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政策解读
一、制定背景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和国家《节约用水条例》,顺应新时代水利发展需求,推进各行业、各领域节水,市水务局制定了《广州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作为广州市节约用水领域第一部系统性、综合性、全面性的规范性文件,对全面系统推进节约用水、提升水资源利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依据
主要依据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节约用水条例》《计划用水管理办法》《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广东省节约用水办法》《广州市供水用水条例》等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此外,《办法》参考了北京、上海、深圳等其他城市的相关制度和经验。
三、主要内容
《办法》包括总则、用水管理、节水措施、保障与激励、法律责任、附则六个章节八十条。将用水管理章节细分为水资源刚性约束、计划用水、水平衡测试、建设项目节水设施“三同时”四个小节,将节水措施分为农业农村节水、工业节水、城镇节水、非常规水源利用四个小节,将保障与激励分为保障措施和激励措施两个小节。
一是根据国家最新出台《节约用水条例》的条款要求,整合优化了广州市计划用水管理办法、水平衡测试实施办法、建设项目节水设施“三同时”管理办法、节约用水奖励办法等规范性文件中内容相近的有关条款,首次制定我市节水管理全过程、内容全覆盖的规范性文件。
二是完善计划用水管理。增加使用用水定额核定用水计划;针对非用水单位原因而导致的超计划用水情况,给予了非居民用水单位申请复核的机会;规范了咸潮上溯影响供水时,区水行政主管部门核减非居民用水单位的计划用水量的流程。
三是明确农业农村、工业、城镇、非常规水源利用等节水措施要求。在非常规水源利用章节中,设计了一整套非常规水源利用的制度,规定了非常规水源利用的规划、建设、供给、使用、安全保障等一系列措施。
四是强化节水保障和激励措施。提出了节水产业和科技、合同节水、节水信息化、节水社会组织、节水监督检查和考核等方面的保障措施。对节水分级奖励机制作出规定,通过一系列激励措施,激发用水单位和个人节水积极性。