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航新时代乡村振兴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领航新时代乡村振兴 > 广州三农
白云区按照“1234”规划布局,科学谋划乡村振兴“一年计划、三年方案、五年规划”
听全文  发布时间:2021-08-09  来源:白云时事

努力打造乡村振兴“白云品牌”

  广东省乡村振兴文化服务产业园建设快马加鞭,白云标准化生猪养殖示范园主体大楼封顶,上万亩农村土地“上新”,《白云区设施蔬菜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规划》正式出炉……

  在“十四五”起跑阶段,白云区按照“1234”(即一龙头、两园区、三基地、四产业带)规划布局,科学谋划乡村振兴“一年计划、三年方案、五年规划”,引领多个农业产业项目乘势而上,持续提升全区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今后五年,白云区将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方针,将建设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区作为白云区新时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抓手,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探索形成具有白云特色的乡村振兴模式与经验,努力打造乡村振兴“白云品牌”。

  多产业争先领跑

  今年6月,白云标准化生猪养殖示范园主体大楼封顶,这标志着白云畜禽产业率先迈向工厂化、园区化、产业化、生态化。

  沈国聪在白云从事畜禽工作11个年头,见证了白云区畜禽产业的升级和转变。他告诉笔者,以前白云区郊外主要以小散养殖场为主,养殖环境脏乱差。如今经过整治后,养殖污染源大大减少,整体养殖业发展有序,乡村环境更是有了质的提升。相信随着白云标准化生猪养殖示范园的竣工投产,白云区将加速形成集养殖、屠宰加工、冷链物流配套、销售一体化发展的现代化生猪、家禽产业体系,同步提升动物疫病防控、预警体系信息化水平,实现畜禽养殖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

  不只是该示范园,在“十四五”开局之年,白云区推动了多个农业产业项目争先领跑,取得了明显进展。今年3月,广东省乡村振兴文化服务产业园正式在人和镇凤和村挂牌成立。短短半年时间,该产业园已经完成“粤菜师傅一条街”建设,目前正处于招商阶段,园内规划的农业公园亦正在加紧建设中,预计8月中旬可以抢先迎客。据项目主要投资方广州迅和港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透露,下半年将继续推进凤和村二期农房改造,推出2万平方米的独栋办公楼、特色民宿、长租公寓,吸引更多文化服务企业聚集,通过品牌、文化赋能现代农业产业发展。

  数据显示,白云区今年第二季度农业总产值约16.5亿元,其中农产品加工业产值26.9亿元,同比增长18.2%;实现农产品批发零售业产值90亿元,同比增长48.8%。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规划指引。据悉,今年,白云区制定印发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建设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区的“一年计划、三年方案”,出台了《白云区设施蔬菜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规划》,把规划做实做细。其中,区农业农村局对年度计划目标和考核方案进行量化及修订,聚焦重点工作清单实行挂图作战,确保高质量完成乡村振兴各项目标任务。

  土地流转成热潮

  根据规划,今后五年,白云区将牢牢把握“一园一城一示范区”目标,以建设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区作为白云区现阶段及未来一段时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抓手,聚焦“一龙头、两园区、三基地、四产业带”,推动农业工厂化、智能化、特色化、园艺化,打造好玩、好吃、好看、好赚的现代都市农业,建设有钱、有序、有景、有故事的美丽乡村。

  那么如何实现这一目标?“1234”规划布局应运而生。区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解释,加快打通土地流转、产销对接、冷链物流、产业培育等现代农业全产业链,依然是今后五年白云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和坚实基础。“1234”规划布局的提出,增强了优质农业企业前来白云投资的信心,更为白云农业绘制了清晰的蓝图。

  为了让土地流转的热度持续走高,区农业农村局召开2021年广州市白云区农村土地经营权规模化流转推介会,再度推出超万亩优质成熟的农村土地,并为60多家农业经营主体、8家银行牵线搭桥,提供政策宣传、沟通协商的平台,粤旺农业集团有限公司等6家农业企业签订流转意向书,上半年累计规模化流转土地面积超5040亩。

  “这样的流转形式很好。”广州市绿晓农业发展公司负责人沈先生点赞。该公司扎根白云20余年,主营蔬菜种植和销售,一直想创建蔬菜产供销一体化产业链,终于等到了土地流转这一利好政策,率先流转了钟落潭镇竹二村超550亩农村土地,并成为白云区设施蔬菜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实施主体。

  无独有偶,广东乐禾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同样在今年拿下了人和镇鹤亭村1200亩农村土地,规划打造乐禾白云数字农场。该公司有关负责人贺鸿森告诉笔者,项目计划分为两期建设,将打造现代农业种植区、冷库加工中心等多个功能分区。目前,第一期700亩地块正在搭建大棚,种植了150亩紫苏,并开始加快施工进程,预计2022年底前完工。

  据悉,白云区承载着广州市“菜篮子”生产和保供给的重要功能,以蔬菜产业为农业优势主导产业,这为设施蔬菜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奠定了扎实的产业基础。如今,在江高镇新楼村、钟落潭镇竹三村、人和镇清河村等地,各农业企业已进场建设。不少农业企业表示,这一规划的提出,有利于推动蔬菜产业实现组织化、规模化、精细化和商品化,创新蔬菜产业发展的路径、模式。

  人居环境再提升

  小角落变成口袋公园,污水塘改造成小公园,村村都有大公园、小公园,这样的变化发生在白云美丽乡村里。

  因地制宜点缀建设农村“四小园”,是白云区持续开展“美丽家园”建设的具体实践。各村村民也开始利用家门口的空地,自发打造小菜园、小果园和小花园。目前,白云区已建成小公园318个、小菜园414个、小果园240个、小花园248个,村民在家门口就可以休闲、娱乐、健身。

  今年7月,人和镇秀水村产出超6.6万斤早稻,水稻公园呈现出一片金黄的丰收场景。秀水村村民徐姨感叹,水稻公园真是越来越美了,新修了石拱桥,又有文化长廊,走出家门口都觉得心情愉悦。据悉,人和镇先后在南方村、黄榜岭村多地新建小公园,基本实现了村民出门就有公园的目标。

  “不少小公园的场地,曾经是弃耕地或是‘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动后空出来的地块,统一建设小公园,是把为民办实事落到实处的生动体现。”区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白云区将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农村从面上干净整洁向生态美丽宜居迈进、从点上出彩到乡村全域拓展。

  今年以来,白云区以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为导向,以“三清三拆三整治”为重点,扎实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春季战役,持续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全覆盖工作,进一步提升了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期间,全区整治卫生死角4.86万处,清理乱搭乱建、“牛皮癣”、“三线”和违规商业、招牌1.14万宗,累计清理各类垃圾1.32万吨。

  在巩固拓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成果的基础上,白云区出台了有关全面推进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实施方案。方案明确,要坚持规划先行,严格执行“一户一宅”政策,坚决杜绝新增违法用地、违法建设。今年年底前,全区将建设一条以上不少于15公里的美丽乡村风貌带,优先在交通主干线沿线等开展农房外立面整饰,完成不少于3000户存量农房微改造。四个镇也将分别打造不少于10公里的新乡村风貌提升示范带,引领带动全区农房管控乡村风貌提升工作。

  下一步,区农业农村局将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全面提升白云区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浏览次数
-
分享
分享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