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绍伟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教育帮扶力度,解决产业转移人员子女享受普高教育》(第20220288号)收悉。我市政府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市教育局进行认真研究办理,并与您在5月7日、5月10日进行了电话沟通,经综合省教育厅、清远市人民政府等会办单位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发挥广清教育一体化发展机遇,不断加强广清教育合作
近年来,省、市高度重视对口帮扶工作,着力在集团化办学、师资培训、学校结对、职教帮扶等方面重点推进,促进清远市教育水平提升和广州清远两地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一是推动跨市域集团化办学。2020年,省教育厅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幼儿园集团化办学的指导意见》(粤教基〔2020〕19号),并在“十四五”期间实施“全口径”“组团式”“融入式”结对帮扶,提出推动跨区域集团化办学,鼓励各地市之间广泛开展基础教育领域的办学合作,组建跨市域的教育集团,实现优质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广铁一中曾经托管清远广铁一中外国语幼儿园、外国语小学、外国语学校3所学校,执信中学曾经合作帮扶清远市凤霞中学,2021年新增广州大学附属中学托管清远美林湖学校,玉岩中学与广清产业园配套学校合作办学。我市拟制了《广州市帮扶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第一轮(2021—2025年)实施方案》,全市6个区结对帮扶清远8个县市。广州市第六中学结对帮扶清远市阳山县南阳中学、广雅中学结对帮扶清远市华侨中学、广铁一中结对帮扶连南县民族高级中学、广州大学附属中学结对帮扶清远市一中,与清远市教育局召开联席会议8次,与广清指挥部召开座谈会4次。与清远市教育局联合印发了《2020—2022年第三轮广清对口帮扶项目计划表》。广州市教育局共筹措资金490万元用于清远市改善办学条件,财政拨款5057.365万元用于建档立卡贫困生补助,动员社会力量捐资助学230多万元。
二是突出人才智力支援。按照清远市8县(区)每县(区)每学年不少于5名教师来穗跟岗学习的要求,共接收清远市112名校长、357名教师跟岗学习。开展“广州名师送教清远”等活动,共选派教研专家和中小学骨干教师组织专题讲座78场,上示范课46节;接受清远市教师800多人次参加我市高中学科中心组教研活动。为清远市培训教师1.2万多人次。选派3名教师组团帮扶佛冈县第一中学,一名中层挂职水头中学副校长。
三是深化结对帮扶。在清远市推行校镇结对模式,安排156所学校与清远市205所学校结对,其中,83所学校与清远市85个镇的100所学校结对。
四是加强职教帮扶。按照“清远急需,广州优势”的原则,由广清两地职业教育学会、职业院校及校企合作单位共同参与组建广清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联盟,实现联盟成员的优势互补、互惠互利与共同发展。2020年,经与广州对口帮扶清远指挥部、清远市教育局多次协调沟通,选派32名职教专家对清远市15所中职学校28个专业进行调研,做好12所职业学校结对帮扶工作。
五是创新帮扶模式。在清远市32个示范学校及清新区试点开展“积极教育”,分批组织“积极教育”校长、班主任工作坊培训,创建了一批积极教育示范校和工作室。实施“艺术教育进校园扶持项目”,在清远市实验幼儿园创建“清远市校园文化示范学校”。大力推进远程教育,开展“互联网+”精准帮扶,免费开放“广州数字教育城”教育资源,开展线上教学12次,在线培训学生5000多人次。
二、进一步加大教育帮扶力度共享学位
2012年广东省出台《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我省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意见的通知》(粤府办〔2012〕137号),明确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2〕46号)规定要求,对在当地有3年完整初中学籍的随迁子女,根据当地城市资源特别是教育资源承载能力,合理确定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中考的准入条件,因地制宜制定随迁子女参加中考升学考试的具体办法。2021年,省教育厅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中招生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各地要积极完善政策,努力保障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中阶段学生招生考试。2020年以来,我市先后招收清远市418名学生入读我市中职学校。2019年,我市对随迁子女入读普通高中政策从“四个三”放宽到“两个有”,公办普通高中录取随迁子女的比例从8%提高到最高18%。按照省教育厅的相关规定,近年保留清远市广铁一中(万科城)外国语学校继续在广州中考平台招生,并报备省教育厅。后续视政策和具体情况再行调整,不再接收新的市外学校在我市普通高中招生申请。
我市将按照省教育厅要求推进相关工作。一方面继续加大广州市普通高中公办学位规划建设工作,另一方面,将结合广州市中职教育发展和学校建设,推动优质资源更好服务广清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为两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做出更大贡献。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加大广清教育帮扶力度。一是持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继续采取“集中培训、跟岗学习、广州名师送教”等方法,加强对清远市教师队伍建设。接受清远市一定数量的校长、班主任、教师为市、区两级“三名”工作室成员。帮助指导清远市加强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切实建强教师队伍。二是持续推进办学合作。加强办学合作和教师交流,将广州名校先进的办学理念、管理模式、课程资源、校园文化、质量监控等体系导入清远市中小学校,提升综合教育水平。三是持续推进特色教育帮扶。充分发挥我市艺术、体育、国防教育等特色优质教育资源优势和优质学校的辐射功能,在学校发展、培养教师、培育学生、培训家长方面对清远市特色学校进行全面指导。四是持续推进信息化帮扶。继续开展“广州数字教育城”应用和创客教育培训,组织“同课异构”网络教研等工作,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打造一定数量的“智慧校园基地校”,实现数据互联互通,促进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创新,形成教育信息化区域规模和品牌效应。
感谢您对我市教育帮扶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人民政府
2022年5月22日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