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化获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奖
20日,经广州市人民政府同意,由从化区人民政府、《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中国林业生态发展促进会、市林业和园林局共同主办的“绿水青山论坛·从化大会”在广州市从化区召开。人民日报社秘书长乔永清,全国政协常委、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刘东生,广州市政协副主席于欣伟等领导与企业家、专家学者等参加会议。
围绕“绿色治理与中国担当”主题,各地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纷纷把脉和探索生态文明建设、为更多可行路径和模式建言献策,一批金点子、好计策引人深思。
国家林草局副局长刘东生:
广州生态文明建设经验值得推广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刘东生在会上介绍,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林业和草原事业。目前,我国森林面积已达31.2亿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1.66%,成为同期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和最快的国家。
他透露今年将发布的一系列数据,草原的综合植被覆盖度达到55.3%;湿地保护率达到49.03%;沙化土地面积由上世纪末期的平均扩展每年3436平方公里转变为目前年均缩减1980平方公里,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转变。
刘东生认为,作为广东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广州,既是千年繁荣不衰的历史名城,也是走在时代前列的山水之都。此次论坛选择广州,选择在“广州后花园”——从化召开,也是为了把广州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和做法,进行深入总结,广泛推广。
昨日,“绿水青山论坛·从化大会”公布了2018年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奖获奖情况,黑龙江伊春、广州从化等获奖。
广东省林业局局长陈俊光:
为建设绿色中国贡献广东方案
广东省林业局局长陈俊光表示,广东省生态建设文明建设的实践经验与之非常符合。上世纪80年代,广东就开始了消灭荒山,绿化广东的行动。2012年,广东省委又实施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经过五年的努力,我们广东的森林覆盖率已经提升到了58.59%。
绿色已经成为全省上下的高度共识和自觉行动,充分体现了广东守望祖国南大门的主动担当和积极作为。广州市作为广东第一个国家森林城市,近年来聚焦森林建设、休闲生态空间建设、岭南园林景观建设、花城品牌建设等体系的构建,积极推进花城绿城建设,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美好的生活需要,成为全省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的排头兵。
此次大会的举办地——广州从化,是广东的生态功能最优美之地,近年来坚持生态优先,发挥生态资源优势,林业生态建设一直稳居较高的水平。
他表示,希望广州勇于担当,善于作为,持续推进森林城市提质工程,大力实施城市绿色治理,为建设美丽中国,体现广州担当,也体现我们广东的担当,贡献广东方案。
国家林草局国有林场和种苗管理司司长程红:
森林旅游正成为享受自然的生活方式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有林场和种苗管理司司长程红在演讲中指出,我国的森林旅游起步于上世纪的80年代初期,据统计,2018年我国森林旅游已经达到16亿人次,占国内旅游人数的30%,创造的社会综合价值达到数万亿元。
程红表示,我们今天所说的“森林旅游”被定义为人们以资源,生态资源及其外部环境为依托所开展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健身、养生、文化教育等多种活动的统称。“这个定义就意味着,‘森林旅游’不局限于森林生态系统,而是面向整个生态资源;‘森林旅游’也不只是人民欣赏自然生态景观的一种游玩方式,正成为享受自然生态的一种生活方式。”程红说。
对于接下来森林旅游的对策,程红建议,应该大力推进森林旅游向内涵延伸、基础设施建设向生态建设、发展森林旅游经济、森林旅游从粗放型到精细化管理与个性化服务四大转变。
中国林业生态发展促进会秘书长沙涛:
“绿色金融”为绿水青山赋能
“绿水青山”要成为城市和市民生活的一部分,需要社会多方面的支持以及参与。中国林业生态发展促进会秘书长沙涛在论坛上表示,以前,人们会追求像煤炭、造纸等投资回报快和高回报的项目,而这些项目在高效率开展中给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当绿水青山成为大家的共识时,“‘绿色金融’这一新名词也随之兴起。”
沙涛分享道,和人们印象中的金融投资不一样,绿色金融注重长期投资,以服务人类和地球可持续发展项目为目的,做的是普及性的金融服务,能帮助许多企业在生产等环节重新“健康”起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从化区区长蔡澍:
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从化区区长蔡澍表示,从化区是广州面积最大,自然生态最好,环境最优美的行政区,这里山清水秀,处处鸟语花香,素有中国温泉之都和北回归线上的明珠美誉,旅游综合竞争力连续八年稳居全省67个县市区第一。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从化区坚持生态立区、产业强区、特色发展,不断探索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运营模式,努力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近年来先后成功举办了从都国际论坛、中国民宿大会、全国露营大会、国际山地马拉松比赛等系列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