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引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见成效
听全文   来源:广州日报  发布时间:2016-09-07
浏览次数: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场深刻的、系统的创新实践,它既涉及到制度的变革、结构的优化,也包括要素的升级、增长动力的转化,其核心在于创新。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在各项创新活动中,科技创新居于主导地位、发挥引领作用。科技创新最终要落脚到企业主体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上,体现在产业创新和产业发展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在于坚持创新引领,深化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激发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的主体活力和创新能力,以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创新,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基础、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新体系,建设创新型经济,开辟增长源泉,提高供给质量,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搞清楚了这个大逻辑关系,才能有的放矢地抓好创新驱动发展,扎实有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9月3日,在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题为《中国发展新起点全球增长新蓝图》的主旨演讲,用“探索前行的进程,真抓实干的进程,共同富裕的进程,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走向中国的进程”“四个进程”、“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开拓更好发展前景;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释放更强增长动力;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坚定不移推进绿色发展,谋求更佳质量效益;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坚定不移推进公平共享,增进更多民众福祉;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实现更广互利共赢”“五个新的起点”向世界介绍中国发展的过去和未来,用“建设创新型世界经济,开辟增长源泉。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拓展发展空间。建设联动型世界经济,凝聚互动合力。建设包容型世界经济,夯实共赢基础”“四个建设”、“共同维护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共同构建合作共赢的全球伙伴关系、共同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三个共同”为全球经济持续发展提出“中国建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决好当前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通过优化要素配置和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协调发展。将坚定不移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释放更强增长动力。抓住科技创新就抓住了发展的牛鼻子。发挥创新第一动力的作用,努力实现从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转变。推广发展理念、体制机制、商业模式等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大创新,在推动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上来一个根本性转变。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为广州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科学指导和根本遵循。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7月30日召开的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上,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胡春华同志强调要坚定不移推进全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经济工作的重心转到供给侧,在更高层次上谋划长远发展。8月23日召开的全省推进珠三角创新驱动发展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工作现场会上,胡春华同志强调要推进创新发展,努力建设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要求广州大力发展风投、创投,建设成为全国风投创投中心。

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特别是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切实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在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努力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为长远可持续发展打牢坚实基础。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按照中央和省的部署要求,广州市2月份召开集聚现代产业人才、促进创新驱动发展工作会议,出台了集聚产业领军人才“1+4”政策文件;4月份召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会议,出台了总体方案和5个行动计划,积极稳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成效初步显现,全市经济保持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8844亿元,增长8%,比全国高1.3个百分点,比省高0.6个百分点。1~8月,全社会用电量增长5.2%,其中工业用电量增长4.3%。1~7月,新增就业21.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3%;城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6%,均控制在年度目标以内。广州地区银行机构不良贷款率1.25%,比全国低0.56个百分点;城市运行安全平稳,没有发生大的安全生产事故。

三大国际战略枢纽建设扎实推进

把三大国际战略枢纽建设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支撑来抓,国际航运枢纽21个重大工程完成投资80亿元,南沙港区三期主体工程完工,广州市成为全国旅客规模第二大邮轮城市。1~8月,广州港货物吞吐量增长2.5%,集装箱吞吐量增长5.4%,全年可望达到1868万标箱。全球最大散货运输公司——中远海运散货总部落户南沙。国际航空枢纽8个重大工程完成投资22亿元,第二航站楼主体结构基本完成。机场旅客吞吐量增长6.1%,新增国际航线14条,国际旅客增长20.3%,国际中转增长近五成。国际科技创新枢纽24个重大工程完成投资108亿元,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研发机构分别达1919家和1102家,1~8月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129家,共275家。向省推荐高企培育入库企业近1400家。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建设抓得紧,复星、阿里巴巴、环球市场、唯品会等5个产业项目已经动工。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稳步推进,14个国铁项目、13个城际轨道项目及新一轮城市轨道项目报批建设,11条、300公里轨道交通线网进入主体施工阶段。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将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上半年第二、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6.4%和8.9%,第三产业占GDP比重(68.1%)比上年同期提高2个百分点。1~7月,三大支柱产业总产值增长8.9%,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4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2倍。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增长8.4%,战略性新兴产业两位数增长,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44.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7%,民间投资增长15.8%,比全国高13.7个百分点。工业投资自1~6月由降转升以来增速继续加快,增长15.4%,增速高于全市2.7个百分点。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教育、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2倍、1.1倍和18.8%。新型消费加快升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4%。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3.6%,服务贸易上半年增长23.9%,规模居全国前列。

市场活力明显增强

以企业为主体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1~8月,新登记内资企业户数增长31.2%,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增长16.7%。新落户世界500强项目16个,总投资272亿元。新增上市公司5家,共120家。上半年直接融资1.23万亿元,增长52%,占全省(含深圳)的51.9%。很多企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主动作为,广汽、广药、越秀、广州无线电、广州地铁、广钢等一批国有企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了带动作用,亿航、新视界、极飞、奥翼电子等一批高成长性创新型企业不断涌现,生物医药、精准医疗、移动互联网、智能制造等创新产业集群开始形成雏形,枢纽型、核心型总部企业不断增多,科技、人才、产业加速集聚。

质量效益不断提高

多措并举力促企业降本增效,已为企业减轻负担超过513亿元。1~8月,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11亿元,同比增长10.0%,其中税收收入715亿元,可比增长7.9%。1~6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服务业企业利润分别增长16.4%和21.5%;单位土地产出率1.19亿元/平方公里,在5个国家中心城市中仅次于上海。

民生福祉持续改善

十件民生实事进展顺利,76.7%的市本级财政用于民生和公共事业,30个重大社会民生工程完成投资25亿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190天,同比增加7天,优良率89.2%,同比提高2.9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降至3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5%,成功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

在全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广州市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态势,与广州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密切相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场深刻的、系统的创新实践,它既涉及到制度的变革、结构的优化,也包括要素的升级、增长动力的转化,其核心在于创新。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在各项创新活动中,科技创新居于主导地位、发挥引领作用。科技创新最终要落脚到企业主体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上,体现在产业创新和产业发展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在于坚持创新引领,深化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激发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的主体活力和创新能力,以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创新,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基础、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新体系,建设创新型经济,开辟增长源泉,提高供给质量,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搞清楚了这个大逻辑关系,才能有的放矢地抓好创新驱动发展,扎实有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