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领航新时代乡村振兴 > 政策引领

《广州市白云区乡村振兴产业投资基金设立方案》获区委常委会审议通过

听全文 发布时间:2020-06-09
来源:白云时事

  近日,白云金控提交的《广州市白云区乡村振兴产业投资基金设立方案》(简称“《方案》”)获区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即将印发执行。这意味着,历时两年的村社集体资金募集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一直以来,如何有效引导利用村社资金这一金融“活水”,成为摆在各地政府和金融机构之间的难题,如今这一难题有望破解。根据《方案》,白云区将通过归集村社集体长期闲置资金,引导村社集体经济组织投资广州市白云区乡村振兴产业投资基金(简称“乡村振兴产业投资基金”),参与区内重大项目建设。围绕村社集体资金,通过政府、村社、国企共建、共投、共享的多方联动,不仅能有效提高村社资金投资收益率,拓宽增值保值渠道,而且有利于高效拉动区内经济增长、增加财政税收,对构建白云区特色投融资体系、打造经济发展的白云模式意义巨大。

  实现村社集体资金保值增值

  近年来,白云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升,农村集体富余资金亟需拓宽保值增值渠道,通过国资金融机构募集村社基金服务区内重大项目融资,将规范运作提高村社集体资金收益。

  据统计,截至今年3月底,全区农村集体经济联合社和经济合作社管理货币资金共计221亿元,其中投资定期存款和银行理财资金合计约43亿元。综合考虑日常经营支出、偿还短期负债、年度收益分配等动态影响村集体货币资金规模的因素,经统计分析,近两年各村集体货币资金的最低额合计约99亿元。根据国家、省、市、区相关管理规定,村社集体资金可通过购买有价证券、参股入股等方式进行投资。

  据了解,目前各村社资金主要投资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大额存单等金融产品,整体平均收益在1.2%左右,投资收益率和效率极低。根据测算,村集体投资资金业绩比较基准率约4.5%/年(无担保),而即将发起设立的乡村振兴产业投资基金管理人的管理费按全体合伙人实缴金额0.5%/年收取,预计基金投资项目业绩比较基准率约5%/年(不含担保费),是目前收益率的4.2倍。以50亿元基金计算,5年总收益为12.5亿元,净增加9.5亿元。

  实际上,引导村社集体资金有效利用,在国内其它地区已经有成熟案例。东莞市于去年4月就印发了《关于促进村组集体资金有效利用的工作方案》,并引导村组集体资金参与城市更新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据悉,乡村振兴产业投资基金预计3年内实现募集总规模50亿元,基金分期设立,每期基金投资于特定项目,预计今年募集总规模10亿元。白云金控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募集村社集体资金,拓宽投资渠道,将有效实现村社集体资金的增值保值,破解村社集体资金长期以来面临的难题。

  国企操盘风险可防可控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区委、区政府以重大项目为抓手,持续加大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社会民生等重大平台载体建设力度。当前疫情对短期经济增长冲击较大,加快实施项目尤为重要。白云金控有关负责人表示,基于区属国企政治优势,可确保重大平台和产业载体快速建成生效,快速集聚产业。

  2020年,白云区攻城拔寨两批重点项目共计438个,年度投资计划1540亿元,50亿元资金当年保守估计可撬动固定资产投资75-100亿元,将高效支撑白云区2020年经济增长。同时,募集村社基金服务区内重大项目融资,有利于区属国企低成本融到资金,快速做大做强。50亿元基金预计2到3年内可为区属国企形成100-150亿元的企业资产。

  由于村社集体资金属于集体共有资金,涉及每名村民的切身利益,必须始终把风险控制放在第一位。据悉,乡村产业振兴投资基金在投资方向和投资过程上严控风险,确保不出任何问题。

  在投资方向上,做到“一个坚持”,首期基金坚持只投资经区政府批准区属国企参与的重点项目,资金用途仅限于购买土地(或土地项目公司股权)、工程建设的原则,不得用于其他用途。投资过程中,做到“三个专项”,即建立专项账户,基金在金融机构开设专户,由银行专门托管;建立专项决策,邀请政府相关部门领导、区属国企领导、外部专家组建基金专门投资决策委员会;建立专项审计,邀请区审计局和聘请外部审计机构定期、不定期对基金的投资、运营情况进行外部审计。

  同时,建立定期信息披露制度,并设立网上24小时在线平台,基金持有人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实时了解基金运行的相关情况。在具体投资项目上,设置有效风控措施,合作方优先提供土地抵押、股权质押,区属国企承担差额补足或回购责任,也可引入第三方担保机构为区属国企的差额补足或回购义务提供担保增信。

相关附件
相关内容
政府网站找错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