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档时间:2024年12月19日

页面已归档
新广州  新文化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汉堡-许鸿飞雕塑世界巡展
听全文 来源:南方日报  发布时间:2019-03-08 17:30:42
浏览次数: -

当地时间7月6日,“许鸿飞雕塑世界巡展·汉堡站”在德国汉堡斯特格剧院等4个地点同时正式拉开序幕,这是许鸿飞雕塑巡展的第24站,展览为期11天。本次展览由中国驻欧盟使团、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中国驻德国大使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汉堡市政府协办,是“2017感知中国—广东文化欧洲行”和“2017广州文化周”文化主题活动之一。中德两国有关方面官员和文化艺术界人士等出席了开幕式,并为展览剪彩。

斯特格剧院坐落在易北河畔,是德国汉堡著名的文化地标,以长年上演歌剧《狮子王》而闻名世界。拥有气派的私家码头,与汉堡著名建筑米歇儿教堂和易北音乐厅隔河相望。活动开幕当天,《肥女》系列中的《吻》和《美人鱼》两件作品,一左一右恭候在码头两则,喜迎各路嘉宾。与此同时,另外6位“肥女”,则与世界著名雕塑家达利和妮基·桑法勒的作品一道,分布在海鸥飞舞、碧海蓝天的剧院广场上,与前来参加开幕式的嘉宾们欢聚一堂。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许氏“肥女”汉堡站巡展,是在4个地方同时展出。除著名文化地标斯特格剧院广场、海事博物馆旁边广场外,还包括世界各国邮轮集中靠岸的圣地堡国际码头的沙滩休闲酒吧区,以及社会名流经常聚会的美其林餐厅高级会所等。稚趣、可爱、乐观的16位“肥女”,兵分四路,全方位、多层次,深入到汉堡不同阶层的观众之中。

 

12

“肥女”雕塑《三个女人》,守护在风景如画的汉堡易北河畔。

城市名片

“肥女”化身文化友谊使者

此次“肥女”出行,正值G20峰会在汉堡举行,作为“2017感知中国—广东文化欧洲行”和“2017广州文化周”文化主题活动之一,“肥女”不仅肩负着文化交流使者的职责,同时也是岭南艺术、广府文化的美丽化身。“肥女”雕塑传递了平凡、乐观、自信的“正能量”生活气息,反映了中国近年来悄然变化的生活方式,传达了和谐、自信、友好的中国发展信念。“肥女”为我国外交活动增添了中国文化元素,用文化艺术深化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谊。

近年来,“许鸿飞雕塑世界巡展”多次配合政府走出去计划,被纳入“广州文化周”文化主题活动之一。“广州文化周”作为广州市对外展示推介城市文化的品牌活动,融合传统与时尚元素,结合广府特色与世界潮流,凸显广州人的务实包容、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特质,将广州文化艺术带到了世界各地惠及当地民众,推动广府文化与世界文化相互交融。去年11月,国家领导人访问秘鲁、参加APEC会议期间,广州市文广新局举办了“2016广州文化周——许鸿飞雕塑世界巡展秘鲁站”文化主题活动,以生动的艺术表现形式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取得良好的效果。

本次汉堡展策展人阿克施泰纳博士,曾配合中国大使馆组织策划了大量中德文化交流活动,也是“许鸿飞雕塑世界巡展·柏林站”的策展人。当记者问及他为何如此看好许鸿飞作品时,他的回答意味深长。他说,许鸿飞整个世界巡展的主题——“同一个天空,同一个世界”,正好与汉堡这个港口城市的发展口号相一致,而许鸿飞这些年办展的路径,又与“一带一路”不谋而合。他作品所传递的“友爱、和平、和谐”的信息,是世界人民共同向往的。所以,他乐意充当友谊使者,为中德友谊架设文化的桥梁。为了彰显中国艺术的影响力,阿克施泰纳博士煞费苦心,在汉堡机场入境大厅当眼的巨幅屏幕上,安排展览海报醒目地滚动播出,让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从步入汉堡的第一时间,就感受到“肥女”乐观、喜庆、和平的亲民形象。

 

13

许鸿飞(右一)和汉堡文化艺术界人士欢聚在“肥女”雕塑旁。

巡展世界

汉堡是“肥女”灵感诞生地

“展览要不停地办,作品也要不停地做。”这是许鸿飞近年坚持创作的不懈动力。他多次强调:“我不喜欢将作品重复展览。每年创作这么多新作,这对雕塑来说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但每一站的风土人情都能感染我,带来新的启发,一发不可收拾。”

2013年许鸿飞以中国美术馆为起点,迈出了个人雕塑世界巡展的第一步。此后几年,他带着“肥女”相继走过澳大利亚、意大利、德国、土耳其、法国、新加坡、英国、美国、奥地利、秘鲁等国家,至今已经是第24站了。

许鸿飞这些年在国外办展坚持不再集中在唐人街,也不再做拼盘展览,而是以个人独特的艺术风格走向国际。在汉堡站启程仪式上,他深有感触地说:“我从石磨坊工作室出发,从无到有,从第1站走到了第24站。”熟悉他的朋友也感慨地说,这一路走来,他真的不容易。多年来,他不分昼夜、顶酷暑冒严寒、孤军奋战在这粉尘飞扬的创作工地,甚至大年初一也在忘我工作。凭着这股热情和投入,令“肥女”家族不断壮大。

为了伦敦巡展,许鸿飞特别创作了《马上》《奔》《争》等大型新作;为了德国柏林巡展,他又以当地人文风情为灵感,创作了《没门》《飞琴》等新作;而为了此次德国汉堡站,他又赶出了《爱乐之城》《舞上江南》《美人鱼》等与汉堡这座城市风格相吻合的新作品,由于创作时间紧迫,其中《美人鱼》不惜高昂运费,3日才空运抵达汉堡。

而鲜为人知的是,汉堡竟然是“肥女”灵感的诞生地。据许鸿飞最新透露,早在1998年,他在汉堡出差途中,偶尔买了两本肥女人的人体画册,当时只为夸张的人体艺术所吸引,回国还与多位同行分享。后来萌生了创作“肥女”雕塑的念头,并得到黄永玉等前辈的支持鼓励,于是,1999年创作了第一个“肥女”雕塑。如此看来,“肥女”此行是真正意义的“回娘家”。将近20年过去了,“肥女”也发生了很多变化。随着世界脚歩的不断推进,其脸部东方特色逐步淡化,动作表情更为夸张,所展现的主题更加世界化、人性化。许鸿飞希望通过作品的共通性、亲和性,从而真正达到世界性,用雕塑这一特殊语言,讲出中国最真实感人的故事,唱出世界和平的美好歌声。

不灭的创作热情,不停的办展脚步,令许鸿飞和他的“肥女”家族日益壮大,至目前为止,“肥女”作品已近300件。昔日的石磨坊,已无法容纳日益兴旺的“肥女”成员。可喜的是,“许鸿飞雕塑艺术园”已被纳入广州市政府第十三个五年规划,“肥女”在广州,将有一个永久的家。

可以想象,通过“肥女”的足迹,广州乃至广东的文化传播力将越来越广,广东人平和、亲民、包容、健康、乐观的形象将不断深入人心。乐观热情的“肥女”家族,将让越来越多的人们快乐升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