的疫情防控的精准性、有效性。

  三是建立三个工作台账。建立健全了服务机构工作人员行程、往来人员情况和服务对象三个台账,全面排查登记、严格体温监测,督促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截至目前,机构内暂未发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

  关于第二个问题,我市养老机构已经实行封闭式管理,整体运行安全平稳,疫情防控工作比较到位有效。离院返家(乡)的入住老人和工作人员返院,是疫情防控“外防输入、内防感染”的重要关口。我局在做好养老服务机构院内防控工作的同时,将离院返家(乡)的入住老人和工作人员返院作为防控的重点。

  第一,对于离院返家(乡)的长者,如果老人家里有条件照顾的,我们建议暂缓回养老机构,养老机构会与离院返家的老人及其家属充分沟通。因家属上班、外出等原因无力照顾老人的,如果没有疑似症状、且没有在15日内接触疫情严重地区逗留经历人员等6类情形,可经隔离观察14天无异常后入院,保证自身以及在院其他老人的健康和安全。

  第二,对于离院返家(乡)的工作人员,如果是湖北地区的暂时不返回广州、返回单位上班;其他地区的工作人员,没有疑似症状等6类情形,可经隔离观察14天无异常后上岗。

  我们将督促养老机构全力做好离院返家(乡)的入住老人和工作人员有序返院工作,详细如实记录情况,严格做好隔离防护,确保养老机构长者和工作人员安全。谢谢。

  广州电视台记者:

  请问市妇联,刚刚在发布中提到“家事我来帮”这个活动,对于服务对象来说,是完全免费的吗?如果是免费,经费会如何保障?

  钟广静:

  “致敬抗疫医护——‘家事我来帮’”公益服务活动将在防疫期间为1500户广州地区定点救治医院一线的医护人员家庭提供免费服务。

  广州市慈善会活动提供经费的保障。后续广州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广州市妇女儿童福利会等组织也将积极的参与到这场关爱暖心活动中。谢谢您。

  龚艳华:

  感谢钟主席的回答,也感谢各位媒体朋友的提问,今天我们媒体问答环节就到此结束。感谢各位媒体的踊跃提问,也再次感谢出席新闻通气会的发布人的详尽回答。

  常说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在全民抗疫这场战疫中,关爱好家庭,就为打好这场全民战、阻击战提供了坚强的堡垒作用。为此,全市的各单位,除了前几场发布的社区村居、城市交通体系,包括今天召开的暖家行动,包括前几场的暖企活动,为全民抗战提供了非常好城市治理的样板。今天新闻通气会就到这里结束。

  在台下就座的广州青年志愿者、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市妇女儿童社会服务中心相关负责同志,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采访需求,对他们几位进行采访。我们正式的通气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媒体。同时再向各位通报一下,接下来11点继续举行暖企行动的通气会,欢迎大家持续关注。谢谢大家!

往期回顾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