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航新时代乡村振兴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领航新时代乡村振兴 > 对口帮扶 > 工作动态
广州驻湛江雷州市工作队:四队构建“朋友圈” 送出乡村振兴“锦囊”
听全文  发布时间:2022-04-02  来源:市协作办

  3.jpeg

4个工作队的队员一起参观湛江市反腐倡廉教育基地清端园

  3月18日,广州市驻湛江市雷州市附城镇、唐家镇、东里镇和杨家镇的4个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齐聚附城镇,开展交流学习活动。“各个工作队都有好的经验、做法,也会遇到问题,通过交流,互相学习,开拓思路,共同提高,一起把乡村振兴工作做得更好。”驻附城镇工作队队长袁锦培如是说。

  驻唐家镇工作队队长曹军说,附城镇埔西村的集中供水项目和“四小园”建设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其中一些经验很值得借鉴。驻杨家镇工作队队长符立新介绍了开展防止返贫动态监测经验做法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对下步工作提出了意见建议,得到其他工作队的肯定。

  交流中工作思路开阔了

  当天上午,工作队进行了深入座谈,互相介绍近期工作中的亮点、经验和心得,交流问题和困难。下午,在附城镇工作队的带领下,3个工作队一起参观了埔西村的集中供水项目、“四小园”建设和南田村的廉政教育基地清端园。

  “他们都对埔西村的‘四小园’印象深刻。”袁锦培说,埔西村有不少空地,其中一些地势低洼,无人打理。工作队调研之后,将这些空地加以整理,“有村民打理的就由他们种菜,没有村民打理的就种上果树,既美观又能创造经济效益”。目前,埔西村已经整理了连片近十亩地,种上了芒果、黄皮、柑橘等果树。这项工作将继续推进,全村计划建516个“四小园”。

  埔西村的“四小园”令曹军印象深刻,他决定借鉴这一经验。“我们唐家镇的四海村也在打造‘四小园’,埔西村在空地种植果树的做法非常值得我们借鉴,不仅美观,而且有经济价值,别看是边边角角分散种植,加在一起规模就不小了。”曹军说,他回去后,将向镇村建议,在四海村的“四小园”种植果树,由村委会整理好土地,做好基础工作,租给村民种植,既能提高村民收入,又能壮大集体经济。

  驻东里镇工作队队长陈卓仁也对埔西村的“四小园”印象深刻,同时也对埔西村的集中供水项目颇为关注,他告诉新快报记者,东里镇位置较偏远,基础设施比较落后,确保尽快推进东里对虾养殖项目落地,是彻底防返贫、增加当地就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长远之策;同时确保帮扶资金的合规合理、高效运用,尽快完善基础生活设施建设也是当务之急。

  工作队“朋友圈”扩大了

  在袁锦培看来,除了互相学习经验,工作队交流活动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集思广益,拓展思路,特别是作为“东道主”的一方,可以趁此机会请其他工作队“帮忙提意见,提思路”。他介绍,在这次交流中,针对附城镇示范村的建设情况、湛江市反腐倡廉教育基地清端园和将在南田村建设的湛江市乡村振兴干部学院,两个工作队给他们提出了建议,“他们提出附城可以发展‘休闲旅游+培训’,通过培训吸引人气,通过旅游带动当地农产品销售”。

  实际上,这次不是几个工作队第一次交流。曹军说,此前,驻附城镇工作队曾到唐家镇交流,双方都觉得活动效果很好,于是,这一次他们带队来附城镇参观学习。“这次东里镇和杨家镇也加入进来,我们的‘朋友圈’又扩大了”。

  曹军还表示,这样的交流活动一定会持续开展,渐渐形成一个常态化的交流机制,共同促进提升,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向纵深发展。


浏览次数
-
分享
分享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