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千万”文明乡风吹进白鹅潭
白鹅潭畔,英歌舞起,醒狮鼓响,客家歌扬,刮起“百千万”文明乡风。4月30日,创建助力“百千万”——“文明乡风润南粤”系列活动在广州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启动。乡村非遗集市、“岭南处处是春天·‘百千万工程’”主题摄影展两大特色展区同日开启,让广大市民在“五一”假期近距离感受乡村振兴背后的文明故事。
乡村非遗集市。
文艺表演群众唱主角
面绘红黑脸谱的数十名舞者从四面八方踏着震天鼓点跃入舞台,这是揭阳普宁市泥沟村英歌队演出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作品《盛世雄风》;出洞、巡山、觅青等招式舞出醒狮精气神,这是广州市龙狮协会献上少年狮舞表演……启动仪式上,多场“带露珠、沾泥土、冒热气”的文艺表演赢得阵阵喝彩。
今年是广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简称“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的重要节点。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联合省“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省委农办、省文化和旅游厅、省体育局等单位共同举办创建助力“百千万”——“文明乡风润南粤”系列活动,将通过七大系列活动,进一步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汇聚力量。
活动实行省级设计、市级主责推进、县镇村三级实施、社会力量协同参与的运行模式,首批将启动38项活动,并以贯穿全年、覆盖全域的“1+7+N”系列为牵引,全面盘活群众文化活动资源,吸引更多群众从台下走到台上、从观众成为主角,着力“出人物、出形象、出声音、出故事”。
乡村非遗集市开启
出动“全明星阵容”
堪称广东“非遗全明星阵容”的乡村非遗集市同日开启,汇聚近百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现场设摊,持续至5月2日。这个“五一”假期,广大市民朋友可以带上家人、约上朋友,一起来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到广东省非遗馆的乡村非遗集市,通过美食、技艺和潮玩感受别样的乡村振兴。
在“潮玩”文创展区,广州广彩瓷烧制技艺展位上,一件色泽绚丽的圆盘瓷器展品引得众人纷纷拍照留念。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彩瓷烧制技艺项目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周承杰告诉记者,这件广彩展品耗时一整个月时间制作完成,取名《金地牡丹》。他还现场“收徒”,让市民体验广彩上色技艺。有趣的是,鲜艳的“织金地”“万花”技法不局限于传统花瓶,还出现在咖啡杯、餐盘上,浓烈色彩与简约器型碰撞出别样美感。
“今天能参加这个非遗集市,展示我们的传统技艺,让更多市民群众了解感受非遗魅力,很有意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象牙雕刻项目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麦珠妹带来了她的多件牙雕制品参展,“传统技艺也可以与时尚元素相结合,焕发出青春活力,我们展示的这些胸针、手串等配饰就运用了牙雕技艺,我们用了象牙果作为原材料,因为颜色、密度和象牙相似,它又被称为植物象牙”。
远远就能闻到强烈气味的清远石角臭屁醋,吸引了不少市民“尝鲜”。臭屁醋酿造技艺传承人林惠仪笑说,“第一次吃可能不习惯,第二次吃慢慢喜欢,第三次吃就会上瘾。”现场还有韶关始兴宰相粉制作技艺、客家竹筒糯制作技艺、东莞荔枝蜜酿造技艺等非遗代表性项目,20多个摊位串联起岭南饮食的“活态图谱”,每种美食都承载着乡村的记忆,让游客们一口感知岭南的地道风味。
透过镜头看到
“岭南处处是春天”
同日,以“岭南处处是春天”为主题的“百千万工程”摄影展,在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美术馆三层开展。展览分春日新气象、乡村新风貌、生活新图景、产业新发展四大主题板块,全面反映“百千万工程”的进展成效。
据悉,本次摄影展由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广东省“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广东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广东美术馆、广东省摄影家协会承办,共展出200余件作品。
据主办方介绍,全省摄影家为摄影展踊跃投稿,来稿量达7000多件。
这些作品为“百千万工程”留存了珍贵记忆,生动展示了广东在推动县域综合经济实力稳步增强、产业集群加快集聚、园区载体全面提升、特色优质产业发展壮大、农文旅融合等新业态蓬勃发展、城乡风貌连线连片提升、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系列成果。
“创建助力‘百千万’·文明乡风润南粤”首批系列活动
(一)“创”系列活动
包括推进文明县城建设、开展文明村镇培育、开展岭南十大文明风尚行动等。
(二)“赛”系列活动
包括举办系列“村味”赛事(如“村超”“村BA”“村VA”“村K”“村舞”和“村跑”、龙舟赛、拔河比赛、农事运动会等“村味”群众性文体赛事)、农民画大赛、花卉盆瓶设计大赛、乡村原创音乐擂台赛、“南粤乡村故事”演讲大赛、田间诗人短视频大赛、精神文明公益广告设计大赛等。
(三)“演”系列活动
包括举办“村晚”系列活动、“我们的节日”文化活动、文化惠民演出活动、微短剧创作和征集活动、“粤治粤美·岭南邻里周”活动等。
(四)“选”系列活动
包括开展“县委书记打擂台”活动、优秀村规民约征集活动、遴选一批“百千万能人”、遴选一批“广东金牌乡村导游(讲解员)”、开展“寻找最美古树守护人”活动等。
(五)“展”系列活动
包括打造“百千万工程”文明集市、上线“百千万工程”线上互动展馆、打造一批村史展示空间、开展“美翻了我的村——岭南处处是春天”摄影作品征集活动、举办“湾区少年志”周末音乐茶话会等。
(六)“游”系列活动
包括开展“小记者游乡村”研学活动、“沿着高铁看百千万”系列直播活动、开展“跟着国乐去旅行”活动、“走读广东古村落”活动、开展寻找“文化遗产里的大湾区”活动。开展“广东千名农村职业经理人培育行动”等。
(七)“传”系列活动
包括开展“百千万工程”基层宣讲大比武活动、开设文明(青年)夜校、推出“百千万工程”系列慢直播、开展“百名记者蹲点百千万”大型融媒体活动、开展“书香乡村”阅读活动、开展“我在广东找文物”活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