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把人民安全健康放在首位 全力以赴打赢疫情防控硬仗 > 广州在行动

记者深度走访小北、童心路一带 偶有外国人 全都戴口罩

听全文 发布时间:2020-04-18
来源:广州日报

  4月17日上午到下午,记者深度走访小北、童心路一带的外国人聚集区和公交地铁站,偶然可见外国人,全部都和广州街坊一样戴着口罩。记者在街头接连遇到好几位来自马里的外籍人士,他们表示在家里准备了很多食材,尽量少出门,搭地铁随身带消毒液。在广州生活了18年的Galedou说:“现在自己恢复正常出行了,只要出示健康证明和穗康码,就能出入办公场所。”

  17日上午,记者在五号线小北站观察了一个多小时,只见到一位绑着一头小辫子的外国人在此出站。换作以往,这里的外国人比比皆是。“这两天经过小北一带,跟平时相比判若两地,没有了过去那种置身国外的错觉。”市民严小姐说。

  “最近外国人少了很多。”地铁小北站D出口的一位安检员说。记者留意到,该站已安装了热成像测温仪,入站乘客不必逐一停下,直接通行即可。

  正在小北站等候公交车的街坊吴先生告诉记者,搭公交车偶尔能看到外籍人士,“他们都戴着口罩”。

  同样在小北站候车的黄小姐说,自己住在麓景路附近,自从面向外籍人士的健康服务管理措施落地之后,她发现自己家附近外国人聚集的情况消失了。黄小姐表示,她看到的外籍人士外出时候都戴着口罩,防护措施和本地人差不多。

  记者街头采访外国人:搭地铁也带着消毒液

  17日下午,记者在小北一带遇到来自马里的拉萨。在健康服务管理措施实施14天后,他昨天可以出门搭地铁了。“每天都有医生到家里检测体温,并且还会发放口罩、消毒液等。”拉萨一边说,一边向记者展示随身携带的消毒液。

  今年20岁的拉萨在杭州学中文,1月来广州探望叔叔,受疫情影响留在广州。“学校还没有开学,现在在家上网课。”拉萨普通话讲得很“溜”,还和记者讲述他的防疫经验:“戴口罩,多洗手,不聚会,不要去太多人的地方。”

  基本都在家附近活动

  随后,记者在童心路遇到了同样来自马里的Kome。Kome告诉记者,自己上个月刚从伦敦抵达广州:“包括警察和医生,这里的工作人员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

  Kome向记者表示,自己长期居住在广州,新年的时候回了老家。3月16日重返广州后,工作人员给他送了一些口罩,还提醒他勤洗手,做好各项防护措施。结束为期14天的健康服务管理后,Kome说自己基本都是在家附近活动,去较远的地方则会搭乘出租车,“我是戴好口罩才出门的”。

  有穗康码可正常出行

  Galedou来广州18年了。在小北遇到记者时,他正从办公室出来准备回家:“这是过去9天,我第一次出门。”他说,在此前被告知即将接受健康服务管理时,自己就备好了大量食材。

  在健康服务管理期结束后,Galedou接受了核酸检测。“结果呈阴性,工作人员还为我开具了健康证明。尽管有些不方便,但这是规定,我们必须遵守。”Galedou说,现在只要出示健康证明和穗康码,就能自由出入办公场所,一边说着,他打开手机相册,向记者展示穗康码。

相关附件
相关内容
政府网站找错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