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航新时代乡村振兴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领航新时代乡村振兴 > 惠农资讯
这种幺蛾子 基因被破译
听全文  发布时间:2019-06-18  来源:广州日报

草地贪夜蛾

有一种幺蛾子,扩散之快已经引发了全球的关注:2016年1月,幺蛾子在非洲首次被发现;2017年4月28日,有12个非洲国家官方报道了幺蛾子的入侵;2018年1月,幺蛾子就已经入侵到撒哈拉以南非洲几乎所有44个国家;2019年1月18日我国农业农村部公告这种幺蛾子已从缅甸入侵我国,云南、广西均已发现幺蛾子的踪迹……

这种恐怖的“无敌破坏王”幺蛾子,本名叫草地贪夜蛾。

6月13日,农业农村部召开全国草地贪夜蛾防控工作推进落实视频会议,强调坚决打赢草地贪夜蛾防控攻坚战,全力保障粮食和农业生产安全。

6月17日,一份由中国农科院深圳基因组研究所(下称“基因组所”)牵头完成的关于草地贪夜蛾入侵来源及生物型的研究成果报告,在线发表在核心期刊《植物保护(PlantProtection)》上。该科研团队还与其他科研机构,合作完成了国内首份草地贪夜蛾基因组测序,该研究对于草地贪夜蛾风险评估、精准监测和科学防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研究结果表明,入侵我国的草地贪夜蛾群体是来源于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地理种群。其存在两种基因型,10%左右的比例为纯“玉米型”,90%左右的比例为携带了少量“水稻型”基因组的“玉米型”。

科研团队认为,如果入侵种群进化出“水稻型”,那么危害将更大。

飞得快超能生“大胃王”“无敌破坏王”几乎无天敌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frugiperda),属于鳞翅目夜蛾科灰翅夜蛾属,是一种原产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杂食性害虫,广泛分布于美洲大陆,为害多种作物,在《2017年世界植物现状报告》中被国际农业和生物科学中心CABI评为世界十大植物害虫。

根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报告,草地贪夜蛾具有适合生活区域广、迁飞能力强、繁殖倍数高、暴食为害重、防控难度大的特点。

总结起来就是,飞得快!草地贪夜蛾每晚可飞行100千米,30小时就能从美国的密西西比州迁飞到加拿大南部,跨度长达1600千米。要知道,苍蝇飞行速度每小时6-8千米,一天才飞行8-18千米。

超能生!草地贪夜蛾一条雌成虫一生可产卵900-1000粒!而普通小菜蛾产卵一般为100粒。

大胃王!无论玉米、水稻、小麦、大麦、高粱……草地贪夜蛾见啥吃啥,一点都不挑食。全球80多种植物,都是它的盘中餐。

草地贪夜蛾不仅传播速度快,破坏力也极强,根据国际农业和生物科学中心CABI报道,仅在已被入侵的非洲12个玉米种植国家中,草地贪夜蛾为害造成玉米年减产830万到2060万吨,经济损失高达24.8亿到61.9亿美元。

根据全国草地贪夜蛾防控工作推进落实视频会议的消息,草地贪夜蛾自今年1月迁飞入侵中国以来,已扩散蔓延到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并呈继续北迁趋势。

幺蛾子“老巢”锁定美国佛罗里达州

尽管草地贪夜蛾今年1月才入侵我国,但科研人员从2018年便开始关注它。2018年8月,基因组所与英国兰卡斯特大学合作开展草地贪夜蛾基因组测序工作。

在植保所与全国农技推广中心的帮助下,科研人员对我国13省(自治区、直辖市)131个县市的318份草地贪夜蛾样品进行群体生物型分子特征鉴定,厘清了入侵中国的草地贪夜蛾的来源和具体生物型分子特征。

科研人员通过对比,找到了入侵我国的草地贪夜蛾的“老巢”。科研人员对收集到的样品线粒体COI序列特征进行比对,发现与美国佛罗里达州种群以及非洲样品有很强的一致性。而且基于核基因组Tpi基因分析表明,所有样品单倍型特点均为“玉米型”,由此推断入侵我国的草地贪夜蛾群体是来源于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地理种群。

警惕入侵种群进化成“水稻型”

科研人员表示,草地贪夜蛾在美洲分为“玉米型”与“水稻型”两种,顾名思义一种喜欢吃玉米,另一种喜欢吃水稻。入侵我国的草地贪夜蛾被认为是“玉米型”,但随后人们发现它主要以玉米、甘蔗和高粱为食,还偶尔啃食水稻、花生和蔬菜,据报道其食谱上的“食物”多达300多种。

为什么它入侵我国后口味如此多元化?

基因组所基于线粒体COI基因进行分子标记,分析显示入侵我国的草地贪夜蛾存在两种基因型,是一个杂交后代演化而来的群体,种群保留了大量“玉米型”背景基因组,但也有少量“水稻型”基因。因此,这个种群理论上有可能进化出“水稻型”。

因为我国是全世界最大的水稻种植国,水稻种植面积超过4亿亩,如果入侵种群进化出“水稻型”,那么危害将更大。

基因组所相关负责人表示,草地贪夜蛾的防控攻坚战仍在持续,该所将利用基因组学技术,持续监测各地发现的草地贪夜蛾,以便随时掌握种群变化。在未来,他们还将尝试通过基于基因编辑技术的防控手段发展新的草地贪夜蛾防控技术。

浏览次数
-
分享
分享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