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档时间:2018年01月01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广州开发区不断深化改革 行政服务多处试新
来源:人民网  发布时间:2017-10-16 19:41:16
浏览次数:
-

成立广东省首个行政审批局,将涉及企业投资建设全链条的行政审批事项交由审批局统一审批;对药品、食品等专业监管领域引入第三方机构进行监管;推行政务服务“一窗式”集成化,力推网上办事……近年来,广州开发区根据在行政审批、事中事后监管、政务服务等多个领域推行新举措,先行先试,走在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前列。

2014年以来,广州开发区先后被广东省编办确定为“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两项行政审批制度试点改革区。广州开发区组织骨干人员深入职能部门进行多次调研分析,邀请专家学者“把脉”,最终形成了以“新三单一平台”为核心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思路,构建以集中审批、精准监管、绿色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化政府治理体系,为促投资稳增长提供新的动能和保障。其中,“新三单”指集中清单、监管清单、绿色清单(传统三单指负面清单、权力清单、责任清单),“一平台”指区审批监管大数据平台。截止目前,改革文件体系具体分解确定的20项改革任务,已基本落实,改革成效逐步显现,受到企业欢迎和社会广泛好评。

   成立行政审批局调高审批效率

“集中清单”是指将企业投资时所需的一系列审批事项集中处理,可以有效破解企业投资建设项目审批周期长、流程繁琐等难题。

但是,审批事项怎么集中?集中到哪?广州开发区给出了办法:成立全省首个行政审批局,将涉及企业投资建设全链条的行政审批事项纳入“集中清单”,统一交由审批局集中行使。这一举动,突出了集中事项的“关联性”和“效率性”,改革后,企业投资建设项目从立项到动工的审批工作日,从原来的110日缩减至最短30日。企业申报材料从原来的312项减至184项,减少4成以上。

“我们不是将各个职能部门集中到一起办公,而是将一些部门的行政审批权整合出来,交给行政审批局行使。”广州开发区政研室副主任高树东说。此举可谓双赢。对企业而言,从原来跑多个部门窗口变为只需到行政审批局进行报批咨询,优化了报审体验;对政府来说,可以将以往跨部门的沟通变为一个局内部协调,审批效率大幅提高。

自2016年5月16日正式启动集中审批以来,行政审批局累计接待企业辅导咨询千余人次,受理行政审批和技术审查案件1378宗。立项投资总额接近200亿元,纳入集中审批的事项,平均每个事项办理仅需3.2个工作日,事项平均办理时间约比承诺时间提前2.5个工作日(承诺办理时限约为法定办理时限的1/3)企业办理审批时限大大缩减,办事体验感进一步增强。

放管衔接明确职责引入监管第三方

审批环节优化了,前段放开了,事中事后的监管工作该怎么做?广州开发区的选择是:完善监管制度规范,放管衔接、明确职责,确保监管无真空地带。

在全区各监管领域,广州开发区按照监管主体、范围、标准、数据、协同方式、服务手段六大类别建设“监管清单”,出台《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和事中事后监督管理实施办法》,从审管对接、日常检查、行政处罚、执法监督、处罚裁量权等各环节,构建审批与监管部门相互协调促进的事中事后监管机制。

除了明确政府相关部门监管职责外,广州开发区还积极创新监管,推动市场监管多元化。如广州开发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就在药品安全,食品安全等专业监管领域创新监管方法,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聘请与辖区企业毫无利益关系的第三方机构进行审计检测。

微信图片_20171017172901

食安科技人员正在演示农药与地沟油的快速检测。

广东达元绿洲食品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提供食品安全整体解决方案的公司,业务范畴包括食品药品安全快检产品、第三方检测服务。在入驻广州开发区后,食安科技也成为了开发区食品快速检测的第三方服务商。

“蔬菜制品农药残留检测只需要5分钟,地沟油检测只要10分钟,这些检测结果会直接上传到数据库中,我们不能擅自更改。”食安科技董事长兼CEO石松介绍,作为第三方服务商,他们的任务就是对需要检测的对象进行快速检测,检测机器会自动将检测结果上传到信息系统中,供管理部门调用,他们无法进行更改。

据了解,这一举措有效解决过去监管技术力量支撑不足,抽样检验门槛高、路程远、周期长等问题。2016年共检测各类食品2545批次,其中合格2525批次,合格率为99.2%,通过快检排查食品安全隐患20处,并100%监督整改到位。

二维码指引政务服务“政策兑现”专窗办结率百分百

为提升企业办事获得感,广州开发区优化政务服务方式,围绕企业窗口办事、政策兑现、注册登记、生产经营事项,打造多张“绿色清单”,提供优质政务服务,为投资创业提供了良好环境。

据了解,目前全区所有行政审批及公共服务事项的办理全部进驻政务服务中心,实施“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集成服务模式。在服务引导上,中心采用二维码技术,整合了服务指南。

在广州开发区政务服务中心三楼,挂在电梯口的一墙的二维码格外引人注目。据广州开发区行政服务管理中心主任杨俊斐介绍,这些二维码是由467项开发区网上办事大厅指南编制而成,根据部门与项目的不同,共生成了244个二维码。

二维码墙,扫描相应二维码即可获知相关事项办理指南

“来办事的群众只需要根据自己需要扫相应的二维码,就可以查询办事所需材料与所办事项的进展情况。”杨俊斐表示,开发区的政务服务采取一窗式集成形式,420个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都被纳入到开发区审批服务大数据平台,所有事项在“同一平台”集成办理。一方面这些二维码指南可以满足办理不同事项群众的需要,另一方面相较于传统的纸质办事指南,这些二维码既绿色环保,节约纸张,又与开发区网上办事大厅实时连接,确保信息动态、准确,方便了直接在线申报。

自2017年2月起,广州开发区先后出台了四个“黄金10条”产业政策,对符合要求的大型企业、高端企业、注册落户企业等突出企业予以现金重奖。为了让企业能够更方便地查询类似“黄金10条”等优惠政策的兑现情况,开发区特别开设了“政策兑现”专窗,在专窗旁还设有政策兑现查询机,企业代表只需自行将企业情况输入,即可查询企业所符合的相关政策。2016年“政策兑现”专窗共核发各类政策兑现资金31.05亿元,所有奖励扶持事项最长兑现时限不超过34个工作日,实现即时办结率100%。

据杨俊斐透露,目前全区420个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全部纳入区审批服务大数据平台,实现所有事项在“同一平台”集成;区属部门所有非涉密事项(463项)通过区网上办事大厅实现“一网式”集成;29个入驻单位487项实现按业务分类“一门式”集成;涉及企业注册登记、经营管理和建设工程领域的11个区属单位244个事项实现“一窗式”集成。2017年,截止4月,“一窗式”共受理业务5345件,已办结4835件,按时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100%。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