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区人民政府印发了《广州市白云区人民政府关于划定105条河涌管理范围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为便于社会公众对河道管理范围划定工作有更全面的理解,现解读如下:
一、编制背景及依据
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水安全战略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水利部深化水利改革和加强河湖管理工作的部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广东省河道管理条例》《广州市水务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白云区切实开展完善河道管理范围划定工作。
二、目标任务
明确白云区河道管理界限,推进建立范围明确、权属清晰、责任落实的河湖管理保护责任体系,切实加强河道管理,维护正常河道管理秩序,进一步确保防洪、供水安全,保护水生态环境安全。
三、主要内容
本《公告》分为3个部分。
第一部分明确了本次划定管理范围的105条河涌的具体名单。
第二部分明确了河涌管理范围的划定原则。本次划定管理范围的河涌流域面积均在50平方公里以下,其管理范围按照《广州市水务管理条例》第十九条第二款“河涌的管理范围为蓝线划定的范围。未划定蓝线的河涌,其管理范围为两岸堤防背水坡脚以外六米之间的全部区域;无堤防的河涌,其管理范围根据历史最高洪水位或者设计洪水位确定”划定。
第三部分明确了河道管理范围内的管理要求,对禁止在河道管理范围内开展的生产经营及建设活动进行了说明。
四、有利举措
本《公告》的印发,明确了白云区105条河涌的管理范围,并在平面图上绘制了管理范围线,有利于群众和企业鉴别生产经营活动及建设项目是否在河涌管理范围内;有利于在河涌管理范围内修建水利开发、水害防治、河道整治等各类工程和跨河、穿河、穿堤、临河的桥梁、码头、道路、渡口、管道、缆线等建筑物和设施等工程项目的行政审批;按照蓝线开展管理范围划定,有效保障河涌规划预留的控制保护范围,为河涌后续防洪能力提升提供足够的空间,有利于降低城市内涝等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五、新旧政策差异
本《公告》属于新出台政策。
六、关键词解释
蓝线:专指河道蓝线,是指河道工程的保护范围控制线,河道蓝线范围包括河道水域、沙洲、滩地、堤防、岸线等以及河道管理范围外侧因河道拓宽、整治、生态景观、绿化等目的而规划预留的河道控制保护范围。
历史最高洪水位:是指在特定的河流或流域中,经过长期的水位观测后,记录到的最高水位值。
设计洪水位:是指在进行工程设计时,按照一定的安全评价标准或准则,通过分析历史洪水数据和未来可能发生的极端气候情况,确定的应对洪水的最高水位。本次105条河涌的按20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
七、问题解答
(一)为什么要制定《广州市白云区人民政府关于105条河涌管理范围的公告》?
为进一步做好广州市白云区河湖管理范围和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工作,依法依规对河道进行管护,保障河道行洪及堤防安全,保护水域生态环境,充分发挥河湖功能,制定本《广州市白云区人民政府关于105条河涌管理范围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
(二)本《公告》的政策依据是什么?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广东省河道管理条例》《广州市水务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划定白云区河湖管理范围。
(三)违反本《公告》的处罚依据是什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的规定,禁止在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妨碍行洪的建筑物、构筑物以及从事影响河势稳定、危害河岸堤防安全和其他妨碍河道行洪的活动,违者依法严肃查处。
(四)本公告的有效期是多久?
根据《广州市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行政规范性文件应当规定有效期,有效期自行政规范性文件发布之日起最长不得超过5年。有效期届满,行政规范性文件的效力自动终止。故本公告自发布之日起,有效期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